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阙穴隔姜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观察

2021-04-06朱栋华笪妮丽

光明中医 2021年6期
关键词:右归丸阳虚证神阙穴

段 霞 朱栋华 笪妮丽

慢性疲劳综合证(CFS)属于一组症候群,以原因不明的疲劳,休息后不能缓解为突出表现,时间大于6个月,又称为肌痛性脑脊髓炎,关于本病的定义及诊断目前存在一定的争议,但此病已成为影响现代人生活工作的重要因素,随着每年发病率的增高,如何缓解此病带来的危害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本病现代机理尚不明确,且治疗手段匮乏,长期疗效并不理想,因此开展针灸治疗此病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社会意义。诸多研究表明[1],针灸对慢疲劳综合征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对于改善本病的疲劳症状、睡眠质量及精神状态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笔者采用神阙穴隔姜灸法与右归丸对比治疗脾肾阳虚型CFS,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所有符合CFS脾肾阳虚证诊断标准的64例患者均来自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江苏省人民医院句容分院针灸科门诊,将患者按就诊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2组病程均为6~24个月。其中治疗组男性13例,女性19例;年龄均值(35.58±9.83)岁;在病程方面,均值为(13.46±0.48)个月。对照组男性12例,女性20例;年龄均值(36.50±7.64)岁;在病程方面,均值为(12.30±0.44)个月。在年龄、性别构成、病程方面,对比2组的结果皆未见明显不同(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以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1994年公布的诊断标准为参考[2],详情为:(1)反复或持续发作的疲劳,休息不会使其获得实质性改善,持续时间在半年以上;基于实验室检查、体征检查与病史,证实不存在可导致相似症状发生的其他疾病。(2)发生疲劳后,以下表现中并存4类或超过4类,同时不断复发或持续存在的时间已超过半年:①注意力无法集中,或者短期记忆力下降;②咽喉疼痛;③颈部或腋窝淋巴结肿大或伴触痛(有淋巴结肿大应进一步查找原因,以免误诊);④肌肉疼痛;⑤未见红肿症状的多关节疼痛;⑥睡眠障碍;⑦在类型、发作方式与严重程度上,不同于以往的头痛;⑧运动后疲劳存在时间达1 d。

1.2.2 中医诊断标准(1)虚劳诊断标准:以试行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所示诊断标准为根据[3]:①存在较长病史,以及存在可导致虚劳的致病因素;②主症:乏力、气短、脉弱、神乏,次症:懒言、自汗、舌淡。确诊条件为:满足第①项,并满足2项主症与1项次症。(2)脾肾阳虚证中医证类标准:以《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以及《中医证候诊断治疗学》[4]所示诊断标准为参照。主症:①畏寒肢冷;②食少纳呆;③气短懒言;④倦怠乏力;⑤腰酸腿软。次症:①脘腹胀满;②腰部冷痛;③夜尿清长;④大便不实;⑤脉沉弱;⑥舌淡有齿痕。 本证确诊的条件为:满足上述2项主症以及2项次症。

1.3 纳入标准(1)与上述诊断标准都相符人员;(2)年龄介于20~50岁人员; (3)不存在器质性病变人员; (4)于《知情同意书》上签字确认参与研究人员; (5)神阙穴周围不存在皮肤破损与感染现象人员。

1.4 方法

1.4.1 治疗方法(1)治疗组:①取穴依据:穴位定位的根据为《经络腧穴学》[5]。神阙穴:处于脐区,脐核心处。②器具:锥形艾炷(南阳仙草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生产批号:20181016,规格:15 mm×20 mm),新鲜姜片(直径约3~3.5 cm、厚约0.3~0.5 cm的薄片,中间用针刺数孔)、点火器、凡士林。③操作方法:患者呈仰卧位,使腹部完全暴露,先将凡士林涂抹于神阙穴周围,并在此穴位上放一片鲜生姜,之后于此姜上放艾柱,再将艾柱点燃施灸。等到整个艾柱烧尽,将艾灰清理掉,再放第2壮艾柱再灸,共需5~7壮,施灸期间,密切关注病人,如果施灸部位灼痛,那么暂时上抬姜片,以施灸处与附近发红但未起泡为准。此项治疗单次用时约为0.5 h,1次/d,一个疗程合计进行10次不间断治疗,疗程间暂停2 d,合计进行3个疗程治疗。(2)对照组:口服右归丸(厂家为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药厂,国药准字Z11021040,规格为9 g×10 丸)。此药用法为9 g/次,3次/d,共进行30 d不间断服用。

1.4.2 观察指标(1)疲劳量表-14(FS-14):对患者疲劳状况展开评估,共涉及14个条目,其中8个条目反映的是躯体疲劳,6个条目反映的是脑力疲劳,各条目0~1分,分值愈高,提示疲劳程度愈重。评分累积值即最终统计量。(2)中医证候积分评定:以《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以及《中医证候诊断治疗学》针对CFS脾肾阳虚证所拟定的“症状分级量化表”为参照,评分愈高,提示症状愈重,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进行评分。

1.4.3 疗效判定标准以《中药新药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指南》所示“中医证候症状疗效标准”为参照[6],在已明确CFS治疗前与治疗结束积分的基础上,通过尼莫地平法[(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来求解证候积分,以此评估疗效,疗效判定标准详情为:临床痊愈标准:中医临床症状基本或完全消失,证候积分下降达95%及以上;显效标准:中医临床症状大幅改善,证候积分下降达70%及以上但未及95%;有效标准:中医临床症状改善,证候积分下降达30%及以上但未及75%;无效标准:中医临床症状未见明显转好,甚至加剧,证候积分下降在30%以下。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FS-14评分比较治疗前,在脑力疲劳与躯体疲劳方面,2组不存在明显不同表现(P>0.05);待治疗结束,在此项指标上,2组相比治疗前皆有所降低,且P<0.05,皆存在显著不同表现;治疗后2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说明神阙穴隔姜灸和右归丸均能改善患者躯体疲劳和脑力疲劳,且神阙穴隔姜灸优于右归丸。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FS-14评分比较 (例,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前,在中医证候积分方面,2组未见明显不同表现(P>0.05);待治疗结束,相较于治疗前,2组皆有所下降, 且P<0.05,皆存在显著不同表现;治疗后2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神阙穴隔姜灸和右归丸均能改善患者脾肾阳虚证候,且神阙穴隔姜灸优于右归丸。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例,

2.3 2组患者治疗后总体疗效比较在临床总疗效方面,2组对比的结果为P<0.05,即存在显著不同表现,可见对CFS脾肾阳虚证患者采取神阙穴隔姜灸疗法可实现的疗效显著优于右归丸疗法。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后总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中医古籍并无关于CFS的相应疾病的记载,其症状表现常见于中医学“虚劳”“郁证”“失眠”“头痛”等其他病症中;其病因多与劳役过度、饮食不洁、情志内伤等有关。《素问·宣明五气》提及“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王京京等[7]统计了多篇针灸治疗CFS的文献资料,显示将CFS归属于“虚劳”或“虚损”者占64.1%。虚劳一病首见于《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此病涉及范围很广,发病缓慢,病程较长,以慢性虚弱性证候为主要表现,与慢性疲劳综合征均有相似之处,中医学认为本病与肝、脾、肾的病变相关,脾肾功能失调占重要地位,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骨生髓,肾气不足则骨软无力,精神萎靡;脾是后天的根本,其对运化、四肢肌肉起主导作用,如果脾阳缺乏,无法健运,精微不布,那么会见整个机体倦怠、肌肉疲惫症状。病理方面,脾阳不足大多同命门火衰相关,两者互相作用。《医宗必读》中“虚劳”篇提及“夫人之虚,不属于气,即属于血,五脏六府,莫能外焉。而独举脾肾者,水为万物之元,土为万物之母,二藏安和,一身皆治,百疾不生。”有研究提出[8],此病广泛存在脾肾阳虚证型。

神阙穴,也有“维会”“脐中”之称,此穴是神气出入的门户,《厘正按摩要术》提及“脐通五脏,真气往来之门也,故曰神阙。”此穴是任脉要穴,任脉有“阴脉之海”之称,显著相关于“十二经之海”的冲脉,督脉被称为“阳脉之海”,其分支“贯脐中央”;位于中焦,可调理脾胃;《医学源始》亦云:“脐者,肾间动气也,气通百脉, 布五脏六腑, 内走脏腑经络, 使百脉和畅, 毛窍通达,上至泥丸,下至涌泉”,故神阙穴能够主管全身诸经,与脾肾两脏在生理和病理上息息相关,《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云:“神阙百病老虚泻,产胀溲难儿脱肛”。现代医学解剖学角度分析,因神阙穴皮肤质地嫩薄,没有皮下脂肪组织,且周围密布神经血管,肚脐下腹膜满布丰富的静脉网络,因而具有通透力强、敏感度高、吸收快等特点[9],是历代针灸医家施灸的最佳穴位。艾叶为气味芳香,具纯阳之性,艾火燃烧时热力温和,能窜透皮肤,直达体表深层,具有温煦阳气、祛除阴寒、通经活络的作用。《本草从新》存在以下描述:“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药性赋》对生姜的描述为“味辛,性温,无毒,升也,阳也”,其同时可释放宣发升散、温通经络、调和营卫效能。《针灸大成》对隔姜灸进行了如下描述:“灸法用生姜切片如钱厚,搭于舌上穴中,然后灸之。”此综合疗法有效结合了生姜的温性和艾火的热力,对所有虚寒、虚损,还有陷下症具治疗作用,同时具备预防保健价值。通过上述分析可明确,神阙穴隔姜灸可振奋脾肾阳气、温通百脉,同时具备专效性与高效性。

右归丸源于《景岳全书》,基于肾气丸(取自《金匮要略》),去掉茯苓、牡丹皮与泽泻这3味泻药,新增鹿角胶、当归、菟丝子、枸杞子与杜仲,可提升阳气,无需泻法,使补益之力得以保全,在温补方面可实现专效性。临床应用于以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腰膝酸软主要症状,辨证属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的患者,《医略六书》云:“此补肾回阳之剂,为阳虚火发之专方。”现代药理研究显示,本方具有增强免疫力、保护和调节脏器机能、调节激素含量等作用[10],在临床上应用本方治疗CFS,常能取得满意效果[11]。

从以上研究可以得出结论,神阙穴隔姜灸和右归丸均能明显减少CFS脾肾阳虚证患者的疲劳量表积分、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患者症状,且神阙穴隔姜灸效更优,其可能存在的原因是右归丸起效作用慢,研究用时少,样本量有限,未来需开展长期、随访研究,从而给予临床应用以可靠指导。

猜你喜欢

右归丸阳虚证神阙穴
实脾散治疗脾肾阳虚证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温中止泻汤联合脐疗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肾阳虚证)临床观察
中药穴位贴敷神阙穴防治阿奇霉素致小儿消化道不良反应效果观察
左归丸、右归丸对自然衰老大鼠海马组织及齿状回NGF、FGF-2蛋白水平的影响
左、右归丸对去卵巢大鼠BMSCs成骨、成脂分化后Caspase-3/Bcl-2的影响
探析神阙穴的治疗方法与临床应用
HPLC-DAD法同时测定右归丸中6种成分
二仙汤及其拆方对肾阳虚证小鼠附睾P34H、Prdx6的影响
神安镇静膏外敷神阙穴在36例儿童骨科术前护理中的应用
针刺、艾灸联合右归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0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