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个性观的发展历程及其当代价值

2021-04-06周瑶单连春

关键词:时代新人唯物史观马克思

周瑶 单连春

摘要:“个性”是马克思人学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了解马克思对人的个性的探究历程及其个性观点是彻底掌握唯物史观的基础。马克思虽然没有为人的个性及个性发展问题专门著书立说,但“个性”一词却经常出现在马克思的众多著作中,从这些零散的论述中,我们仍然可以窥见马克思个性思想的发展历程。总的来说,马克思的个性观点呈现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再到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逻辑,经历了在“自我意识”中探讨个性、在“劳动”中寻找个性、在“社会关系”中发展个性以及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实现个性这四个认识阶段,这为他后来“自由个性”思想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黑格尔、费尔巴哈的以“精神”或“类”为依托的抽象个性观不同,马克思的个性观以“现实的个人”为立足点,认为社会性是人的个性的首要特征,自主性是人的个性的重要表达,独创性是人的个性发展的高级显现。在马克思看来,“个性”不是抽象的意识流,而是根植于人类实践、与社会发展相关联的现实存在。新时代背景下,重温马克思对人的个性的探究历程及其思想本身,有利于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找到实现个性自由的条件和路径。

关键词:马克思;个性观;唯物史观;时代新人

关于“人是什么”以及“人的存在状态”等问题,任何时代都无法回避,伴随着人们对这些问题的追问、反思和探讨,各种关于“人的问题”的见解层出不穷,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便是对这一问题最高层次的研究。马克思当然也逃脱不了回答“人的问题”的命运,费尔巴哈作为青年马克思新世界觀构建的引路人,他使马克思及时抽身于对黑格尔意义上理性的人的研究,转而将目光投向现实的人及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得到了极大丰富与发展。作为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人学理论中的“个性”“个性自由”“自由个性”等范畴均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对象,然而,要想全面理解马克思个性思想的整体框架,就必须以马克思本人对“个性”的表述为依据,探究其个性思想的发展历程,把握马克思不同时期对人的个性及个性发展的不同理解。

一、马克思早期对人的个性的探究历程

(一)在“自我意识”中探讨个性

自古以来,西方哲学一直充满着浓厚的唯心主义色彩,尤其是提出了各大哲学问题和范畴的德国古典哲学,更是唯心主义发展的巅峰。其中,黑格尔声望最甚、追随者最多,其思想稳占当时德国社会中最重要的精神统治地位。马克思亦深受影响,如追本溯源,马克思早期的大部分思想都可以在黑格尔哲学中找到源头,当然,他的“个性思想”也不例外。

黑格尔的“自由意志”哲学蕴含着他对“个性”的全新理解,自由的获得即个性的实现,即自由是个性的本质。在黑格尔看来,“个性,就是‘我,就是正式的自由,这种自由只属于‘精神”。自由以主体的独立性和自主活动性为前提,黑格尔认为精神是自由的主体,它具有不依赖于任何事物而独自实现自我发展的能力,这是“自由意志”的本质特征。绝对精神作为精神充分发展的最高阶段,是不依赖于任何东西、自在自为的绝对存在,在黑格尔那里,它拥有真正意义上的主体性地位。个性作为抽象的精神实体,其展开和实现需要以具有意志思维能力的人为依托,黑格尔认为,人也只是绝对精神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自由意志”是绝对精神的本质特征,它在人的身上体现为“自我意识”,在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中,人逐渐意识到自己的主体性地位,并最终回到自身、获得自由。绝对精神借助人的活动实现自身,达到个性的自由状态,其中“绝对”这一概念包含着脱离了普遍性因素干扰的纯粹个性,是个性的充分发展。黑格尔把人视为绝对精神的附属品,认为绝对精神所拥有的“自由意志”显现在人身上便是“人的本质”,他还把个性自由的根本原因归结为精神自由。这种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尤其是抽象的“自我意识”哲学,对马克思早期个性思想的产生具有重要影响,具体体现在马克思的《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一般简称为《博士论文》)中。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是其“个性”思想的一个具有征兆意义的开端,它以人的主体性、独立性和绝对性为核心。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以青年黑格尔派成员的身份活跃在大众视野,他极力支持以鲍威尔为首的“自我意识”的哲学观点,为了维护这一立场,马克思猛烈批判了黑格尔“人是绝对精神的附庸”的观点。马克思认为,人是自我意识的主体,而不是自我意识的附庸,不应是自我意识束缚人,而应是人拥有能够实现自我发展与超越的自我意识。在人与绝对精神的关系中,人的地位更高一筹,也就是说,人已不再是任何其他东西的附属品,相反,“人的自我意识具有最高的神性,不应该有任何神同人的自我意识相并列”。马克思认为,伊壁鸠鲁的原子偏斜原则便是对这一观点的最好阐释。原子在直线运动中毫无自我与独立性可言,在具有必然性的直线范式的束缚与支配下,原子丧失了原子本身所具有的一切特性,这种状态下的原子仅仅是一个物质性存在,而原子偏离直线的运动则实现了原子本身对直线这一必然性定在的否定,从物质性存在变为本质性存在,原子就此摆脱了一切外在力量的束缚,自为地在非空间性的虚空中进行着纯粹的绝对运动。“在偏斜中,作为原子的原子横空出世,它与他在直接对立,摆脱了他在的掌控,在同他在的直接区别中获得自身的存在,证明自己是无前提的、无内容的、自我决定的存在。”原子运用本身所具有的内在冲力完成了对外在必然性的反抗,以偏斜运动的方式消除了一切限制自身自由的定在。马克思十分认可伊壁鸠鲁的原子偏斜思想,他从中感受到了“自由”的光芒。在他看来,原子相当于个人,束缚原子的“定在”在现实中表现为宗教和封建专制的社会制度,原子的偏斜则象征着人具有自由的内在特性。但马克思认为伊壁鸠鲁所谓的“定在之外的自由”终究是无法实现的,因为对于自我意识来说,真正的自由只有在定在之中才能获得,且“必须推翻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在马克思看来,人的自我意识拥有摆脱一切束缚的巨大力量,而确立人的主体性及独立性地位便是马克思《博士论文》中个性思想的旨归。

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以“自我意识”为中心展开探讨,其中不论是对人的本质的追寻,还是对人的个性即主体性与独立性的确立,都是以实现“人的自由”为目的的。马克思认为,人要想恢复其作为主体性存在的地位,就应该彻底摆脱一切外在力量的束缚,在“现实的社会”这一“定在”中实现真正的个性自由。在黑格尔“自由意志”哲学影响之下的马克思,把人的本质限定在精神领域的“自我意识”中。即便马克思已经开始迸发将人的个性发展与社会现实相联系的思想火花,但他关于个性的观点是建立在“自我意识”这一抽象概念的基础上,这种以抽象概念为理论根基构建思想体系的做法,注定无法摆脱唯心主义的泥淖,当然,这与马克思早期其他思想发展的逻辑起点也极为吻合。

(二)在“劳动”中寻找个性

《莱茵报》时期,在物质利益问题的困扰下,马克思逐渐认识到黑格尔思辨理性主义的软弱无力,而另一种思想,即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却令人耳目一新,它打开了马克思思考现实问题的新思路。在费尔巴哈的启发下,马克思挣脱了黑格尔思辨理性主义的思想樊笼,并逐步向唯物主义靠拢,哲学立场的转变使他对个性问题的思考有了新的见解。

费尔巴哈的“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思想把人从天上拉回到了地上,他试图用自然意义上的人代替黑格尔精神意义上的人。“人”是费尔巴哈哲学的中心议题,就其地位来说,绝不亚于“绝对精神”之于黑格尔。费尔巴哈在人的问题上开创了唯物主义的思考路径,认为人是感性的类存在物,人的类本质在于其感性对象性,是一种能够被感性直观到的自然存在,而非经验所无法触及的精神性存在。在费尔巴哈看来,人与动物是有区别的,这二者的区别就在于他们属于不同的类,并且人具有动物所没有的“类意识”,人之为人的根本特性也在于此。费尔巴哈指出:“只有将自己的类、自己的本质性当作对象的那种生物,才具有最严格意义上的意识。动物固然将个体当作对象,因此它有自我感,但是,它不能将类当作对象。”在费尔巴哈看来,人的本质只有在“类”这个统一体中才能实现,每个个体的个性都无法脱离“类”而单独发展,个体是短暂、有限的,类是永恒、无限的。费尔巴哈在自然领域里是一个唯物主义者,他把肉体存在的自然的人置于哲学的中心地位,而一旦进入社会历史领域,费尔巴哈就和以往许多哲学家一样,跌入了唯心主义的深沼。他以自然、直观的方式对人的本质和个性进行了考察,把个体个性寓于人类共性的洪流之中,取消了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这种抽象、孤立的人的观点无法解决现实生活中人的个性发展问题,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对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确实对马克思早期个性思想的形成产生了转折性的影响。

马克思成功完成了向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立场的转变,并从其人本主义思想中承袭了人是感性存在物的思想、人的类本质思想以及人的本质异化的思想。费尔巴哈所谓的人只是自然意义上的感性对象性存在,马克思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肉体存在只是人的基本自然属性,而人的真正本质在于“感性对象性的活动”即“劳动”。马克思研究了大量的经济学著作,并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最终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称《手稿》)中确立了劳动的历史地位。在他看来,劳动作为一种感性对象性活动,其“自由自觉”的性质是人作为类存在物的根本类特性,“我在劳动中肯定了自己的个人生命,从而也就肯定了我的个性的特点”。人的个性只有在自觉能动的劳动活动中才能得到展开与发展,并且劳动是一种“类活动”,个人无法单独完成产品的生产与交换,必须与社会中的其他人发生联系。

马克思强调人的主体能动性和独特个性。首先,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改造自然,使自然转变为适合人类发展的“人化自然”,这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独特个性。其次,人作为劳动即实践活动的主体,具有认识和改造对象的自觉能动性,并且在人与自然、社会所进行的各种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人的个性得到了充分彰显。然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劳动是雇佣劳动,在这种性质的劳动活动中,主体和客体的地位发生了颠倒,原本居于主体地位的劳动者本身在整个商品生产过程中仅处于从属地位,而以主体性和独立性为前提的人的个性的异化与劳动的异化同时发生。劳动者就此从劳动的主体沦为生产商品的工具,他们仅仅保留了一些动物也有的自然属性,而彻底丧失了人的属性,“这种奴隶状态的顶点就是:他只有作为工人才能维持自己作为肉体的主体,并且只有作为肉体的主体才能是工人”,丧失了类本质的人与动物无异。马克思认为,只有扬弃异化劳动所产生的私有财产,摧毁滋生异化的物质基础,才能复归人的本质,使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并充分的展开。共产主义社会便是这种状态的实现,在那里“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

马克思在《手稿》中把“真正的劳动”看作人的本质,认为这是人所特有的、区别于动物的“类特性”,这种观点带有浓厚的费尔巴哈人本主义色彩。但是,马克思在《手稿》中对共产主义及人的本质的论述包含了他对个性问题的新思考。在马克思看来,个性的发展状况取决于个人整体的发展状态,异化状态下的人的个性发展必然受到束缚。因此,扬弃异化、完成人的本质的复归是实现个性解放的必经之路。这一时期的马克思,将研究视野从哲学转向了经济学,其人学思想中的“人”也从理性人变成了现实人,即使尚未与费尔巴哈的“类本质”学说划清界限,却打开了通往历史唯物主义的大门,为他后来个性思想的发展与成熟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在“社會关系”中展开个性

1845年春,马克思对“人与社会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他自觉地与费尔巴哈划清界限,对费尔巴哈的态度也从“极力推崇”变成“公开的批判”。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论断摒弃了费尔巴哈的从“个体和类的关系”上来理解人的本质的观点。马克思认为,抽象、无差别的人类个体只能在虚无缥缈的想象中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现实的人,必定处于一种被各种社会关系包裹着的状态,人的个性也只有借助社会这个有机体才能得到发展。

在马克思看来,个性具有“社会性”,它是处于集体中的个体所拥有的特质。马克思强调人的社会性,并用“人是社会存在物”取代了费尔巴哈的“人是类存在物”,其中就包含了“个性诞生于社会性”这一重要思想。社会性不是人的类特性,它不是从每个个体身上抽象出来的共同特征,因为“并不是因为每个人都是社会存在物,人才是社会存在物,恰好相反,人作为孤立的个体,并不具有这些特性。”劳动也是如此,马克思否定了自己先前把劳动看作人的类本质的观点,进一步深入劳动活动过程的内部,并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入手,发现了劳动的秘密,即劳动不是人的类特性,而是人的社会特性,作为劳动主体的人一定是被社会关系包裹着的现实人,而非与世隔绝的孤立个体,人的个性也只有在自己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才能得到逐渐发展。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已经完成了“把劳动看作社会存在的基础”的转变。首先,劳动这一物质生产活动与它作为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不是相互对立的。即使劳动具有发展才能、培养兴趣等多种功能,但在历史发展的任何阶段,都不能把“维持生命存在”这一目的排除出去,因为有生命的个人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与前提,因此,进行物质生产的首要目的就是维持人的生命存在。其次,为满足除生存需要以外的各种新的需要,人们不断进行着种类更多、范围更大的物质生产活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网也编织得越来越大,人的个性发展亦随之变得丰富多样。因此,劳动不是人的抽象类本质,而是社会存在的现实基础,人的个性也在各种生产活动中得到发展。

然而,劳动在现实社会中处于异化状态,人的个性发展也受到了极度抑制。针对异化劳动所导致的人的个性的片面化发展,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从生产方式人手,特别是对特定生产方式下的劳动分工进行了详细分析,终于找到了劳动发生异化的根源,并指出“只有消灭分工”才能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空间,而这里的分工指的是私有制下的旧式分工。马克思对分工进行了着重分析,认为只要分工是在非自愿和无意识的自发状态中形成的,那么基于这种分工之上的人的活动便是一种与人相对立、驱使人的力量。强迫性的分工把人禁锢于一定的活动范围,“他是一个猎人、渔夫或牧人,或者是一个批判的批判者,只要他不想失去生活资料,他就始终应该是这样的人”。且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分工的越来越细,个人的活动范围就会变得越狭隘。分工迫使人屈从于某种特定范围中的活动,其劳动熟练程度加深了,个性的发展却单一化、片面化了。因此,马克思认为,要想为人的个性发展创造足够的发展空间,就必须消灭压制于其上的一切力量,这个力量就是私有制生产方式下的旧式分工,并以此为基础建立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社会,在那里,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职业,人的个性在丰富的社会交往关系及实践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

(四)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实现个性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全面创立的重要标志,从内容上看,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阐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在唯物史观的视阈下,劳动也从人的内在本质转变成了社会存在的基础。唯物史观的构建为马克思自由个性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其中,以唯物史观为核心的《共产党宣言》(以下称《宣言》)便贯穿了马克思对“自由个性”的渴望。1848年,《宣言》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理论的诞生,它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对近代历史进行了充分而又深刻的研究,将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规律呈现在了世人面前。恩格斯在1883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宣言》的基本思想是:“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这句话可以理解为:经济水平决定政治和精神发展的高度,因此,人的个性发展状态亦根源于所属历史时代的生产方式。

以资本主义社会为例,与以往各种社会制度相比,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的生产力大幅度提高,与之相适应的是,从事专门劳动的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也得到了一定发展,但这种发展是片面、狭隘、被规定了的直线发展,“在资产阶级社会里,资本具有独立性和个性,而活动着的个人却没有独立性和个性”。由此可见,以雇佣劳动为本质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注定无法为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提供可能,甚至会反向挤压人的个性发展空间。而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以排他性为特征的私有制已经遭到彻底消灭,旧式分工也不复存在,劳动终于成了劳动本身。到那时,不同地区、不同性质的劳动之间将不再存在优劣等差之分,每个人都可以不受限制地自由活动,他们能够毫无顾忌地以兴趣爱好为依据选择在社会上任何一个部门发展,并从中感到轻松与快乐。“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活着的劳动只是增殖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的一种手段。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的一种手段。”从这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下人的生存状态来看,生产方式对人的个性发展程度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马克思认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是意味着个性自由发展的实现,这里的“人”不是少部分人,也不是大部分人,而是一切人。在以往的社会历史中,自由往往具有阶級性和历史条件性,它是统治阶级才有资格享受的奢侈品。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享有最高的个性自由和个体独立性,无产阶级则与此相反,因此,处于资本压迫下的劳动者要想找到自己的个性,就必须消灭束缚自己个性发展的统治力量,即首先要取消资产阶级的个性独立性。马克思在《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整体的自由以每个个体的自由为前提,个体的自由只有在整体中才能得到展现,脱离整体的个体作为孤立、抽象的存在则无法实现真正的自由。在马克思那里,这个整体就是“自由人联合体”,也可以理解为“自由个性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生活于其中的人的个性在“社会”这一有机体中可以得到丰富而又全面的展示。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宣言》中尚未明白而确定地提出“自由个性”这个概念,这一概念主要出现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及后来的《资本论》中,但《宣言》这本小册子所阐述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以及阶级存在和阶级斗争的理论,也体现了马克思对“自由个性”的渴望,其中“自由人的联合体”正是“自由个性社会”的最初表达。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是凭空虚设、毫无根基的抽象概念,而是一个具有可实现性的动态历史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以实践为武器,把自己的个性存在状态由被动转为主动,并在以社会为依托的各种生产活动中不断丰富自己的个性,社会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向共产主义社会靠拢,最终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及个性自由。

总之,马克思的个性思想呈现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再到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逻辑,经历了在“自我意识”中探讨个性、在“劳动”中寻找个性、在“社会关系”中发展个性以及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实现个性这四个认识阶段,其个性主体也从抽象的人变为现实的人。马克思的个性思想在其唯物史观的构建过程中逐步形成,这为他后来“自由个性”思想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马克思个性观的主要特征

马克思认为,人的个性首先是一种社会性。通常认为,“个性”即“个体特异性”,其实不然,后者的外延更广,每个人都有作为人类个体所区别于其他动物的自然特性,这只是人的个性产生的生理基础,而非根本依据。在马克思主义视阈中,人的个性与社会性是无法分离的辩证统一体,即个性是“社会个人”的特异性。个性是个人的特性,但不是所有个人都拥有个性,个人也有“有个性”与“无个性”之分。个性是社会中个体存在的独立性和人性发展的具体性,个人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个人,与个体无差别的动物群体不同,人类个体的存在及发展具有独立性,并且这种独立性只有在社会这一有机体中才能实现。毫无疑问,人的社会性决定着个性的形成与发展,但这并不排斥由于人的独特的生理特征以及人的独特的活动所造成的个性差异性。

其次,自主性是人的个性的重要特征。活动是一切动物的存在方式,而人类的独特之处便在于其活动的自主性。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个人行为”是构成人的个性的基本内容,自主的个人活动能够产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反过来,这些社会关系又成为制约个人活动自主性的客观条件。然而,人是有意识的社会存在物,在特定条件下,个人具有自主选择活动方式及内容并创造新的适合自身发展的条件的能力,这是个体是否具有个性的重要依据。尚未形成活动自主性的婴儿和被迫失去活动自主性的人如囚犯、奴隶等都不具备人格的独立性,因而只能是或暂时是“无个性的个人”。个性的提高表现为主体性与活动能力的提高,个人自主活动的能力越强,其个性发展程度越高,可以说,自主性是人的个性的表达。

最后,独创性是人的个性发展的高级显现。一方面,独创性是指个人活动的“唯一性”,即在某个群体或环境中,个人的意志及行为起到他人所无法比拟和替代的重要作用。众所周知,社会关系形成于个人活动中并与人的个性发展程度紧密相连,但社会关系是复杂的,这就意味着生活于其中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个性发展状况存在差异。因而在同一活动范围内,个人所展现出来的活动能力越具有独创性,他的个性化特征越明显,他所从事的活动便越是被打上他的意志或行为的烙印,这是同一活动中其他人所难以超越的。另一方面,独创性是指个人内心发展的独特性。内心不受世俗之见束缚,不被他人之言左右,有自身独特的精神追求和价值标准,这是个性发展的内在显现。

马克思十分重视对个性问题的探究,他虽然没有为这一主题专门著述,但是据统计,“个性”一词在马克思众多著作中出现的总次数不低于200。从这些零散的论述中,我们仍然可以窥见马克思个性思想的发展历程,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在经历了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之后,“现实的人”最终取代“抽象的人”成为马克思思考“人”的问题的逻辑起点,也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全面创立的重要标志。在唯物史观的哲学视阈下,马克思认为“个性”立足于现实的人,是人在社会这一有机体中展示出来的丰富性与全面性。马克思把实践看作个性生长的土壤,实践形式越丰富,个性发展便越全面,也就是说,“个性”不是抽象的意识流,而是根植于人类实践、与社会发展相关联的现实存在。对于何为“个性”,马克思没有给出明确的概念界定,但在研究个性问题的方法及实现个性自由的路径方面,马克思确实有自己的独特见解,这为后人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三、马克思个性观的当代价值

时代是思想的土壤,马克思对人的个性的认识具有明显的时代印记。尤其是最初的唯心主义阶段,在黑格尔的影响下,其个性观点具有思辨的理性主义特征。但思想不是恒定的,特别是当思想遇到现实壁垒且无法与之适配时,聪明之人便会寻找新的出路。马克思的个性观点随着自身理论研究的深入及现实实践的丰富而逐渐完善和发展,世界观的转变是他个性思想走向成熟的基础。新时代背景下,馬克思的个性观点具有重要价值,特别体现在对“时代新人”的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培育方面。

一方面,马克思对人的个性的探究历程为当代青年世界观的确立树立了榜样。马克思的个性观点从萌芽到发展再到成熟,经历了“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的转变,这是他后来“自由个性”思想诞生的重要基础。个人的世界观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发展的,世界观的更新与实践相连,马克思正是在现实的理论探索和革命实践中完成了自身“新世界观”的构建。世界观决定个人看待事物的眼光,并影响着个人的行为选择,个性的社会性、能动性等思想是马克思“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认识成果。新时代背景下,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各种思潮喷涌而出,对正处于世界观塑造期的广大青年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何分辨这些思潮的好坏是青年能否树立正确世界观的关键。马克思的亲身经历为我们提供了路径,即要以实践为基础,在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构建自己的世界观;只有世界观确立好了,在此基础之上形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会是积极而又健康的。

另一方面,马克思的个性观点为当代青年实现个性自由指明了方向。首先,马克思强调个性的社会性,人的个性只有在社会这一有机体中才能得到产生与发展。新时代是中国青年追逐梦想的时代,要想实现自我、成为富有个性魅力的时代新人,就必须明白个性不是与生俱来的,只有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个人才能逐渐认识自身、把握社会,并以此为基础设立与自身需求和社会发展趋势相适应的个性目标,脱离社会去追求个性自由注定是虚妄的。其次,马克思强调个性的主体性,个性自由的实现建立在人格独立和行为自主之上。人格独立是自我的内在修为,行为自主是人格独立的外在显现,这一“自我外化”的过程也是个性通往自由的必经之路。当代中国青年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心中有梦,并以中国梦为导向,将个人梦想融入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在追求个性发展的同时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反过来,民族复兴也将为每个个体提供更为广阔的个性发展空间。最后,马克思强调每个个体的个性发展与人类整体的个性发展的辩证统一。个性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所有个人都能获得自我实现。个人活动越具有自主性和独创性,他的个性便越鲜明,但并不是说有个性的人就高人一等,事实上,他们的“无可替代”的活动是建立在许许多多“无个性的人”的活动之上的。因此,当代青年应树立正确的个性观,秉持谦虚的姿态去追求个性发展,尊重每个个体的劳动成果,并主动将自己的活动成果反馈于社会,以提高其他个体的生存状态。

青年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伟大导师马克思便在青年时期完成了自身科学世界观的构建,这是他获得成功的关键。当代青年应以马克思为榜样,以马克思的个性观为指导,将追求自我实现和个性发展的目标融入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责任编辑 张月红)

猜你喜欢

时代新人唯物史观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时代新人的成长环境
高等教育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如何让十九大精神浸润学子心平
立德树人与初中地理课堂的亲密接触
整体性视域下的功能解释唯物史观批判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
唯物史观下关于“礼”的起源的理论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