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常生活批判视域下的《另一种妇女生活》

2021-04-06朱丽林

青年文学家 2021年5期
关键词:总体性日常生活层次性

基金项目:自治区课题(XJ2020G294)日常生活批判理论视域下的苏童小说研究。

摘  要:苏童通过用简单质朴、零度叙事的方法将阁楼上简氏姐妹的日常生活和楼下三个女售货员的日常生活简单直白的描写出来,凸显出日常生活是一个总体性的概念,人们在对待理解它时需要从总体的角度出发,此外日常生活会因为日常生活中的主体性的差异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和层次性。苏童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日常生活告诉众人,日常生活是人们生活的基础,也是无处不在 的存在。

关键词:日常生活;总体性;层次性

作者简介:朱丽林(1992-),女,汉族,安徽安庆人,喀什大学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文艺美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1)-05-0-02

人们经常在耳边听到“日常生活”这个词语,在人们的潜意识里认为自己对“日常生活”非常熟悉,但这只是人们先入为主的想法。实际上人们只是“身在此山中”,并不真正了解“日常生活”,也从未给“日常生活”重视过。即使是“西方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第一人”列斐伏尔也不能给“日常生活”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因为日常生活太过于庞杂和琐碎,所以他采取了比较表象化的方法,就是对“日常生活”做出丰富的描述:“日常生活是由重复组成的,这里任何事情都被算计着,因为任何东西都被数字化了:货币、分钟、米、公年、卡等,即使人类自己本身,也被人口学统计着,就像盘点货物一样”。但也正是他将“日常生活”引入世人眼中,让世人开始真正了解“日常生活”的内在。

一、生活具有总体性

列斐伏尔认为日常生活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虽然平凡普通的日常生活中充满了重复性和琐碎性,但从根本上来说它是和其他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包含着所以活动以及其他活动之间的差异和冲突,简而言之日常生活是所有活动的交流聚集的地方,在这里他起到纽带链接的作用,从而成为其他所有活动的共同基础。“正是在日常生活中,产生人类和每一个人的关系总和有了整体的形状和形式。”从列斐伏尔的观点能看出,他将“日常生活”和其他生活作为共同体来看待,日常生活有着总体性的特征;列斐伏尔还认为日常生活从外表看,似乎和社会中的一些专业化的活动是南辕北辙的,但是其实不然,日常生活其实是处在各大领域之间的夹缝中的,是一种业余的状态,但却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列斐伏尔指出,日常生活作为纽带,可以将不同部门和不同内容连接的很好,它是生活必不可少的土壤。这也告诉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将日常生活和其他剥离开来,这样的生活是一种“畸形”的日常生活态度,是一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但在《另一种妇女生活》当中,苏童就描述了这样畸形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简氏姐妹将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画出明显的界限,她们的日常生活就像是一个密封性极好的罐头,其他活动不能进入同时日常生活也不能跳出来。一开篇苏童就点出了简氏姐妹日常生活的诡异性:“两扇被钉死的木门将院子和店堂严格地隔离,也将简氏姐妹清净枯寂的生活和嘈杂尘世划了一道界限。”

简氏姐妹的日常生活包裹得严严实实 ,害怕有人来窥探她们的生活,所以她们安排一扇“异常的低而狭小,恰巧是为纤细小巧的主人特意设计的”,外人很难进去,“多少年来姐妹俩一直离群索居居住在酱园楼上”,就连有时候买东西,都不愿出来见人,而是“从窗内放下绳子和吊篮,吊篮里放着一角钱和一只蓝花细瓷的小碗”,实在不行 外出买东西时,甚至都不愿意接过人家手里找的钱,她们不愿过多的接触外来人,也不愿将自己过多的暴露在外。

但人总有着七情六欲,人不能像活在真空里一般,人的日常生活总要和外面的世界交流,和其他的活动接触产生联系,这样的联系是人类怎么刻意切断和规避都避免不了的。就像简氏姐妹中的妹妹——简少芬一样,最终还是日常生活的总体性下战胜了姐姐的权威和自己预设的危险。在简少芬发现自己提前绝经时,“她觉得自己对此是有心理准备的,但她无法抑制从心里喷发出来的哀愁”,但她不知道这哀怨从何而来,再到后面看到窗外结婚的场景她向往,但是姐姐的行为和话切断了继续想象和路径。在到后来因为酱园职员顾雅仙的搭讪而开始了一来二去的交往,她开始跳脱出姐姐给她规划好的圈子,偏离自己预设的生活路线,但这樣的偏离在笔者看来是必然的结果,是日常生活这个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所产生的必然结果。长期与其他社会活动保持距离的简少芬在初次接触到热闹的场景让她无所适从,但是在盛情难却下她还是坚持了下来,这正是因此才遇上了后来的章老师,这也是她生活的转折开始。她不再将自己的日常生活仅仅局限在阁楼上,她开始走出阁楼,甚至开始和除姐姐之外的人交往,她和章老师约会看戏剧,这样的体验是她从未有过的,但是却也让她感到欣喜。再加上顾雅仙的助力,简少芬开始慢慢走出姐姐和自己预设的生活圈,她开始不一样的日常生活,她不再仅仅局限在阁楼上整日和姐姐为伴,她开始和楼下的女售货员开始了爱情探讨和感情请教,也会在日常生活中开始和其他人交谈,这样的生活让简少芬感到无比的放松和欣喜。他之所以有这样的感觉是因为她将日常生活不再局限在阁楼上和自己预设的范围之中,她的日常生活交往对象也不再只有单一的姐姐,她开始融入到 正常的日常生活之中。

正如列斐伏尔说的那样,只有“日常生活是‘鸡零狗碎的剩余物,但绝不是毫无意义的东西”,任何有意义的东西的生成都需要日常生活这样的营养地来栽培,脱离了日常生活这块营养地,生长在其中的人和事物都会面临着悲惨的结局。

二、生活具有层次性

在列斐伏尔的理解中日常生活本身就蕴含着多样性的个人活动范畴和人际关系,可将其视作是一种琐碎的东西,例如家庭、婚姻、人际交往、劳动、消费、娱乐等等,但同样列斐伏尔认为通过这些具体的日常生活表现能推测出日常生活中的主体的层次,因为列斐伏尔认为不同阶级、不同地位、不同思想的人有着不同是需求,而由需求组成的日常生活也就明显的带上属于本阶级的色彩,人们能出一些简单的日常生活的行为和举动就能推测出他的身份地位还有处事态度,简言之日常生活具有层次性。

在苏童小说《另一种妇女生活》中就很明显地看出 这样的特征,而且作者很精巧的设置了一个物理性的隔层,那就是阁楼的台阶,他用台阶作为分水岭,呈现出两种完全不一样的日常生活。住在阁楼上的简式姐妹代表着一种与世隔绝的日常生活,这种生活方式属于漂浮在日常生活之上的,而相反阁楼下的三个女售货员的日常生活是一种完全沉浸在日常之中的生活。

列斐伏尔认为日常生活之所以有层次性,那是因为处在日常生活中的人们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文化背景和生活经历以及有着不同的社会地位。简氏姐妹和楼下三个女售货员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

首先她们之前的家庭背景不同,简氏姐妹在父亲还在世时,简家的规矩甚多,“简老头活着的时候就不准两个女人出门,少贞上学都是由女佣人接送,上的是教会办的女子学校……”从这段话总可以看出,简氏姐妹小时候有着优渥的生活条件,可以说她们过着十指不沾阳春水的生活,她们从小接触的就是一种贵族式的教育,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就会不自觉地流露出这种气息,例如简氏姐妹总是穿着干净整洁的旗袍、手上拿着的是绒纸的手包,这样的打扮在当时显得与众不同,此外她们不愿意接受经手其他人的钱,她们保持一种与众不同的高贵感和疏远感,相反三个女店员则是普通家庭,从小就泡在日常生活当中,所以对日常生活了如指掌,也知道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找乐趣和怎么处理日常生活矛盾,例如这三个女售货员每日的活动就是想要偷听猜测楼上简氏姐妹的生活,她们以此为乐,但是这三人之间因为一些琐事和利益关系,所以关系比较微妙,但是她们仍在交往中保持着一种和平。

其次简氏姐妹和三个女售货员的文化背景不同,所以她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用语有所不同,简氏姐妹因为接受过文化教育,再加上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得她們在日常生活用语上讲究,她们即使对待讨厌或憎恨的东西,都不愿说出脏话,相反,三个女售货员因为文化程度并不高,再加上整日泡在日常生活当中,和三教九流的人打交道,所以日常用语中总是夹杂着一些脏话和不堪的话语。在小说中有着这样一个经典的场景,那就是简少芬因为恼人的苍蝇再加上心中不顺,无意之间蹦出了一个脏词,简少贞对此感到不可思议,她说道“真丢人,你骂这样的脏话!简少贞的嘴角浮出一丝讥笑的微笑,她说,你现在跟酱园的那帮女人一模一样,这种脏话你怎么说出口?”由此可见良好的文化教育是不许这样的行为发生的,而且对这种行为是不齿的 。

最后简氏姐妹和三个女售货员之间有着不相同的生活经历,所以对待日常生活的态度有着较大的差异。简氏姐妹小时候享受过优渥的生活,所以尝过那种生活的甜头,导致她们一直秉持着这种远离日常生活的态度,所以即使家庭落败了,她们从思想上本能的排斥接受这样的事实,仍尽量保持着之前的生活状态,但着显然是不现实的,外面的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们再也不能在外面的世界中找到之前生活的影子了,面对这样的状况,她们选择躲进自己给自己建设的城堡中,在这个城堡中她们可以继续做梦,但是长期活在幻想中的人,导致自己的日常生活没有真正的脚踏实地,总感觉飘浮在空中,这样的人醒来之后就会摔得粉身碎骨,就像简少贞一样,最后妹妹的离开,打破了梦境,所以最后她选择自杀来解脱。相反三个女售货员的生活一直很稳定,没有大起大落,而且一直沉溺在日常生活当中,每天都在操心着孩子的吃穿用度、工资待遇等。每天都在操心着同样的事情和重复着同样的工作,在这日常生活过程中,她们并没有感觉到生活的与众不同,而是一直按部就班的生活着。

正如“细节体现差异”一样,人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就能知晓很多信息,这是因为日常生活具有差异性。

三、结语

在列斐伏尔的观念里,日常生活不仅具有庞大的内容体系,它对人的生活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将生活中的一系列事情都囊括在自己的范围之内,然后通过自己将其组织联系起来,使其成为具有专业性的领域,而且还是一个就有动态性的系统,在这个系统里充满着张力和对立统一关系,这是因为日常生活的主体——人是一个发展变化着的实物,所以人的动态变化会带动着个人的日常生活的变化,此外单个的人是一个有限的生命个体,所以列斐伏尔说道“日常生活就有永恒的轮回性和契机的超越性,是平日的单调无奇性与某个契机的神奇超越性的辩证统一。”苏童用简氏姐妹的日常生活和三个女售货员的日常生活进行对比性研究,揭示出日常生活是类似与三个女售货员一般,平平无奇但细水长流,它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基础性作用,不能将其束之高阁,不然等待着你的就是类似于简少贞的结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Henri Lefebvre, The Sociology of Marx, Allen lane, USA, 1968.

[3]复旦大学哲学系.西方学者论<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

[4]吴宁.日常生活批判——列斐伏尔哲学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猜你喜欢

总体性日常生活层次性
《资本积累论》中的总体性方法探究
小学数学层次性问题设计初探
黄立新、贾强飞、肖天为 、冯瀚平作品
世界文学理论史建构的新突破
浅谈德育在学科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的渗透
实现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
“诗意地栖居”与“看上去很美”
结合生活实际,学习初中化学
“总体性治理”与国家“访”务——以信访制度变迁为中心的考察
探析辨证论治的层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