APP下载

金融服务体系助推产融结合的探索

2021-04-06于飞

中国市场 2021年4期
关键词:产融结合企业融资金融

[摘 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有两方面的重要意义。它既是当前金融改革的总要求,同时也是金融提高资产配置效率的本质体现。产融结合的思路应当是打造金融服务体系,一方面从实体经济出发,提出实体经济需要怎样的金融服务;另一方面让金融考虑如何满足实体经济的需要。文章分为三个部分:一是阐明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打造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意义。二是论述当前打造金融服务体系方面存在的障碍。分别为产融发展不协调、缺乏信息对接平台、创业型企业融资压力较大。三是对进一步探索建设金融服务体系,推动产融结合提出对策和建议。指出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推动产业升级,建立分级分层金融服务体系;搭建产融合作平台,创新对接模式;立足区域产业特色,探索新服务模式,根据不同企业类型与特点,推动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推动政府基金的引导作用和社会资金的集聚作用,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拓宽服务广度。

[关键词] 金融;产融结合;金融服务体系;企业融资

[DOI]10.13939/j.cnki.zgsc.2021.04.045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中国经济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历史考验,经济下行的压力加大。国内实体经济运营遇阻,国外经济形势走向不明朗,经济发展要求向高质量发展迈进。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在此时显得尤为重要。

1 打造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意义

国际金融危机给我们带来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要处理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关系,以虚拟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在经过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努力之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注意到,加快培育和发展实体经济具有突出意义。对于金融产业来说,扶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促进产业金融日益成为金融界和产业界的热点话题。产业金融的概念不是一个概念的创新,而是回归到了金融产业的本质,秉承了虚拟经济必须依存于实体经济的客观规律,体现了金融服务对实体经济的本质性要求。与此同时,产业金融的形式必须创新。通过不断创新,使产业金融能够更好地适应实体经济发展环境的快速变化,更好地帮助企业把握市场机遇,更好地破解实体经济融资难等一系列问题。

综上所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有两个方面的重要意义。它既是当前金融改革的总要求,同时也是金融提高资产配置效率的本质体现。产融结合的思路应当是打造金融服务体系,一方面从实体经济出发,提出实体经济需要怎样的金融服务;另一方面让金融考虑如何满足实体经济的需要。通过金融服务体系的打造,实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双向互动,高效衔接,以此实现我国经济的稳定和谐,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

2 存在的问题

2.1 产融发展不协调

目前,传统银行、担保等金融机构开展业务还是以抵押贷款为主,需要企业以厂房、土地等资产进行抵押。而作为转型导向的四大新兴产业中还处于初创和研发期的中小企业、轻资产企业,由于得不到相应的资金支持,难以做大做强。资本进入实体经济的预期不高,资金使用效率较低。

2.2 缺乏信息对接平台

对于股权投资企业来说,其投资偏好更多是上市前的企业,而pre-ipo企业上市前的融资,投资于企业上市之前或预期企业可近期上市时。项目投资保密性强,无法统计掌握。由于股权投资企业一般约定“设立—退出3~5年”存续期,对一些更需资金扶持的初创型、新兴战略型企业关注多投资少,使得一些科研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的企业难以解决资金困难。之所以金融机构对处在初创期的企业存在惜贷行为,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由于一些中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存在缺失现象,造成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银行不能及时、充分地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及财务信息;二是在与大型、成熟企业的对比中,中小微企业申请的贷款数量普遍较少,但审批流程并没有因此得到简化。与此同时,中小微企业数量众多,这就使银行在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过程中,必须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增加了交易成本,花费同样的精力,得到的收益却明显较少。因此,导致银行对中小微企业贷款的积极性不高。银行的惜贷行为导致中小微企业无法筹集到足够的资金。

2.3 创业型企业融资压力较大

从目前来看,企业除了面临由于人工、原材料、税收价格上浮带来的经营成本不断上升的压力,由于土地、环境、节能、排污等严控政策带来的资源要素日益紧缺的压力,以及园区转型遭遇发展瓶颈的压力等,融资成本提高的压力也愈来愈突出。有些企业因银行贷款门槛高,转而通过向小贷公司借款或通过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供应链进行金融融资。但这些新兴金融也开始偏向大企业、大项目,缺乏获取项目入口平台。而金融机构针对创业型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往往还会有所提高,导致很多創新创业企业往往处于“贷得到用不起”的状态。从资金使用时间看,大部分小贷公司平均单笔贷款周期8个月,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尚不能得到满足。

3 相关对策和建议

3.1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推动产业升级

(1)加大财政对相关金融机构的支持。地方政府可以对为重点企业或项目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提供贷款风险补偿、融资担保和贴息贴费等支持;对采购重点企业生产设备的融资租赁企业或租赁设备的承租企业,给予一定补贴。

(2)加大财政对重点企业和项目的支持。地方政府可以制定政策,对重点企业和项目给予支持。通过兼并和收购等方式重组、整合上下游企业,给予财政支持;为区域内优质新兴企业申报国家级和市级各类重大研发、技术创新、产业化、技术改造等项目和认定提供支持;对获得国家或市认定为首台套的,根据其签订的首台套技术装备、示范应用或系统集成合同,给予一定支持。

(3)加大财政对大型活动的支持。支持企业作为主要举办方或承办方,开展市级以上重大论坛、峰会、展会等活动,对行业认可度高、市场知名度高、影响力强的活动,给予一定支持;支持区域内企业参加市级专业的博览会、交易会等商务活动并给予一定的参展补贴,促进企业加强行业互动,吐故纳新,加速发展。

3.2 搭建产融合作平台,创新对接模式

(1)建立分级分层金融服务体系。对于地方政府来说,针对不同规模的企业,应当给予不同的金融扶持。对于区域内的优质企业,应当着力培育其走向资本市场,通过股权清晰,规范管理,帮助其上市。通过股份制改造,降低管理成本,从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形成良性循环。对于处在发展阶段的中型企业,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基金项目对其赋能。通过建立引导基金、投资基金等项目,实现投资、招商、协助企业发展的立体式互动体系。对于小微型企业,地方政府要通过普惠金融的形式,打通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屏障。利用信息技术,搭建企业与金融机构的互动平台,实现彼此之间的信息对称,实现产融合作。平台可以分做两个端口,一个端口是银行,另一个端口是企业。银行可以把自己的金融产品发布到网络上,企业可以把自己的融资需求发布到网络上。如果对某一项目感兴趣,双方可以在线下取得联系,进行进一步的磋商,这样既集约了资源,又提高了效率。

(2)建立重点项目融资信息对接清单。进一步依托区域内招商项目库、招商资源库、重点企业库和区域化统筹管理平台(三库一平台),实施信息化、动态化管理,对接各类产业招商平台、开展投资促进战略合作。定期汇总和梳理产业信息和企业需求,为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实施差别化信贷政策提供参考。同时鼓励各类金融机构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项目进行融资支持,提高金融服务产业发展效率。

(3)建立并完善企业诚信平台。进一步依托信用监督平台等公共信息手段,通过实施信用分类监管和信用联动奖惩,形成“三清单”(数据清单、行为清单、应用清单)和“三阶段”(事前告知承诺、事中评估分类、事后联动奖惩)的全过程信用管理模式,引导和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在投融资、信贷、保险等方面,加强联动奖惩力度,开发和应用相关信用产品和金融产品创新,形成诚信示范引导效应。

3.3 立足区域产业特色,探索新服务模式

(1)推动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建议从强化环境营造、政策引导职能入手,推进区域内企业上市工作。一是优化企业上市挂牌的政策,大力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挂牌,并根据发展需要进行转板;二是鼓励中小企业在多层次交易所通过股份转让、发行债券等形式进行融资、并购,募集资金用于创新投入;三是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专家库和上市挂牌企业储备库,搭建市场化金融服务平台,对企业实施分层次、分专题的政策辅导,提供改制、重组和融资服务。

(2)推动政府基金的引导作用和社会资金的集聚作用。继续发挥多层次的政府引导基金的杠杆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资重点产业。一是加速推动新兴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尽快确定产业基金的管理模式、操作流程、投资策略,最大程度服务区内企业融资需求。二是扩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天使基金规模。进一步增强引导基金的杠杆作用,强化引导基金推进区域企业科技创新、能级提升、招商引商、产业集聚的功能和作用。三是积极发挥园区二次开发基金作用,扩大规模。吸引新兴产业,加快产业转型,成片开发。加强与国家级基金和市级基金合作,吸引更多机构落户并投资。

(3)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拓宽服务广度。创新服务模式,适应产业转型。一是服务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积极探索“基金+基地+人才+孵化”运营模式,支持各类社会资本在嘉定区域内设立股权投资企业,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提高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效率。二是服务区域统筹、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参与产业能级提升、企业技术升级改造。结合“大孵化器”发展战略,依托各级科技孵化器和产业园区,做强做实既有孵化器特色品牌。三是服务嘉定特色产业链金融。发挥在汽车、医疗装备、集成电路等行业的集群优势,积极支持开展与产业相关的融资租赁和商业保理等一系列产业链金融服务。

参考文献:

[1]唐震,钱真毅.关于商业银行支持外贸新业态的思考与探索[J].农银学刊,2017(3).

[2]马洪宁.数字化引领普惠金融之路——普惠金融的发展与趋势研究[J].经济师,2018(10).

[3]彭惠新.探索独具特色的普惠金融发展之路——访兴业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总经理颜勇[J].中国信用卡,2018(11).

[4]孙璐璐.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兰考县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实践[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8(9).

[5]何奕霏,王宇.互联网金融视角下安徽省农村发展普惠金融路径的探讨[J].商业经济,2018(12).

[基金项目]本课题为2018年度上海市委党校課题“新金融发展视域下产融结合助推实体经济优化升级的路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于飞 (1978—),女,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行政管理学及管理哲学。

猜你喜欢

产融结合企业融资金融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产融结合型企业利润结构质量分析体系的构建
浅析中小企业财务压力及策略
打造产融结合平台推动企业财务转型
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问题及对策
P2P金融解读
金融扶贫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