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漂仙子”:让传统文化再现光芒
2021-04-06方湘玲
方湘玲
95后杨柳因身怀“一苇渡江”绝技,被称作“神仙姐姐”,被当成从古代穿越而来的女侠。其实,她是“中国非遗”独竹漂传承人,用17年的青春和执着让自己变得仙气飘飘,更让独竹漂漂出了国门。
2021年新年伊始,杨柳的一段视频火到荷兰、俄罗斯、日本等诸多国家。
青山绿水间,青丝似墨染的杨柳身着一袭白色古装,脚踩一根楠竹,若仙若灵,踏江款款而来。伴随着宽阔长袖的飘动开合,她在独竹上时而翩翩起舞,时而轻轻吹箫,惊得无数国外网友连声赞叹:“中国功夫实在了得!”他们哪里知道,杨柳看似有神功附体,实则是在演绎贵州独特的民间技艺独竹漂。
严厉奶奶出高徒
身為遵义独竹漂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杨柳自豪地介绍:“独竹漂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秦汉时期发源于贵州,曾是一种水上出行方式,赤脚站立在漂浮于水面的单根竹子上,利用手中的划竿划水使其前进。”
如今,独竹漂已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运动项目和水上表演方式,也成就了杨柳的人生传奇。成功绝非一蹴而就,杨柳的爆红背后有她无数的辛苦和付出,也得益于奶奶的狠心和鼓励。
因父母离异,杨柳7岁就跟随奶奶生活,同时开始学习独竹漂。“奶奶是遵义市游泳协会会员,擅长独竹漂,虽然练习独竹漂的大都是老人,但因我从小瘦小,奶奶便教我独竹漂,希望我借此强身健体。”
学习独竹漂非常辛苦,掉进水里是常有的事,夏天还好,冬天最刻骨铭心,寒冷钻心刺骨。“我也有过放弃的打算,可奶奶很严厉,说冷不是大事,冬泳爱好者都是这么过来的。”虽然不情愿,可奶奶的话就是圣旨,杨柳不敢半途而废。就这样,经历了几百次的掉进水里,她终于学会了赤脚站在那根9米长的楠竹上。
15岁时,在奶奶的建议下,杨柳进入艺校学习舞蹈。没想到,因为自己个子不高,同学们经常嘲笑她,老师也不重视她。一次,学校举办了一场晚会,别人都在舞台上表演舞蹈,杨柳却只能在一旁放音乐,同学们因此叫她“DJ杨”,杨柳自此变得很自卑。奶奶知道后,一直鼓励她:“他们都不会独竹漂,只有你会,你永远是最棒的。”
一次练习独竹漂时,奶奶还让杨柳尝试着将舞蹈基本功用上。没想到,她竟在独竹漂上成功完成了高难度的一字马。岸上的人们纷纷称赞她了不起,同龄的孩子们都高喊着“好厉害!”那一刻,杨柳找到了自信,也爱上了独竹漂。
一鸣惊人传承非遗
真正爱上独竹漂后,杨柳一心琢磨着将舞蹈融入,这非常不容易。为了在独竹漂上跳舞,她需要在保持竹子平衡的同时,不断地练习伸腿、扭腰、一字马等动作,从开始练习到熟练掌握,每个动作至少要练300遍。
最难的是在独竹漂上跳芭蕾。一次练习,杨柳脚下一滑掉进了水里,左小腿被竹节上的尖剐破。“当时疼得抱不住竹竿,忍疼游上岸后,一步路都走不了,这才发现伤口处都能看见骨头了。”彻骨之痛让杨柳不得不休息了一段时间,也让她伤好后不敢再做这个动作。
前行的路,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关键时刻,妈妈提醒杨柳,做事贵在坚持。杨柳也深知没有人会为自己的未来买单,于是,她继续咬牙尝试,最终在独竹漂上成功展示芭蕾舞。
此后,杨柳又别出心裁,开始在表演时身穿民族服装或汉服。在水面上表演民族舞、现代舞、芭蕾舞等各种舞蹈,成就了今天的水上演艺独竹漂。
不过,因为表演难度系数太大,曾有不少人质疑杨柳把脚固定在了竹竿上。但是亲眼见证后,他们都会说:“小女孩真的很牛!”杨柳很喜欢这种被认可的感觉,“做独竹漂很不容易,它不是热门,也不是能挣钱的事情,要坚持下来就得不怕付出,更离不开自己内心的热爱。”
功夫不负苦心人,杨柳终于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2018年的一天,一位游客将杨柳身着古装表演独竹漂的视频传上抖音,获赞无数。有人赞她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是“水中仙子”;也有人夸她“比裘千仞的铁掌水上漂还牛!”
一鸣惊人后,杨柳开始频繁到全国各地演出,她时刻不忘传承非遗的责任,积极宣传独竹漂。
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其实,传承独竹漂的执念和责任,杨柳早在12岁时就已经萌生。
那时,杨柳和几位奶奶在南京某景区表演,有顾客问她:“小姑娘,你这么小就出来卖艺?”杨柳很认真地告诉对方:“我这是表演。”杨柳不明白,表演独竹漂明明是艺术,怎能被说成卖艺?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将独竹漂发扬光大,让更多人了解它。
抱着这个想法,2018年艺校毕业后,杨柳成立了独竹漂工作室,开始拍视频做宣传。可很快,她就被现实上了一课。“我能接的活儿非常少,收到的费用也不高,就连买出场的演艺服装都是省了再省。”为了补给工作室,杨柳和朋友合伙开了家奶茶店。遗憾的是,奶茶店很快就倒闭了。
既然单干行不通,那就主动走出去。只要有表演,不管天南海北,杨柳都不轻易错过。最难忘的是2019年春节,她到河南开封连续演出半个月。演出第一天,天空白雪飘飘,要表演的湖面也结了厚厚的冰。天气如此恶劣,很多观众都建议取消独竹漂表演,可杨柳不愿辜负大家的期待,也不想错过这次宣传机会。
最后,她让工作人员拿石头将湖面砸出一个冰窟窿,按计划表演。当她脱去羽绒服,穿着薄薄的芭蕾舞裙,赤脚跳上漂浮在水面上的楠竹时,观众们不约而同地报以热烈的掌声和呐喊声。那一刻,杨柳忍不住哭了,这眼泪是因为太冷流的,也是因为值得而流。
演出虽精彩,却也深深伤到了杨柳。回到家乡后,她的感冒许久都没有好,例假也停了半年。奶奶又因患严重的关节炎动了手术,妈妈很担心她,郑重建议她重新考虑自己的职业。杨柳不改初衷:“我想在独竹漂上走得更远,肯定是要付出一些苦痛的,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在杨柳看来,通过自己的表演,让独竹漂这样的传统艺术被更多人知晓和喜爱,她的付出就有意义。
事实也如杨柳所愿。 2019年夏天,央视新闻对她和独竹漂进行了报道;2021年1月,她在《开门大吉》栏目向无数观众展示独竹漂。
杨柳说,自己吃过的苦、受过的累和忍过的痛,都变成了一束耀眼的光,照亮了她的路,而独竹漂则让她遇见了最好的自己。她会继续努力,让传承千年的传统文化和现代表演相结合,为非遗传承注入新鲜力量,让传统文化再现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