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自由贸易区(FTA)对中国贸易结构的影响

2021-04-06梁芷依

中国市场 2021年4期
关键词:引力模型

[摘 要]文章基于1995—2017年136个双边贸易伙伴面板数据和拓展的引力模型,按照SITC标准分类对每类货物从技术含量角度进行归类,进而考察FTA对不同技术含量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和结构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我国FTA的签署对我国的出口贸易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我国的进口贸易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不同技术含量的产品促进效果各不相同,其中我国FTA的签署对我国的初级产品、低、中、高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和高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进口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却抑制了我国对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低、中等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进口;FTA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增长效应更为明显,研究结论为中国FTA的双赢特征和未来FTA缔约对象选择提供了实证依据。

[关键词]FTA;贸易效应;商品技术含量;引力模型;PPML

[DOI]10.13939/j.cnki.zgsc.2021.04.004

1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FTA作为区域贸易协定的主要载体发展迅猛。中国自加入WTO以来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后我国提出“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即标志着FTA的建设战略已经上升至国家层面。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自贸区理论体系、布局思路、实践模式。如今加快建设FTA战略已经成为我国应对全球化挑战的现实选择。目前,中国已签署的贸易协定有17个,涉及24个国家和地区。随着中国缔结的FTA数量不断增加,对FTA所产生的贸易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既是对过去自贸区战略推行效果的总结,也是未来优化我国自贸区建设战略的现实理论基础。尽管FTA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焦点问题,但现有文献对FTA贸易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贸易规模效应方面,关于FTA影响贸易结构的研究还比较缺乏。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已成功跃升为国际贸易大国,但我国的出口结构还是以出口技术含量较低的商品为主,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因而我国要不断地优化贸易结构,实现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转变。

因此,文章从贸易结构的角度,基于中国对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贸易细分数据,运用拓展的引力模型,系统地研究中国FTA的进出口贸易效应,从而为中国未来优化FTA促进贸易结构优化提供参考性建议。

2 文献综述

理论上,FTA可能由于利用率不足导致贸易效应不显著。因此,FTA贸易效应的研究更多的是一个实证问题,主要策略是在引力方程框架下将贸易协定设定为虚拟变量识别其贸易效应,这也一直是国内外学者们研究的重点。Roy(2014)研究发现,区域贸易协定的平均贸易处理效应接近 50%,而在十年后将达到 100%。但Magee(2008)发现FTA的贸易效应在个体之间确实存在显著差异,有的甚至是负的影响。

国内学者也对中国主要在建 FTA 的贸易效应进行了大量研究。在总量层面,徐春祥等(2015)、刘素君和赵文华(2018)分别基于不同的实证方法分析了FTA对中国贸易流量的影响,得出的结论较为一致即FTA促进了中国贸易流量的增加。就单个或多个FTA而言,张应武和徐丽苹(2014)估计了CEPA 的贸易效应;董有德(2014)分析了样本期内多个FTA 的贸易效应。这些研究都证明了 FTA 显著促进了中国与这些国家地区的双边贸易。然而也有部分学者得出不同的结论,陈汉林和涂艳探讨了CAFTA建立后中国的静态贸易效应,发现贸易转移效应大于贸易创造效应。在行业层面,原瑞玲,田志宏(2014)、张益(2016)等分别分析了CAFTA、中新FTA对我国农产品贸易效应,研究均表明FTA有利于中国农产品的出口。但李文霞和杨逢珉(2017)发现各国FTA的签署不利于我国农产品对其出口。

综上,虽然现有文献对FTA的贸易效应进行了丰富的实证研究,但有关中国FTA对贸易结构影响的研究文献仍旧存在一些问题有待完善:① 研究样本偏少。大部分文献研究的期限较短,因此文章选取1995—2016年与我国签署FTA的全部贸易伙伴作为研究对象。②研究方法不合理。有关FTA贸易效应的研究一般都是基于拓展的引力模型,解释变量中包括大量虚拟变量,因多重共线等原因,OLS估计可能导致估计结果偏差。③研究视角狭窄。大部分文献主要从总体视角或者结构视角等进行研究,而文章将从总体和结構的双重视角进行研究,不仅从总体上考察FTA对我国贸易流量的影响,还按照SITC标准分类对每类货物从技术含量角度进行归类,进而考察FTA对不同技术含量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和结构的影响程度。

3 模型与数据

大多数学者通常基于引力模型来对FTA的贸易结构影响加以分析,文章在经典引力模型的基础上,将FTA作为重要影响因素融入模型中,同时加入可能影响双边贸易的因素,得到扩展的引力模型,具体如下:

基于合理性和数据可获得性,文章 FTA 贸易效应模型中各变量具体含义和数据来源如下:

(1)被解释变量Y。货物贸易进口或出口流量,表示t时期中国对国家i的进口或出口贸易流量,统计单位是万美元,在模型中为被解释变量。文章将从总量层面和结构层面对其进行研究。进出口贸易数据来自UNCTAD 统计数据库(1995—2016年)。

(2)核心解释变量。是否签署自由贸易协定(FTA),为虚拟变量,表示中国和i国在t时期是否签订 FTA,若第t年两国正式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那么第t年之前的年份取值为0,第t年及其之后的年份取值为1。

(3)控制变量。贸易伙伴与中国的GDP(GDPit与GDPCt),分别表示t时期i国的实际GDP和中国的实际GDP,其数据来自世界银行统计数据库;地理距离(DISit),为中国首都北京与伙伴国i首都之间的地理距离,用于衡量两国之间的贸易运输成本,预期符号为负;是否拥有共同的地理边界(BORit)、语言、法律渊源,为虚拟变量,当中国与伙伴国i拥有共同地理边界即接壤时取值为1,不接壤则取值为0。以上数据均来源于CEPII网站的Gravity Dataset 数据库。

使用上述引力模型测度仍有诸多缺陷。一方面,式(1)为传统引力方程,缺乏微观经济学理论基础。故文章引用认为两国的贸易规模取决于多边贸易阻力的理论型引力方程,但由于多边贸易阻力没有现成的数据,想估计出其数值,可以对该模型适当变换后采用固定效应代替。另一方面,模型存在明显内生性。所以需要对 FTA 进行内生性控制。鉴于现有研究对多边阻力和内生性的处理主要是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文章将在式(1)的基础上加入固定效应,去掉共线变量。一旦不随时间变动的固定特征被剔除后,FTA变量所反映的贸易效应也将更为准确。基于此,文章将运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计量回归。尽管现有研究中国FTA贸易效应的文献以传统的OLS估计方法为主,但文章采用对零值贸易、异方差和大规模虚拟(取值为0或1)解释变量更为稳健的泊松伪极大似然估计法(PPML)进行估计。

4 实证结果

4.1 基准回归结果

文章采用 STATA 12.0對中国 FTA 贸易效应的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在出口效应方面,由表1可见,FTA 的签订对中国出口贸易有 14.6%的推动效应。且无论是在初级产品样本还是制成品样本,FTA对中国的出口扩张效应都非常明显。但将制成品基于技术标准进行分类后,虽然FTA仍对低、中、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FTA对劳动和资源密集型制成品的出口效应并不显著。在进口效应方面,由表1回归结果可以看出中国签订的FTA对初级产品样本和制成品样本的进口促进并不明显,反而对劳动和资源密集型制成品、低、中技术含量产品的进口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高技术含量产品的进口产生了9.2%的推动效应。

4.2 稳健性检验

此部分将从两个方面对表1的回归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第一,样本区间。文章样本时间过长且期间发生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因此,将样本区间调整为 2009—2016年回归以规避大事件对结果的影响。第二,样本数据。由于不同行业的技术含量的确切分类还存在不同意见,文章参照Lall(2000)的分类方式对样本按照技术层次进行重新分类,具体如表2所示。

具体而言,根据表2A,在出口效应方面,主要变量FTA 的系数仍显著表现为正,虽然显著性水平有所变化,但基本表明 FTA 对中国出口贸易有显著的促进效应,结果稳健。从进口数据看,FTA对总样本和制成品样本产生了显著的正效应,对初级产品样本无显著促进作用,这点与刘素君和赵文华(2018)基于进口的贸易数据得到的结果一致。从细分结果看,中国FTA对资源密集型产品和高技术含量产品无显著作用,但对低、中技术含量产品的进口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根据表2B,与基准回归结果基本一致。

4.3 进一步细分回归的结果

由于 FTA 贸易效应可能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之间存在差异,文章进一步考虑伙伴国发展水平对中国 FTA 进出口贸易效应的调节作用。将样本国家划分为不同类型进行分组回归,结果见表3。

针对不同发展水平的伙伴国,FTA的贸易效应也不相同:对发达国家来说,FTA条件下中国对其进出口贸易无显著作用,但将产品细分类别后,发现FTA会促进中国对其初级产品的出口以及高技术含量产品的进口。对发展中国家来说,FTA使中国对其出口和进口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且有利于中国对其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和进口。

5 结论与政策含义

文章采用1995—2016年136个贸易伙伴双边面板数据和拓展的引力模型检验了中国 FTA 的贸易效应,结果表明:第一,在出口效应方面,中国签订的FTA 呈现显著的出口贸易创造效应,相比于工业制成品,中国 FTA 更能带动初级产品的出口,同时,FTA显著促进了低、中、高技术含量产品的出口。第二,在进口效应方面,中国签订的FTA对进口的促进效应并不明显,同时,FTA对初级产品样本和制成品样本的进口促进效应并不明显,反而对劳动和资源密集型制成品、低、中技术含量产品的进口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高技术含量产品的进口产生了推动效应。第三,文章使用不同的样本区间和样本数据进行稳健性检验得出的结果与基准回归结果基本一致。第四,中国FTA 的贸易效应与伙伴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规模具有相关性。

第一,由于实证结果显示贸易效应尤其是对出口的促进效应存在,以及相比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更促进高技术含量产品出口,因此,继续在遵循“与沿线更多国家和地区发展自由贸易关系,逐步形成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的原则下加快推进自由贸易区战略,跟更多贸易伙伴谈判并缔结FTA对于我国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国际背景下稳外贸促经济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二,由于上述贸易促进和结构优化效应在发展中国家更为明显,未来对发展中国家的FTA谈判可作为重点方向。

参考文献:

[1]刘素君,赵文华.中国自由贸易区(FTA)促进了进口贸易吗——基于PPML回归的实证研究[J].特区经济,2018(1):52-55.

[2]李文霞,杨逢珉.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潜力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7(3):134-137.

[3]徐春祥,郭宗旗,韩召龙.自由贸易协定对我国货物贸易出口规模与出口结构变动的影响[J].亚太经济,2015(2):99-104.

[4]原瑞玲,田志宏.中国—东盟自贸区农产品贸易效应的实证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14,30(4):65-74.

[5]陈汉林,涂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下中国的静态贸易效应——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7(5):47-50.

[6]张应武,徐丽苹.CEPA促进了香港与内地的货物贸易吗?[J].国际经贸探索,2014,30(2):100-110.

[7]董有德,赵星星.内生自由贸易协定的贸易流量效应——基于平均处理效应的非参估计[J].世界经济研究,2014(2):35-40,60,88.

[作者简介]梁芷依(1995—),女,汉族,山东济宁人,海南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方向:国际商务。

猜你喜欢

引力模型
影响中国创意产品出口“一带一路”国家的主要因素研究
中日—中韩双边贸易现状及贸易潜力比较研究
基于引力模式对中国与东盟贸易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