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问投稿“路”在何方
2021-04-06相裕亭
相裕亭
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给报刊投递稿件时,是不用贴邮票的。那个时候,给编辑部写稿子,是一件极为高雅的事,挺受人们尊重的。
现在说来,很多人都不会相信了。
那个时候,我写好了稿件,想往哪家报刊投递时,只需在信封的右上角,剪出一个三角口,就可以将稿件寄走了。
信封上那个“三角口”,标明那信封里装的不是信件,而是稿件。当然,在寄稿件的同时,你也可以夹带一两页你要对编辑所说的话。
那样的话,邮局的工作人员,一看到你的信封是剪去一角,留有“缺口”的,立马就会明白,你那信封里装的是稿件。凭我当初有限的想象,那一刻,帮我们投递稿件的邮递员,极有可能会相当敬重我们写稿者。
要知道,我说的那个时候,国内文学正热。酒桌上、茶会上,或是走亲串友时,若说某某是位作家,不亚于现在说某某是大款、老板,是海外读博归来的学者一样有面子。
所以,那个时候,我们把写好的稿件,装进一个剪出“三角口”的信封里,就可以如期寄至编辑们的手中。
之后,时隔一周,或半月,最多不会超过三个月,对方就会回信的。
对方的回信,也不贴邮票。但信封上叩着四个墨字——邮资到付。
说到这里,大家也就明白了。当初我们寄稿件时,并非是不用贴邮票,而是我们的稿件到了某个编辑部以后,是由编辑部负责给我们“到付邮资”的。
现在想来,那个时候真好!不仅是寄稿件不用花邮费,关键是我们的稿件寄出去以后,不管对方是否采用,都有回复。
回复的内容,大致有这样三种:其一,是稿件被对方采用了。责任编辑会在信中告诉我们,大作留用了(或初审留用),拟发本刊某期。这个结果,对于作者来说,如同买彩票,中大奖一样,乐呀!第二种,是稿件寄回来了,但对方同时寄来了希望——提出了修改意见。让我们作者将稿件修改后,再寄给他们。这也是很令人兴奋的事情。第三种是编辑退稿。但对方退稿时,也会说一大通鼓励我们作者的话,如构思不错,或语言不错,等等。最终的结果是,建议我们另投他刊。接到那样的退稿信件,似乎是有些心里发凉。但对方毕竟是给我们回信了,而且还云里雾里地夸我们一通。
那么,现在呢?大数据下,我们作者又是怎样投递稿件的呢?我大致也捋了捋,不外乎有下面这样几种:
其一,将稿件投进编辑部指定的信箱。这种投稿方式,顺应了当年“剪信封”的“公投”方式。但后果,截然不同。前者“剪三角”时,每份稿件都有回复;而今,空投到公开的信箱里,可谓无人问津。
问题是,网络这玩艺,快捷、便利,作者在QQ里,或QQ信箱上走稿件时,因为指尖一点,稿件就可抵达对方信箱,加之国内的报刊那样多,很容易就会多“点”几家,弄个一稿多投。以便于东方不亮西方亮。这对于选稿、用稿的编辑来说,他们不得不“谨慎”起来。
而编辑的“谨慎”,表现在他们不信任公共信箱里的来稿。这期间,作者再把手中的稿件,投进那家公共信箱,可不就是无人问津,或石沉大海。
其二,“走”私人信箱。编辑们不信任公共信箱,干脆另辟蹊径,将自己的信箱,告诉几个“靠谱”的作者,或者让几位“靠谱”的作者,帮助他们“约稿”,以此,较有针对性地采集稿件。
问题是,编辑们这样造稿,势必限定了选稿范围,或者说,走进了他们个人的“小圈子”。以至于,某本杂志里,年年都是那几位“熟悉”的作者,在那里轮番“登场”。无名作者想挤进那个“排行榜”,很难。期间,若是哪位作者想那往那“圈子”里挤,已经在“圈子”里的同行,误认为你要侵占他的“自留地”似的,总是躲躲闪闪。弄得问者无奈,答者尴尬。
其三,“朋友圈”里找朋友。微信圈里,张三通过李四可以联络到王五,而王五通过赵六又可以结识侯七。几个圈里一“串”,作者、编辑,都有了。編辑们选稿时,看似视野拓宽了,可海量的来稿,泥沙俱下,编辑们倍感头痛。
于是,咱们的编辑们,不得不穿起“防弹衣”——缩小自己朋友圈,或将自己的信箱,只对少数人开放。随之而来的是,朋友托朋友、老师荐学生的稿件等等。
这期间,好多无名作者,为了投稿子,不得不四处“钻圈”“进群”,各处打听某某编辑的微信号。其中的尴尬,只有作者自己知道。
好在,眼下各种学习班比较多,这给好多无名作者打开了一扇“广结朋友”的窗口。有的招生广告上直接标注,将帮助作者发稿子、推荐稿子。甚至,有的刊物办班时,专门拿出版面来刊发学员稿件。
这样的投稿方式和选稿用稿套路,是编辑所需要的吗?
话再说回来,作者不那样“相互帮扶”着传递稿件,又该怎样给编辑们投递稿件呢?“成名”的作者,有人上门约稿。而那些初步文坛,而又奉稿无门的作者,或者说,已经“成名”的作者,他们和无名作者的心态一样,欲将手头的稿件,投给心仪已久的某个刊物,敢问“路”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