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压胜钱小议
2021-04-06赵航
赵航
摘 要:压胜钱又名“厌胜钱”“押胜钱”,因钱币上多有图案与流通钱币有别,故民间称其为“花钱”。压胜钱起源于汉代,是古代流通货币衍生出的特殊货币,具有浓厚的宗教文化含义。唐代压胜钱图案纹饰种类增多,虽然不及宋代井喷式的繁荣,但也进入了一个恢复发展的阶段。文章试图通过图案、纹饰等信息来分析唐代的镂空压胜钱、无字压胜钱、生肖压胜钱,通过对这些钱币的梳理,进一步了解唐代压胜钱图案纹饰的特点和背后的历史信息。如唐代镂空钱出现的莲花等图案代表佛教文化对其的影响,人物故事类镂空钱上傩舞等图案反映唐代兴盛的巫蛊之风,生肖图案压胜钱的出现反映出当时宗教借用压胜钱这一工具来进行宗教文化传播,无字钱上的神仙志怪、民间传说等图案则反映出唐代人民借喻各种事物来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侧面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精神面貌等。
关键词:唐代压胜钱;镂空钱;生肖钱;无字钱
1 唐代压胜钱概述
唐代在压胜钱的发展历史中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占有重要地位。唐代王仁裕的《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内廷嫔妃,每到春天,结伴掷金钱为戏”,可见宫廷玩赏钱也非常盛行。唐代的钱币还是承袭前代采用外圆内方的造型。唐代压胜钱主要类别有保运势、宗教类、吉祥祝福类等,这些在镂空钱、无字钱、生肖钱等上均有体现。目前对于唐代压胜钱的研究较少,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唐代压胜钱的图案、纹饰、文字和宗教文化等解读唐代压胜钱,对唐代压胜钱做一个基础探究。
2 镂空钱
镂空压胜钱①一般以金属铸造,雕刻图案多以吉祥类内容为主,与传统玉雕雕刻工艺较为类似,主要用于佩戴。关于镂空钱的记载较早见于南宋《泉志》:“右轻影钱,洞冥记曰:汉武帝升望月台时,暝望南端,有三青鸭宿台端。日色已暗,青鸭化为三小童,着青绮文襦,各握鲸文大钱五枚,置帝几前,身上影动,名轻影钱。”从记载上看,汉代应该就已经出现镂空钱。唐代的镂空钱有龙图案的多造型古朴,龙做张牙舞爪状;瑞兽鹿图案的在晚唐时期也有出现;凤禽图案最早可追溯至唐宋时期,图案有丰满、修长、简约或者繁复样式较多;和宗教有关的花卉图案纹饰隋唐时期就开始出现,唐代较多见莲花样式的镂空压胜钱。
例如图1中的“缠枝莲”镂空钱,唐代铸造,材质为青铜,采用高浮雕技法,圆形圆穿,背面雕缠枝纹,造型古朴典雅。缠枝纹是比较传统的纹饰之一,随着佛教传入,缠枝纹融合了莲花图案,花朵上下周转每层纹饰均有弦纹相阻隔,花朵与枝干之间层层衬托,构成四方连续的图案。
“莲花”镂空钱(图2),唐代铸造,材质为青铜,圆形圆穿,采用高浮雕雕刻的佛教题材莲花图案。七瓣莲花镂空钱(图3),唐代,材质为青铜,重郭,背面雕刻五朵盛开的莲花。
带有龙纹图案的唐代镂空钱①,如“卷尾双降鱼化龙”镂空钱(图4),唐代铸造,材质为青铜,背面图案是双龙戏珠,做降伏状,卷缩双尾相接,龙身整体较为修长。两侧分别有鱼纹,寓意“鱼化龙”。这种鱼龙组合早在商代晚期的玉雕上就已经有所表现,代表高升昌盛。“双龙穿莲”镂空钱(图5),唐代铸造,青铜为材质,圆形,较为少见,背面刻龙在中间,边郭以莲花作为装饰,双龙蜷身做升腾状,首尾相互追逐。五代时期的龙呈团曲状,如这枚“团龙”镂空钱(图6),青铜材质,圆形无穿,独龙身体呈现团曲状,首尾相接。
凤禽纹饰②中双凤题材最早见于唐宋时期,多为凤穿牡丹题材较为常见,如这枚“丹凤朝阳”镂空钱(图7),唐至五代时期铸造,青铜材质,圆形无穿,背面雕刻双凤作团曲状,朝向钱币中间的红日,丹凤朝阳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也是征兆吉祥和民间常用的雕刻作画题材,寓意吉祥、完美、前途光明等含义。
瑞兽类镂空钱的铸造年代一般是从晚唐开始,且存世极少,较为珍贵。因为“鹿”谐音“禄”,有“高官厚禄”之意,故多使用双鹿题材。这枚唐宋时期铸造的“鹿牡丹花”镂空钱(图8),不同于双鹿题材,圆形圆穿,背面为一只鹿和牡丹花,鹿做回首状,雕刻得栩栩如生,雕刻技法让人眼前一亮,牡丹也代表荣华富贵。
唐代出现的人物故事镂空钱题材多为宗教崇拜、祈福、反映生产生活等,此类钱在云南生产较多。“傩舞”镂空钱(图9),青铜材质,圆形圆穿,高浮雕制作,制作华美精良,面、背左右各一人,呈舞蹈状,人物面部表情狰狞可怖,雕刻极为细致,体现傩文化中的傩具、傩仪等情景和物品。这种傩文化早在我国的远古时期就已经盛行,在唐代巫术不仅是中原地区,边陲地区更是盛行,这枚出自云南地区压胜钱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傩教文化和仪式,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镂空钱圆形圆穿较多,方穿较少这是共性。唐代的镂空压胜钱继承前代遗风,体型较小,宋代以后镂空钱的大小进一步向大转变。唐代可以说是镂空钱发展和转变的重要时期,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
3 生肖钱
生肖钱①又名“十二天支钱”。中国古代采用十二天支的“干支纪年法”对应十二生肖属相。生肖钱通常一面呈现十二生肖图案、文字、名称等生肖种类,也有许多比如吉语类、八卦、本命星官等。另一面则为星官、八卦类,较少见的为光面。“生肖花萼珠点纹”生肖钱(图10),直径49.7毫米,厚3.6毫米,重量38.6克,青铜质地,圆形方穿,唐代铸造,一面饰有十二生肖,外缘装饰珠点和花萼纹,另一面则为光背,很是少见。生肖钱始铸于唐代,在宋代后逐渐兴盛,寿生、降魔、星官等内容常与生肖一起构建不同种类,主要取吉利、辟邪等含义。“仙人莲花”生肖钱(图11),直径33毫米,厚3.5毫米,重量14.7克,唐代铸造,这枚生肖钱就是仙官和生肖的结合,一面有莲花、莲蓬,左右两边各一仙人,穿上为生肖图形鼠,穿下为忍冬图案纹饰。十二枚为一套,此枚为鼠,较为少见。
还有一些生肖钱是人和动物一起的,如“董奉行医”生肖钱②(图12),直径5.5厘米,厚0.2厘米,重量32克,青铜材质,圆形圆穿,唐代铸造,正面雕刻一只蹲着的老虎,右边为一名头戴幞头的男子坐在杏树之下,此图应是董奉行医图。背景故事是三国时期的吴国侯官人董奉,他看病不收钱只让他们种杏树,惠及一方百姓。佩戴此花錢有祛病消灾、身体安康之意。“仙女飞龙”生肖钱③(图13),直径5.8厘米,厚0.2厘米,重量34克,青铜材质,圆形圆穿,唐代铸造,正反两面均有雕刻。正面雕刻图案为左边一条龙,右边为仙女手持拂尘,高髻,脸部较圆,下部脚踩祥云。正面仙女的神态、发饰、衣着均为唐代的风格,雕刻得惟妙惟肖。背面中间为缠枝牡丹纹,外郭装饰十二生肖图案。这枚生肖钱价值极高,适合佩戴于身边,祈求平安。
生肖钱内容丰富,种类多样,多为一面铸有十二天支,另一面铸与之对应的生肖图案,带本命星官的称为“本命钱”,带有八卦类图案的称为“八卦钱”,这一类生肖钱币多为宗教服务,多为道教祈福压禳之用。唐之后生肖钱更是多样化发展,形体也是大小有别,特别是宋代开始铸造大钱,生肖钱也随着出现大钱类型。这种生肖类压胜钱佩戴在使用者身上,反映古代人民追求幸福、希望远离苦难的美好愿望。
4 无字钱
无字钱①一般是指没有文字的压胜钱,又称“无文钱”。无字钱在汉唐时期就已经出现并不断发展,多为压禳祈福之用,通常只有图案没有文字,借用植物、故事、动物等图案通过谐音表达寓意,比如莲花代表清廉,鹿谐音“禄”意指高官厚禄,熊代表雄霸天下、英雄气概等含义等。还有仙官等带有宗教信息的图案纹饰。这种没有文字只有图案的委婉表达方式,通过无字钱表达了中国人委婉含蓄的民族性格。
无字钱的图案内容分为祝福吉祥类、观赏雅玩类、秘戏生活类、祈福长寿类、宗教文化类等,多式多样。“蹴鞠”无字钱(图14),直径31毫米,厚4毫米,重量13.5克,唐五代时期铸,青铜材质,圆形方穿,錢币上的三人在玩蹴鞠游戏,从衣着、体征来看,宽衣长袖、腹大,一看就应是贵族的形象。采用高浮雕技术进行制作,旁边装饰有鱼子纹,光背面,此类较为少见。蹴鞠早在汉代就已经出现并兴盛,唐宋时期迎来第二波兴盛期。唐代蹴鞠的球已经变为充气球较前代实心球有所进步,球门也在唐代出现。蹴鞠在唐代发展趋于完善,每逢大型宫廷宴会时都会举办,所以这枚钱币反映的也正是当时蹴鞠的状况,其对于研究唐代蹴鞠运动有重要意义。
“香花供养图”无字钱(图15),直径32.8毫米,厚2.6毫米,重量14克,唐代铸造,圆形方穿,宽郭,背面为光面,青铜材质,纹饰将植物花草纹饰与人物结合,穿上下各装饰枝叶纹,左右穿两侧为供养人,双腿交叉呈坐姿,手中各自执花枝,此类钱币较为少见。用人物故事类图案表达含义的在无字钱上也较为多见,如桃园三结义、八仙等人物等。“七夕”无字钱(图16),直径36.3毫米,厚4.1毫米,重量26.8克,圆形方穿,青铜材质,题材为牛郎织女故事,合背,前后图案相同,布局与“香花供养图”无字钱类似,采用上下左右对称布局,穿上下为牡丹和莲花,穿两侧为人物,穿右边为牛郎,穿左边为织女,隔穿相望颇有其含义,正好契合神话中牛郎织女相离的故事,也表达了古人对于这种忠贞不渝的爱情的美好向往。边郭处铸造有边花。该钱重量偏重,较为罕见。
5 唐代社会宗教与压胜文化
唐人趋吉避凶的思想非常盛行,所以唐代压胜巫术文化大行其道,如民间有祈福的闭坊灾、徙市等禳灾巫术,一些唐代官员更是熟悉压胜之法,甚至上演了“自与巫觋对舞”的举动,统治者也将其逐一制度化并且形成严格的日常行为规范②。
除此之外,唐代自开国伊始,佛教和道教的争斗就没有停止过,两大宗教为了自身发展,迎合当时的社会辟邪祈福、信仰神明的社会行为,加快向世俗化转变,通过压胜钱这一宣传工具,将自身的文化对民众进行灌输。早在隋朝佛教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在社会上积蓄了强大的宗教力量,唐代的君主如太宗、中宗、睿宗、武则天等都是推崇佛教,所以在文化上佛教的影子越来越多,而压胜钱是宗教文化的载体之一,必然受到的影响更大,所以唐代的压胜钱佛教的影子很多。
而道教唐代初期地位很高,随着太宗晚年转向佛教信仰开始后,影响力开始减弱,但作为中国传统本土的宗教,压胜钱上体现道教元素的东西依然非常多,如唐代压胜钱上有许多道教的神怪形象的图案,如西王母、羽人、蟾蜍等,以及压胜钱和流通钱币上出现的星官和北斗星等图案纹饰。随着武宗灭佛运动开始,佛教式微。但是随着晚唐五代时期战争不断,民众们又将命运寄托于神明护佑,到新王朝宋朝的建立,压胜钱数量急剧增多进入全盛状态,宗教发展也进入全新阶段,有宗教图案文字元素的压胜钱如雨后春笋般大量出现。
6 结语
通过以上对于唐代的镂空钱、生肖钱、无字钱的梳理,唐代压胜钱上的纹饰图案等反映了很多重要信息,如“仙女飞龙”生肖钱雕刻精美,人物图案惟妙惟肖,且衣着风格体态样貌完全反映出了唐代的风格,同样的服装风格样貌特征体现的还有“蹴鞠”上唐代男性贵族的服装特点,宽衣长袖、腹大等,而且钱币上的蹴鞠运动也从侧面体现出在唐代蹴鞠颇受欢迎,将其作为压胜钱的图案,体现出了唐代丰富的娱乐生活。在镂空钱上我们也看到随着佛教的传入,传统的中国纹饰缠枝纹也融合了佛教寓意的莲花图案,反映出佛教当时本土化倾向的转变,积极地向世俗化转变等信息;另外在人物故事类的镂空钱上,带有浓厚巫蛊文化的傩舞图案压胜钱,图案上记录了当时傩舞仪式上所需要的器具和仪式,更是还原了当时的场景和物品,再结合文献记录,反映出唐代巫术文化的盛行;最后生肖钱和无字钱上的“董奉行医”和“七夕”中所借喻的杏树和爱情神话传说更是体现出了当时社会对于美好生活的精神追求和唐代人民的生活精神面貌。
另外如龙纹图案自隋唐时期开始出现双龙题材的图案,龙首相对,两龙之间有焰珠;而双凤图案目前来看最早能追溯到唐宋时期,凤穿牡丹更是这种题材中最为常见的,双凤图案在后代的发展中不断完善时至今日依然有人仿造,可见其魅力。
最后,压胜钱以方寸之地,它集历史、社会、艺术、文字、民俗、铸造、宗教、美学诸多信息于一身,这里面所蕴含的信息和价值是其他所不能相比的,不仅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收藏价值,也包含丰富的历史内容和传统文化的经典故事和语句,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钱币大辞典》编纂委员会.中国钱币大辞典压胜钱编[M].北京:中华书局,2013.
[2]刘春生.中国古代镂空花钱鉴赏[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
[3]高国藩.中国巫术通史[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5.
[4]景浩.民俗花钱 传统文化瑰宝[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
[5]夏智慧,黎人忠.古钱币与民俗刍议[J].四川文物,1998(2):51-54.
[6]刘道超.择吉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7]何林.民俗钱图说[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
[8]王纪洁.压胜钱及相关问题略论[C]//中国钱币学会.中国钱币论文集.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
[9]洪遵.泉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