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姜灸联合肌力训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观察
2021-04-06刘洪杰
刘洪杰
(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医医院,北京 102300)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又叫退行性膝关节炎、增生性膝关节炎、肥大性膝关节炎、老年性膝关节炎等,是一种常见的骨关节疾病。中老年人是此病的高发群体。膝关节疼痛、肿胀、僵硬、活动受限是此病患者的典型症状[1]。现代中医学认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原因主要是膝关节存在慢性劳损、受寒或外伤,加之年老体弱,肝肾亏损,气血不足,致使筋骨失养。本文主要是研究用隔姜灸联合肌力训练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我院收治的60 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病情符合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制定的“骨关节炎临床诊治指南”(2007 年)中关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存在膝关节疼痛、肿胀、僵硬、活动受限等症状;年龄在45 ~74 岁之间;认知功能正常且一般状况良好;病历资料完整且自愿参与本研究。其排除标准是:存在严重的膝关节畸形;对治疗的依从性差或存在认知功能障碍,不能配合完成治疗;合并有其他严重的骨科疾病或全身性皮肤病。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n=30)与比对组(n=30)。在30 例比对组患者中,有女15 例,男15 例;其年龄为51 ~73 岁,平均年龄为(61.48±7.15)岁;其病程为7 个月~5 年,平均病程为(2.68±1.17)年。在30 例试验组患者中,有女14 例,男16 例;其年龄为53 ~72 岁,平均年龄为(61.20±7.34)岁;其病程为9 个月~5 年,平均病程为(2.41±1.03)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 >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1.2 方法
1.2.1 比对组患者的治疗方法 用肌力训练疗法对比对组患者进行治疗,方法是:指导患者进行下肢肌肉的等长收缩训练,重点训练其股四头肌、胫前肌、小腿三头肌等。以进行股四头肌肌力训练为例,在训练时指导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根据其年龄、体力等将一定重量的沙袋捆绑在其小腿上。指导患者分别将膝关节屈曲0°、30°和60°,在将膝关节屈曲至各角度时,使其股四头肌保持等长收缩10 s,各角度下每“收缩-放松”10 次为1 组,每天训练3 组。将每次训练的时间控制在30 min 以内,并遵循个体化训练的原则,训练的强度以患者次日无明显疲劳感为宜。每周训练5 d,共训练8 周。
1.2.2 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方法 用隔姜灸联合肌力训练疗法对试验组患者进行治疗。用肌力训练疗法对其进行治疗的方法与比对组相同,对其进行隔姜灸的方法是:将生姜切成数个五分钱硬币大小的薄片(直径为2 ~3 cm,厚度为3 mm 左右),用针在姜片上戳数个小孔。对患者进行隔姜灸的穴位为患侧的三阴交穴、梁丘穴、血海穴、犊鼻穴、伏兔穴、阿是穴和足三里穴,每次治疗时选择3 ~4 个穴位。将切好的姜片放置在上述穴位中的3 ~4 个穴位上,将圆锥形艾柱置于姜片上并点燃。每次艾灸的时间为20 min(若艾柱燃烬需及时进行更换),每天治疗1 次,共治疗8 周。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评分。VAS 的分值为0 ~10 分,患者的评分越高表示其膝关节疼痛越严重。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的评分。该量表包括跛行、肿胀、支持、上楼困难、交锁、下蹲受限、不稳定、疼痛共8 个评分指标,总分为100 分,患者的评分越高表示其膝关节的功能越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其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治疗后患者的膝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等症状基本消失,其膝关节的活动度>120°)、有效(治疗后患者的膝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等症状明显减轻,其膝关节的活动度为90°~120°)和无效(治疗后患者的膝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等症状减轻不明显,其膝关节的活动度<90°)。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6.0 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 检验,计量资料用± s表示,用t 检验,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VAS 评分
治疗前,试验组患者与比对组患者平均的VAS 评分分别为(7.12±1.53)分与(7.25±1.64)分。治疗后,试验组患者与比对组患者平均的VAS 评分分别为(2.16±0.84)分与(3.74±1.15)分。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 评分相比,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 <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VAS 评分低于比对组患者,P <0.05。详见表2。
表2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VAS 评分(分,± s )
表2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VAS 评分(分,± s )
组别 例数 VAS 评分 P 值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30 7.12±1.53 2.16±0.84 <0.05比对组 30 7.25±1.64 3.74±1.15 <0.05 P 值 >0.05 <0.05
2.2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的评分
治疗前,试验组患者与比对组患者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的平均评分分别为(45.36±13.48)分与(46.19±12.35)分。治疗后,试验组患者与比对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的平均评分分别为(89.41±15.27)分与(75.88±11.89)分。治疗前,两组患者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的评分相比,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的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 <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的评分高于比对组患者,P <0.05。详见表3。
表3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的评分(分,± s )
表3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的评分(分,± s )
组别 例数 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的评分 P 值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30 45.36±13.48 89.41±15.27 <0.05比对组 30 46.19±12.35 75.88±11.89 <0.05 P 值 >0.05 <0.05
2.3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67%,比对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3.33%。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比对组患者,P <0.05。详见表4。
表4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2.4 对比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
3 讨论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结构最复杂的关节,其位置表浅,负重量和活动量大,易因磨损而引起膝关节软骨退变。另外,膝关节也是人体骨质增生好发的部位之一。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以膝关节软骨退变和骨质增生为主要特征的骨关节疾病。目前,临床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方法有药物疗法、物理疗法和手术疗法。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VAS 评分、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的评分和临床疗效均优于比对组患者。这说明,用隔姜灸联合肌力训练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取得良好的效果。肌力是影响人体关节功能的一个重要因素。以股四头肌为例,其具有伸直膝关节、维持膝关节的稳定、增强膝关节的锁扣功能等作用。通过指导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肌力训练,能增加其股四头肌、胫前肌、小腿三头肌等下肢肌肉的力量,维持其膝关节的稳定性,进而有助于保护其膝关节[2]。艾灸疗法是中医常用的外治法之一[3]。在进行艾灸时,艾绒燃烧产生的热能可刺激人体的穴位或特定部位,进而可起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功能、抵御外部邪气的作用。隔姜灸是艾灸的一种类型。生姜具有温阳、通经、活血的功效。因此,与对患者进行常规的艾灸相比,对其进行隔姜灸能起到更好的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散寒驱邪的作用[4-5]。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隔姜灸能使其病变部位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减少其局部炎性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α)的释放,提高其疼痛阈值,进而可显著减轻其疼痛感。另外,进行隔姜灸还能增加患者膝关节内软骨蛋白聚糖和胶原的含量,减少其膝关节内一氧化氮的含量,进而可延缓其关节软骨细胞的衰亡。
综上所述,用隔姜灸联合肌力训练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缓解患者膝关节疼痛的症状,改善其膝关节的功能,且治疗的安全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