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元主题教学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2021-04-06戴玲万月琼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实践研究

戴玲 万月琼

摘 要: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将教学的重点集中在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方面,忽视培养学生的解题思维,不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情感,导致部分学生产生厌恶学习的状况。基于此,以下对单元主题教学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单元主题教学;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实践研究

引言:

单元整体教学法发源于国外,五四爱国运动之后开始传入中国,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时候渐渐受到我国教育界的重视,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我国众多的学者开始对这种教学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慢慢地将这种现代化教学方法运用到了我们的教学工作中,促进了我国现代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将单元教学内容进行重组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具备一定的连贯性和综合性,但是在教材内容中并没有真正地体现出来,导致很多内容虽然具有关联,但是并没有设置在一个单元中进行统一教学,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知识掌握相对分散,对于数学知识的连贯性和综合性应用能力不够高,数学解题能力低。想要提高个性化单元教学改革,教师应该以教学目标和教学标准为依托,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知识和教学内容,再根据学生的性格和学习状况,将教材内容进行有机重组和结合,构建个性化的单元教学方式,在保持学生对于知识的新鲜感的同时,也将数学知识进行连贯性教学,促进学生对于知识掌握更加全面和综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将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促进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需要以实际教材内容为出发点,将知识重组当作一种课堂内容组织形式,在连接不同单元的教材内容的同时,还可以深化教材内容,将同类型的知识进行整合,将一种问题的解答方式进行整合,将数学问题以知识点的不同进行分类,引导学生将同种类型的知识进行统一综合记忆,掌握数学问题的解答规律,掌握方法之后学会举一反三,更好地掌握知识。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知识整合的方式发散学生的思维,将课堂知识进一步延伸,实现教师的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分析能力。

二、设计意图如何体现:做到四个整合

确定好主题单元的内容,然后就要对主题单元进行整体性设计。在设计时,我们力求做到四个整合:(一)教材内容的整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把二年级上册《厘米和米》和二年级下册《分米和毫米》两单元知识进行合并教学。(二)教学资源的整合。教学资源不仅仅是教科书,校本教材《亲近数学》、学校的专题网站“亲近数学网”以及教具学具非常丰富的数学活动室都可以作为教学资源。我们把这些资源统整融合,运用到主题单元的教学设计中来,充分发挥它们在促进数学教学中的最大作用。(三)学科之间的整合。根据数学课程理念,争取相关学科的横向配合。例如,整合语文教学,指导学生把在长度单位实践活动中所看到的和经历的事进行造句和说话、写话训练;在美术课上,请美术教师帮助学生练习画规定长度线段。在体育课上,通过立定跳遠、投掷练习和30米跑等活动,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建立长度单位的概念和进行步测训练等。(四)教学时空的拓展。对于围绕长度单位学习展开系统活动,要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从学校走进家庭和社会,通过调查、实践,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三、实践教学法: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实践教学法,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让学生在此过程中,通过观察和实践,真正地理解相应的数学知识,并运用个人的语言,表达相应的数学知识,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讲授“长方体”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运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充分运用提供的橡皮泥、木棍以及其他的材料,制作长方体,并运用个人的语言说明长方体的构成,真正促进学生对此部分知识的理解能力。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教师注重从以下几点着力。第一点,提供实验工具。教师提供如下的实验工具:木棍、橡皮泥、水以及抹布。第二点,创设问题。教师创设如下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分析:利用你们手中的工具,制作长方体,并分析长方体构成的面、棱长以及顶点的个数。第三点,实施引导。为了提升学生思考的方向性和科学性,教师对学生说:“你们可以观察身边的长方体物品,并从面、棱以及顶点的角度,分析长方体的制作方法!”第四点,展示成果。在大部分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探究成果。在众多学生的分享过程中,给教师印象最深的是小明的回答。他说:“通过观察身边的铅笔盒,我发现铅笔盒一共有六个面,而且对应的面全等。为此,我结合自己观察,制作相应的长方体。我在制作的过程中,发现长方体一共有12条棱8个顶点!”教师运用实践教学法,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并在此过程中,适时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真正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结束语:

教育必须走向世界,走向未来,跟上时代的发展。国家和社会的进步需要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师是具体落实教育任务、完成教育目标的关键,所以,教师也必须终身学习,活到老,学到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创造高品质的教育课程。

参考文献:

[1]李娜.单元主题教学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2020(47):45.

[2]段丽君.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策略[J].读写算,2020(13):177.

[3]郑秋杰.小学数学单元主题教学寻绎[J].数学教学通讯,2018(10):42-43.

(江苏省宜兴市丁山第二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实践研究
基于自主学习的初中化学“学案导学”实践研究
汽车专业学生创业孵化园提升职业能力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水轮发电机组状态监测分析系统及其在抽水蓄能电厂的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基于“项目导向”的税法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