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材料作文“工匠精神”写作指导

2021-04-06谢涛刘祖义

作文通讯·高中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雪龙阿木精益求精

谢涛 刘祖义

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2019年,90岁高龄的徐怀中凭借《牵风记》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在座谈会中,他说道:早在1962年,我就请长假写《牵风记》这部长篇小说,写了20余万字。不久,我因接受了其他任务,《牵风记》的创作被搁置下来。多年后,书稿被我忍痛付之一炬。过后想想,倒也不觉得多么可惜。如果当时我匆匆忙忙把书出版了,也就不会重改一次,我也只会为这部长篇小说成色平平而羞愧,为无法补救自己的遗憾而痛心。现在《牵风记》只有10多万字,耗时5年才完成,主要因为我习惯先将整段文字默背下来,输入电脑后又改来改去,哪里还谈得上进度?明知这种习惯效率不高,但是改不过来。

徐怀中的话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对青年一代的人生有很大启示。阅读材料后想一想,哪一点让你感受最深,并就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一、精准审题

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阅读这则材料,我们要从中概括出一些“对青年一代的人生启示”。《牵风记》虽然只有10多万字,但徐怀中“先将整段文字默背下来,输入电脑后又改来改去”,可见其做事精益求精的态度;由“哪里还谈得上进度”“这种习惯效率不高”可得出慢工出细活儿的道理;由“如果当时我匆匆忙忙把书出版了,也就不会重改一次”,可得出快与慢的辩证关系;由“书稿被我忍痛付之一炬”可得出人生需要不断地否定自我、突破自我的哲理。“工匠精神”是一种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勇于创新的精神。所以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识与理解。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普通高中学生“经历完整的实践过程,提高创意物化能力,养成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品质”。可见,工匠精神是劳动精神在新时代的一种新的实现形式。在新时代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所以,这道作文题的命制意图就是引导学生思考个人成长与国家、民族、时代的关系,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引领学生直面社会风尚,传承工匠精神,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题目要求中的“哪一点让你感受最深”,说明学生只需从感悟当中厘清一点作为立意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学生不能只谈自身,还应该延伸到当代青年群体当中,针对当代青年群体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二、立意角度

1.常规角度:工匠精神就是以“爱岗敬业”为核心的极致追求

专注某一领域,全身心投入、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工作的人,可被称为“工匠”。工匠精神无关年龄、职业、地位,它是一种以“爱岗敬业”为核心的极致追求,是一种执着坚守、开拓创新、乐于奉献的工作作风、生活态度和人生境界。

2.核心角度:培养工匠精神,从劳动教育开始

匠人是劳动者,他们在劳动中精益求精、勤勉不懈。匠人是劳动者的荣誉称号。“越是发达的社会,劳动越应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这不仅因为世界在劳动中被改造,更因为劳动本身是对人的涵养。”也正因如此,工匠精神必须在丰富的劳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弘扬和培养。

3.创新角度:提倡工匠精神,是对我国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我国古代非常注重工匠精神,形成了“尚巧工”的社会氛围,一些工艺水平在世界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瓷器、丝绸、家具等精美制品和许多庞大壮观的工程建筑,都离不开劳动者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也一直坚持和弘扬工匠精神。

素材运用

经典事例

1.阿木爷爷走红:工匠精神,匠心为本

2020年夏天,63岁的阿木爷爷因不用一根钉子、一滴胶水,仅靠榫卯技术就能把寻常木头打造成鲁班凳、苹果锁、拱桥、将军案、会动的小猪佩奇等木制品而走红,被网友誉为“当代鲁班”。

阿木爷爷原名王德文,是山东聊城人,14岁开始学习木工技艺,有几十年的经验。人生前半场,他靠着木匠手艺养家;人生后半场,他以钻研木工技艺为乐。为了让木艺文化得到更多关注,63岁的他拍起了视频。对于走红,他表示“没啥感觉”,希望将来能掌握更精湛的技术,为大家呈现更好的作品。

适用主题

工匠精神来自平凡中的坚守。

速用示范

越是发达的社会,工匠精神越应成为重要的精神品质。匠人匠心,核心是专注、纯粹与执着。阿木爷爷心怀纯粹的匠心,追求至精至善,将工艺品细节尽力做到极致,正是工匠精神的生动展现。静心、专注的匠人,值得我们格外尊敬;凝神、笃志的匠心,理应获得更多赞扬。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有恒者不声张,功成时美名扬。

经典事例

2.“雪龙2”号极地科考船总设计师吴刚:十年磨一剑

2020年7月,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开启北极首航,执行科学考察任务。

“雪龙2”号诞生前,我国唯一一艘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号已经服役多年,已不能满足极地科考的需求。为了能造出一艘各种功能都满足中国极地科考需要的船,吴刚花了7年时间打磨整个设计方案,从设计到制造,都极其精细化,做到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为了解决既能破冰航行又能保障敞水航行的科考功能这个难题,吴刚团队做了大量实验,最后在“雪龙2”号前部采用下沉式箱形龙骨的船底结构。“雪龙2”号从2009年获批立项,到2019年7月交付使用,直至此次首航北极,花费了整整十年时间。

适用主题

在追求极致中践行工匠精神。

速用示范

工匠并不是机械重复地工作的工作者,他们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凝神专一,追求极致。“雪龙2”号总设计师吴刚、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研发团队、主持完成“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实验发现”项目的薛其坤等,都是时代的工匠,他们身上的工匠精神体现在科研的每一个环节中、每一个细节上。

经典事例

3.“琴痴”何夕瑞:工匠精神的核心是敬业

何夕瑞年少成名,20岁时就无师自通制作了人生中第一把胡琴,从此和琴结下了不解之缘。2003年,经过20多年的研究,何夕瑞正式推出了能完美展现高中低音的自制小提琴,并将它命名为“何氏三圆琴”。凭借这个突破,他被四川音乐学院破格聘为教授。2007年,全球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大师吉顿·克莱默也给予了“何氏三圆琴”非常高的评价,赞其为“东方维纳斯”。值得一提的是,何夕瑞直至去世都一直拒绝“何氏三圆琴”的流水线化生产。每把琴所需的178道工序,他都要精雕细琢,亲自完成。

适用主题

用精雕细琢诠释工匠精神。

速用示范

工匠精神在有的人看來有点儿传统守旧,其实不然,它树立起了人们对职业的敬畏、对工作的执着、对产品的负责态度。何夕瑞拒绝流水线化生产“何氏三圆琴”,对178道工序中的每一道都精雕细琢,展现的正是他对自己工作的敬畏。这种精益求精和专注的态度正是工匠精神的精髓。

猜你喜欢

雪龙阿木精益求精
不再孤独的阿木
心花怒放
果然
“雪龙2”号出征南极
“雪龙2”出征
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纪行(三)
周克耀
雪龙2号首航南极
光影视界
精益求精,收获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