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对静脉配置中心差错率的干预效果分析
2021-04-06史佳亿
史佳亿
摘要:目的:研究风险管理对静脉配置中心差错率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静脉配置中心2020年9月至10月期间配置的74份细胞毒药物归为风险管理前,随机选择我院静脉配置中心2020年11月至12月期间配置的74份细胞毒药物归为风险管理后。结果:风险管理后的静脉配置中心差错率明显低于风险管理前。结论:风险管理在静脉配置中心的应用,能够有效规范静脉配置中心各项工作,降低差错率。
关键词:风险管理;静脉配置中心;差错率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2-087-01
因为静脉配置中心的工作相对较为繁杂,工作量、工作压力极大,极为容易出现差错[1]。针对上述问题,我院静脉配置中心引入风险管理模式,针对静脉配置各项工作流程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控制,有效保障了静脉配置中心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现针对风险管理模式、效果进行如下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我院静脉配置中心2020年9月至10月期间配置的74份细胞毒药物归为风险管理前,随机选择我院静脉配置中心2020年11月至12月期间配置的74份细胞毒药物归为风险管理后。
1.2方法
1.2.1建立风险管理小组
为有效保障风险管理的科學性、规范性,安排医师、药师、主任、护理人员共同建立风险管理小组,针对静脉配置中心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差错问题、差错环节等进行系统的梳理,并针对各个环节进行风险评估。完成上述工作以后,围绕静脉配置中心面临的风险制定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措施。在此基础上,风险管理小组还应当全面负责风险管理监督管理工作,针对静脉配置中心风险管理开展情况进行动态的监督,并总结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此来制定针对性的优化措施,进一步优化风险管理方案。
1.2.2完善静脉配置中心规章制度
围绕静脉配置中心工作流程,建立健全静脉配置中心整个流程规范,从最初的领取药物,再到配制药品,最终到药品送出,整个流程的各个细节均需要进行全面的配置,药师、审核人员均需要根据要求进行药品剂量进行控制,同时在药品送出前需要针对药品再次实施核对。与此同时,静脉配置中心需要针对人员出入进行严格的控制,相关医务人员进入到静脉配置中心以前均需要根据要求实施系统的消毒。对于药品配置来说,需要严格落实有关规定,针对药品进行规范的配置,针对各类设备进行规范操作,保障药品配置的无菌操作,通过各个细节的规范,全面保障药品配置的科学性。
1.2.3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
风险管理小组负责监督管理工作,科主任带头进行配置中心药品质量控制体系的管理工作,药师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在进行静脉配置以前,值班药师需要针对静脉配置中心内部进行系统的检查,了解整体环境、设备状态,并按照要求进行消毒处理。与此同时,针对监督员工作流程进行优化,监督员需要在药师配置完成之后进行复核,当其满足标准以后,安排护理人员与配送人员共同进行配送。通过科学合理的分工、监督,共同针对配置中心各项工作进行全面的监管,将风险发生率降到最低[2]。
1.2.4加强重点环节风险管理
对于静脉配置中心重点环节,主要是通过风险管理小组进行梳理,分别针对静脉配置中心工作流程进行梳理,并标注对应的重点环节,并根据重点环节容易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此来加强重点环节管理与监督工作,切实保障管理的规范性。
1.2.5全员参与风险管理
通过风险管理小组牵头,每月一次全面自查配置中心工作情况,全员讨论针对静脉配置工作中存在问题和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作出前瞻性预测,提出干预措施,并对本月发生的缺陷问题作出系统的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
1.3临床评价指标
统计两组静脉配置中心差错率。
2 结果
从表1所示静脉配置中心差错率调查结果来看,观察组显然更低。
3 讨论
风险管理作为临床应对风险的重要手段,其能够根据临床各项工作中的潜在风险进行梳理,围绕风险规范临床工作。对静脉配置中心来说,在高工作量、高工作压力下,极为容易出现差错,风险管理正是围绕静脉配置中心工作流程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围绕风险管理全面规范静脉配置中心工作流程,通过建立风险管理小组、完善静脉配置中心规章制度、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加强重点环节风险管理,以此来针对各种潜在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有效减少静脉配置中心差错事故的发生。
从本研究来看,风险管理后的静脉配置中心差错率要明显低于风险管理前,充分肯定了风险管理在静脉配置中心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许欢,陈玲.六西格玛管理在降低静脉配置中心药品破损率方面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28(19):120-122.
[2]冯虹,汤金铃,林爱秀.探讨细节管理模式在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感染管理的应用[J].海峡药学,2020,32(09):231-233.
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21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