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醇/碳量子点复合荧光纤维的制备及检测性能
2021-04-06李献西,邹旸,房少康,于跃,张鸿
李 献 西, 邹 旸, 房 少 康, 于 跃, 张 鸿
( 大连工业大学 纺织与材料工程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34 )
0 引 言
宁夏红枸杞是茄科植物的果实[1]。受地理位置的影响,宁夏红枸杞子含糖量较高,且富含多种维生素、蛋白质、淀粉等有机物。由于这些物质附带种类丰富的—OH、—COOH、—CH3、—NH3等基团,以枸杞作为碳源,通过水热法制备的碳量子点(CQDs)具有量子点的诸多优点,如所含基团丰富、尺寸均匀、产率较高等[2]。聚乙烯醇(PVA)价格低廉,易降解,绿色环保无污染,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成纤性能以及加工性能[3],是一种用途相当广泛的高分子聚合物。目前PVA纤维的成型方式一般有干法纺丝、静电纺丝、干湿法纺丝等[4]。相比于以上成型方式,湿法纺丝具有更高的纤维成型可控性、纺丝装置简便、节约能源、环境污染程度小、成本较低等优势[5]。
本实验以食物源宁夏红枸杞作为碳源,利用水热反应法制备CQDs,将其与PVA共混进行湿法纺丝,制备出复合荧光纤维,探究了复合纤维的力学、热力学及荧光传感性能,特别研究了复合荧光纤维对Cu2+的传感响应性。
1 实 验
1.1 材 料
宁夏红枸杞,食品级,宁夏中宁县恒发商贸有限公司;PVA(1799型,摩尔分数98%~99%)、二甲基亚砜(DMSO)、氯化铜(CuCl2),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1.2 仪 器
F-7000荧光分光光度计,日立高新科技公司;JSM-7800F扫描电子显微镜(SEM),JEM-2100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日本电子株式会社;NicoletTMiS50傅里叶红外光谱仪,上海零露仪器设备有限公司;DHR-2旋转流变仪,美国TA仪器;YG061电子单纱强力仪,莱州市电子仪器有限公司;TGA2热重分析仪,瑞士梅特勒-托利多公司。
1.3 方 法
1.3.1 水热反应法制备CQDs
水热法合成碳量子点的控制条件分别为反应时间(1~18 h)、反应温度(60~180 ℃)和枸杞质量分数(1.8%~3.3%)。控制其中两个不变,研究另外一个变量对CQDs溶液颜色、质量浓度及溶液荧光强度的影响。选取最优条件:枸杞用量3.3%,在180 ℃持续反应18 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通过0.2 μm的微孔滤膜进行抽滤,得到深黄色澄清CQDs溶液,用于配置后续纺丝液。
1.3.2 PVA/CQDs纺丝溶液的配制
选取PVA纺丝溶液质量分数为12%,改变CQDs溶液与DMSO比例,制备出1#~5#PVA/CQDs复合溶液用作纺丝液(表1)。
表1 PVA/CQDs复合溶液配制比例Tab.1 The ratio of PVA/CQDs composite solutions
1.3.3 PVA/CQDs复合荧光纤维的制备
将配置好的1#~5#样品溶液吸入注射器中,通过注射器外部加热,控制纺丝液温度为40 ℃,控制推进器挤出推进速度恒定,选取乙醇作为凝固浴,凝固浴温度为30 ℃。图1为纺丝装置简图。
图1 纺丝装置简图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spinning device
1.4 性能与表征
(1)CQDs红外表征:将CQDs溶液冷冻干燥24 h得到CQDs粉末进行测试。
(2)CQDs表面形貌:用注射器抽取一滴CQDs溶液,滴在TEM铜网表面,干燥后测试。
(3)CQDs质量浓度:烘干100 mL小烧杯并称量其质量(m1),将水热反应釜中的混合反应液体使用0.2 μm的微孔滤膜过滤,量取50 mL澄清CQDs溶液置于小烧杯中,冷冻干燥24 h,完全去除水分,称量小烧杯和剩余组分质量为m2,计算质量浓度。
ρ=(m2-m1)/V
式中:ρ为CQDs质量浓度,g/L;V为所量取的CQDs溶液体积,L。
(4)荧光强度:使用容量瓶将CQDs溶液稀释500倍,注入石英比色皿中,等待气泡完全脱除后进行测试。
(5)流变性能:选取30、35、40、45、50 ℃作为测试温度,剪切速率0.01~100 s-1。
(6)抗拉性能:设置隔距250 mm,拉伸速度20 mm/min。
(7)PVA/CQDs复合纤维响应性分析:配置Cu2+水溶液浓度为0.037 mol/mL,将制备好的复合纤维或者复合膜浸入Cu2+溶液中,测试浸泡不同时间下荧光强度的变化。
2 结果与讨论
2.1 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枸杞质量分数对CQDs溶液质量浓度及荧光强度的影响
2.1.1 反应时间对CQDs溶液质量浓度及荧光强度的影响
控制枸杞质量分数2.4%和反应温度180 ℃不变,探究反应时间对CQDs溶液质量浓度及荧光强度的影响。图2为反应时间对CQDs溶液颜色、CQDs溶液质量浓度以及溶液荧光强度的影响。如图2(a)所示,随着反应时间增加,碳量子点溶液颜色由浅变为深,然后再由深变为浅;CQDs溶液质量浓度明显下降,并在反应12 h时达到最低;在反应时间为15~18 h时,CQDs溶液质量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由图2(b)可以看出,CQDs溶液荧光强度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强。当反应时间为1~12 h时,枸杞中的糖类分子逐渐溶解到水溶液中,导致溶液颜色由浅变深,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糖类小分子逐渐转化为CQDs,15 h后完全转化为碳量子点,溶液颜色保持不变,18 h荧光强度达到最大。
2.1.2 反应温度对CQDs溶液质量浓度及荧光强度的影响
控制枸杞质量分数3.3%及反应时间18 h不变,研究反应温度对CQDs溶液浓度及荧光强度的影响。图3为反应温度对制备的CQDs质量浓度、溶液颜色以及溶液荧光强度的影响。如图3(a)所示,反应温度由60 ℃增高到180 ℃,随着温度的增高,碳量子点溶液颜色由浅变为深,然后再由深变为浅;其质量浓度呈现明显下降趋势。由图3(b)可以看出,随着反应温度增高溶液荧光强度逐步增强。由此得出结论,随着反应温度增高,碳量子点质量浓度逐步降低,溶液荧光强度逐渐增强。
图2 CQDs溶液质量浓度及荧光强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
Fig.2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reaction time and the mass concentration,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CQDs
图3 CQDs质量浓度及荧光强度与反应温度的关系图
Fig.3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reaction tempera- ture and the mass concentration, fluore- scence intensity of CQDs
2.1.3 枸杞质量分数对CQDs质量浓度及荧光强度的影响
控制反应温度180 ℃及反应时间18 h不变,研究枸杞用量对CQDs质量浓度及荧光强度的影响。图4为枸杞质量分数对CQDs溶液质量浓度及荧光强度的影响。如图4(a)所示,随着枸杞用量的增加,CQDs溶液颜色由浅变深;CQDs溶液质量浓度呈上升的趋势。如图4(b)所示,CQDs溶液荧光强度随枸杞质量分数的增加逐渐变强。由此得出结论,枸杞质量分数越高,制备的CQDs溶液颜色越深,质量浓度越高,荧光强度越高。
图4 CQDs质量浓度及荧光强度与枸杞用量的关系图
Fig.4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mass concentration of lycium barbarum and the mass concentration,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CQDs
2.2 CQDs粒径分析
图5为CQDs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像。由图5可以看出,CQDs尺寸以及粒间距离相对均匀,分散性良好,量子点形状接近圆形,直径在2.5 nm 左右,表面有斜向下条纹,表明使用枸杞作为碳源所制备的CQDs具有一维晶格且晶面结构完整,晶面间距为0.15 nm[6]。图5(b)为分析得到的量子点粒径分布图。结果表明,CQDs直径分布在2.0~3.2 nm最为集中,高达65.9%。
2.3 CQDs红外光谱分析
图5 不同放大倍率下CQDs透射电镜图及CQDs粒径分布图
Fig.5 TEM image of CQDs with different magnifica-tion ratios and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图6 CQDs红外光谱图Fig.6 FT-IR spectrum of CQDs
2.4 PVA/CQDs溶液的流变表征
图7(a)为固定PVA质量分数为12%、溶剂CQDs与DMSO质量比为20∶80条件下温度对纺丝液流变性能的影响。如图7(a)所示,溶液黏度随着剪切速率升高而降低,呈现非牛顿性,表现出假塑性行为;随着温度的升高,共混体系表观黏度也呈现下降趋势,在40~50 ℃时黏度基本保持不变。这可以通过高分子缠结理论[8]来解释: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PVA/CQDs共混体系中PVA分子链之间原来的缠结点发生解缠结,在剪切取向过程中,与溶剂及其他分子链之间阻力减小,因此出现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而混合溶液黏度变小的现象。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子链运动加速,分子间距离有所增加,在取向下更容易解缠结,导致在30~40 ℃内PVA/CQDs纺丝液黏度明显下降。当温度高于40 ℃,测试浓度下分子链运动基本达到最大,所以温度的升高对混合溶液黏度影响不明显。
图7 PVA/CQDs纺丝液流变性能
Fig.7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PVA/CQDs spinning solutions
图7(b)为固定PVA质量分数为12%、测试温度为40 ℃条件下CQDs溶液与DMSO质量比对其流变行为的影响。数据表明,随着CQDs溶液比例的增加,PVA/CQDs混合溶液黏度明显上升。这是由于CQDs溶液中的水分子与DMSO之间形成氢键,DMSO对PVA的溶解能力下降,随着CQDs溶液比例的不断增加,溶剂氢键作用逐渐增强,PVA自身聚集能力增强,致使分子链运动阻力增大,所以表观黏度显著增加[9]。
图7(c)为固定溶剂CQDs与DMSO质量比为20∶80、测试温度为40 ℃条件下PVA质量分数与黏度之间的关系。随着PVA溶液浓度的增大,表观黏度呈整体增大的趋势,质量分数低于10%时,随着剪切速率增加,黏度基本保持不变。这是由于浓度增大,共混体系中溶质分子之间相互距离减小,分子链段运动阻力增加致使黏度增加。质量分数低于10%时,分子链之间间距过大,没有达到分子链缠结浓度,相互作用力太小,所以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黏度变化不明显。通过流变学研究确定纺丝条件:纺丝液质量分数12%,纺丝温度40 ℃。
2.5 PVA/CQDs纤维性能
2.5.1 抗拉性能测试
采用电子单纱强力仪对湿法纺丝得到的复合纤维进行机械性能测试。由于初生纤维的韧性较好,未牵伸的复合纤维在测试量程下不能拉断,故采用牵伸后的复合纤维进行抗拉测试。在牵伸温度40 ℃、牵伸7倍条件下,1#~5#样品的断裂强度及断裂伸长率的数据如图8(a)所示。数据表明,随着CQDs溶液比例的增加,PVA/CQDs复合纤维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都逐渐降低。PVA/CQDs纤维成型的过程实质上是溶剂、凝固浴、聚合物复合体系之间相交换的过程[10],由于PVA易吸水,纺丝液中水分子不易与凝固浴乙醇交换,所以CQDs溶液比例的增加导致在相交换过程中体系交换速度减缓,纤维内部分子链排布不均。另一方面,由于随着CQDs含量的增加,纺丝过程中PVA分子链排布规整度被扰乱,取向度降低,断裂强度与断裂伸长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1#样品中未添加CQDs溶液,断裂强度为1.86 cN/dtex,断裂伸长率65.11%;5#样品量子点含量最高,断裂强度为1.45 cN/dtex,断裂伸长率51.55%。相比于1#样品,2#~5#样品的抗拉性有少许降低,但并不影响纤维的使用。
图8(b)为4#样品在固定的牵伸倍率下,不同牵伸温度对其抗拉性能的影响。如图8(b)所示,在25~40 ℃,断裂强度随着牵伸温度的增加而上升,当牵伸温度为45 ℃时,断裂强度突然下降。这是由于PVA/CQDs复合纤维在牵伸时,分子链呈现取向排列,取向度逐渐提高,断裂强度增加,在40 ℃抗拉性能最优,断裂强度为1.89 cN/dtex,断裂伸长率为44.79%。当温度提高到45 ℃后,牵伸温度较高,分子运动加快,沿牵伸方向的解取向也增加,取向度降低,断裂强度下降。
图8 复合纤维抗拉数据图
Fig.8 Tensile strengths of composite fibers
图8(c)为固定最优牵伸温度40 ℃,研究不同牵伸倍数对断裂强度及断裂伸长率的影响。提高拉伸倍数,将未延伸纤维中的堆积层解开,折叠链减少,使分子链充分结晶,从而使纤维的力学性能得到提高[11]。随着牵伸倍率的增加,PVA/CQDs断裂强度呈现先增后减小的趋势。在牵伸7倍时断裂强度达到最大,断裂强度为1.89 cN/dtex,断裂伸长率为44.79%;在牵伸5倍时综合性能达到最优,此时断裂强度为1.19 cN/dtex,断裂伸长率为77.84%。
2.5.2 PVA/CQDs复合纤维的微观形貌
图9为复合纤维表面形貌。从图9中可以看出,1#~5#样品纤维表面小颗粒明显减少,沟槽结构变多且更平整光滑,说明PVA/CQDs溶液共混非常均匀。随着CQDs含量的增加,表面颗粒明显减少,这说明CQDs的引入对纤维成型有促进作用,纺丝过程中,进行相交换的过程减缓,因此纤维表面变光滑,沟槽变多且均匀,利于复合纤维排湿防潮,更利于储存[12]。图9(f)为浸入Cu2+溶液后的表面形貌图,浸入Cu2+离子溶液后表面变得凹凸不平,这是由于Cu2+的络合作用导致表面产生凹陷。
图9 PVA/CQDs样品SEM图
Fig.9 SEM images of PVA/CQDs samples
2.5.3 PVA/CQDs复合膜及纤维的荧光测试
图10(a)为不同激发波长下PVA/CQDs复合膜荧光光谱图,选取不同波长对复合膜进行激发,荧光强度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图10(b)为选取358 nm作为激发波长,测试在Cu2+溶液中浸泡不同时间后的荧光强度的变化。如图10(b)所示,复合膜荧光强度随浸泡时间的延长而逐步降低。图10(b)中的内置小图是复合纤维在Cu2+溶液中浸泡不同时间后的荧光显微镜图片,由左至右依次为:PVA纤维,浸水PVA/CQDs复合纤维,未浸水PVA/CQDs复合纤维,浸入Cu2+溶液30 s、浸入Cu2+溶液1 min、浸入Cu2+溶液5 min 和浸入Cu2+溶液10 min的PVA/CQDs复合纤维。可以看出,浸泡30 s时荧光亮度基本达到最低,与未添加CQDs的PVA纤维相近。由于复合纤维直径较小,PVA/CQDs复合纤维荧光淬灭速度相比于复合膜相对较快,能够达到瞬间淬灭的效果。图10表明,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荧光强度显著下降,这说明Cu2+与CQDs络合后,有明显的荧光淬灭效果,进一步证明了PVA/CQDs复合纤维应用于Cu2+检测的可行性。
图10 不同测试条件下的荧光强度图
Fig.10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PVA/CQDs samples under different test conditions
2.5.4 热稳定性分析
图11(a)为CQDs热失重曲线,在40~110 ℃ 无质量损失,说明碳量子点经过冷冻干燥后不含有表面结合水分,这也证明了图6红外光谱中3 000~3 500 cm-1处不属于水分子特征峰。后续温度区间主要分为两个重要阶段,在110~200 ℃,TG曲线下降明显,此阶段为CQDs表面的基团进行分解生成H2O和CO2等小分子分散到外界导致的质量损失。在200~500 ℃,随着温度的上升,TG曲线变化斜率突然增大然后再减小,DTG曲线出现分解速率最大峰,在此阶段CQDs主体碳团部分分解[13]。
图11 样品热失重曲线
Fig.11 Thermogravimetric curves of CQDs and PVA/CQDs samples
图11(b)为不同CQDs含量的PVA/CQDs复合纤维热失重曲线,失重曲线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为220 ℃前,为水分的损失;第2阶段为220~380 ℃,PVA分子主链开始分解;第3阶段为380~460 ℃,为碳化阶段[14]。由于CQDs含量较低,所以对PVA/CQDs复合纤维热稳定性几乎不产生影响,因此CQDs的引入不影响复合纤维的应用。
图11(c)为PVA/CQDs复合纤维在Cu2+溶液中浸泡不同时间后的热失重曲线。如图11(c)所示,Cu2+的引入增强了PVA/CQDs复合纤维热稳定性,这更加有利于复合纤维的应用,也证明复合纤维可以与铜离子发生络合作用,可以为荧光检测提供依据。在500~600 ℃,随着复合纤维在Cu2+溶液中浸泡时间的延长,热失重曲线呈现水平上升。这是由于浸泡时间延长,与CQDs络合的Cu2+数量增加,而在500~600 ℃ Cu2+和CQDs无法被热分解,因此剩余质量越来越多[15]。
3 结 论
本实验以食物源枸杞为碳源,通过水热反应法成功制备了具有良好荧光性能和热稳定性的CQDs溶液,并利用湿法纺丝法制备了PVA/CQDs复合荧光纤维。该纤维保持了CQDs和PVA的绿色环保特性,CQDs的引入会使PVA/CQDs复合纤维的机械性能降低,在40 ℃牵伸5倍时抗拉性能达到最优,断裂强度为1.19 cN/dtex,断裂伸长率为77.84%。
红外光谱表明CQDs表面含有可以与金属离子发生络合作用的羟基和羰基,通过热重和表面形貌分析证明了复合纤维可以与Cu2+发生强络合作用,并且对Cu2+具有荧光响应性,表现出荧光淬灭的效果。复合荧光纤维在0.037 mol/mL的铜离子溶液中,可以在短时间(15 s)内发生荧光淬灭现象。
以环保可降解的PVA/CQDs纤维为载体,可以比碳量子点溶液的荧光检测具有更好的便携性,有望开发出新型的兼具环保和便携性的铜离子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