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
2021-04-06许兴贵
许兴贵
摘 要:小学生的学习方式在不断地受到教师的影响,如果教师能够在数学课堂中教导学生掌握各种有效的运算方法,让学生内化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他们在运算学习中就会有所发展。众所周知,一切能力的培养应该先从重视开始,当教师开始重视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教学以后,就会在算式计算、问题解决等几个方面渗透运算的知识,从而让学生意识到想要学好数学,应该先从运算能力培养开始。
关键词:小学数学;运算能力;教学方法
引言:
数学的学习是一个非常需要各方面综合能力的学科,其包含最基础的数学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数学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而构建这一切的根源就是运算能力。无论是怎样的数学思考、解决思路,最终都是要具体实现在数学运算上的,运算能力是一切数学学习和研究的基础,也是必须具备的能力。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教材内容并没有涉及比较深的数学理论公式,主要就是培养数学运算能力。因此,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运算部分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运算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本文对此作出探究。
一、小学数学运算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良好运算习惯得不到培养
良好的运算习惯可以提高学生的运算效率,而良好的运算习惯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训练与培养。当前学生在运算习惯的养成方面存在如下问题:一是没有在计算前对题目进行观察分析从而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的学生一拿到题目就盲目地进行运算,在运算过程中很容易出错。二是学生没养成运算后认真检查的习惯,学生无论题目做得对错,认为做完了就算了事,没有认识到检查才能发现问题,发现自身运算过程的错误,才能更好地反思自己,不断改进运算过程。三是学生在做完题目后,没有养成总结与归纳的习惯,对运算过程中运用的方式方法缺乏反思性总结,影响了学生运算技巧的提高与知识经验的积累。
(二)简单的运算量大而较复杂的运算量小
在小学的数学运算教学中,教师往往会让学生通过大量重复的运算练习来达到练习运算能力的目的,这样的方式固然会有一些效果,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教师都倾向于用比较简单而数量庞大的运算,如用简单的加减乘除等题目来锻炼学生的运算能力,其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增长,但在日常的解题中并不只有这些简单运算的需求,还有一些较为复杂的高阶运算情况出现。大多教师可能会认为,只要将简单的运算都掌握牢固,那更加复杂的运算只不过是简单运算的复合罢了。其实不然,运算的难度与其复杂度的关系并不是线性的,不是说复杂的运算就是简单加减乘除的堆积,而是呈一个指数增长的态势,设计的位数越多,步数越多,计算的难度也就成倍增加,到这个阶段,运算并不只是一步一步简单运算按部就班的组合就可以了,各步之间还需要有条理的结合,学生在计算时很容易在步骤与步骤之间的过渡中出错,从而造成计算的错误。
二、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开展错题讲解课堂
在小学生的作业中不难看出,一些学生非常容易忽视自己的错误,永远不知道自己错在哪,导致数学学习的成绩难以提高。学生在小学的运算学习中会接触到许多和除法有关的知识点。为了能够提高学生除法运算的能力,教师的错题解决教学法会在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除法运算在小学数学中占有重要的运算地位,只有学生能够充分地掌握基础的除法运算方法,他们才能够进一步地学习具有多样化的运算式子。面对学生经常在除法运算中出现运算错误的情况,教师可以主要从作业方面进行错题教学。当学生能够在错题教学中有效收到错题讲解和正确运算方法指示后,学生就能够充分地认识到自己在运算中容易出现哪些错误,在今后的数学运算学习中避免再次出现运算错误,提高数学除法的学习效率。错题讲解课堂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为学生的运算能力培养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假设缺乏错题讲解,学生可能就会在一个错误的地方出现一直错误的情况,只有及时地详细描述错误,帮助学生找到正确运算除法的方法,学生的运算才会有进步。
(二)控制难易比例,简单和复杂都有涉及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运算练习肯定是必要的,如果因为担心运算练习让学生失去热情而忽略运算练习的重要性,那就因小失大了。教师要做的是适当调整运算练习中的题目难易度,简单的题目和复杂的题目都要能够在练习中体现,最好的模式是几道简单的题目后设计一道相关的复合运算题目,这样学生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简单运算,保证了基础运算能力以后,就可以运用这些能力去挑战一些比较难的运算练习。这样就不会让学生在运算时一直处于大量的枯燥的重复工作,能够在练习时有一些波澜,就好像在山区的公路每隔一段路程就会涉及一个弯道,来警示司机,防止司机打瞌睡,这样的运算练习也能达到相同的效果。不仅能从复合的角度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无论面对基础的运算题还是高阶的运算题都能够得心应手,也能够防止长时间单调枯燥的运算练习消磨学生的耐心,保证学生能够从心理和能力两方面都保持一个较高的运算水准。
(三)家长的配合
在重视学生的课外运算训练教学时,为了能够有效率地开展,教师需要得到家长的配合。教师可以在课后把一些训练题目提供给家长,让家长帮助教师监督学生的运算训练。为了能够确保学生在这一课中提高因数和倍数的运算能力,教师应该重视课后的训练教学,当学生放学之后,向学生的家长说明学生在这一节的上课知识掌握情况,然后请家长抽出时间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
结束语:
教师如果想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好学生优秀的运算能力,就必须要采取结合课内外教学法和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渗透练习巩固的教学方法。只有教师运用良好的教学方法巩固学生知识,学生才会用掌握的运算知识对式子做出正确的运算。总之,运算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练习,也离不开知识的讲解,学生只有把握好兩者的关系,才能够在今后的运算学习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黄路阳,郇红.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定位和培养模式[J].继续教育研究,2009(3).
[2]潘露露.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林区教学,2019(6).
(福建省霞浦县长春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