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mm猛兽
2021-04-06WilkinsInk
WilkinsInk
车架设计与驱动系统
鉴于近几年Santa Cruz几乎所有全避震车都采用了相同的结构和配置,因此Bullit的车架设计和避震设置一点也不令人意外。当然这也是件好事,更低的转点让后避震曲线更加平滑,并且还能保证更低的重心。这种设计还使得全尺寸车架都能兼容下管水壶架。这一切都使得Santa Cruz与众不同。毕竟好东西就该发扬光大,这次Santa Cruz这也算是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设计语言。
全新的Bullit也不难让人回想起经典的Bullit系列,那是出现在1998年—2011年的一款单转点FR车(Freeride,自由骑)。Santa Cruz Bullit可能是电助力山地车中配置最“凶残”的了——使用了前后170 mm行程避震,以及禧玛诺EP8电机系统。
能量为630 Wh的禧玛诺电池被隐藏在车架下管,用保护罩和一个内六角螺丝保护,这也使得这台车不仅可以使用电机旁边的充电接口直接充电,也可以卸下电池进行外部充电。电机开关也在这附近,在后叉的正下方,这也能缩短整车内部走线的长度。
整车采用内走线,只有前后三角连接处有一些线管暴露出来。前三角内部的走线被扎带整理得干干净净,其他部分则使用卡扣固定线管。Santa Cruz使用了自产的Di2车把来隐藏电机系统前段连接屏幕的走线。
Bullit目前只有CC全碳车架可选。Santa Cruz巧妙地将所有轴承都嵌在了铝制连杆中,避免在碳纤维车架上使用轴承衬套。所有的轴承都是终身保修的,同时车架也提供终身质保,这应该也足够让买家放心。除此之外,Santa Cruz还提供所有可用小部件10年质保的承诺。
设计师在车架设计中考虑到了很多小细节,例如可以在下管和后三角看到大量大面积的保护件,除此之外还使用了SRAM的通用直装尾勾,以及立管底部保护后胆不被泥土和碎石伤害的挡泥板。
所有尺寸的Bullit车架都使用了“MX轮径”,从而可以让所有身高的车手都能享受到两种轮径的优势:更大的前轮可以拥有更好的循迹性,而更小的后轮能够提供更灵活的尾部动态和更大的轮胎间隙。
Bullit提供了从M号到XXL号尺码的车架,reach值(从五通管中心到头管顶部中心点的水平距离)跨度为450~515 mm,但所有尺码都匹配了449 mm长度后下叉。头管角度为64°,立管角度为77°。五通高度348 mm,前后轴分别与五通有6.5 mm和25.5 mm的落差。有趣的是,Santa Cruz在Bullit系列上放弃了引以为豪的高调节性功能,所以我们只能看到该车的后胆和后轴上有可调节空间。
Bullit使用的是在其他车型上广泛使用的四连杆系统,由两个不大的旋转方向相反的连杆组成。后胆直接与下连杆连接,并且所有连杆很明显经过加长,方便为170 mm的后胆提供更圆滑的避震曲线。Santa Cruz表示,Bullit的避震杠杆比率完全可以使用油簧避震,并且也能够与气压后胆和谐共处,这也体现在了配置选择上,官方同时提供了RockShox Super Deluxe的油簧和气簧两种版本选择。为了获得更大的旋转弧度,后胆还直接连接在了下连杆上。
配置介绍
Bullit只有CC全碳车架和亚光铜/亮面紫两种涂装可选:亚光铜很适合山地环境,而亮面紫则非常吸引眼球。配置跨度从Bullit R到S再到XT,最后是顶级的X01 Reserve版。大多数配置都使用了Fox 38前叉,最低配使用了RS Zeb前叉,全系标配Super Deluxe后胆,中低配只有气簧版可选,而两款顶配则可以选装油簧后胆。
而轮胎方面,Bullit标配了玛吉斯2.5"Double Down防刺胎,所以用户只要将轮胎打足气之后就可以上路,而无须任何升级。
另外,Bullit还使用了Burgtec的把立和桶轴杆,以及Peaty的真空胎气嘴。
Bullit S、XT和X01 Reserve版使用禧玛诺EP8电机系统,Bullit R使用E7000电机系统。电机显示器方面,Bullit R和S都使用E7000模块,而Bullit XT和X01 Reserve版则使用了EP800模块。
具體参数信息如下:
Bullit CC R
禧玛诺E7000电机系统、RockShox Zeb前叉、Super Deluxe Select后胆、SRAM NX Eagle变速系统、Guide RE刹车、SDG Tellis升降座管、SRAM MTH花鼓、WTB ST i30 TCS 2.0轮圈,质量(重量)为22.89 kg。
Bullit CC S
禧玛诺EP800电机系统匹配E7000仪表、Fox 38 Performance前叉、RockShox Super Deluxe Select+后胆、SRAM GX Eagle变速系统、Code R刹车、SDG Tellis升降座管、 DT Swiss 370花鼓、Race Face ARC HD 30轮圈,质量(重量)为22.56 kg。
Bullit CC XT
禧玛诺EP800电机系统、Fox 38 Performance Elite前叉、RockShox Super Deluxe Select+后胆、Shimano XT 12-speed变速系统、Shimano XT刹车、Fox Transfer Performance Elite升降座管、DT Swiss 350花鼓、Race Face ARC HD 30轮圈,质量(重量)为22.09 kg(气压后胆)/22.58 kg(油簧后胆)。
Bullit CC X01 Reserve
禧玛诺EP800电机系统、Fox 38 Factory前叉、RockShox Super Deluxe Ultimate后胆、SRAM X01变速系统、Code RSC刹车、Fox Transfer Factory升降座管、DT Swiss 350花鼓、Reserve 30 carbon 轮圈,质量(重量)为22.15 kg(气压后胆)/22.68 kg(油簧后胆)。
骑乘感受
这款车发布后,我和朋友们有幸在莫尔济纳太阳门度假区、莱热、尚佩里和克罗塞斯的一些林道间体验了两天。两天内,我们粗略估计骑乘了90 km,还不包括4 300 m的爬坡。优秀的山地向导帮助我们避开了绝大多数的铺装路面,于是乎我们不仅能体验Bullit的下坡性能,还能体验到它的高难度爬坡表现。虽然秋意正浓,但我们很幸运地遇到了难得的晴天,因此整个略带潮气的泥泞山林变得格外有趣。
我们在停车场简单调整了胎压和前后避震后,Bullit从一开始就展现了极强的舒适性。站姿时,你完全不用担心自己的骑行姿势是否正确,你总能一直保持最舒适最正确的姿势。坐姿时,你绝大多数时间都能感觉舒适。我能找到一个合适的范围来改变我的重心,从而可以很好地掌握保持后轮抓地力的速度和骑行姿态,同时也能爬上许多不可能爬过的弯角和顽石。
在下坡中,这台车充满了速降车的味道。我并不觉得它完全就是一台速降车,毕竟速降车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但Bullit的稳定性真的值得称道。你也可以选择平穩的骑行,不冒任何风险,但那就没意思了。
当你骑上它的时候,你很明显就能感觉到它在“挑逗”你更加激进地骑行。这种骑行体验十分迷人,并且每一段挑战都十分有趣。这其中许多都是我在此前用一些不同的山地车体验过的非常熟悉的山路,在这些路段里,这台车都能做到很快地响应,并且完美执行我的每个指令。
我唯一能找到这台车的缺点就是这台恼人的EP8电机,具体点说应该是牙盘和电机之间的离合弹片。当电机发力时离合器结合,电机十分安静地运行。但当在自由滑行和低速骑行时,原本并不恼人的噪声经过碳纤维车架的天然放大,变得十分突出。虽然这并不是Bullit本身的问题,但也很值得注意。
除此之外,EP8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安静顺畅地运行。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使用林道模式,似乎系统很懂我们究竟需要多少扭矩来应对路面的抓地力。而抓地力很大程度上由你身体在座垫的位置和你座垫的高度决定。几乎只有最讨厌的爬坡才需要用到最高的座高、Boost模式的电机和最夸张的爬坡姿势。而那些路段往往都是最陡峭、最泥泞且老树盘根的,因此我大多都是从那种路下山。我们很幸运,午餐时不仅可以给自己充电,也可以给电池充电。当然,在跟同行的其他禧玛诺系统电助力比较后,我们也都明显感受到了EP8更长的续航里程。当你想多锻炼的时候,ECO模式很好用,但更好的是你可以通过E-Tube Project应用来灵活调节你需要的助力强度,以更加适应你的骑行。
我们这台XT版剩下的部分几乎无可挑剔,我们看到几乎无处不在的橡胶覆盖件十分满意,这也充分体现了这台车的定位。传动系统和刹车在这两天里没有出任何问题,但如果能知道它们长时间在泥泞路况下使用之后的表现就更好了,毕竟这是一台扭矩更大、质量(重量)更大的车。Burgtec和Peaty提供的零部件细节装饰效果明显,车架也没有被任何石块卡住。
第二天骑车回家的时候,我都忘了自己骑乘的是一台试驾车。我跟Bullit度过的时光真的十分美好。我骑过太多单车,但在阿尔卑斯极富挑战且险象环生的路线面前,Bullit的续航能力和稳定性依然令我印象深刻。它是如此迷人,以至于我在两天后根本不想把车还给官方。或许我就该偷偷跨过边界,将它带回我的家进行更长期的测试,来看看我和它的蜜月期究竟够不够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