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饮茶器的分期研究
2021-04-06赵嘉田
赵嘉田
摘 要:唐代饮茶器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多样的转变,部分器形、纹饰等还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通过对所见唐代金、银、陶瓷质饮茶器进行类型学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期,基本理清了唐代饮茶器的发展变化过程,同时对考古类型学有更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饮茶器;碗;盏托;杯
茶具是指与茶有关的专门器具。提及茶具的发展,首先要认识茶的发展历史。茶叶最初是作为食物或药物,因此,在这一阶段,也就没有专门的茶具。只有茶叶从食物和药物中独立出来之后,专门的茶具才会产生。在此之前,茶具、酒具、饮食器具等是混用的。①陆羽《茶经》的记载为后人研究茶具的發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料,结合考古出土资料可知,中国茶具的发展在唐代有了明显的转变,开始从酒具、饮食器具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器类,而且这时期还出现了专门的茶具制造业。②之后,茶具自成一系,独立发展。陆羽《茶经》将茶相关器具分为“二之具,四之器”③,分门别类,记载从采制、贮藏到泡饮等步骤所涉及的器具,甚是详细。饮茶器作为茶具中的重要组成,其发展备受关注。一般来说,饮茶器包括碗、盏托、杯等,下面对所见唐代饮茶器进行梳理。
1 唐代饮茶器的发现与研究
唐代饮茶器多出土于墓葬和窖藏,如河南伊川齐国太夫人墓④、陕西耀县背阴村出土唐代银器⑤、江苏丹徒丁卯桥银器窖藏⑥、浙江长兴下莘桥银器窖藏⑦、浙江省淳安县朱塔银器窖藏⑧、陕西西安市和平门外出土金银器⑨、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藏金银器、陶瓷器⑩、陕西西安沙坡村出土唐代银器k、河南偃师杏园唐代墓葬群l等,此外在长沙窑、邢窑、越窑等窑址也出土了数量丰富的唐代饮茶器实物。
对唐代饮茶器的研究成果可以分成几个方面:一是综述中国古代茶具发展演变文章中涉及唐代饮茶器的部分内容,如陈文华的《中国古代茶具演变简史》m、陈俏巧的《中国古代茶具的历史时代信息》③等;二是按材质不同介绍唐代出土的茶具并进行分类和研究,如梁子、谢莉的《唐代金银茶器辨析》n、丁丹丹的《唐代瓷质茶具的造型艺术研究》o等;三是对某一墓葬、窖藏或瓷窑出土的茶具进行针对性研究,如梁子、谢莉的《伊川齐国太夫人墓出土金银器用途考》④、刘文娟的《法门寺地宫出土茶具名物研究》⑩、周世荣的《从唐诗中的饮茶用器看长沙窑出土的茶具》p等。此外,还有按照使用阶级的不同对茶具进行分类和研究,如徐殿魁的《试述唐代的民间茶具》①等。
出土唐代茶具中,饮茶器占比较大,尤其是瓷质茶具数量多、种类多。本文对出土的金、银、陶瓷质唐代饮茶器进行分型和分期,并分析它们的发展变化。由于唐代多在银器上进行鎏金,且作为饮茶器的部分鎏金器常与纯金器配合使用,不宜拆分,故将金银质饮茶器作为一部分综合探讨。
2 唐代饮茶器的型式
2.1 金银质饮茶器的型式
2.1.1 碗
依据口沿为侈口或敛口将金银茶碗分为A、B两型(表1)。A型:为侈口茶碗。口沿外侈,弧腹较浅。河南偃杏园李景由墓出土银碗3件,其口径13.3厘米,高4.1厘米。大体呈浅缽形,侈口浅腹,底近平,一侧安花枝状柄。①B型:为敛口茶碗。口沿内敛,弧腹。浙江长兴下莘桥出土圆口银碗1件,现藏长兴县博物馆。口径11.3厘米,底径3.5厘米,高4.3厘米。敛口,弧腹,平底,素面。②
2.1.2 盏托
依据盏托中间是否置托台将金银茶盏托分为A、B两型(表2)。A型:托盘自身中间凹出一个茶碗底形,中间不置托台。这种形制的盏托,其质地为金银的还未发现,瓷质较多。B型:托盘中间内置托台,碗或盏置于托台上。江苏丹徒丁卯桥出土银茶托,现藏于镇江博物馆。高8~8.5厘米,口径8.8厘米。变体莲瓣形,凹底,喇叭形圈足。圈足内刻“力士”二字。③
陕西西安市和平门外出土7件银质鎏金茶托子:1号茶托,通高4.5厘米,圈足2.3厘米,托深2.3厘米,盏托口径9.3厘米,托盘直径18.3厘米。圈足,圜底,托盘为莲花形,为双层,盏托的口沿高出托盘1厘米多。铭文在圈足内壁,为“大中十四年八月造成浑金涂茶拓子一枚金银共重拾两捌钱三字”,横绕一周;2~7号茶托高度、口径等亦相同,通高4厘米,圈足高1.8厘米,托深2.6厘米,盏托口径9.6厘米,托盘直径17厘米。比1号略小,托盘都是单瓣莲花形,形状大体相同。2号茶托铭文“左策使宅茶库金涂拓子壹拾枚共重玖拾柒两五钱一”。3~7茶托铭文相同,为“左策使宅茶库一”,铭文均在圈足内刻画。④
2.1.3 杯
依据是否有足将金银茶杯分为A、B两型(表3)。A型:为无足茶杯。茶杯呈平底,无圈足。浙江长兴下莘桥出土平底银杯2件,现藏长兴县博物馆。口径10.7厘米,底径4.8厘米,高4.4厘米。口微敞,口、腹作五曲莲瓣形,平底,素面。②浙江省淳安县朱塔出土平底杯2件,现藏浙江博物馆。口径9.3~9.5厘米,底径4.2~4.5厘米,高4.2厘米。五瓣式杯身,平底。⑤
B型:为有足茶杯,杯身底部有足。根据足为圈足或柱足分为Ba型、Bb型两个亚型。Ba型:为圈足茶杯。部分圈足较高,如浙江长兴下莘桥出土五曲莲瓣高圈足银杯1件,现藏长兴县博物馆。口径9.3厘米,足径6.2厘米,高7.4厘米,圈足高3厘米。口、腹作五曲莲瓣形,平底,束腰,高圈足,素面;②浙江省淳安县朱塔出土高圈足杯6件,现藏浙江博物馆。各杯大小不一,口径8.85~10厘米,足径5.8~6.3厘米,通高7.4~8厘米。6件五瓣式杯身,4件喇叭形高圈足,足与身已分离,但底面有清晰的环形接痕,圈足的纵向接缝也已裂开,与陕西耀县柳林背阴村出土高圈足杯形态相近,只是圈足边缘作五瓣之形。⑤部分圈足较低,如河南偃师杏园崔防墓出土银杯,口径14.6厘米,底径7.7厘米,通高4.2厘米。俯视呈椭长形,口部四曲花瓣状,腹壁斜收。系采用捶揲法制成,下面焊接圈足。①Bb型:为柱足茶杯。陕西西安市东南郊沙坡村出土7号银杯,通高5厘米,口径7.2厘米,底径3.8厘米,腹深3.1厘米。莲瓣式的高足,通体布满流云、花鸟、树木、山水花纹。仅鸟的形状和姿态就有18种之多,有单独和成对飞翔的图案,也有展翅欲飞和静窥动向等图案。②
2.2 陶瓷质饮茶器的型式
2.2.1 碗
依据口沿为侈口或敛口将陶瓷茶碗分为A、B两型(表4)。A型:为侈口茶碗。器形变化特点是由较为规整的圆形口向复杂的异形口变化。根据口沿的形制变化又可分为二式:①Ⅰ式,口沿近圆形。湖南长沙窑出土的岳麓寺自铭“荼埦”,圆唇外侈,腹斜收较浅,碗心折平,玉璧底,碗壁自碗底向外倾斜直出,与《茶经》中所述茶碗非常一致,与初唐时期出现的用作食器的深腹、弧壁、壁腹饱满且呈半球形的碗相比,造型上有很大的区别。底粉上书“岳麓寺荼埦”五字,通体施草黄色薄釉,底沿无釉,墨书“张惜永充供养”六字。③陕西铜川黄堡窑出土白釉瓷碗,口径13.8厘米,底径6.7厘米,高4厘米。敞口,圆唇,斜腹,壁形足,碗内壁等距有三条凸棱,圈足底内墨书“元和”二字,内外施白釉,足底无釉,胎呈白色。④②Ⅱ式,口沿为异形口。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地宫出土唐代秘色瓷茶碗,通高11.5厘米,口径21.4厘米,深7.0厘米,底径9.9厘米。侈口,口沿为五瓣葵口,通体亦为五瓣葵口,斜腹下收,矮圈足。外壁是金银团花,内壁纯白,釉色比一般的越瓷产品更绿,犹如碧玉,胎体厚薄均匀,釉质晶莹润澈,整体造型活泼,又不乏典雅大方之美,打破了唐初及以前茶碗造型呆板的格局。⑤
B型:为敛口茶碗。器形变化特点由较为规整的圆形口向复杂的异形口变化。根据口沿的形制变化又可分为二式:①Ⅰ式,口沿近圆形。湖南长沙窑出土青釉“荼埦”,现藏中国茶叶博物馆。高5.1厘米,口径14.5厘米,底径5.0厘米。圆形,敛口,唇沿较厚,断面呈圆弧形,腹呈圆弧形斜收,玉璧底。白色瓷胎上浸有底粉,碗心书酱色“荼埦”二字,外罩青黄色半釉。⑥陕西铜川黄堡窑出土素胎黑花瓷碗,口径11.2厘米,底径4.8厘米,高4.3厘米。口微敛,圆唇,斜腹,饼足内凹,素胎,胎灰色,有化妆土。碗内画朵花纹,口沿外面一周宽带纹。①②Ⅱ式,口沿为异形口。越窑出土海棠式瓷,现藏于上海博物馆。通高10.8厘米,碗口处略内敛,花瓣形口,斜腹,矮圈足外撇,通体施青黄色釉。碗壁从上而下有四条浅棱,腹壁呈弧形下收,底部有花瓣形缺口。整体线条流畅,造型丰满,色泽圆润,如一朵怒开的四瓣海棠花,极为精美。②
2.2.2 盏托
依据盏托中间是否置托台将陶瓷盏托分为A、B两型(表5)。A型:托盘自身中间凹出一个茶碗底形,中间不置托台。根据盏托口沿由近圆形向异形变化可分二式:①Ⅰ式,盏托口沿近圆形。中国茶叶博物馆藏越窑青釉带托盏,盏高4.5厘米,口径8.9厘米,底径4.6厘米;托高3.0厘米,口径12.0厘米,底径6.3厘米。由托及盏组合成完整的一套。碗直口,深腹,圈足。托圆唇,圆口,大折沿,内凹以承盏,宽圈足。灰白胎,釉色青中带黄。③②Ⅱ式,盏托口沿为异形口。中国茶叶博物馆藏花口盏托,盏高3.0厘米,口径9.9厘米,底径4.0厘米;托高2.0厘米,口径9.8厘米,底径3.7厘米。盏敞口,斜弧腹,矮圈足。托呈卷荷形,中有凹圈下陷,以承盏。③
B型:托盘中间内置托台,碗或盏置于托台上。1957年河南安阳出土的白釉荷花盏托,现藏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盏托作五出花式口,相邻两花口之间又向内卷起,整体呈荷叶状斜边上翘,内底中心有一凸圈以放茶盏,小饼形足,白灰胎,光洁细腻,釉色稍泛灰,整体典雅精巧。④
2.2.3 杯
依据杯腹深浅将陶瓷茶杯分为A、B两型(表6)。A型:深腹杯。河南偃师杏园袁氏墓出土深腹杯,口径7.8厘米,通高4.8厘米。敞口,直壁,深腹,底近平,下附矮圈足,一侧有圆环状柄。器表施月白色釉,圈足部无釉,釉质光洁,无开片。⑤B型:浅腹杯。河南偃师杏园崔防墓出土浅腹杯,口径14.7厘米,底径7.2厘米,通高4厘米。俯视呈椭长形,口部四曲花瓣状,腹壁斜收,腹较浅,下附低矮圈足,薄胎,腹壁有曲线凹槽。通体施有白色釉,仅圈足部无釉。⑤
3 唐代饮茶器的分期
在出土的唐代饮茶器中,部分器物有自铭或同墓出土有纪年器物,还有部分墓葬墓主的身份较为清晰,可作为参考进行推断。
金银茶碗:A型,河南偃师李景由墓出土3件,皆为侈口平底,李景由于开元五年(717)终于东都归德里⑥,故此墓出土器物应不晚于开元五年(717)。B型,浙江长兴下莘桥出土1件。对于浙江长兴下莘桥出土唐代银器,研究者认为其造型和纹饰与江苏丹徒丁卯桥出土窖藏银器、浙江临安水邱氏墓出土银器的风格一致。韩伟⑦将其归入唐代金银器中的第四期,即穆宗到哀帝时期(821—907),齐东方⑧定为9世纪后半叶。
金银茶盏托:B型,陕西西安市和平门外出土7件,器物自铭“大中十四年八月造成浑金涂茶拓子一枚金银共重拾两捌钱三字”。⑨“大中十四年”为唐懿宗执政年间,即公元860年。江苏丹徒丁卯桥出土银茶托3件,同一窖藏出土器物造型和纹饰皆与浙江长兴下莘桥、浙江临安水邱氏墓出土银器的风格一致。故年代应不相上下,即穆宗到哀帝时期(821—907)或9世纪后半叶。
金银茶杯:A型,浙江长兴下莘桥出土1件,其年代推测金银碗B型已述。浙江淳安县朱塔出土2件,同一窖藏出土的高圈足杯与陕西耀县柳林背阴村出土高圈足杯形态相近,据陕西耀县柳林背阴村银器窖藏中银碟铭文推测这批银器应是进贡给唐宣宗的①,故其制作年代应在唐宣宗执政年间(847-859),所以浙江淳安县朱塔出土银器年代也应在晚唐时期。Ba型,浙江长兴下莘桥出土1件,其年代推测金银碗B型已述。浙江淳安县朱塔出土1件,其年代推测金银杯A型已述。河南偃师杏园崔防墓出土1件,墓葬年代为武宗会昌二年(842)②,故银杯年代应不晚于公元842年。Bb型,陕西西安市东南郊沙坡村出土1件,年代不详。
陶瓷茶碗:A型Ⅰ式,湖南长沙窑出土1件,茶碗底自铭有“荼埦”二字,“荼”字唐代中期才流行开来,故烧造年代当在唐玄宗以前。③陕西铜川黄堡窑出土1件,年代应为唐后期。④A型Ⅱ式,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地宫出土1件,法门寺地宫封闭于公元874年⑤,也就是唐僖宗执政年间,因此这批器物制作年代应不晚于公元874年。B型Ⅰ式,湖南长沙窑出土1件,茶碗底有“荼埦”二字,推测其烧造年代应在唐玄宗以前。陕西铜川黄堡窑出土1件,其年代推测应为唐后期。B型Ⅱ式,越窑曾出土有海棠瓷碗,这件海棠瓷碗是仿照海棠花形状烧制的,晚唐时期越窑出现大量的仿生茶具,故应为晚唐时期作品。⑥
陶瓷盏托:陶瓷盏托多出土于各瓷窑,年代无确切记载。
陶瓷茶杯:A型,河南偃师杏园袁氏墓出土1件,墓葬年代为玄宗開元十七年(729),故器物制作年代应不晚于公元729年。B型,河南偃师杏园崔防墓出土1件,据墓葬年代推测,器物制作应不晚于武宗会昌二年(842)。
据此可将唐代饮茶器分为三期:第一期为高祖到玄宗开元年间之前(618—712),第二期为玄宗开元年间到德宗建中元年(713—780),第三期为德宗建中二年到唐末(841—907)。
第一期,“茶”写作“荼”,金银质饮茶器仍未见,陶瓷质茶具也不多见,长沙窑出土的两件自铭“荼埦”为典型器物,制作较为粗糙,口沿皆为近圆形,装饰简单;第二期,金银质饮茶器中出现茶碗,陶瓷质饮茶器中出现茶杯,饮茶器类型呈现多样化。陕西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大量金银器,其中出土有大量的杯子,研究者意见不一,有认为是茶杯者,有认为是酒杯者,争议较大,故不做讨论;第三期,公元780年,陆羽《茶经》问世,这是中国古代茶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节点。此后直至唐末是唐代饮茶器出土数量最多的时期,茶具种类丰富,制作精致,纹饰精美且富于变化。各瓷窑竞相发展,创新出花口等一些异形口茶具。
4 结论
通过对金银、陶瓷质唐代饮茶器进行分型和分期。可以大致看出唐代饮茶器的演变过程。从第一期到第三期,唐代饮茶器的类型逐渐丰富,装饰更加多样化。第一期所处年代为朝代更迭之后的恢复期和稳定期,饮茶器类型、材质单一,装饰也较为简单。继承了隋代及以前的风格,变化不大。第二期进入盛唐时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器物的精美程度呈现出盛唐气象。在饮茶器的发展中,其种类开始增多,较第一期有所进步。第三期开始,茶文化呈现前所未有的发展趋势,饮茶器种类完备,器形多样化,纹饰多样化。唐代出土饮茶器多集中在这一时期。在饮茶器的发展过程中,还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其纹饰如摩羯纹,器形如高足杯,都体现了唐代的兼容并包、文化繁荣。
在对唐代饮茶器进行类型学分析时发现,由于考古出土实物材料存在时间、地域等方面的分布不均,加上社会不同阶层对于茶文化认识不同、财力不同等,可能导致饮茶器使用上的差异,多方面因素导致饮茶器的类型学分析存在一定困难,因此,拙文意为以后饮茶器的分析提供参考,钦望方家之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