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纪行(三)
2020-07-29赵宁
赵宁
我国中山站位于东南极大陆拉斯曼丘陵。考察队向中山站和内陆出发基地运输人员和物资,向来是中国南极考察的重要环节。
根据计划,“雪龙”号与“雪龙2”号将共同在南极中山站附近冰区执行科考任务。其中,“雪龙2”号主要发挥其破冰优势,承担破冰任务,“雪龙”号则承担后勤保障、物资装卸等任务。
“雪龙2”号身手初显
2019年11月19日上午,“雪龙”号进入普利兹湾外围的密集冰区。距离中山站约200千米、厚度超过1米的巨大浮冰成为中国第36 次南极考察队前往中山站的第一个“拦路虎”。
从驾驶台可以看到,大面积的浮冰开始成群结队地出现在“雪龙”号的前方,面积小一些的都有篮球场大小,而大的几乎看不到边际。为了保证航行安全,“雪龙”号速度降至3节。
船长朱兵站在驾驶台上,熟练地下达各种操舵指令。在驾驶员的操控下,“雪龙”号巨大的船身不时调整方向,寻找薄弱地带破冰而行。这一幕在“雪龙”号近30年的服役生涯中屡见不鲜。但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的“破冰行动”,“雪龙”号不再是单兵作战。
在“雪龙”号身侧3海里处,一个红色的身影始终如影相随,那是我国自主建造的首艘极地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
“雪龙2”号采用的是双向破冰新技术——船首、船尾都可破冰,机动能力大大提高,可在1.5米厚的冰层加上20厘米厚的积雪中达到2~3节的航速破冰。与“雪龙”号相比,它在冰区操纵、定位和掉头作业也变得非常容易,更加有利于海上科考作业和船舶航行安全。
“雪龙,雪龙,雪龙2号呼叫雪龙。”
“雪龙收到,请讲。”
“稍后我从右方超车,为你们破冰开道。”
12点30分,“雪龙2”号绕行至“雪龙”号正前方,在身后画出一道漂亮的圆弧水道,“雪龙”号紧随其后,两船相距约1海里。
面对巨大的浮冰,前方的“雪龙2”号几乎不需要避让,一路碾压而过,所向披靡。
“双龙”相伴,一路破冰
11月20日,“双龙”抵达中山站陆缘冰外围的乱冰区。
越接近陆缘冰,浮冰越密集。“雪龙2”号在前面把水道刚刚破出,后面就立即被堆积的乱冰堵塞。
上午8点,“雪龙”号被乱冰挤住,一时难以脱身。此时,前方2海里的“雪龙2”号收到消息后,立刻原地掉头,以7节的速度返回破冰,成功为“雪龙”号清除乱冰,“双龙”继续前行。
12点,“雪龙”号被数块足球场大小的浮冰“包围”,其中一块巨大的浮冰“堵”在了船尾后方,这大大限制了船舶的机动能力,“雪龙”号进退不得。
“以‘雪龙号的破冰和机动能力,突破这些浮冰的围困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朱兵说。
关键时刻,“雪龙2”号再次返回增援,通过连续破冰将“雪龙”号周边紧密的海冰变得松动,帮助“雪龙”号快速脱离围困。
在向中山站挺进的途中,为了给“雪龙”号拓宽航道,“雪龙2”号多次利用自己的双向破冰和原地360度自由旋转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作用,令很多老队员激动不已。
11月20日14点,“双龙”抵达中山站陆缘冰外围。陸缘冰又称固定冰,是与南极大陆相连的一种最为坚硬的海冰。面对这块难啃的“硬骨头”,当天傍晚,“雪龙2”号进行了首次陆缘冰破冰作业,“小试牛刀”的破冰作业进行约1海里后,“雪龙2”号便退出冰面航道。随后“雪龙”号进入该航道,直抵冰区边缘。
此时,“雪龙”号距中山站约24千米。
11月20日19点40分,红色的“雪鹰12”直升机从“雪龙”号上起飞,首批考察队队员搭乘直升机前往中山站。首批队员到达后,将为中山站卸货做前期的准备工作,包括维修雪橇、保养车辆、清点配件、规划空中卸货区域等。
深夜时分,极昼中不落的太阳开始变得暗淡柔和,考察队副领队魏福海带领考察队队员连夜开展海冰探路,为接下来的破冰行动和海冰卸货寻找一条安全之路。
挑战固定冰,天堑变通途
“根据冰情图和现场探冰结果发现,今年中山站陆缘冰区的冰山和海冰裂隙较多,且分布没有规律。”考察队常务副领队徐韧说。
11月21日上午,考察队领导在“雪龙”号会议室召开会议,分析研判冰情,商讨合适的破冰和卸货路线。
“‘雪龙号原地开展直升机吊运工作,‘雪龙2号由西侧一路破冰,至神州湾附近停止,然后返回,让‘雪龙号沿破开的航道前往神州湾。”经过反复商讨研判,考察队为“双龙”选择了一条最合适的破冰路线。
“这条路线可以使破冰船最大限度地接近中山站,同时卸货点又非常靠近我国内陆出发基地,可以保证内陆考察物资及时顺利地送往出发基地让内陆队队员按时出发。”考察队领队夏立民说,“神州湾位于中山站的西侧,距离站区8千米左右,距离内陆出发基地仅有三四千米,如果‘雪龙号在这里卸货,可以‘一举两得。”
选择该路线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考察船能够通过破冰,将几条巨大的海冰裂隙甩在身后,保障冰上卸货工作的安全开展。
南极海冰裂隙往往“暗藏杀机”,是海冰运输最大的危险所在。此前,中山站的考察队队员已经进行了一个月左右的勘冰工作,结合魏福海的现场探冰,大家得出的结论是:如果“雪龙2”号的破冰能力够强,考察队将有可能突破所有的冰裂隙。
11月22日上午,“雪鹰12”直升机吊着物资从“雪龙”号上起飞,中山站第一阶段卸货的序幕正式拉开。与此同时,“雪龙2”号朝着神州湾方向开始了破冰之行。
“炎平,一定要甩开最后一道冰裂隙。”“雪龙2”号破冰前,夏立民向船长赵炎平说道。
11月22日晚上10点,完成一天破冰任务的“雪龙2”号返回“雪龙”号所在位置。在它的身后,是一条通往神州湾的顺畅水道,一眼望不到边际。
当夜,“雪龙”号以7节的速度沿着“雪龙2”号破开的水道驶去。
11月23日凌晨4点40分,“雪龙”号抵达神州湾附近,从驾驶台可以清晰地看到,船身左侧距离陆地仅有两三百米。
“这是考察队从来没有过的经历,我们的后方是拦在去往中山站路上的最后一条海冰裂隙,我们的前方是一片‘坦途,这是历史性的一刻。”夏立民站在“雪龙”号驾驶台上发出了感慨。
趁着夜晚低温,冰面牢固,考察队连夜开始了海冰运输。晚上8点,第一队雪地车用雪橇拉着物资朝着中山站驶去,很快就变成了几个小黑点,消失在了茫茫的天地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