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青少年心理辅导必要性和方法

2021-04-06黄南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20期
关键词:心理辅导必要性青少年

黄南

【摘要】现在网络发达,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一些事情很容易就风靡全网。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青少年,心智还不是很成熟,社会上的事情、风气很容易就影响到他们。再加上青春期的冲动,他们很容易做出不符合常理的事情。所以,运用恰当的方法对青少年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是很有必要的。基于此,本文对青少年心理辅导的必要性和方法作了探讨。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辅导;必要性;方法

我国青少年学生在良好的社会生活条件及教育影响下,一般都具有乐观向上、开朗、自尊、友好、自制等健康的心理状态。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青少年学生身上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异常,例如,狭隘、抑郁、自卑等。因此,对青少年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就显得尤其必要。

一、对青少年进行心理辅导的必要性

第一,进行心理辅导是帮助青少年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需要。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从比较幼稚的儿童期向比较成熟的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处于半幼稚、半成熟阶段的他们,思維活跃,精力充沛,因此,他们对社会交往的需要较之成年人更为迫切,他们想通过社会交往去认识世界,获得友谊,甚至他们向往的爱情。而班集体是他们进行社会交往的最基本的组织,也是他们获得情感交流的根本所在地。那么,为促进青少年正常的人际交往,满足他们正常的情感需求,老师应该努力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他们健康的心理发展。曾有一个学生,他比较内向,不大合群,在和同学交往中显得自卑、怯懦,我一直在寻找帮助他的契机。后来,在学校组织七年级的学生外出活动时,我知道他晕车很厉害,就吩咐几个同学专门帮助他,而他在下车时因为难受而基本动不了,可同学们没有抛下他不顾,而是有人去找校医拿药,有人为他擦药油,有人喂他喝橙汁,有人为他扇风,一直陪他到他恢复为止。而有了这次的经历,他和同学之间就建立了牢固的友谊,也很快就融入了这个班集体中,成了一个快乐、开朗的中学生。

第二,进行心理辅导是帮助青少年学生正确对待生活的需要。现代人大多向往大城市生活,追求经济上的宽裕,这无可厚非。可这却带来了很多的社会问题,比如单亲家庭、留守儿童。而单亲家庭的孩子因为父爱的缺失或母爱的缺失都让他们的心理受到影响,而留守儿童或因为隔代抚养或者因为独自生活,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也都会受到影响。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容易产生自卑、怯懦的性格,这些孩子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的成长,有些去欺负同学,有些被同学欺负也不敢出声。所以,校园中就不断涌现出欺凌事件、斗殴事件。这时,和他们接触最多的老师就要多多关注他们。曾有一个这样的学生,因为上课讲话而被投诉,我找他谈话,发现他的衣服掉了线,就和他说,回去叫你妈妈帮你缝一下。他激动地说:“我没妈。”后来我才了解到他父母离了婚,又各自重组家庭,而他父亲就在外面租了一间房子,让他独自生活,一个星期来看他一次,给他一些钱,而他因为家庭管教的缺失,也就养成无心向学的习惯,上课睡觉、讲话、作业不完成等。对于这类学生,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就不但要关心他们的学习,还要从生活上多多关心他们,让他们觉得这个社会还是温暖的,在心理上接受我们,这样才能听从我们的教导,从而走出生活的误区,正确对待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第三,进行心理辅导是帮助青少年形成健康人格的需要。青少年是儿童期向青年期的过渡时期,也是价值观和人格迅速发展和形成的关键时期。青春期中他们很冲动,一言不合,一事不如意,他们都有可能做出付出生命的事情。作为老师,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对他们伸出援助之手就显得尤为必要。比如,对于出现考试焦虑的学生,考试前,进行考前心理辅导,让他们对自身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耐心听他们的诉说,让他们缓解心中的压力,以乐观的心态来对待考试;再如,青春期中的他们,很容易产生对异性的爱慕之情,求而不得或者失恋的现象都产生过,而这类的学生是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容易走向极端。这时,作为老师的我们就不要“落井下石”或“幸灾乐祸”,耐心听他们的诉说,然后再和他们讲道理。我曾遇到过这样的一对学生,两个都是优秀生。我和他们约定,如果他们互相能对学习有帮助,成绩进步,就可以在一起;如果成绩退步,就分开。后来,因为成绩退步,他们就分了手,不过还是好同学,好朋友。除了这些情形的学生,还有苦恼中的学困生,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作为成年人的老师都要引导他们走出生活中的沼泽地,让他们以健康、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二、对青少年进行心理辅导的方法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老师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呢?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细心观察,是心理辅导的关键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任务首先是了解孩子,而为了了解孩子,就应该不断地观察、研究。不了解孩子,不深刻注意发生在他们内心深处的复杂活动,我们的教育就是盲目的,因此也就是无意义的。”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来自不同家庭、有着不一样成长经历的他们一个个个性鲜明,性格迥异。作为老师的我们,平时要多观察,多留心,才能摸准他们的心理特点,引导他们健康成长。遇到自卑的学生就多表扬他,让他们树立信心;遇到怯懦的学生,就要给他安全感,让他勇敢自信;遇到调皮捣蛋的学生,就要多加观察,寻找问题的根源。

2.持之以恒,是心理辅导的保证

现在的孩子承载的东西太多,肩膀上的担子压得太重。有时,一件小小的事情就会成为压倒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2019届有一个勤奋好学的学生,自己租房子在外面住,可突然有一天,她妈妈打电话给我,说她把自己关在出租屋里,谁也不见,也不愿意来学校。那天,她妈妈想强行撬开门带她去看心理医生,她还想从四楼跳下去。她妈妈没办法,只能天天把饭菜放在门口,然后离开。我打电话给她也不听,我就发信息和她聊天,开始她不回,一直到第四天问她吃饭了吗,她才回一个“嗯”字。终于有了一个字的突破,我信心大增,坚持和她通过信息聊天,虽然基本都是我一个人说,有时她才回一两个字,但我没有放弃,终于在第三周后的一天,她妈妈打来电话说,“老师,她终于肯见我了”。我知道她终于走出来了,可她还是不愿意回学校,我就坚持天天和她在网上聊天,她回我也聊,不回我就自己说,告诉她发生在班中的一些事情。寒假过后,开学前的一天,她主动打电话给我,说她能不能迟一天回校,我知道她彻底走出来了。

每一个孩子心理出现了问题,其实他们心中是明了的,我们要给他们时间,让他们从阴影中走出来,这个过程也许很短,也许很长,作为老师,不管过程长短,只要他们是我们的学生,我们就要持之以恒地帮助他们。

3.鼓励适当,是心理辅导的契机

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连大教育家孔子都对“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这类人无可奈何,可想而知,“无所用心”的人有多么难教了。可现在的学生都可以说是有“用心”,只不过他们的“心”不用在学习上,用在了电脑上、手机上,这也是令教师头痛的事情,都说禁手机、禁游戏,可却屡禁不止。

曾有一个学生,成绩一直是班中倒数的那一个,不管怎么教,怎么罚,都无济于事,后来才了解到他迷上了“王者荣耀”这个游戏。最后,连我都想放弃他了,可一想到他妈妈开家长会的泪眼,我又不忍心。我一直在寻找着如何才能打破这个僵局,一转眼,到了九年级,不知为何,他竟然喜欢上了化学这一科,第一次测验竟然考了87分,我找到他说“都说理化不分家,你化学都学得会,物理应该没问题”。果然他的物理渐渐跟了上来,我又和他说:“数理化是一体,数学你应该也可以。”后来他数学成绩渐渐好了起来,就这样,逐科解决,最后他还是考上了重点中学。

要转变一个学困生,确实是不容易的,作为一个老师,要花很多的时间、心思,才能有一点点成就,不放弃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会成材,这是作为教师的责任,也是国家、社会赋予教师的责任。

教育从来都不是一件轻松事,不抛弃一个学生,不放弃一个学生,是所有老师的心愿。在教育这条道路上,我愿不断继续摸索。

参考文献:

[1]谢千秋,王锭城.心理学[M].广东教育出版社,1990:277-294.

[2]邓梅,杨轶冰.论青少年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方法[J].齐齐哈尔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3).

猜你喜欢

心理辅导必要性青少年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高校辅导员的自我定位及学生管理工作的探讨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当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方法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