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

2021-04-06程丹

课外语文·下 2021年3期
关键词:思辨性阅读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摘要】目前,高中学生思辨能力的培育越来越成为教育界甚至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颁布之后。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培育目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被推上了教育改革的浪尖,以培育学生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为主的,促进学生提升发现、实证、推行和批判能力,以阅读内容项目化和教学设计情境化为主的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对于培育高中生的思辨性阅读能力和深化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09-0103-02

【本文著录格式】程丹.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J].课外语文,2021,20(09):103-104.

近年来,“思辨性”成为语文教育领域的关键词,这不仅体现在相关研究性文章数量的不断增多上,也体现在中高考命题趋势上。注重培养学生“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不仅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也已成为目前语文教育界的共识。

一、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设计的现实依据

当今的时代是科技革命的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大数据、智库、AI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不断冲击着人类社会,对于我国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和新的人才培养规格,国家制定了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旨在培养高中学生的“語言建构与运用”能力、“思维发展与提升”品质、“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和 “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为了落实这些核心素养,设置了12条课程目标,并借助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18个学习任务群实现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学习质量要求。其中,“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作为必修课程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和“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重要载体。该任务群与文学阅读与写作目标、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目标以及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目标紧密相连、密不可分。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思辨性阅读教学旨在引导高中学生学习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发展学生实证、发现、推理和批判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逻辑性的提升,进而提升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能力。而在以往的教育当中,我们虽然在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方面有不自觉的运用与强调,但是在逻辑抽象思维教育方面则呈现严重短缺的现象。因此,迫切需要加强思辨性阅读教学来弥补这项短板,增强学生的思维逻辑性和深刻性。

二、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

“思辨性阅读教学”是通向“思辨性阅读”具体化、实践化的重要桥梁。这种教学模式冲击了以往传统的教育形式,打破了固有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重讲授、轻质疑,重老师、轻学生的传统教学观,符合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观,教学从关注学科走向了关注人,从原来的重过程转向重结果,师生相互交往、互动,实现对文本的解读和重构,改变学生认识特点,训练学生的论证说理能力。在师生共同创生和开发课程的过程中,高中生不断拓宽思维活动的宽度与深度,重构原有认知结构,探索新的未知领域,是培养和提升学生发现、实证、逻辑、发散和创新思维的高阶思辨性教学活动。

“思辨性阅读教学”不仅是新课改教学观的要求,也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思想不谋而合。从思想来源上看,建构主义理论来源于认知加工学说,及皮亚杰、维果斯基和布鲁纳等人的思想;从思想构成上看,分为知识观、学生观和教学观三部分内容;从思想层次上看,建构主义分为初级学习和高级学习两个层次。总的来说,建构主义吸收了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信息加工理论、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等思想,强调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面对“思辨性阅读教学”文本,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理解,基于自身原有的认知结构主动构建对文本进行信息加工,构建自己的观念。高中语文文本阅读本身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从微观上汲取细节,从宏观上搭建框架,从而形成那个完整的信息链,借助合作学习和教学情境,透过现象探索本质。

三、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设计的实施建议

(一)教学设计情境化

在实施教育教学过程中,引入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具有重要意义。新课改提出,教育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确保学生作为学习者的主体性。教师要力求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转变原有的教学观念,着力推进以情境为载体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

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环节中,教师不仅要备课也要备学生,了解学生现有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的差距,利用维克多·雨果最近发展区原理,引导学生在现有素养上不断追求更高水平。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教师要不断地尝试和学习新的教学工具和智能化教学设备,使其为我所用,增加课堂内容的信息量,拓宽学生学习空间,增加学生学习的深度和宽度。在强调情境教学的今天,教师通过适当的教学工具或者技术可以将真实世界引入到课堂之中,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增强学习的体验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此外,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开发课程资源,利用大数据、智库等多种平台,实现资源与现实,现实与课堂相互衔接,使社会热点成为学习资源,公众事件的多种声音成为讨论、分析的资源,拓展学生阅读领域,使学生认识到思辨性阅读不仅仅局限于一种文本阅读,而是贯穿高中语文学习的全过程。引导学生透过实践表现,走向事件的内核与实质。合理开发思辨性阅读学习资源,构建多层面、多角度的立体教学情境,增强课堂教学的体验感、学生学习的深度、思维逻辑性和深刻性。

(二)阅读内容项目化

围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将阅读内容划分为若干个项目并进行实施。教师可以打破原有的单篇教学的传统模式,根据课程标准对课本内容进行合理取舍,分成若干个项目,为每个学习项目设计教案,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辨析每个项目内容。文本论点呈现的方法、思考问题的角度、论据呈现的种类、论证方式等都可以作为一个教学项目进行设计教学。当然,单独的一篇文章也可以作为一个项目,通过组织高中生共同阅读、合作探究,进而把握论述文阅读的一般方法。不管教师采用何种项目分类,必须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着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促成学生有意义地进行学习,切实提升学生的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使学生在体验式项目学习中发展自身推理、发现问题的能力、实证和批判的能力。另外,思辨性阅读内容不仅仅局限于论述文文本教学,创造性地引入非论述文文本可以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思辨性阅读应该贯穿于高中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对于学生成长成才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通过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能力,提升高中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对于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现实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符合新时代对于高中生培育目标提出的新需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斯蒂芬·D.布鲁克菲尔德.批判 性思维教与学[M].钮跃增,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3]北京华美杰尔教育研究所.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大纲[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4] 褚树荣.思辨何为:“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解读[J].语文学习,2018(8).

作者简介:程丹,1980年生,江苏徐州人,本科,教师,研究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思辨性阅读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以思辨性阅读彰显语文课堂思维品质
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策略研究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