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越时空的爱

2021-04-06翁奕君

课外语文·下 2021年3期
关键词:面对面远距离

【摘要】爱的表达,看起来浅显,口语与书面的表达似乎都信手拈来。但是,学生的表达在头脑中已形成从抽象主题到具象语言的转化的过程,并不是一件易事。这就需要借助阅读来创设情境,将阅读与写作勾连,寻找学生表达的决定性瞬间,促进爱的表达。

【关键词】爱的表达;面对面;远距离;创空间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09-0078-02

【本文著录格式】翁奕君.跨越时空的爱——浅谈“教学做合一”观照下的表达策略[J].课外语文,2021,20(09):78-79.

表达,可以分为书面和口头两种形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学段目标与内容”这一板块中,在习作和口语交际里都传达了对中年级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要求。表达的要求,随着学生年龄增长而步步提升,然而却难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的表达中得到启发与引导。

爱的表达,看起来浅显,口语与书面的表达似乎都信手拈来。但是,学生的表达在头脑中已形成从抽象主题到具象语言的转化的过程,并不是一件易事。在陶行知的视界里,“教学做合一”的做,不是蛮干式的“单纯的劳动”,也不是空想式的单纯的劳心,而是在劳力上劳心的活动。这就需要借助阅读来创设情境,将阅读与写作勾连,寻找学生表达的决定性瞬间,促进爱的表达。笔者以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会飞的抱抱》《我永远爱你》为例,以绘本阅读渲染学生情感体验,以绘本拓展写作,让学生尝试跨越时空来表达爱,创建学生个性化表达展现的舞台。

一、面对面,拿起爱的金话筒

中年级学生的表达欲望和要求明显不如低年级:犯错时,学生会低头不语,其实他们并不知道如何表达师长想要的回应;不确定的问题抛出时,学生会羞于回答,其实他们害怕回答错误时的那份窘迫;太难的问题摆在面前时,他们会止步不前,其实他们因找不到解决的办法而踌躇……学生难以开口的表达,止于平静的沉默,让表达的空间逐渐狭隘,甚至连当下的真实情境都会变成一片死寂。面对面的情境,如何表达爱,可以从《猜猜我有多爱你》中寻找钥匙。

一个简单的爱的故事,兔妈妈和兔宝宝在睡前各自表达着对对方的爱。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寻找兔宝宝是怎样来表达爱的,并且把爱的表达方式罗列出来,再让学生以兔宝宝的爱的表达为抓手,与兔妈妈的回应一一对应起来。这是在阅读过程中,以文字的方式解锁了兔妈妈和兔宝宝面对面的情境。将真实的情感语境转化为搜索、整合信息的能力,在对文字的品味中探寻了如何表达和回应对方的言语中传达出来的爱。

学生的生活情境中,也会有许多类似的表达爱的场景,但是真实情景下可能连一句简单的“我爱你”都难以说出口,更何况像书中的文字那样,加上一些具体的描述,如“把手臂张开,开得不能再开了,并说我爱你,有这么多……”,兔妈妈与兔宝宝之间每一次爱的表达互动时,或是都用身体的动作来直观地表现爱有多少,或是选取眼前的场景类比,如“我爱你,一直到远远的小河那边”,将爱有多少转化为距离有多远,具象化了抽象的主题——爱。不同的动作,都可以表达爱;距离的远近,也可以表达爱的深度。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调动他们的多元感官,爱还可以是听到的声音、尝到的味道、摸到的形状、看到的颜色,可以形成这样的句子:我爱你,就像_______,因为______。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爱的表达宣之于口显得越来越难得,并不是说学生不知道如何表达,也不是缺少表达的空间,而是这类抽象的主题,让他们难以找到一个真切可感的抓手,而这个抓手,是需要教师在阅读活动中指引,学生在阅读活动中体验和尝试,方能发现爱不仅可以面对面表达出来,还可以借助一些具体的体验,让爱更加直观具体。

二、远距离,蓄力爱的接力棒

面对面表达爱,尚且有具体的情境下的情感渲染,遥远的距离,似乎让爱的表达陷入难以表达的怪圈。距离的变化,是否会造成爱的表达的困难?似乎前人给学生留下了不少的启发,路途中辗转的信笺好像可以摆脱距离带来的束缚,绘本《会飞的抱抱》就打破了遥远距离的限制,传达了孙子给奶奶的爱。

抱抱,一个面对面才能发生的动作。故事中的抱抱却飞了起来,穿行了遥远的距离来到了奶奶的身边,变成送给奶奶的礼物。儿童对世界的那份坦率开放正是对世界真实的重演。抱抱是一个爱的直接表达,为了克服距离的遥远,主人公选择了邮寄的方式来表达爱。这是一个孩子天真的想法,但是奇怪的是,书中所有知晓他心意的成人并没有阻止或者质疑这个抱抱的邮寄,而都以自己的行动来帮助孩子达成愿望。故事中正是建构了这样一个真实、有温度的世界。

教师在带领学生阅读绘本时,可以尝试重新组合构成这个故事的发生与发展。“抱抱”在故事中其实就是一封特别的信件,这封信件的邮寄,带领学生梳理故事中所有帮助邮寄这个抱抱的人物,形成抱抱邮寄的人文地图。人文地图的形成只是对故事内容的初步探究,深入探索是这个邮寄的抱抱除了有表达孙子与奶奶之间的爱,还催化了陌生人之间的情感。这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极易忽略的,学生可以通过细读文本和图片,对细节揣摩和推断,在人文地图上标注陌生人之间关系变化,也可以预测他们未来的情感发展线。正是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这种有意义的做,是充分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体力行动和精神力量的活动,是师生不断探索创新的过程,是包含有行动到思想到創造新价值的过程,是在做之上的教学相长的活动。”

一个简单直观的动作——爱的抱抱,在邮寄过程中,却拉近了陌生人之间的情感距离,加速了陌生人之间的情感温度,形成了一种爱的接力。其实,爱的表达不一定只是亲近的人之间的,还可以是陌生人之间的,表达方式也可以根据情况进行相应的选择。

三、创空间,延续爱的生命线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只存在于当下共同生存的空间内。那么,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其实学生表达的空间就显得格外狭窄。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学做合一”有着内在连锁性,“教学做”都有一个共同的中心,这个中心就是事,即我们的实际生活,我们的全部课程。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会接触到死亡,非人力所能及的是,总会有珍惜的人离开身边,那么如何跨越空间的限制,表达对他们的爱?绘本《我永远爱你》会让学生有所启发。

故事中的主人公的“我永远爱你”表达的对象是他的亲人、朋友、狗——阿雅。阿雅陪伴主人公一起长大,却难以摆脱生命时空的限制,最后只能伤心地与阿雅说再见。阿雅是一只狗,它并没有人那种外化的表达。教师依然可以让学生在图文中探寻阿雅表达爱的细节,并且让学生尝试来扮演阿雅,说出从动作和表情中推断出来的阿雅的心里话。另外,故事中的主人公经常会对阿雅说“我永远爱你”,但是他的父母兄妹并没有在阿雅在世时说过。教师可以在此处创设一个对比空间,重回阿雅在世的情境,主人公依然会常常说“我永远爱你”。而他的父母兄妹在面对阿雅不同的状态,会有什么反应?让学生再造绘本中的留白。死亡并没有让主人公停止对阿雅爱的表达,阿雅的篮子会送给需要的狗。哪怕离开了共存的空间,阿雅却在另外一个空间永存。在此处补白一个表达空间,把阿雅的篮子送给需要的狗时,让学生说一说主人公会对长留心底的阿雅说些什么。爱的生命线并不会停止,会在不断创造的新的空间中永存,表达也不会停止。

教师在指导学生的阅读过程中,要通过创设多元的表达空间,让学生完成对书的信息编码和心智编码。通过多种形式的代入式读写,让学生在情感的体验和渲染中,发现对文本的自然投射,配角论、环境论。只有让孩子在经历过、体验过产生同理心,才会在表达中有更好的状态。

著名学者钱锺书曾经说过,你可以通过一滴水让人联想到大海,但不能看到一块砖就想到万里长城。其实,我们所期待的学生的表达状态,像说话一样写作,说话像写作一样。学生的口语表达是一种能力,虽有限制,但有自由。只有让学生插上自由的翅膀,才能乐于直抒胸臆。同时,口语表达的锻炼也在助推书面表达。

以爱的表达为例,学生的表达有时候需要一种触发,让大脑中的链接,打通许多东西。这种触发需要教师的关注和引导,带领学生在阅读中做好充足的准备,即为教师的“教”;学生积累足够的东西,在专注与广博中,等待自身表达的决定性瞬间,即为“学”的过程。就像摄影者在某一个特定时刻:将形式、设想、构图、光线、事件等所有因素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学生的表达也是如此,除去将眼前情景的概括之外,画面背后有联想,情节之中设联系,而学生具有将这些串联起来的思维能力,阅读活动中这类训练,即学生的“做”。只有“教学做合一”,正视阅读活动中学生的审美体验,才会有意外之喜。

参考文献

[1]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刘黎明,刘应宏.陶行知的儿童观探析[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8(3).

[3]周益民.给孩子一座带得走的文学馆[J].中国图书商报,2009.

[4]岳乃红.图画书阅读教学:讲出好的故事[J].中国教育报,2013.

作者简介:翁奕君,女,1992年生,江苏苏州人,本科,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为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面对面远距离
零距离与远距离
高速公路远距离供电系统
捐献
韩检方要“面对面”调查朴槿惠
空袭远距离支援干扰机阵位选择及航线规划
远距离供电系统在滁马高速的应用
乏燃料后处理厂退役用远距离操作技术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