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提高赏析中国古典诗歌情感能力策略探析

2021-04-06邓小英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20期
关键词:友人古典赏析

邓小英

2020年考试大纲对古诗词鉴赏的要求是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其中对鉴赏评价的要求有两项:一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二是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等级为D。近些年题材多变,但难度不大,多为唐宋时期诗歌。而2020年高考全国卷1诗歌阅读题选用了陆龟蒙《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这首诗出得有些偏,作者不是大家所熟知的诗人,而5处的注解说明这首诗不好理解,学生容易产生“畏题”心理。对于诗歌阅读鉴赏,从初中到高中,语文老师从未松懈对学生的指导,到了高三更是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收获甚微。高三仍然可见很多学生在阅读鉴赏诗歌方面的能力不足,尤其难以赏析诗歌的情感内涵。针对以上情况,笔者以2020年高考全国卷1诗歌阅读题为例,提出以下有效提高鉴赏中国古典诗歌情感的方法,即古典詩歌情感“五步”探究法,借以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诗歌思想内涵的能力。

(2020·课标1卷)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①

陆龟蒙

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②。

因吟郢岸百亩蕙③,欲采商崖三秀枝④。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⑤,不怕江花不满枝。

[注] ①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②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裁诗:作诗。③《楚辞·离骚》: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比喻培养人才。④商崖:这里泛指山崖。⑤沈约,商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

B. 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

C. 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

D. 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

▲2.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

第一步,知人论世,即了解关于作者、写作背景的介绍,知晓诗(词)人的创作动机、写作风格,揣摩出诗歌的感情基调。关注注释,是知人论世的主要方法。在诗歌鉴赏阅读题里,关于作者及背景的信息往往并不全面。有些信息侧重于介绍时代背景,有些侧重于介绍人生经历,有些可能是出名的诗人,无任何介绍。那么,对于不同的情况,引导学生善于抓住不同的信息,理解诗歌的情感内涵。针对陆诗,笔者引导学生结合注释①⑤可知诗人与皮日休是好友关系,友人患眼疾,作为好友的作者想必相当关切。尾联“但医沈约重瞳健”可见诗人盼友人眼疾早日治愈,表达对友人关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二步,吟咏诗韵,以声求情。中国古典诗歌是最接近音乐的文学体裁。“诗歌”,先有歌后有诗。“乐府”“格律诗”“词”“曲”,皆有自己的节奏与韵律。通过吟诵诗歌,先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音韵美。同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消除学生“畏题”心理,激发学生欣赏诗歌的兴趣。此诗中“期”“诗”“枝”“织”均用“i”韵,读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可以让学生感受古典诗歌的音乐美。读准字音更助于初步感受诗歌的大意。如《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中的“和”字,读音为“hè”,意为应和,可见本首诗是诗人与友人相唱和的诗。教材连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酬谢答诗与和诗有相似处。诗人与友人情谊深厚不言而喻。

第三步,赏析内容,全面把握诗意。赏析诗句,必须抓诗题、诗眼、关键词、典型意象探究意境;抓选择题选项内容及情感的提示全面理解诗意。①抓诗题:可见本首诗是诗人与友人相唱和的诗。教材可连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酬谢答诗与和诗有相似处。另借助14题选项A理解、分析诗歌题目,可以发现诗题有着几重信息。第一重“袭美抱疾”,皮日休患病居家;第二重“杜门”,即闭门谢客;第三重“见寄次韵”,说明不是与外界不通音讯,也说明陆龟蒙这首诗歌是和诗。②抓选择题选项内容提示。B项解读首联,分析未能写成诗作,与友人春游失期原因,暗含作者对朋友的关系。C项综合解读首联第二句、颔联第一句和颈联,结合注释可以准确理解诗人从事教学工作,盼望走进自然,领略大自然的美好风光。D项解读尾联,结合注释⑤,可知友人患了眼疾,诗人盼望着友人康复。③抓关键词(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动词、形容词等):首联“失”“未”表未能与友人一起游赏的失落之感。④抓典型意象,感受意境美。颈联“野鹤”“山僧”是学生所熟知的意象,联想及“闲云野鹤”,僧人超凡脱俗,“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中营造闲适、清幽的意境不言而喻。

第四步,体味情感。在全面赏析诗歌内容——紧扣诗题、诗眼、关键词、意象、意境等多角度领悟诗歌中情感的基础上,进一步抓表达技巧分析,体味诗人含蓄深沉的情感。此诗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据注释5可知,友人得的病是眼疾。“重瞳”本指眼睛里有两个瞳子,喻指是一种异相、贵相。这里表达对友人患眼疾的宽慰之情,意为不要担忧。言外之意是等你眼睛康复,我们再一起赏春,饮酒,作诗。此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患病的宽慰及希望友人早日康复的心情。

第五步,提升素养。人物形象显现出的精神风貌,这一步必须引导学生欣赏诗歌抒情主人公的精神风貌,让学生在欣赏中提升个人情感素养。实际上,这也是揣摩出题者出题的意图。让学生分析陆诗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或借鉴,哪些地方能给我们启示,或是能不能看出诗人的心灵美(精神美)。联系实际生活,假如你的好友生病请假了,相信你也衷心希望他早日康复,期待未来一起在学习路上一起实现理想。结合前面四步探究过程,学生基本可以把握诗人的情感,那么宽慰友人,向往美好生活便成为诗人表达的主要情感。

以上古典诗歌情感“五步”探究法,是鉴赏古典诗歌情感的有效方法。笔者后期曾让学生把这方法应用多种体裁的诗歌阅读,如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陈与义《书怀示友十首(其一)》、吴潜《水调歌头·焦山》等,可见学生把握诗歌情感的能力明显提升。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逐渐减少引导,让学生熟练掌握此法,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搜索信息、自主探究的时间,培养自主鉴赏古诗能力。那么,学生日后在古诗的学习或考试答题中定能运用自如、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梁咏鸾.古典诗歌鉴赏课堂中情感分析的教学初探[J].语文月刊,2012(11):39-42.

[2]陈春云.“三步法”培养学生探究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J].中学教学参考,2014(28).

猜你喜欢

友人古典赏析
丁耀亢“敷衍”挚友
古典名画神配文,第一幅就笑了,哈哈
火烧衣裳
失眠
送别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作品赏析
轻古典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