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远程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症状及远程照护感知的影响

2021-04-06陈海燕管癸芬郭月刘红利林少娜

护理学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远程康复研究组

陈海燕,管癸芬,郭月,刘红利,林少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呼吸科常见的慢性疾病,有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的特点[1],长期反复的症状发作决定了患者需反复住院或门诊治疗,大大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医疗技术与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提升了智能化照护的可行性[2],使得医疗护理服务可以跨越空间的限制,实现患者足不出户也可接受远距离诊疗及护理服务[3]。本研究将远程护理指导方法应用于COPD患者,通过患者对远程护理的感知评价及相关生理指标,分析该护理方法在协助COPD患者进行居家自我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旨在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远程照护服务。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选取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科住院治疗的256例COPD患者。纳入标准:符合COPD的诊断标准[4],处于COPD稳定期;同意入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能通过微信进行交流。排除标准:合并认知功能障碍,听力障碍,严重心、脑、肾等器官功能障碍或恶性肿瘤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28例。对照组男81例,女47例;年龄47~84(65.37±11.21)岁;病程3~37(15.67±9.20)年。研究组男77例,女51例;年龄53~87(67.20±9.35)岁;病程2~34(16.84±9.01)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5,P=0.607;t=1.418,P=0.157;t=1.028,P=0.305)。

1.2方法

1.2.1实施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治疗遵出院时医生医嘱,包括止咳、化痰、平喘、吸氧等常规处理;出院后提供1次电话随访指导服务,包括居家自我管理注意事项教育、药物使用指导等。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实施远程护理。具体如下。

1.2.1.1建立远程护理及呼吸康复锻炼小组 组长由有丰富护理经验的护士长担任,组员是3名经过肺康复操作专科技术培训的主管护师,主要负责指导患者居家自我护理及呼吸康复锻炼。组长负责围绕远程护理、呼吸康复锻炼的知识技能等对小组成员进行每周培训指导;组员为患者制定个体化远程护理计划,并具体实施。

1.2.1.2建立COPD患者微信群 在微信平台协助患者进行健康自我管理:指导患者运用便携式仪器如血氧仪、血压计、体温计等做好健康指标远程监护,记录用药名称、剂量、频率、不适或不良反应;指导居家患者执行个人防护措施,如正确消毒、保持良好的卫生和健康习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患者有疑问随时通过微信联系,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

1.2.1.3远程视频指导 通过微信视频通话方式,观察患者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变化,指导患者使用吸入剂等药物的方法,指导患者进行肺康复锻炼等。在视频通话过程中除了解答患者疑惑,同时给予心理护理,主要采用安慰、支持等精神支持,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及焦虑心理。每例患者每周实施1次视频指导,每次约持续30 min。

1.2.1.4发送宣教小视频 为患者录制简明易懂的宣教小视频,共8个,每个视频约15 min,由小组成员录制,组长进行内容审核修改。内容包括个人护理及家庭防护注意事项、呼吸功能训练(主动呼吸循环技术[5]、居家版八段锦[6])、吸入药物的使用方法、氧疗时如何正确选择调整氧气流量等相关护理方法。发送给患者,供患者及家属进行学习。

1.2.2评价方法

1.2.2.1COPD评估测试(Assessment Test,CAT)评分[7-8]问卷包含8个项目:咳嗽、咳痰、胸闷、睡眠、精力、情绪、运动耐力、日常运动影响,每个项目0~5分,总分0~40分,评分越高,说明疾病越严重。干预8周后通过电话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

1.2.2.2远程照护感知问卷(Telemedicine Perception Questionnaire,TMPQ) 用于评估研究组患者对远程护理的感知满意度,干预8周后对研究组患者进行电话随访。TMPQ 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Demiris等[9]于2000年编制,用于患者对远程照护的感知评估,其Cronbach′s α系数为0.80。包括风险感知(6个条目)与益处感知(11个条目)2个维度,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问卷总分17~85 分,总分越高,对远程照护的总体感知越积极。

2 结果

2.1干预前后两组患者CAT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两组CAT评分比较 分,

2.2研究组对远程照护的感知评价 研究组128例患者的远程护理感知问卷得分50~74(62.48±4.50)分,研究组患者对远程照护感知评分最高与最低的5个条目见表2。

表2 研究组患者对远程照护感知评分最高与最低的5个条目(n=128)

3 讨论

3.1远程护理可改善COPD患者症状 COPD患者病情迁延反复,受多种复杂因素影响,除了住院期间受到专业的治疗护理,更需注意的是患者疾病稳定后返回家中的自我管理问题,不合理的生活方式,缺乏连续专业的随访及管理易导致病情反复发作甚至加重,对疾病预后十分不利。本研究借助微信平台与患者建立紧密联系,可以及时获取患者病情变化信息及重要生命体征数据,呼吸康复锻炼小组定期为居家患者进行肺康复锻炼的指导和督促,对改善患者咳嗽、气促等症状,增强活动能力有较大的帮助。建立微信群不仅可集中管理患者、随时了解患者情况,同时也利于病友互相分享经验,及时对护理工作提出看法和建议,协助照护者增进照护技能,提高护患信任度。录制宣教小视频、远程视频指导等方式可尽可能避免患者错误使用吸入药物,同时实施心理疏导、协助患者进行呼吸康复训练等,通过将患者评估、营养指导、运动训练、健康教育、心理行为干预等各种不同的训练方法相结合实施,能更加有效地减轻患者症状、优化其功能状态,提高患者参与日常活动的能力。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研究组患者CAT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远程照护方式在减轻COPD症状中的作用值得肯定。

3.2COPD患者对远程照护的感知持积极态度 本研究运用远程照护感知量表来评估患者对远程照护的态度,结果显示大部分患者对远程照护方式感知良好,感知总分62.48,得分率73.51%(62.48/85),说明患者对远程照护持积极态度,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在护患沟通便利、节省时间等方面,远程护理显示出较大优势。远程护理在节省时间的同时,也大大减少患者在路途中感染的机会,并且经过护患配合进行正确的呼吸康复锻炼,可提高患者整体心肺功能,改善患者预后。但是,研究得知患者在远程护理是否侵犯隐私及无法进行实际体格检查方面存在担忧。目前远程护理在国内仍较少运用到COPD患者中[10],且服务形式仍较为单一,仍存在较多不足之处[11-12],患者对这种新型护理方式感到陌生。这就需要在保护好患者隐私的同时,在指导宣教过程中详细耐心解释,远程照护虽然无法进行体格检查,但其目的正是尽可能地减少患者外出受感染的机会,也可在评估患者病情有变化时及时提醒患者返院进行评估治疗。

综上所述,远程照护应用于COPD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患者对远程照护的感知较好。下一步将加强远程管理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培训、拓展远程护理内容、规范远程护理的操作流程,进一步促进远程护理服务的可及性及有效性。

猜你喜欢

远程康复研究组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远程求助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远程工作狂综合征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远程诈骗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