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太行山区为例谈精准扶贫战略下职业教育的支持策略

2021-04-06何素娟苑潇卜张成飞

教育与职业(下) 2021年3期
关键词:精准扶贫职业教育

何素娟 苑潇卜 张成飞

[摘要]职业教育在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太行山区是全国连片特困区之一,脱贫任务十分艰巨。职业教育对接太行山区精准扶贫,需紧密结合太行山区自然地理特点和历史文化优势,通过优化扶贫融入性的专业设置,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技能培训,将“扶志、扶智、扶技”相结合,最终达到经济脱贫、能力脱贫和精神脱贫的目标。

[关键词]精准扶贫;职业教育;太行山区

[作者简介]何素娟(1965- ),女,河北赵县人,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高级政工师。(河北  石家庄  050081)苑潇卜(1987- ),女,河北晋州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馆员。(河北  石家庄  050001)张成飞(1983- ),男,河北张家口人,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河北  石家庄  05008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太行山高速沿线红色旅游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HB18SH035)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1)06-0043-04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指出,燕山—太行山区等14个区域为连片特困地区,是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也指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是教育精准扶贫的重点。本文将聚焦太行山区这一扶贫攻坚的重点区域,紧密结合太行山区自然地理特征和文化历史优势,探讨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职业教育的功能和优势,将“扶志、扶智、扶技”相结合,助力精准扶贫战略。

一、职业教育是精准扶贫战略的有力依托

一般认为,资源匮乏、环境恶劣、能力缺失、社会资本与文化贫困以及低水平发展陷阱等,是贫困形成的主要原因。在这些因素中,志短、智薄、技乏等内生因素是最根本的致贫因素,内生性贫困将限制人们对资源的合理利用,限制人们的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扶贫最直接的办法是财政“输血”,通过增加经济援助改善贫困人口的经济条件,但最根本的办法是“造血”,通过提升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而改善其经济条件。治贫先治愚,扶贫必扶智。要想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教育是根本。

在教育扶贫中,职业教育具有独特的作用。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生产和管理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对象覆盖范围广,入学门槛低。职业教育精准扶贫通过技能教育与培训,既能通过增加个人的经济资本收益实施“输血”扶贫,又能增加个人的符号资本性收益和缄默收益实现“造血”扶贫。可见,职业教育既是见效最快、成效最显著、对经济贡献最直接的扶贫方式,也是赋予贫困人口“造血”功能,使贫困人口“挪穷窝”“拔穷根”“摘穷帽”的有效方式,对于消除绝对贫困、缩小相对贫困、消解能力贫困、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修订关于技术和职业教育建议书》中明确提出,“应将技术和职业教育视为减贫的一种方法”。

二、职业教育精准扶贫需与区域特征相结合

实施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基本前提,是精准把握贫困地区的区域特征。作为全国连片特困区之一,太行山区有其独特的自然地理和历史文化特征。太行山脉位于山西省与华北平原之间,纵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四省(直辖市),覆盖110个县,其中含贫困县39个,占28%。太行山区地理位置偏僻,山多水少,土壤贫瘠,生产力低下;经济发展落后,教育基础差,资源难以共享;贫困人口规模大、覆盖面广,贫困程度深。同时,太行山区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山河大观数不胜数;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被学术界称为中国革命历史的天然博物馆。

职业教育助力太行山区的脱贫攻坚,应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特色,针对太行山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加强涉农专业建设;针对太行山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精准打造旅游专业;针对太行山区地理位置偏僻、地广人稀、社会集聚度低的特点,做大做强电子商务专业。同时,面对太行山区生产力落后的现状,应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技能培训优势,使农民通过掌握实用技能迅速脱贫。此外,由于太行山区贫困时间长、贫困程度深,迫切需要激发农民脱贫致富的勇气和信心,这就要求结合太行山区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展入脑入心的励志教育。

三、职业教育精准扶贫需“志智双扶”

职业院校是精准扶贫的主力军。截至 2020 年 3 月,在太行山区,仅河北省就有中等职业学校798所,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59所。如果能充分发挥这些职业院校的优势,将职教特色、地域特色与扶贫实践有机结合,将“扶智”“扶技”与“扶志”融为一体,太行山区的面貌将得到极大改观。

(一)优化专业设置

扶智的一个主要渠道就是通过专业教学,为贫困山区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应用型人才。当前,職业教育存在专业设置同质化,一味追逐热门专业而无视贫困山区需求的现象,使得职业教育对太行山区精准扶贫的优势难以发挥。职业院校要深入太行山区进行实地调研,了解贫困山区对职业教育的专业需求,调整专业,培养能力强、用得上的应用型人才。调研显示,与太行山区扶贫关系最为密切的三大专业为涉农专业、旅游专业和电商专业。

1.大力加强涉农专业。目前,除农业院校外,其他职业院校面向第二、三产业的专业多,涉农专业很少。而太行山区主要是农村,拥有发展生态大农业的自然资源,急需大量精通农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职业院校应增加涉农专业,针对太行山区的实际需求开设相关课程。例如,根据太行山区绵延数百公里的土壤气候条件,开设绿茶、中药材种植以及果蔬、干果等特色农产品的种植课程。

此外,还可针对农业环保问题,开设水肥一体化、机械深施等施肥技术课程,开设农药减量增效技术课程,开设低污染、低消耗的清洁种养技术课程,开设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课程,开设秸秆肥料化、能源化等资源化利用课程。

2.精准打造旅游专业。太行山区虽然经济发展落后,但自然、人文、历史等方面优势明显。以自然生态、历史遗迹和红色资源为一体的旅游资源的开发,不仅可以帮助大批贫困人口解决就业问题,还可以带动交通、餐饮、住宿以及手工业制作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2018年年底,纵贯太行山区的太行山高速公路全线开通试运行,这对于太行山区旅游业的发展更是极大的推动。

目前,专业人才缺乏成为太行山旅游业发展的一大瓶颈,为此,应紧密围绕太行山区扶贫,精准打造旅游专业。以培养既有旅游行业专业技能又熟悉地域文化特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将太行山区地理、历史、经济、文化特征融入课程教学。同时,注重实践教学,将太行山区作为校外实习基地。专业教师引领学生有序开展认知实习、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缩短就业适应周期,使学生一毕业即可独立承担太行山区旅游相关工作。建立单元教学模块,按照太行山区旅游业不同的从业岗位,分析其素质、知识、能力要求,构建“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

3.做大做强电商专业。山区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撑是发展特色农产品。一直以来,太行山区农产品滞销问题时有发生,这些特色农产品质好、价优,却难以销售,营销渠道不畅严重制约着山区经济发展。随着“互联网+”在山区落地,尤其是手机等移动设备的普及,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成为可能。

近年来,河北省推出了“十百千万”电商扶贫工程,明确指出要培养上万名农村电商创业者。许多职业院校也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但培养方向模糊,课程资源陈旧,缺乏地方特色,对于太行山扶贫贡献率不高。为此,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改革迫在眉睫。在专业建设上,应突出电子商务的前沿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在课程设置上,应围绕数字化、绿色化、生态化、网链化发展趋势,增加区域农业特色与电商相匹配的内容,如按照新型农产品供应链条,以及农产品种植、加工、包装、预冷、仓储、物流、配套服务等各环节设置课程。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通过对贫困群众的思想引领和文化教育,激发他们脱贫致富的勇气和信心,是教育扶贫最重要也是最艰巨的一项任务,但在职教扶贫中往往容易被忽视。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责任担当。“志智双扶”作为职教精准扶贫的根本之策,重在优化课程设置,培根铸魂,化育心灵,形成精准扶贫强大的精神动力。

1.将太行精神融入思政教育教学当中,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路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国家和民族处于危亡的关键时刻,太行儿女展现出勇敢顽强、不畏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太行精神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积淀和延续,可以将太行精神作为职业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可以太行精神为主题开展专题教学,使学生了解太行山历史的同时,深刻体会革命先烈的革命理想、革命精神、革命意志,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好教育这个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

2.将扶贫理念融入校园文化活动当中,培养高职生的使命担当。学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利用课堂教学之外,还可以开展以太行励志教育为主题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唤起大学生缅怀先烈、珍惜和平、报国为民、奉献社会的爱国热情,以及挑战自我、勇于开拓、自强不息、拼搏进取的奋斗精神。例如,开展征文比赛,组织观看太行革命主题视频。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技能培训

职业技能培训是我國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扶贫最直接、最有效的路径,但目前由于培训脱离当地经济生产实际和农民生活实际,收效不佳。为此,有必要将扶贫对象区分为不同类型,有针对性地进行技能培训。

1.面向贫困农民,培训“一技之长”。太行山区之所以贫困,是因为有一大批贫困群体。他们久居山区,封闭落后,思想保守,科技意识缺乏,对于技能培训缺少积极性。为此,首要的是选择一批简单易学、“短、平、快”的单项实用技术开展培训,使农民能够迅速掌握一门实用技术,增强农民学技术的信心。第一,开展农业种植养殖技术、防灾防害技术、畜禽防疫技术等培训和推广工作,切实提高当地农民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第二,开展实用电工、烹饪、车辆维修、农作物栽植、家禽养殖等培训,使农民能够结合个人兴趣掌握一项实用技术。第三,开展农产品加工、物流配送、红色旅游、家政服务等培训,培育当地特色劳务品牌。第四,开展电商技能培训,教会农民基本的网上营销流程以及手机、电脑支付方式,使农民能在线上顺利销售农产品。

可以采用“菜单式培训方式”开展培训,建立优先面向扶贫村全体村民的职业教育“培训包”,供全体村民自愿选择,按需施教;也可以开设流动课堂,采取贫困人群“点菜”、专家“主厨”的模式,由专业教师和学生组成的科技小分队现场讲授,现场指导。总之,通过对广大贫困农民开展短期技能培训,提高其谋生能力,增加其收入,使其亲身体验到“一技在手、脱贫无忧”。

2.面向致富骨干,培训综合技能。2019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办好深度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助力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指出:“做好深度贫困县致富带头人培训工作,培养一批农牧科技明白人、职业经理人、经纪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带领当地群众脱贫。”对具有发展潜力的致富骨干,在了解学员自身条件、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发课程包,分类培训。

具体来说,对于面向科技明白人、乡村工匠等专业技术骨干的培训,可以开设各类技术培训提高班,培养一批技术过硬的骨干队伍,达到“训练一人,带动一批”;对于面向职业经理人、经纪人等经营管理人才的培训,包括贫困地区的主管、乡村干部、经营带头人、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和企业管理者等,可以开展“宽口径”的专业知识培训,使其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并拥有一定的政策领悟能力,从而能够“培养一人,造福一方”。

3.面向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现代技术。新型职业农民是以农业为职业、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生产经营并达到相当水平的现代农业从业者。2017年,农业部印发的《“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提出,要“加快构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要求职业院校必须具有新的理念和超前意识,在对大农业、现代农业全面认知的基础上,开展农业生产与经营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新装备的培训,注重标准化、市场化、信息化以及安全性方面的内容。为适应农业产业化和未来科技发展的要求,职业院校可以开设生物技术、食品加工、设施农业等专业,培养复合型、应用型、技艺型人才。

综上所述,在扶贫攻坚的决胜阶段,职业教育大有可为。对于太行山区的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应紧密结合太行山区自然地理和历史文化特点,通过立志、明智、强技,最终实现经济脱贫、能力脱贫、精神脱贫。

[参考文献]

[1]李期.以“精准培训”推进“精准扶贫”[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119-123.

[2]李鹏,朱成晨,朱德全.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作用机理与实践反思[J].教育与经济,2017(6):76-82.

[3]魏霜.浅析职业教育扶贫模式与实施路径——以河北省为例[J].机电教育创新,2020(9):47-48.

[4]阚景阳.建设美丽乡村促进太行山革命老区扶贫开发研究[J].领导之友:理论版,2016(5):6-13.

[5]武胜良.面向“三创”的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探索[J].电子商务,2020(9):71-72.

猜你喜欢

精准扶贫职业教育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精准审计的现状研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