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奉化:畅通老年助餐“最后一公里”

2021-04-06

宁波通讯 2021年4期
关键词:助餐餐点最后一公里

(上图/奉化区大堰镇政府供图)2021 年1 月7 日,奉化区大堰镇后畈村老人拿到爱心饭。

吃一口热饭,对多数人而言,不是难事。但对很多老人而言,每天上街买菜、回家做饭无疑是件难事。行动不便的老人无法买菜烧饭,能烧饭的老人也经常吃剩菜剩饭。同时,因为子女不在身边,长期的心灵寂寞和情感缺失,让他们普遍渴望得到精神慰藉。

近年来,奉化区一直将“为老助餐”作为一项重点民生工作来抓,通过建设实体化老年食堂、设立邻里助餐点,依托养老机构、社会餐饮机构配送餐,居家上门服务队伍送餐等方式,解决老年人吃饭难题。

(左、右图/奉化区民政局供图)2020 年12 月14 日,奉化区松岙镇开展老年助餐服务。左图为送餐员取出餐点,右图为送餐员把餐点送到老人家中。

老年人的“幸福食堂”

2 月1 日中午,奉化区西坞街道蒋家池头村“孝膳堂”内饭菜飘香,老年人正吃得津津有味。“这个食堂非常好。”说起“孝膳堂”,老人们纷纷竖起大拇指。

“孝膳堂”是蒋家池头村的老年食堂。该村党支部书记陈伦说,村里60 周岁以上老人有380 位,占村总人数的四成左右。子女不在身边,不少老人的一日三餐是个问题。“我到几户老年村民家走访,掀开食罩一看,有些菜搁得时间太久,都长毛了。”2017 年7 月,村里办起了老年食堂“孝膳堂”,为村里75 周岁以上的独居老年人、残疾人以及80 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提供中餐和晚餐。

“村里有了老年食堂,儿媳妇就不用每天十几公里来回跑了。”81 岁的老人胡国芳说。自从老伴去世后,儿媳每天要给他送饭,很辛苦,老年食堂彻底解决了这个难题。“而且小菜三天不重样,价格还便宜,只要4 块钱。”据了解,老年食堂的餐费标准是每人每餐4 元,90 岁以上老人只需3 元,菜品是三菜一汤。价格如此低廉,能保证食堂的正常运营吗?“我们采取‘政府补一点、村里贴一点、慈善捐一点、个人掏一点’的方法。”陈伦介绍,每年上级民政部门补贴7—10 万元,村委会拿出15 万元,保障食堂的日常运营。村里开辟了“慈孝园”农场,富有余力的老年人可种植蔬菜,专供老年食堂。同时,食堂还接受社会人士的爱心捐赠。最重要的是,村里建起了一支志愿者队伍,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

这支志愿者队伍有75 名成员,采用轮班制到老年食堂服务,负责洗菜、切菜、端盘、洗碗、打扫等活计,每人每个月轮到一天。马春娥经常开着私家车为老人采购新鲜食材;马昌盛开垦荒地种植蔬菜,无偿提供给老年食堂;吴成华向老年食堂捐赠大米、油等物资;胡淦权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送餐……陈伦说,志愿者的暖心故事说也说不完。75 个人,在老年食堂服务了3年多,无一人退出。“孝膳堂”每天的就餐人数,已经从最初的10 多人,增加到如今的50 多人,“孝膳堂”越办越红火,尊老敬老的氛围也越来越浓。如果发现某位老人当天没来就餐,志愿者就会前往老人家里探望,看看是不是生病了,还是外出没回家。如发现异常,志愿者会立即与老人子女联系,让年轻人在外打拼时没有后顾之忧。

为老助餐让老人吃得放心

1 月29 日早上9 点半,董信宏开上“爱心车轮食堂”送餐车出发了,他要把午餐送到大堰镇6 个村的9 个老年助餐点。董信宏告诉记者,由于山区路远,老年人吃饭比较早,所以他每天都是9 点到配送点取餐。到了助餐点后,再由志愿者把午餐送到老人家中。送餐车和志愿者紧密配合,打通了老年助餐的“最后一公里”。

大堰镇武装部部长鲍俊波介绍,自2020 年12 月起,大堰镇启动山区特色的老年助餐服务,23 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的240 余位老年人作为首批申请对象享受到了该项服务。餐食标准为一日两餐,每份餐有一荤一素一汤,其中政府补贴6 元,老人出4 元。全镇60 岁以上老年残疾人以及70 岁以上老人都可享受送餐服务,90岁以上老人免费。

据了解,为了让老人吃饱、吃好,该镇探索实施“1+1+X”助餐服务模式。第一个“1”是指引进第三方公司整合敬老院食堂资源,设立一个镇域“中央厨房”,负责提供全镇老年人的餐饮,并配送至行政村居家养老服务站,采取分批配送方式,确保准点送达;第二个“1”是指在行政村成立就餐点,行动便利的老年人可集体用餐;“X”是指发动各村志愿者及村干部,对行动不便的助餐对象逐户送餐上门,从而提高老年助餐服务的安全性和配送效率。

奉化区民政局工作人员介绍,结合城乡差异、人口密度、空巢独居老人分布等情况,该区因地制宜采取自建老年食堂、“中心食堂”配送、(养老机构、社会餐饮店)合作共建、设农村邻里助餐点、“互联网+助餐”5种方式,确保每个村(社区)具备一种以上助餐方式,扩大助餐配送餐“服务圈”。据统计,截至2020 年12月,该区所有村(社区)与服务机构开展助餐合作,共建成各类助餐配送餐服务点390 个,其中实体化老年食堂52 个,助餐配送餐网点覆盖全区所有村(社区),惠及2900 余名老年人。据悉,2021 年奉化区民生实事项目中,已有最新的目标:在做好老年配送餐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实体化老年食堂建设力度,到2021 年底,依托老年食堂实现老年助餐服务覆盖不少于100 个村(社区);持续提升老年助餐服务质量,强化食品安全监管,让有助餐需求的老年人“吃得放心”。

记者手记

每个人都终将老去。面对前所未有、亟待突围的老龄化困境,奉化区激发社会活力,营造共建共享的“老年助餐”格局。其中有两点值得借鉴。第一,扩宽收入渠道。对于“老年助餐”服务,如果将压力全部抛给政府,显然政府将不堪重负;如果将压力全部丢给老人们,也难以为继。无论是老年食堂还是配送餐服务,都有政府、村(社区)、爱心企业及社会爱心人士的补助或资助,推动了“老年助餐”的可持续发展。第二,志愿者热情支持。在采访中,记者深切地感受到,“老年助餐”离不开给力的志愿者团队。在老年食堂,志愿者承担了大部分工作,一天要服务9 个多小时。在山区送餐过程中,志愿者也承担着“最后一公里”的送餐上门服务。这些志愿者说:“尊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老人服务,收获的更多是快乐。”志愿者的服务也促进了“老年助餐”的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助餐餐点最后一公里
让老年人“暖胃”更“暖心”
政府主导或社会参与:对老年助餐服务主体的选择
余杭:养老助餐服务成为浙江样板
福州茶园街道创办养老助餐食堂
我们的“魔法餐厅”
倡导科学保育 推行餐点自理——幼儿园餐点自理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幼儿园保育老师自主餐点管理策略
浅谈幼儿餐点活动中的数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