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工作机制探索

2021-04-06王丽梅张永哲刘玮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机制

王丽梅 张永哲 刘玮

摘 要:高校基层党组织广泛植根于高校教育和教学科研的最前沿,与广大高校师生有着最为紧密的联系,基层党建工作开展得是否入脑入心对高校落实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起着重要的作用。结合现有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选配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总结了“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的特点及优势,并以一个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为例,探索出一套可示范推广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

关键词: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机制

高校基层党组织广泛植根于高校教育和教学科研的最前沿,与广大高校师生有着最为紧密的联系,基层党建工作开展得是否入脑入心对高校落实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关键。

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背景

为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師党支部建设,推进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2017年8月,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1]正式提出实施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 “双带头人”(党建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培育工程,明确提出要通过三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实现 “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选拔方式的全覆盖。

2018年5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实施意见》[2]提出要将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向高校基层延伸,在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过程中,进一步明确建设标准,进一步强化教育培养,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从严抓好基层党建工作,努力把高校教师党支部锻造成为新时代高校基层的坚强战斗堡垒,将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打造成为高校基层党建和科研教学工作“双融合、双促进、双提高”的中坚力量。

由此可见,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大任务,教育部也于2018年在全国高校建立了100个“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旨在对“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方法和机制进行研究和探索。

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选配现状及工作面临的挑战

1.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的选配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文献的查阅及分析,我们发现目前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配备情况及工作状态都不甚理想。林琳等(2018年)[3]对福建省24所高校的党支部书记调查后得出,目前党支部书记的学历、职称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占62%,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占91%,这个数据与教育部提出的“双带头人”标准还存在较大差距;党支部书记对党支部工作热情不高,对党建工作投入度不够,轻党建、重业务的现象普遍存在。骆军等(2016年)[4]对湖北省123所高校181位党支部书记调研后得出,72.4%的教师党支部书记认为很有必要开展“双带头人”型党支部书记选配工作,但32.6%的受访者认为担任党支部书记或者支委浪费时间,没法全身心投入科研和教学工作。程应娥等(2018年)[5]通过调查得出,70%的党支部书记认为教学和科研压力大已经成为教师党支部书记开展工作的最大障碍,面对学校各方面的竞争和压力,他们不得不把自己的大部分精力放在教学科研业务上。

2.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面临的困境及挑战

在全面从严治党大环境下,近几年基层党建工作质量逐步提升,但党支部书记在党支部工作中,仍面临一些严峻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上热中温下冷”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即高校党建工作存在层层递减现象,基层党支部的工作活力不足,积极性不高;二是基层党支部在单位整体运转中作用发挥不充分,即党支部参与决策的体制机制不健全;三是党建工作与业务发展相融相促着力点不够,“两张皮”现象仍然严重;四是党员中既具有群众威信,又乐于奉献投身党建工作的人选不多,高素质党支部委员选配难度较大。

“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配备的必要性及优势

1.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素养及能力需求

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是党支部各项工作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增强党支部活力,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关键是抓好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一个好的高校党支部书记需要具备较高的自身素养和能力,包括政治素养、道德素养、学术素养、党务素养,还需要具备科学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贯彻执行能力、教育管理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才能够带领党支部在事业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

2.“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配备的优势及必要性

“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的配备,对于提升党支部工作的质量具有明显的优势。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是紧密结合的,党支部工作的目标就是带领党员一起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将业务工作做得更精、更好,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在此过程中,“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配备的优势主要表现为:一是学术地位高且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开展党支部工作时,说话有分量,更易带动党支部党员积极参与到党支部工作中,党支部工作更易开展和落实。二是认识问题深且富有创新思维。“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绝大部分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具有较强的思考与研究能力,从事党建工作时对岗位工作的理解更加深刻,在寻找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的结合点上更容易有创新思维,更易避免“两张皮”现象。三是业务能力强且对外影响力大。党支部书记可以借助自己的专业优势,更好帮助到年轻党员、群众成长和发展,凝聚党支部集体合力。同时,因为其具有一定的对外影响力,在党支部对社会提供服务,与相关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党支部进行共建等方面更易找到落脚点,实现以党建为引领,更好促业务发展的实际效果。

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工作机制探索

针对当前高校基层党支部普遍存在的“上热中温下冷”及党建业务“两张皮”的难题,基于大学职责所决定的核心工作,入选教育部“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的北京工业大学材料与制造学部薄膜“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以下简称学校薄膜“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开展针对性试点研究工作,探索问题的解决办法,最终建设成为“党的领导发挥核心引领作用,党建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工作模式可示范可推广”的新型党支部。在推进过程中,基于“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理念,党支部逐渐形成了“一体一保障四维度”的有效工作模式,即围绕党支部建设主体,充分利用校院两级党建制度为保障,分别在“课堂思政”“会前一刻钟”“老中青传帮带”“校企党支部共建”方面开展工作,工作效果显著,整体工作框架见图1。

1.运用“思政+”育人理念,全面推进立德树人,塑造学生知识体系、能力体系及价值体系全面建设

“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是大学的两个重要职能,其核心工作就是高校的立德树人。学校薄膜“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围绕现代高校对育人的目标,即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系统教授学生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之外,要求党支部内所有教师党员,有针对性地在课内课外加入思政教育,塑造学生的价值体系建设。一是课堂思政,在培养对象(本科生、研究生)思政育人方面,党支部党员教师在各自课堂分别针对本科生开展课堂思政,即在本科生专业知识传授的同时,加入“大师事迹”“中国精神”“自主创新”“科研攻关”等思政元素,激发学生爱国情、报国志,激发学生爱专业、肯钻研的精神。二是会前思政,在研究生思政教育方面,党支部党员教师团队开展 “会前一刻钟”研究生思政教育特色活动,即在每月科研讨论组会开始之前,选择研究生讲解自己研究领域我国的发展历程以及与国外发展的对比,通过领域的发展感受我国科技领域的发展速度,进而树立“四个自信”,同时通过对比增强忧患意识,激发学生为国奋斗的热情。

2.老中青传帮带,传递理想与信念,助推高校事业发展

高校教师党支部负有培养年轻教师成长的责任,学校薄膜“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本人为“优青”,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不但自己率先带头培养年轻教师,同时制定了党支部“成长导师”配备的工作机制和办法,为党支部的年轻教师配备“成长导师”,发挥好高层次人才(二级教授、杰出青年等)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党支部内部搭建起老中青三代育人梯队,在思想、教学、科研等工作中传递老一代人优秀的育人理念、奋斗精神、科研经验,帮助年轻教师快速成长,为学校培养后备力量,助推高校事业发展。

3.开展校企党支部共建,推进产学研发展,将科技成果应用到社会服务中

“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同样是当代大学的两个主要职能,然而当前高校基础研究与工业化生产中的实际需求脱节现象明显,社会服务效果不佳。高校在科学研究上具有优势,学校薄膜“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发挥自己科研能力强、有较强影响力的优势,以党建工作为引领,结合专业特点,努力推进校企党支部共建形式,深入挖掘社会生产中的实际需求,推进产学研发展,将研究成果更好地转化为对社会的贡献。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实施意见》对于提升高校党支部工作水平具有深远的意义,学校薄膜“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工作机制是这个实施意见下的积极探索与生动实践,具有较强的示范性和可推广性。各高校党支部可围绕高校职能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根据党支部实际特点,继续进行党支部工作机制探索与实践,充分发挥出基层党支部坚强战斗堡垒作用。

本文系教育部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资助项目;北京工业大学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委托课题“‘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方法和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 [EB/OL]. (2017-08-02)[2021-01-05].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moe_1416/moe_1417/201708/t20170823_311692.html.

[2]中共教育部黨组关于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实施意见 [EB/OL]. (2018-05-23) [2021-01-05].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moe_1416/s255/201805/t20180524_337021.html.

[3]林琳.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队伍现状及培育[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19 (7):39-42.

[4]骆军,龚炜.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建设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12):32-34.

[5]程应娥,史克亮.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6):36-37.

(作者单位:王丽梅、张永哲,北京工业大学材料与制造学部;刘玮,北京工业大学党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卜 珺]

猜你喜欢

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机制
高校“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实施困境及解决路径
一起成长 一起分享 2017年《党支部书记》与您同行
浅谈检律良性互动关系中检察机关工作机制的构建与优化
“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机制研究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当好企业基层党支部书记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探究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
推进高校“双带头人”工程“扩面提质”
“双带头人”促发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