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乐演唱舞台表演能力的培养探析

2021-04-06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表演者音乐作品声乐

鲍 利

(安康市文化产业发展中心,陕西 安康 725000)

一、引言

声乐本身属于表演艺术,演唱不仅是声乐艺术的表现形式,同时也是舞台表演的一种形式,也就是说,人们需要通过演唱的形式展示声乐技巧与能力。而作为一种舞台表演形式,表演者在演唱的时候必须具备舞台表演的能力,具备良好的演唱心理,同时体现出良好的舞台风度与气质,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舞台演唱风格,进一步增强演唱的表现力,呈现出更好的声乐效果。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舞台表演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为学生创造更多舞台表演的机会,让学生在舞台表演实践中不断总结表演经验,形成强大的心理,提高自己的舞台表现力。

二、声乐演唱表演概述

(一)声乐演唱舞台表演的作用

音乐演唱作品具有较强的感染力,演唱者通过舞台进行作品展示的时候首先应该发挥出自己声乐方面的能力,同时还应该通过自身的表演丰富音乐作品内容,展示出音乐作品中人物的形象与情感,增强音乐作品的感染力。舞台演唱不仅是音乐作品的复制与呈现,同时也是演唱者对音乐作品的二次创作,通过舞台表演的形式展示出自己对音乐内容的理解,这样充满自身情感的舞台表演能够赋予音乐作品全新的生命力。

值得注意的是,表演者在进行二次创作的时候不能够违反音乐作品原来的内涵,应当将自身当做是音乐作品中的人物,在演唱中展现自己最好的声音状态,让现场的观众都能够进入到音乐作品的情境中去,完成一次完美的舞台演唱。视听原本就是一体的,而声乐与表演也应当成为一个有效的整体,表演者在进行演唱的时候总是会面对现场的观众,而对于观众来说,其不仅能够听到音乐以及演唱的声音,同时还能够通过视觉认知影响自己的情感。从这个方面分析,演唱者也应该关注观众的基本反应,满足观众的视听需求,增强演唱舞台的感染力和艺术性。

(二)声乐演唱舞台表演的原则

表演者在进行演唱以及舞台表演的时候首先应该遵循的原则就是情感投入性原则,演唱者必须了解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创作意图,理解音乐创作者的内心情感,拥有与创作者相同的情感,这样才能够在演唱的过程中展示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包括在演唱过程中的舞台表演动作设计,也是在明确音乐作品内涵以及情感的基础上开展的,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演唱与表演情绪的统一。其次就是创作原则,演唱者在表演的过程中应该多参考前人的经验,但不能够完全模仿,而是应该以自己的表演方式融入自己的情感体会,这样才能够提高音乐作品的生动性,加强舞台感染力。

三、声乐演唱表演教学的现状

(一)教师缺乏表演教学意识

当前很多声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学生声乐以及演唱技巧的培养,忽略了对学生舞台表演能力的培养。这样一来,学生也不再重视舞台表演能力的提升,而是花费大量的时间开展声乐训练。这样的声乐教学方法比较枯燥单一,难以引起学生的训练兴趣,再加上学生的舞台表演技巧缺乏、舞台表演经验不足,最终进行舞台演唱展示的时候就容易出现心理紧张、怯场等意外状况,影响整个演唱的质量。

除此之外,由于对舞台表演能力不够重视,当前很多教师自身的舞台表演经验较少,这样的教师很难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对于学生之后的学习发展没有益处。

(二)学生缺乏舞台表演意识

除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舞台表演有所忽略之外,表演者自身也缺乏舞台表演的意识。一场完整且优秀的表演应当能够感染观众,给观众带来听觉与视觉统一的体验,如果只展示表演者的声乐技巧是很难征服观众的,也会影响音乐作品的呈现效果。因此,高质量的演唱一定是展示表演者综合素养的表演。但是由于学校不够重视舞台表演能力的培训与提升,导致学生的舞台表演经验不足,难以感受舞台表演与声乐演唱融为一体的艺术魅力,很多表演者自身都不重视舞台表演。这样一来,到真正进行舞台演唱的时候就会出现肢体动作单板单一、表情僵硬等问题,影响整个舞台表演的效果,难以达到观众的审美要求,更别说抒发音乐作品的内在情感。这样不良的舞台经历可能会对表演者产生负面的影响,导致表演者对舞台产生恐惧的心理,影响其之后的演唱发展。

(三)学生缺乏艺术表现力

在演唱音乐作品的时候,表演者应当将自己的感情、形体以及声音三者融合在一起,增强演唱的艺术表现力,强化表演的效果。表演者自身的情感处理技巧、形体表现特征以及声乐表现能力都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三者能够形成演唱者的艺术风格,这也是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但就目前的声乐教学情况来看,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更加重视声乐方面的培训,对于学生情感表达、形体方面的训练并不重视,这导致学生在演唱的过程中缺乏艺术表现力,使得音乐表演失去生命力。

四、声乐演唱舞台表演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增强学生舞台表演意识

1.加强培养鉴赏能力

对于声乐表演学习来说,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广泛了解成功的、经典的音乐作品,同时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在欣赏的过程中能够利用专业知识对其进行分析与体会,提升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经过对很多著名音乐演唱表演现场的分析发现,很多著名歌唱家在演唱的过程中会融入民族特色,这样的表演风格更加通俗化和大众化,能够提升表演者的舞台亲和力,同时还能够增强歌声的感染力,让观众在聆听的过程中产生情感共鸣,取得更好的艺术效果。针对不同情感、不同表现形式的音乐作品,教师还可以通过实践的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贴近音乐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深入感受创作意图,了解更多的音乐作品,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并逐渐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思考,产生自己的创作想法,为之后的舞台表演做铺垫。

2.加强培养联想意识

在声乐演唱表演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加强对学生联想意识的培养,提高演唱的情绪感染力,通过添加肢体表演的形式强化表演的艺术性特征。除此之外,表演者还可以利用创造性的音乐活动培养自己在音乐表演领域中的创造性思维。对此,表演者应该勇敢尝试音乐创作活动,将音乐作为自己体会以及感知情感的一种方式,尤其是在音乐表演艺术的学习中,不仅需要感知他人的音乐作品,同时还应该利用音乐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在进行创造性音乐活动时,演员可以不同遵守过多的音乐创作规范,最主要的是能够将自己的想法与情感通过音乐的方式展现出来,同时培养自己的即兴创作能力,体会音乐的魅力①。

(二)创新舞台表演教学形式

首先,为了强化演唱者的舞台表现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不断创新舞台表演教学的形式,吸引学生参与舞台表演教学实践,并结合当下的时代潮流进行专业表演内容与形式的创新,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拓展学生对于舞台表演的认知。

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与性格特征,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采用具有个人特色的表演方式完成声乐训练,提升学生的发声技巧以及表演技巧。

再次,教师还应该带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内在情感进行揣摩,同时鼓励学生以自己的视角对音乐作品进行二次创作,在不改变原作品基本情感与内容的前提下融入自己的情感与思想,这样就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创作以及鉴赏能力。经过这样的创作之后,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情感认知将会更加深入,对于其舞台表演形式也会有更加深刻的认知。

最后,教师还可以采取小组比赛等多种形式增加学生的表演经验,激发其竞争意识,实现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最终实现共同发展②。

(三)提供更多舞台表演机会

声乐演唱离不开舞台表演,只有不断精进舞台表演技巧,才能够呈现出完美的演唱舞台。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为学生创造更多舞台表演的机会,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舞台表演实践,并在舞台表演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表演经验。对此,教师在声乐教学中应该融入形体教学与拟态舞台教学,模拟舞台的状态,并引导学生精进自己的姿态、肢体、面部表情的展示,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总结自己的舞台表演经验,明确自己在舞台表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与同伴以及教师进行沟通,提高自己的表演能力。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不断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将舞台表演与实践纳入其中,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校举办的各种舞台表演节目与竞赛中去,增加学生的舞台表演经验,并帮助学生形成较强的心理素质,逐渐在表演实践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风格③。

五、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群众对于文化艺术作品的鉴赏水平也逐渐提高,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声乐表演者更加应该提升自己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教师则应该重视舞台表演的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表演实践的机会,帮助其形成独特的表演风格,为观众呈现更好的舞台效果,不断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

注释:

①江楠.声乐演唱教学中舞台表演能力的培养路径探索[J].明日风尚,2020(01):109+111.

②傅蓉.试析声乐演唱教学中舞台表演能力的培养[J].北方音乐,2017(13):195.

③温静.试析声乐演唱教学中舞台表演能力的培养[J].当代音乐,2017(11):61-62.

猜你喜欢

表演者音乐作品声乐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雷晓伟音乐作品选登
妙猜两数
辨其体、感其韵、品其意——基于“曲式”的音乐作品阅读
2012年龙年网络春晚节目单
论表演者权体系*
聪明的表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