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的策略
2021-04-06刘来春
刘来春
摘 要:古诗词作为我国一种特有的文学样本,在中华文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从小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爱好,可以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使学生在古诗词丰富的人生哲理当中获得全面的成长,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因此,在小学古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兴趣培养,而不是一直强调学生在知识与技能上的掌握,导致因小失大,不利于学生良好文化修养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兴趣培养
古诗词教学一直都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由于古诗词短小精悍和意味深长的特点,经验不足的小学生很难理解古诗词所要表达的意境和情感,从而逐渐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师要从教学资源的优化入手,向学生展示古诗文化当中的生命力,让学生感受到古诗的内涵和价值。并且通过有效的班级古诗诵读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斗志,从而逐渐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古诗学习兴趣,为学生未来更深层次的古诗文化学习奠定基础。
一、加强微课资源的开发和使用
还原古诗词当中的美好画面感,可以更好地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让学生有机会亲身体验古诗词当中优美的情境。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教师可以使用微课资源来实现这一目的,利用简短、主题性强的微课来向学生传递古诗的情境,让学生从视觉、听觉等角度去接触古诗词,从而带给学生更加深刻的印象,在无形当中去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教学《咏柳》这一首古诗时,古诗当中描述了春柳的勃勃生机,但是对于联想能力并不强的小学生来讲,只讲述古诗当中的内容,是很难让学生在脑海当中呈现出相关的画面的。因此,在课堂上,笔者在网络上搜集了相关的真实画面资源,将课文当中所描述着的春日情境整理到了一起,并且配合上了舒缓、轻松的音乐,制作成微课,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让学生在阅读古诗的过程中可以在脑中形成相关的画面,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活力。
二、凸显古诗教学的生命意义
小学生的情感单纯而强烈,不容易自我调节。身为教师,我们应当承担起育人的职责,让学生可以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如此可以在无形當中去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真诚和关怀,有助于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小学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凸显出古诗教学的生命意义,唤醒学生的生命潜能,让学生联系生命去诵读古诗,扩展学生的生命经验。
比如,在教学《石灰吟》这一首古诗时,学生一开始阅读,会感觉不过是小小的石灰,对人类的发展没有多大的帮助,有什么值得人们大张旗鼓地来歌颂呢?在学生这样的怀疑下,笔者带领学生深挖了作者的背景知识,让学生了解到作者于谦在当时的朝廷上有着很高的地位,在明英宗被俘虏之后,是他不畏得罪同僚,力排众议,阻止了朝廷的南迁,捍卫了国家。在了解了这些知识背景之后,学生的阅读情感产生了明显的变化,从石灰这一小小的形象当中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得到了思想上的升华。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深挖词语、学生诵读、关联现实生活等手段来凸显出古诗的生命意义,从根本上去改变学生对古诗词的看法,让学生了解古诗词文化深厚的底蕴。从而真正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学习古诗词,体会古诗词的魅力。
三、开展古诗词诵读班级活动
丰富多样的活动可以有效地激发出学生的参与兴趣。结合对小学生性格的了解,组织合适的古诗词诵读班级活动,可以营造充满古诗文化的班级氛围,让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积极的情感,体会到古诗学习的成就感。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入手,引导学生进行情境诵读、竞赛诵读、集体诵读等多种诵读活动,丰富学生的诵读形式,让学生在诵读当中感受古诗词的价值。
教师可以使用分角色诵读的方法,通过将学生分成男生组、女生组、混合组、前后桌组等类别,让学生去扮演不同的诵读角色,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从而激发出学生的诵读斗志,避免单一的诵读方式导致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感受,让学生随时保持对古诗词诵读课堂的新鲜感。并且,在小学语文古诗诵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抓住小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年龄特点,创设相应的诵读情境,让学生可以变化多样的情境当中去深入感受作者的情感,随着情境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诵读节奏,进而提高学生的诵读质量,丰富学生自身的文化涵养。
本文针对基于兴趣培养的小学古诗教学策略展开了一番叙述。古诗学习兴趣的养成不是一堂课完成的,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了解学生的身心成长需求,构建活泼生动的古诗教学环境。让学生可以获得美好的诗情体验,感受到情感上的熏陶,从而丰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内涵,帮助学生养成积极、健康的古诗词学习态度,促进学生古诗词学习兴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冯淑连.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24).
[2]张歆沂,杨其勇.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课堂美育探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29(09).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第二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