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推进我国生态环境有效治理的路径探析
2021-04-04王雅倩谭文华
王雅倩,谭文华
(福建农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350002)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必须大力推动绿色发展,牢牢守住三条生态红线,着力增强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推动构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共同体,努力补短板、强弱项、破难题、增优势,推动我国生态环境治理迈上新台阶,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面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1 大力推动绿色发展
2015年10月29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五大发展理念。其中,提出绿色发展理念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人与自然矛盾、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随着过去较长时间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自然资源愈加匮乏,由此绿色发展方式应运而生,成为解决当前环境和资源问题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1]。全面推进我国生态环境有效治理,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必须大力推动绿色发展。
1.1 倡导绿色生产与消费理念
所谓绿色生产,是指在实施生产的过程中实行全方位、全领域的污染控制,即从生产的始端到末端的整个过程中,将产生的各类污染降到最低程度。在传统的发展模式中,经济增长是首要目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全部由生态环境买单,生态环境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变得空前紧张。而倡导绿色生产则能够从生产源头出发,对生产全过程进行监控和约束,一方面减轻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压力,另一方面能为绿色消费供给绿色产品,从而减轻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绿色消费,简而言之,就是指从满足生态需要出发,以有益健康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基本内涵,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绿色消费不仅仅是消费绿色,更是保护生态环境中的绿色,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绿色消费理念一旦内化于心,就能够激发人们的自觉参与意识,同时倒逼绿色生产,从而形成绿色生产与绿色消费的良性循环。要有效推进我国生态环境治理,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绿色生产与绿色消费的理念,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使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等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和日常行为。
1.2 建立健全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
我国在生态环境上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很大程度上与体制机制不健全有关:有的是制度建设上的问题,如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上一直存在所有权人不到位,所有权人权益不落实以及多头管理等现象;有的是管理体制上的问题,如一些地方政府重发展轻环保,干预环保监测执法,使环保责任难以落实;有的是执法力度上的问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现象大量存在。因此,要推动绿色发展,形成绿色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必须建立健全相关的体制机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重在建章立制,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2]。建立健全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目的在规范和约束各主体的行为,使其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从而有效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例如,针对作为管理主体的政府,主要要建立健全绿色发展责任(追究)制度、政绩考核评价体系、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等等;针对作为生产主体的企业,要建立健全清洁生产、低碳生产、节能降耗等方面的制度,建立利用市场机制进行环境治理的污染权交易制度,建立一体化的碳排放交易市场,等等;针对作为消费主体的个人,要建立健全鼓励简约适度、低碳消费、低碳出行的相关制度,以及对于破坏生态环境行为进行惩罚的制度,等等。
1.3 培育和发展绿色经济
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不单单指该地区的社会财富总量增加,同时还包括这个地区经济质量的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当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民生的必备要素时,单纯的经济发展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于是发展绿色经济成为一个国家实现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为它突破了传统的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利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旨在追求经济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发展。培育和发展绿色经济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做好顶层设计、长远规划,而且要做好各行业、各领域的配合与协调,协同推进经济发展模式的快速转变。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要根据各地的特色和优势,充分发挥多元化主体的参与能力,建立和完善绿色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确保各项举措落地见效,使绿色产业不断成长壮大。例如,在培育和发展绿色经济过程中,可以形成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联动,政府对于采购绿色产品的企业予以补贴,从而激发绿色生产与消费,如此往复循环,形成绿色研发、生产和消费的链条,这样不仅促进了绿色经济的发展,还能减少生产污染,推动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治理。
2 牢牢守住三条生态红线
2017年5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强调:“加快构建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三大红线,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建设”[2]。生态保护红线兼顾生态、环境以及资源三个方面,旨在提高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维护我国生态安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在推动生态环境有效治理的过程中,我们务必牢牢守住这三条生态红线。
2.1 筑牢生态功能保障基线
作为维系我国生态系统主导功能的重要防线与依托,生态功能保障基线在保障我国生态环境安全方面发挥了保底作用。为严守生态脆弱地区防线,维护我国自然生态系统功能,必须筑牢生态功能保障基线。一方面,要不断落实主体责任,强化各部门的分工监督,从根本上保护生态脆弱与敏感区,维护人居环境的安全屏障;另一方面,应积极探索生态功能保障的模式与方法,分类施策,全方位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例如,在保护野生动物、维持生态平衡方面,一方面,我们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扩大法律调整范围、加大对违法者的惩治力度。早在1988年我国就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此后又经过多次修订完善,全国人大于2020年2月又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在使打击野生动物非法买卖、维护生态平衡走上法治化轨道的同时,也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了又一道坚实的屏障。另一方面,我们又要加强科普教育,提升公民生态环保意识,引导人民群众科学健康饮食,自觉抵制食用野味,这不仅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而且能有效防止由野生动物所携带的病毒传染而导致的公共卫生事件发生。
2.2 驻守环境质量安全底线
环境质量,顾名思义,就是人类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状况。环境质量安全底线关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是保障民生安全的底线。为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必须坚持生态环境底线思维,严防违背国家安全标准的大气排放与水土污染事件发生,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对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安全放心的食品等基本生活品的需求。在全球疫情蔓延的背景下,更要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思想意识,不断改善人居环境,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清洁美丽的绿色宜居家园。由此,一方面,要把环境质量安全当作改善环境的目标,不断增强对环境质量安全的管控要求,严格按照环境质量“只能变好”的底线优化生态环境,推动我国各地区、各领域环境质量达标;另一方面,要切实增强我国生态环境管理能力,各机关各部门确立相应的管理举措,严守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这条硬性约束,严厉打击、惩处突破生态环境质量底线或破坏生态环境等行为。只有牢牢驻守环境质量安全底线,才能够将生态环境治理推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
2.3 坚守自然资源利用上线
所谓“上线”,是指不允许逾越的最高界线。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利用似乎只侧重于考虑其经济价值,而不考虑其环境价值。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与自然必须和谐共生,人类虽然站在食物链的最顶端,但是命运却与自然紧密相连,因此我们唯有尊重、顺应并且努力保护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才能得以永续发展,才能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少走弯路。因此,我们要保护和治理好生态环境,必须摒弃传统的发展理念,坚守自然资源利用上线。在传统的发展理念中,人类是大自然的主人,为了生存与发展要无止境地从大自然获取尽可能多的物质生活资料。然而事实证明,这种观念是极其片面甚至错误的,秉承这种理念的发展模式也是不可持续的。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可以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但是一定要掌握好“度”,做到不越雷池、适可而止,树立起自然资源代际均等的环境伦理观,建立起自然资源保护的最低安全标准,同时树立自然资源价值是其天然价值、人工价值、稀缺价值的统一体的价值观,谨记自然资源的经济、生态与社会价值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只有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才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共赢。
3 着力增强生态环境治理能力
2019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强调,“必须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下更大功夫”;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出要“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3]。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打赢生态环境保卫战的重中之重。
3.1 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制度体系
科学健全的制度体系是实现生态环境良治的前提。利用最严厉的制度,规范各主体的生态环境行为,为我国生态环境治理保驾护航,才能确保生态环境治理有法可依、生态环境问题有效破解。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2]。也正如《决定》所强调,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3]。十八大以来,我国逐步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制度体系。一是制定或新修订通过了一系列的法律,如《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防沙治沙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等。二是制定和发布了一系列文件和方案,如《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文件,制定了40多项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改革方案,划定了15个省区市的生态保护红线。三是出台了一系列考评制度、环境治理制度和经济政策,如出台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等制度,逐步健全主体功能区制度,加快推进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管理、排污许可、河(湖)长制、禁止洋垃圾入境等环境治理制度,制定和实施绿色金融改革、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环境保护税开征、生态保护补偿等环境经济政策。全国人大常委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界定入罪标准,加大惩治力度,形成高压态势。在此基础上,我国仍要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体系,尤其要健全生态环境责任制度,为我国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3.2 增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和技术供给能力
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治,不仅需要相关的制度体系作为保障,而且需要相关的政策和技术作为支撑。因此,在完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体系的前提下,要增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和技术供给能力,为生态环境治理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技术支撑。一是要增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供给能力。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供给,从空间维度看,要综合考量方方面面、各个领域;从时间维度看,要随着实践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完善;从发展趋势看,未来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方向将从过去后端、末端政策向前端推进,一方面,主要体现在守住底线、不碰红线,要在生态环境容量过紧日子的前提下,建立硬约束,另一方面,治理政策还将综合考量产业结构、能源资源结构、交通结构、用地结构、城镇布局等[4]。政府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供给要围绕以上这些方面下功夫。二是要增强生态环境治理技术供给能力,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一直以来,科学技术都是一个国家强大繁荣的重要支点。要破解生态困境,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就要求我们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不断增强自主科技创新能力,以及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研发出一大批包括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生态修复技术等等在内的绿色新技术、新手段。
3.3 增强生态环境风险防范能力
生态环境事后治理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结果不一定尽如人意,而生态环境风险防范是在生态环境事件发生之前作出预测与并采取相应的规避措施,从而避免或减轻生态环境灾难的发生,大大降低治理成本。显然,与生态环境事后治理相比,生态环境风险防范是更可取的治理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提出,要“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提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做好应对任何形式生态环境风险挑战的准备”[5]。安全的生态环境是我们开展一切活动的基础,它关系到国家稳定与社会发展。我国自然资源种类多种多样,物产丰富,但是森林生态功能仍然比较脆弱,草场退化依然较快,随着人口增长,各项工程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加大,使得建设用地扩大,耕地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加剧,有些地区甚至面临水资源短缺的危机。为了遏制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建设人民群众所期盼的优美宜居环境,需要构建全过程、多层级的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定期实施生态环境评估预警,做到事前严格防控,事后积极处置,同时要依法维护人民群众表达相关诉求和意见的权利,广泛关注和回应生态环境方面的舆情,集思广益,多方发力,共同增强我国生态环境风险防范能力。
4 推动构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共同体
全球生态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都不是一个孤岛,都无法在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下全身而退,因此,只有积极推进构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共同体,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才能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4.1 积极履行有关国际环境公约
在全球生态环境治理进程中,仅凭一国之力无法彻底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需要各国和地区积极履行国际环境公约,共同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数据显示,2020年的第一个月刷新了人类自1880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高温纪录,这给人类敲响了气候安全的警钟:一旦地球上生态失衡,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为保护全球生态环境,一直以来,我国积极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黎协定》等国际环境保护条约和协议,在推动构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共同体方面,走在了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前列,做出了榜样和表率。但是必须看到,当前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问题纷繁复杂,各种矛盾不断产生、相互交织,对于构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共同体,无疑是巨大的挑战。此外,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各缔约国所做的努力与其承诺的期望值仍有较大差距,使得有关公约或协议的履行效果大打折扣。但是,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任务艰巨,应对气候变化刻不容缓,需要世界各国和地区共同努力,尽快达成共识,加强交流合作,积极履行有关国际公约和协定,共同承担国际生态环境治理责任,有效推动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携手共建人类美好家园。
4.2 主动参与构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平台
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永恒主题,更是人类社会的必然趋势。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持续健康发展的根基,相反,恶劣的生态环境将阻碍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上因生态环境破坏而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公众健康的重大环境事件并不鲜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5]。可见,生态环境问题是人类共同面对的挑战,不分区域、不分种族、不分阶级、不分宗教信仰,世界各国和地区都负有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为推进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我国积极参与构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平台,如建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参与野生动物保护国际合作、打造“绿色丝绸之路”、提出构建绿色金融,等等,并与多个发展中国家共同构建了生态环境治理网络,其中“南南合作”已经成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变革的重要推动力和载体,我国已成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的先行者和重要推动力量。在此基础上,我们仍要努力推动构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平台,大力呼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共同承担与其发展水平和能力相适应的全球生态环境治理责任,协力推动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的合作与发展。
4.3 努力实现相关资源全球共享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资源共享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自今年疫情发生以来,全球各行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经济萧条状况进一步加剧,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面临巨大威胁。事实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和地区面临的困难不仅仅限于经济领域,生态环境方面亦是如此,各国和地区只有消除隔阂,共享各类资源,才能应对种种困难与挑战。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我们要积极发挥“一带一路”建设的生态环境效应,推进沿线国家及全球生态环境共同治理,呼吁并推动各国、各地区尽快完善贸易机制,消除贸易壁垒,实现相关原料互供、资源共享,保证物资、政策、信息等全球相关资源公平有效地在各国和地区得到合理利用,共同应对全球生态环境危机,努力实现人类的共同发展、可持续发展和永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