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迈向2050的终身学习生态系统:要素、愿景与行动方向*
——UIL《拥抱终身学习文化》报告之解析

2021-04-06欧阳忠明黎宸辰乔星玮刘丽娜王江雁

远程教育杂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学习型学习者教育

欧阳忠明 黎宸辰 乔星玮 刘丽娜 王江雁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 江西南昌 330032)

当前,全社会逐渐意识到,在生活的各个阶段和领域都能获得终身学习机会是人类应对多重挑战的关键;而且,就终身学习对于实现一个更加平等、繁荣、健康与和平的未来所具有巨大潜力,已达成广泛共识。然而,现实中它远未得到充分实现。如果要实现全民终身学习的愿景,正如内斯比特(Nesbit T.)等人在2007年提出的观点,就必须赋予学习更高的价值来创造一种终身学习文化[1]。虽然,诸多国家的终身学习文化培育实践日益增多,形成了一种蔚然成风的学习氛围;然而,目前这些实践依然没有逼近“文化”的中心地位[2],因为它缺乏一个整体性终身学习生态系统的支撑。

2020年8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UIL)发布了《拥抱终身学习文化:对教育未来倡议的贡献》(Embracing a Culture of Lifelong Learning:Contribution to the Futures of Education Initiative)这一报告,提出到2050年,要实现向终身学习文化转变的目标,并围绕该目标构建了具有支撑意义的终身学习生态系统。这一报告所提出的终身学习生态系统,对于我国新时代的学习型社会建设,以及进一步倡导与开展终身学习、社区教育、代际教育、老年教育等,提供了重要理论参照与实践路径;为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所提出的“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战略任务实施,指明了前进方向;并为我国实现2050的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绿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塑造一个可持续、包容的教育体系,提供了可借鉴的发展框架。

一、2050终身学习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

进入21世纪以来,尽管人们努力推动教育发展,并将其视为可持续生活实现的关键。然而,学校和高等教育系统却继续将经济增长所需的劳动力供给,优先于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导致人们对教育在确保“可持续发展”中关键作用的信心有所减弱[3]。特别是鉴于当前人口变化、气候危机、技术快速进步以及新冠肺炎大流行等常见威胁所造成的混乱和不确定性,终身学习必须在教育与劳动力市场政策领域之外,进一步在政策议程中提升自身的位置与价值。

基于此,UIL 组织了一次关于 “教育的未来:终身学习的贡献”跨学科在线协商,来自不同领域的12名专家,共同思考终身学习如何为面向2050 勾勒一个理想的未来做出贡献,并发布了《拥抱终身学习文化:对教育未来倡议的贡献》这一报告(以下简称该报告),提出了2050年终身学习文化的基本目标,并围绕目标构建了一个终身学习生态系统框架(图1)。

在该报告看来,迈向2050的终身学习文化目标应该包括六大方面:(1)以对学习的内在潜力具有深刻认识为基础,让社会自觉地转化为学习型社会,人们也将自己视为终身学习者;(2)由于学习路径不再与年龄、正规教育等要素相关,因此,生活过程变得更加多样化,教育与学习贯穿于整个生命,正规、非正规和非正式学习活动遍及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工作、家庭、公民参与和休闲等;(3)无论年龄、方法或背景如何,无论是更新知识或技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获得更好的工作,还是为了增强技能和满足好奇心,学习者都可以学习自己所选择的任何内容;(4)学会学习成为学习者的一种基本能力,学习被理解为一个集体过程,发生在同龄群体之间、社区内部和代际之间,学习者通过学习将成为关心彼此、关心其他社区和地球的全球化公民;(5)通过基于数字化的(例如,人工智能技术)和现实生活中的体验学习,以及正规、非正规和非正式的混合学习,可以为所有学习者创造学习机会;(6)实现向终身学习文化的转变,还需要改变以学校为中心的教育文化,重新改造教育机构之外的学习空间,以促进和支持学习,最终实现让终身学习成为一项新人权的愿景。

虽然,迈向2050的终身学习文化图景犹如哈钦斯(Hutchins R.)所勾勒的那样——“当他设想一个教育向所有人开放的社会时,这个社会就像是一个‘现代化的雅典’”[5];然而,这个“现代化的雅典”当前依然面对着诸多障碍。为此,该报告特别强调:如果要在2050年实现向终身学习文化质的转变,就必须从八大要素构建终身学习生态系统(如表1)。

表1 终身学习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

该报告进一步指出,终身学习生态系统应该流畅地整合正式和非正式学习,以及线上和线下的不同学习模式。这样的生态系统允许在整个人的生命过程中,在所有领域进行有计划的或自发的、个体的或集体的学习[6]。该生态系统建立在学习资源——“教育共享空间”和免费开放技术所能供应的基础之上,通过改造教育机构、重塑学习空间和振兴工作场所学习,来不断增加学习机会。必须承认终身学习是一项基本人权,必须确保在不同背景下学习者所获得的学习成果得到承认、验证和认可。同时,该生态系统需要依赖有效的社会结构与机制,来促进终身学习和弥合教育间的差距;破除将终身学习视为一项经济交易的观念,要积极承认其公共利益;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力量为包括社会弱势群体在内的所有学习者造福;通过充足资金的提供和资源调动,以及以需求为导向的政策和项目的支持,最终打造一个有利于向终身学习文化转变的良好环境。

二、2050终身学习生态系统的行动愿景

2020年初以来,新冠疫情及其在全球的蔓延已变成人们记忆中最严重的公共卫生危机。该报告基于这样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背景,勾勒了迈向2050终身学习文化及生态系统的图景,重新审慎思考:终身学习如何促使人们能够作为积极的全球化公民参与其中,如何更好地创建更具包容性和可持续性发展的未来韧性社会。

(一)培养积极的全球化公民

培养全球化公民“这需要一个完整的范式转变,从学习并行动,到学习与周围的世界融为一体,未来的生存取决于我们具有远见的能力”[6]。特别是应对新冠疫情危机,我们需要与他人合作生活、灵活变通、批判性思维、尊重多样性、保护环境、积极参与寻找解决方案和行动,来应对当前的和未来将出现的挑战,无论是在当地还是全球。为此,培养积极的全球化公民身份,不仅能够使我们理解这场危机,而且还能帮助我们在这场危机中变得更加强大,并在这场危机之余进行思考,展望一个可能不同的未来。

早在1998年,欧盟委员会就提出,“公民不能被教导,因为公民是具有认知的、情感的和实践的维度——但人是可以学习的。所以,要将积极公民身份作为终身学习的目标”[7]。通过终身学习以及对批判性思维和数字素养等的强调,能够支持人们成为受教育的公民并提升其公民素养。因此,迈向2050的终身学习生态系统,必将有效地促进社区认同。因为它融合了好奇心、知识、欢乐和集体赋权。这有助于提升一个社区的自豪感和自尊,同时培养对他人的尊重,从而使富有成效的交流和相互学习成为可能,进而实现彼此包容和团结。基于此,该报告强调,全民参与的终身学习有助于提升社会凝聚力和消除孤立感,激发人们积极的公民意识和参与多元事务,乃至全球事务。

(二)实现包容性参与

为了实现包容性参与,确保平等获得教育与培训的机会至关重要。因此,每个人——无论其出身、社会经济、身体或精神、性别或年龄如何,均可从量身定制的学习方式或内容中受益。虽然国际组织与各国政府都意识到终身学习在实现包容性参与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并纷纷落实到相关行动中。然而,其关键还在于如英国学者格里芬(Griffin C.M.)所指出的,“终身学习的政策话语通常将其预测为学习机会的扩展,但并不总是作为公共供给的扩展”[8]。这就意味着,要实现包容性参与的终身学习目标,还需要持续的公共供给加以保障。

基于此,迈向2050的终身学习生态系统致力于构建一个集理念、政策、学习资源、学习空间一体化等的新生态系统,打造一个全面的公共供给体。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共同利益” 为人们包容性参与提供了理念依据;“包容性教育政策” 则为学习者特别是弱势群体,提供了准入资格;“教育共享空间”能够为所有人免费提供学习材料,并呈现一个学习对话的平台;量身定制的“学习资源”能够满足所有学习者的适切学习需求,从而鼓励所有人参与其中。正如该报告所指出的:实现这一愿景,需要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方法,从而使所有年龄和背景的学习者,能够积极地共同设计内容并使用任何学习技术及其结果,来发展他们的全部潜力[9]。

(三)实现可持续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尽管人们努力促进教育发展,将其视为实现可持续生活的关键。然而,当前一些学校和高等教育系统,依然将促进经济增长的劳动力供给,置于环境可持续性“地球生物圈”系统之上[10]。可持续是一个具有多个层面的概念,既涉及环境,也涉及社会、经济和民生,可将其视为长期对资源或行为的负责任使用。因此,“可持续发展目标4”(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 4,SDG4) 特别关注教育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将终身学习的概念引入可持续发展,呼吁确保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并为所有人提供终身学习机会。SDG4 强调了制定和促进终身学习政策和倡议的重要性,以及在最终实现全球优质教育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为此,该报告强调,迈向2050的终身学习生态系统,不仅要以工作为导向,更需要学习“建立可持续和健康社会”发展所需的技能与知识。因此,终身学习是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关键组成部分:因为它是持续不断的过程,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层面福祉的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而支撑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和原则,旨在使学习者能够发现问题并对其进行批判性和分析性的思考,以此作为应对本地和全球挑战以及塑造可持续未来的一种有效手段[11]。

(四)打造富有韧性的社会

新冠疫情的流行,使我们重新认识到人类社会是如此的“脆弱”。这场危机已使“韧性”成为一个热门的讨论话题。韧性通常是指个人、社区或社会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维持其运作的能力,以及有效应对破坏和危机并从中恢复的能力。韧性不仅在于在危机中行动,它还可以被视为一个过程,其中包括对危机的宽容和从危机中恢复过来,也包括主动适应环境的变化以及支持在危机中的学习过程[12]。

当前,我们正处于一个历史性的变革点,即旧的思维方式和组织方法不足以应付日益增加的社会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日益复杂的世界与旧的思维模式与运营模式之间,已经出现了“复杂性鸿沟”[13]。通过改革来消除“复杂性鸿沟”,增强社会的韧性,不仅意味着结构上的变化,而且还意味着需要新的思维方式和持续学习的模式加以支撑。其实早在2003年,世界银行就指出,终身学习是个人和社会度过不确定和不安全境遇的首选范式[14]。然而,在目前全球的教育政策中,几乎没有提到终身学习在适应社会变化方面可能扮演的角色。

为此,该报告认为,面对未来充满不确定的世界,终身学习应该而且能够在打造韧性社会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为了更好地使人们适应职业、生活和社会的变化,终身学习生态系统能够帮助学习者在关键能力方面得到发展,包括数字技能、绿色技能以及生活技能等,使得社会能够在工业4.0 背景下重新定位工作和经济的未来。而且,将重点放在知识和新兴的工作上,也会对经济产生积极影响。因为人们是根据需要积极参与学习,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力,通过一些教育共享空间和临时教育应急计划(如,新冠肺炎危机期间),使得教育与学习也富有韧性,可促使个人和集体能够获得、产生和利用新的知识体系,更容易适应大规模变化(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的环境,并从中找到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办法,尤其是应对自然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各类问题[15]。

三、2050终身学习生态系统的行动方向

该报告在明确当前阻碍终身学习的环境和挑战的基础上,具体从十个维度提出了构建终身学习生态系统的行动方向。本文基于相关要素的整合,主要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

(一)整体性审视终身学习,将终身学习视为公共利益

虽然终身学习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但人们对它的理解是有限的,通常与成人教育、老年教育、继续教育或工作技能等狭义术语互换[16]。这种理解无疑窄化了终身学习的对象、场域、时间、内容和功能。早在1996年,UNESCO 发布的《学习:财富蕴藏其中》 就指出:“有必要重新考虑和扩大终身学习的概念。它不仅必须适应工作性质的变化,而且还必须形成整个人类的连续过程——知识、才智、关键的技能和行动能力。它应使人们能够提高对自身和环境的认识,并鼓励其在工作和社区中发挥重要的社会作用”[17]。这也就意味着,整体性审视终生学习,需要实现从教育到学习的转变,承认学习是人类生存本质性的需求,是超越教育体系的终身化过程,并将学习者及其需求和期望置于中心位置,从而关注人的一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重要性。

为此,该报告认为,整体性审视终身学习需要我们做到:(1)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以满足不同领域的学习需求,必须扩大各种学习供应商之间的伙伴关系,并在互联时代的终身学习网络中实现学习站点的广泛连接;(2)建立终身学习能力框架,旨在为终身学习者提供预期技能、能力评估和态度清单,以及指导与管理学习历程的能力;(3)整合识别、验证和认证机制,这种整合是创建灵活的学习途径之关键,目的是承认或转换非正规和非正式间的学习成果。

当前,终身学习在全球融合话语中主要担忧之一,是教育被视为私人事务,而不是将其视为公共利益[18]。这对公共政策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为它使教育脱离了公共领域属性,越来越多地将它视为个人利益,而不是公众关注的对象。当教育被视为一种私人物品时,公共政策往往会将效率优先于公平,因为人们会认为社会和经济进步,只能通过教育系统满足市场发展需求来实现。对此,里兹维教授(Rizvi F.)指出,将终身学习视为一种公共利益,不仅意味着这是一种公共责任,而且还意味着教育可以由社会的所有成员共同分享,并有助于实现普遍的社会福祉[19]。因此,只有把终身学习作为一种公共物品,才能在减少贫困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因此,该报告强调,要将终身学习视为公共利益,超越工具性理念,并提出未来的行动要点:(1)促进以公共利益为基础的终身学习方法,促进学习资源的点对点协作架构,鼓励个体、社区和学习型城市参与该活动;建立一个“教育公地”或“学习内容超市”,能够免费提供丰富的教与学资源;(2)与数字化经济的企业部门进行对话,通过国际平台采取主动行动,与该领域中主要企业的管理者进行对话,以确保终身学习及技术开放所需的战略和工具,得以重视与应用。

(二)聚焦并关注弱势群体,将终身学习视为新的人权

终身学习作为一种包容性理念体现了社会正义。美国学者南希·弗雷泽教授(Nancy Fraser)将正义界定为“参与平等”,并解释说:“克服不公正现象意味着消除制度化的障碍,这些障碍阻止某些人作为社会互动的合作伙伴与其他人平等地参与”[20]。虽然,终身学习作为一种包容性理念已深入并扎根社会,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新冠疫情严重影响了教育与培训系统,促使大多数教育者和学习者转向远程与在线学习,并暴露出新的不平等:加剧了已经存在的数字化技能差距。因为许多弱势群体(例如,残疾、低技能群体等)缺乏必要的数字化技能水平,从而导致他们失业等现象尤为严重。

为此,该报告指出,为了建立一个包容和公正的社会,就必须将弱势和边缘化群体,置于终身学习政策议程的核心。这不仅涉及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文本,而且还应将这一重点纳入整个法律、政策、供给和筹资框架的主体之中。基于该目标,报告提出了三大行动路径:(1)让学习者和教育者参与战略规划的过程,整体性地共同设计和协调战略与方案,有助于全面解决学习需求;(2)制定全国性的规划,使边缘化部门参与其中,保障区域和地方各级部门根据具体需要提供集中资金(包括对国家起关键作用的所有社会伙伴);(3)研究创新性发展战略和方案,以保障成功的计划通过研究来确定创新性的实施方案,并通过终身学习平台等进行传播。

作为国际教育政策的转折点,1972年UNESCO的《富尔报告》(Faure Report)就让全社会意识到:教育不再是精英阶层的特权,也不再是一个年龄段的问题。相反,它得出的结论是:教育应该是普及的并且是终身的。从本质上讲,这意味着要转向以人为本、基于权利和整体的教育观[21]。虽然,“终身学习作为一项人权”在许多国际组织报告、国际会议(例如,第五届国际成人教育会议宣布,“承认受教育权和终身学习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必要”)和政府政策文本中经常提及。然而在大多数国家,终身学习往往被理解为一种辅助系统,而不是教育与社会政策的核心概念。这种片面的观点导致了支离破碎的改革,实际上将终身学习与教育系统和政策的核心相脱节。

为此该报告提出,为了应对21世纪的挑战,为人类社会塑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就需要进一步重视终身学习,将其作为一项新的人权。为了实现该目标,报告提出了三大行动路径:(1)在国家层面制定终身学习的法律框架,基于终身学习的人权层面重新界定政府的作用和责任;(2)设置一个致力于终身学习的政府机构,考虑将教育部转变为具有终身学习任务的部委,有效构建跨部门的学习网络;(3)逐步推行终身学习的普遍权利,引入由公共资助的全民终身学习权,将学习确立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三)广泛开展超学科研究,积极推动跨界与跨部门的合作

今天人类所面临的问题,已不能通过单一学科或特定部门来解决,需要整合来自不同领域和利益相关者的集体智慧。因此,跨界或超学科研究成为时代发展之必然。威兹曼(Wiesmann)等人指出,超学科研究“源于生活世界中越来越多的复杂问题,由于单一科学学科或社会领域的知识不足,导致这些问题需要寻求知识库解决方案”[22]。由于超学科“掌握问题的复杂性”和“考虑到生活世界的多样性和对问题的科学看法”,在终身学习领域具有重要作用[23]。

为此,该报告提出从理论上整体性审视终身学习,把其作为一种共同利益,需要开展超学科研究,从而有利于解决教育领域以外的那些与学习有关的问题,提高在不同学科中对终身学习的相关性认识。尤其需要关注两方面的内容:(1)加强神经科学研究。大脑由于学习而不断进化,并在整个生命过程中保持“可塑性”。神经科学已经表明,学习一项技能会改变大脑,并且一旦停止练习,这些变化就会恢复。因此,通过神经科学的研究,能够更好地理解学习者的动机,并把相关研究成果转化为学习策略;(2)通过超学科研究,开发符合各个国家特点与需求的终身学习能力框架,从而制定一个自主和有效的终身学习技能图谱。这种框架可以作为政策参考点,并指导所有公共或私营机构的学习内容构建。

从终身学习的角度看,教育系统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如何在正规教育内外提供灵活的学习路径,允许个人在一生中积累不同的学习经验,建立基于个人需求的学习转换。由于学习是全历程、无处不在和涉及许多不同的主题,它需要开展跨界或跨部门合作。“当前,由于新的数字技术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被迅速采用,计算能力、数据可用性和新算法的进步,突破了时空之间的限制,从更深层次、更广域地促进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互动,形成多元协同治理的局面”[24]。为此,需要建立一个跨界与跨部门的在线对话平台:(1)以公开和透明为关键指导原则;(2)为了能够不断地交流知识和进行实践合作,为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努力创造一个联通点,应搭建涵盖不同学科、实践领域的专家网络库;(3)加强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联系,协作参与合作研究,共同开发有效实施终身学习的方法;(4)实现学习资源的共享和开发,为更广泛的公众搭建数字化学习平台,在终身学习领域建立一个强有力的跨学科知识库。

(四)公平获取数字化学习技术,有效促进社群学习的实现

信息与网络技术发展,使得当前数字设备非常普及且容易获得,它们具有在正式学习环境之外支持终身学习的巨大潜力[25]。因此,数字化学习已成为实现每个人终身学习的基础平台之一,使他们能够在一个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成功地生活和工作。在许多研究者和实践者看来,数字化学习可以而且能够成为终身学习实现的关键解决方案。

该报告指出,促进数字化学习技术的开放,正成为终身学习议程的核心。虽然促进终身学习需要一个多样化和开放的互联网,但实际上,数字化教育部门正日益商业化,并由少数几家全球性公司主导[26]。为了能让学习者公平地获取学习技术,报告提出了两大倡议:(1)让数字化技术为所有人的终身学习服务。这需要通过一项长期的、有组织的倡议来引导,从而将政策性的反应转变为具有变革性教育与学习的基础设施和供给;(2)推出“迈向2050——面向公共利益的数字化学习技术”倡议。旨在确保学习技术面向所有学习者开发,并促进愿意为公共利益提供服务的企业界和技术界的跨界合作。

今天,在“人人互联”的网络社会中,社群学习清晰地界定了社会文化背景下个人与群体之间、群体与其他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拓宽了人们的知识与学习内涵。而发展集体身份的学习过程(共享的目标、意义和策略),往往比个体学习更有意义[27]。这种社群或集体维度的学习,更强调终身学习是一种关怀教育,而不是竞争教育;以帮助个体能够通过学习获得社区如何发展的解释,促使个体参加基于共同的社会正义观的集体社会行为[28]。这有利于促进社会凝聚力,也是网络时代建设学习型城市乃至学习型社会的一个关键要素。

在该报告看来,新冠疫情让公民之间的理解、包容与合作成为大势所趋,而数字化社群学习则是顺应该趋势的一种重要手段:(1)创建数字化学习平台,为个人提供信息化工具来指导和跟踪自己的学习路径。这种个性化的学习管理系统,可以根据兴趣和需求,将学习者连接在个人和组织的协作学习网络中;(2)通过政策促进社群学习,包括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弱势群体的社群学习,打造实体学习空间,自由获取数字化工具,加强对学习型社群的研究;(3)定期举办学习活动和节日,鼓励人们在自身环境中发现终身学习机会,激励并赋予学习者新的力量来照顾好自己、他人和社会。

(五)推进学校向终身学习机构的转变,进一步重塑工作场所学习

自终身学习理念提出以来,其对传统教育观念产生了巨大冲击:过去,教育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为人们服务的正规教育机构;今天,教育/教学环境则无处不在。因此,朝着终身学习文化的转变意味着教育系统和学校积极需承担新的使命,特别是培养具有全球化时代所必需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和行为的人。为了使教育系统与当今社会和全球化的要求保持同步,应重新定义其功能,教育过程的组织方式应促使学生实现终身学习而不是仅在学校学习[29]。

为此,该报告强调,未来的教育机构需要重塑角色,将学校转变为终身学习机构:(1)调整课程。在增强个人技能和价值观的基础上合理设置课程,以增进知识和技能,并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应对各种变化,做好成为终身学习者及应对未来的准备;(2)转变教学方式。为了让学生掌握终身学习技能,特别是元认知和自我控制的学习技能,通过基于问题的学习、有意识的学习、对话教学和认知学徒制等方法,以便在工作与生活领域中持续更新知识与能力,不断开发学生的终生学习潜力;(3)向社区开放。学校要为成人学习与教育提供所需的设施和资源,以满足广大社区的需要;促进家校合作,使家庭参与学校的生活和工作;与工作世界建立联系,丰富学生的知识和经验。

今天,智能新科技的快速发展,正带来社会的巨大变化,决定着未来的劳动力需要快速学习和重新学习新技能,技能不断调整和更新将成为未来工作的“新常态”。在智能化时代,基于工作场所学习成为终身学习的关键驱动力,并变得越来越重要。我们应将工作场所学习理解为终身学习文化的一部分,让学习者更容易地投入其中,从而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30]。

为此,该报告呼吁,促进工作场所转型为终身学习空间,关键在于重新设计和振兴工作场所学习:(1)增加工作场所培训的机会。应用各种技术以支持工作场所成为有效的学习环境,这种支持包括更容易获得职业培训方案或课程,无论是实体学校还是远程虚拟在线。工作场所的导师项目通过结合内部劳动力的专业知识并实现迁移,将成为一种有效的培训选择;(2)拓宽工作场所学习的途径,确保未来的学习者有财力在工作场所参与学习。为此,需要重新审视包括财政激励在内的资助计划,并探索员工的新权利;(3)承认工作场所学习所取得的不同学习成果,特别是重新设计先前学习的RAV(Recognition,Validation and Accreditation)程序,是促进工作场所学习的关键。

(六)支持区域性终身学习倡议,持续开展学习型城市建设

英国学者诺曼·朗沃斯(Norman Longworth)把支持终身学习倡议视为区域发展的重要使命:“支持区域终身学习倡议,是自下而上朝着终身学习文化转变的一个关键部分,是维持和创造超越教育机构学习文化的关键所在,包括各种各样的学习机会”[31]。各种区域终身学习倡议如果能够得到广泛推进,必将有助于社会、组织和个体更好地理解学习的价值。因为无论是学习型城市和农村、学习型社区、邻里圈子以及学习型家庭,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把学习理解为一种社会实践,即与他人共同学习,共享学习资源。2015年,“第二届学习型城市国际大会”发布的《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型城市墨西哥城声明》(Mexico City Statement on Sustainable Learning Cities)就指出,“今天拥有超过世界一半人口、有活力、多元文化交织、有创新性的城市,在促进终身学习中处于强势地位,可以作为一种应对发展挑战的手段”[32]。如今,学习型城市建设是全球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它既是“终身学习”和“全民教育”思想的延伸,也是城市发展观念变革所带来的必然产物。“学习型城市”是一种以人为本、以学习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为应对城市所面临的各种挑战提供一个合作、行动导向的发展框架;同时,城市的人口密度、现有的基础设施与能力,也成为促进全民终身学习的有利环境。

为了更好地支持区域性终身学习的倡议,进一步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该报告从两个方面提出了行动方向:(1)鼓励地方推动学习文化的建设,秉承“以人为本”和“以学习为中心”的理念,积极打造学习型家庭、学习者共同体、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城市、学习型区域等,能够为当地社区培育学习型文化提供基础;(2)延伸社区空间的学习资源。通过相关的政策和激励举措,使得现有的公共空间发挥更大的作用,例如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和社区中心等,从而为所有学习者提供无边界、泛在的学习机会。

四、结语

虽然,终身学习理念的提出将近半个世纪,但其在付诸实践过程中,仍存在各种辩论甚至争议,即使在那些教育系统最发达的国家。为了应对新时期日益复杂的各类挑战,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全社会从终身学习的角度重新审视教育的未来,积极朝着终身学习文化的方面转变。毫无疑问,朝着终身学习文化的转变,对我国教育体系未来发展犹如一座“灯塔”,照耀前行。然而,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前行的过程中,各种各样的争论、矛盾也将随之出现,并制约着终身学习生态系统的构建。为此,朝着这样一种文化转变还需要依赖政府、社会、机构和个体的持续努力,从学习者的角度构建起终身学习生态系统,并在终身学习的理念、供给、组织、结构、技术、资助和评价方式上,进行重大变革。

猜你喜欢

学习型学习者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五环节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把人大机关建设成为学习型机关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第二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发布《学习型城市3X3X3X3青年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