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北山区幼儿园教师培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2021-04-06邓雪玲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30期
关键词:培训幼儿园教师

邓雪玲

【摘要】近年来,随着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及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幼儿园的教育飞速发展。在办园过程中,为提高幼儿园教师素质,促进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幼儿园越来越重视教师的培训,各种园本培训、校外培训也应运而生,可谓百花齐放、五花八门,从而也衍生了许多幼儿园教师培训的问题。特别是山区幼儿园教师的培训,由于培训制度的不完善、学前教育水平不均衡、培训机构的水平参差不齐等原因,面临着更多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粤北山区幼儿园教师培训现状的深入调查及研究,总结山区幼儿园教师培训相关的发展经验,提高教师对培训的重要认识,促进山区学前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粤北山区;幼儿园;教师;培训

近年来,随着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及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幼儿园的教育飞速发展。在办园过程中,为提高幼儿园教师素质,促进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幼儿园越来越重视教师的培训,各种园本培训、校外培训也应运而生,可谓百花齐放、五花八门。从而也衍生了许多幼儿园教师培训的问题。特别是山区幼儿园教师的培训,由于培训制度的不完善、学前教育水平不均衡、培训机构的水平参差不齐等原因,面临着更多的问题。因此,幼儿园教师培训应从有利于学前教育质量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幼儿园教师教学能力角度出发。

一、粤北山区幼儿园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

以粤北山区英德市为例,通过对该地区200多所幼儿园的教师进行调查发现幼儿园教师培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参与积极性不高

多数幼儿园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少数教师认为培训非常重要或者比较重要,更多人对于培训持有无所谓或者消极的看法。

2.培训名额较少

大部分教师只能偶尔接受培训,甚至10%的几乎没有接受过培训,高层次的学院教师培训名额更是少之又少。

3.培训形式单一

培训类型不是特别丰富。以集中培训、讲座学习、网络培训为主。

4.培训制度不完善

关于幼儿园教师培训需求评估、培训激励,培训时间保障等相关方面内容的制度建设不足。

二、粤北山区幼儿园教师培训存在问题的原因

1.主观能动性较低

粤北山区幼儿园的教师入职门槛较低,导致师资水平较低,个人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严重缺乏,有的偏远山区因为招不到老师,而招收没有幼儿园教师资格证的教师上岗,部分教师认为不参加培训照样可以教孩子,不熟悉教育学、心理学照样可以为师。

2.缺乏培训政策的支持

国家虽然对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了,但是涉及到幼儿园教师岗前培训与入职教育的一些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仍然比较欠缺。

3.培训内容不具创新

山区幼儿园教师培训效果不突出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缺乏创新。没有对受训教师的当下专业需求进行调研,吸纳受访教师的意见,没有要结合当下专业的发展需要,对培训内容的进行发掘和创新,培训内容老生常谈。

4.培训监管力度不强

粤北山区幼儿园教师培训工作拥有自身的培训特点,粤北山区幼儿园对于教师培训工作缺乏科学而系统的规划,培训过程的监管力度较小。此外,教师培训部门工作人员的频繁变动,也会对教师培训工作的开展及实施起到影响。

三、粤北山区幼儿园教师培训的对策

(一)建立培训考核制度

粤北山区的学前教育应该在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指引下,结合本地学前教育的实际需要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制定具体可行的地方性教师培训制度,使本地区的教师培训工作有章可循。

1.保障培训经费的支出和使用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经费投入力度也加大了,以粤北山区英德市为例:英德市公办幼儿园教育工作考核内容和标准中明确的提出了:“按照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用于教师培训。教师培训经费没达到要求,每低1%扣0.5分。”确保培训经费的支出和使用。

2.落实教师继续教育制度

以粤北山区英德市为例:英德市公办幼儿园教育工作考核内容和标准中明确的提出了: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和多种项目的教师梯级培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开展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等各层次教師培养。 缺教师继续教育制度,扣0.5-1分;缺教师培训情况一览表,扣0.5-1分,等等。

(二)提高参与积极性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提到“学习先进学前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粤北山区应该调动幼儿园教师参与教师培训的积极性,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积极向教师灌输终身学习的理念,激发个人自主学习的意愿,建立内部奖励机制,用奖励激励教师的向上动力,帮助教师分析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制定合理的个人成长规划。

(三)培训内容全面化

粤北山区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工作,未能充分考虑受训教师专业差异性的问题及教师学历背景、职称、学科等因素。培训内容,比较笼统和单一,山区幼儿园应有意地研究教师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培训需求,并把学校的整体发展与教师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紧密的结合,着力探索适合全体教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性的培训内容。例如,

1.教育教学理论:加强粤北山区幼儿园教师的职业道德培训,学习先进教学理念,提升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2.教育实践与考察:提高粤北山区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向名幼儿园和名教师学习,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

3.现代教育技术:提高粤北山区幼儿园教师的计算机技术能力,能熟练的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进行辅助教学。

4.课题研究:提高粤北山区幼儿园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总结实践经验,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四)培训方式多元化

借鉴园本培训和影子教师等培训模式,以幼儿园为培训现场。第一种方式,入园培训。培训教师到幼儿园来,围绕教师真实的保教工作任务,针对教师的问题和困惑展开针对性的指导。第二种方式,教师跟岗。通过师徒式地跟岗学习,对幼儿园一保教活动的组织、教学活动的开展、环境创设、游戏观察与点评等进行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

(五)建立培训组织架构

幼儿园所开展的教师培训,如果以整个管理组织来划分,一般可以分为省一级、市一级、地方一级的三个比较明显的层次。但是,针对山区幼儿园的特殊情况,可以建立更为细化的组织架构:园本培训——镇本培训——片区培训——地方一级培训——市一级培训、省一级培训。以地方一级培训为中心建立地方一级的培训机构,往下延伸片区培训——镇本培训——园本培训,往上延伸市一级培训-省一级培训。对于这些不同的组织层次,培训的内容也不是完全相同,充分满足不同教师培训的需求。以粤北山区英德市为例:英德市教师发展中心成立学前教研中心组(地区一级培训机构),往下延伸片区培训(英城片、英东片、英西北片等六个片区)——镇本培训(浛洸镇、黎溪镇、大湾镇等24个乡镇)——园本教研(全市200多所公办、民办幼儿园),往上延伸市一级培训(清远市学前教育教研中心组)——省一级培训(省教厅、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等)。

通过对粤北山区幼儿园教师的培训活动的深入了解,对山区幼儿园教师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指明方向,幼儿园教师培训工作的完善和整合进行深入的探讨,进而促进山区幼儿园教师的培训管理工作的持续改善,帮助山区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建立一种与教师个人发展相适应的师资培训新思路与模式。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

猜你喜欢

培训幼儿园教师
会议·培训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会议·培训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爱“上”幼儿园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教师培训还需“精准滴灌”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