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赤峰市马铃薯种植实现提质增效绿色发展的现状与探索

2021-04-04闫立伟

现代农业 2021年4期
关键词:鲜薯亩产种薯

闫立伟,周 乐,冯 斌

(内蒙古赤峰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内蒙古 赤峰 024000)

2020年赤峰市坚持以质量兴农为目标、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结合“赤峰市马铃薯农业开发科技推广”等项目实施,积极推进新型主体广泛参与、农机农艺深度融合、资源要素高效利用、生产生态相互协调的生产模式,抓好品种结构调整、绿色模式集成、增效技术推广,以实际行动支撑了全市马铃薯种植实现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

1 全市马铃薯生产现状

马铃薯是赤峰市的重点粮食作物,是该市西部、北部高寒冷凉地区的特色优势作物。利用马铃薯耐旱耐寒耐瘠薄、生长时间短、经济产量高、种植收益大的特点,集中力量抓好马铃薯种植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精准脱贫、推动结构调整均具有着重要意义。赤峰市农牧业局提出全市种植业结构调整要继续在粮改饲、粮改杂、粮改经、粮改特上下功夫,在高海拔、高纬度、冷凉区减少籽粒型玉米生产,减少越区种植玉米,将发展优质、早熟型马铃薯种植作为推进粮油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的重要举措[1],大力推广优质专用品种的比重,提高脱毒优质种薯的应用比率,增加专用品种和适合主食开发品种种植比例,推动脱毒优质种薯、加工专用马铃薯和鲜食商品马铃薯协调发展。

据农情统计:2020年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达107万亩,较上年减少3.4万亩,平均亩产鲜薯2390 kg,较上年增加240 kg,鲜薯总产折粮51.1万吨,较上年增加近3.7万吨,多向合力共同推动全市马铃薯种植实现了“稳定面积、提高单产、增加总产”的目标。

马铃薯种植收益也较上年有所增加。据本市调查:马铃薯收购价格最初由每公斤0.85~0.90元逐渐上涨至1.1~1.2元,大部分时间保持在每公斤1.0~1.1元,平均收购价格与上年基本持平,由于单产较上年有所提高,因而亩均收益较上年增加200~250元。凌志、雪川、蒙森、希森、民悦君丰等对于全市马铃薯生产具有重要影响,随着具有实力的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全市马铃薯规模化种植比例得到了显著提高,100亩以上规模种植面积目前已经占到全市马铃薯种植总面积70%以上。马铃薯规模种植与散户种植在种植技术、生产资料投入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最终也表现在单位产量和种植效益上[2]。

规模种植:平均亩产鲜薯2750~2850 kg,平均每亩产值3000~3100元;平均每亩成本2500~2600元,每亩实现纯收入400~500元。

散户种植:平均亩产鲜薯1500~1600 kg,平均每亩产值1600~1700元;平均每亩成本1300~1350元,每亩实现纯收益300~400元。

2 绿色增产增效技术推广情况

赤峰市是全区重要的优质马铃薯生产区域。全市马铃薯种植以克什克腾旗为中心,延伸至林西县、巴林左旗、巴林右旗、翁牛特旗和喀喇沁旗西部、松山区西北部等大片区域,冷凉的气候条件、丰富的土地资源为发展马铃薯种植提供了有利条件,降雨时间集中、昼夜温差大与马铃薯生长发育规律相吻合[3]。赤峰市生产优质马铃薯有着巨大优势,按照结构要调整、产业要升级、农民要增收、农业要增效的要求,抓住关键性环节指导新型经营主体规范技术落实。

按照市场需求积极调整品种结构,提高脱毒优质种薯的应用比率。荷兰15种植面积已经占到全市马铃薯种植总面积的60%以上,其他重点发展的优质品种还有冀张薯8、冀张薯12、早大白、夏坡蒂、SV3等,应用这些品种生产的商品马铃薯通常比克新1、紫花白等每公斤收购价格高出0.2元。技术人员重点帮助新型经营主体从雪川、民悦君丰等种薯企业引进脱毒优质种薯,二级以上种薯的应用比例已经超过70%,比常规自留种每亩增产300 kg以上,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在精细整地的基础上实行“扩垄缩株增密”种植。种植行距由原来平均行距60 cm增加到90 cm以上,在覆膜种植地块改变每垄双行种植为每垄单行种植,为开展起垄培土和病虫防控创造便利条件。通过缩小株距将马铃薯田间实际亩保苗控制在3800~4200株,较普通农户种植每亩增加300~500株,在实现合理增密增产的同时还优化了田间通风透光条件,配套应用脱毒优质种薯,采用农艺的方法最大程度减少田间病害发生,坚持以“预防为主、化防为辅”,减少农药使用。

引导新型经营主体采用“麦-麦-薯”或“麦-薯-麦”轮作倒茬种植制度。在克什克腾旗21万亩马铃薯种植田内基本全部采用该种植模式,与马铃薯连作种植相比减少了病原菌在土壤中积累,减少了土传性病害的发生与蔓延,同时还能平衡土壤养分利用,实现土地休养生息。马铃薯下茬种植小麦,每亩可减少机械整地成本30元,省去肥料投入10 kg计30元,通常实现小麦亩产300 kg以上,并不会因为减肥而减产,甚至还能每亩增产小麦籽粒近100 kg。

全面推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改变“一炮轰”施肥方式为分期施肥方式,通过增施有机肥料、生物菌肥实现化肥“替代”减量。在没有滴灌条件的地块,结合播种通常亩施马铃薯专用肥100 kg,在马铃薯开花期及块茎生长期合计追肥尿素20 kg。在有滴灌条件地块推广随水施肥技术,将施肥方式由“底肥+2次中耕追肥+3次叶面喷肥”变更为“底肥+4次滴灌施肥+5次叶面喷肥”,施肥总量由每亩150 kg降到120~125 kg,每亩减少生产成本65~80元,实现了“控肥增效”。

全市完成马铃薯覆膜滴灌种植面积21.86万亩、无膜滴灌种植面积32万亩,马铃薯全生育期滴灌补水4次,灌溉水量由大水漫灌方式每亩300 m3减少至120~150 m3,每亩减少农膜成本40元、灌溉成本90元,实现了“控膜提效”与“控水降耗”。在实施农业防治和做好预测预报基础上,由全部喷洒进口农药变更为初期以喷洒国产农药预防为主,中后期适量喷洒进口农药,施药次数也由7次减少为5次,每亩减少农药使用250 mL降低生产成本近50元,实现了“控药减害”。

发展马铃薯适期提早种植,在喀喇沁旗小牛群镇建设核心示范园区3000亩,统一种植荷兰十五、冀张薯十二、冀张薯八号等品种,清明节过后提早增墒播种、提早覆土防寒,通过延长供应时间提升马铃薯种植效益,实现亩产鲜薯4120 kg。在林西县开展马铃薯设施冷棚种植技术示范,落实示范田100亩,种植品种为早大白,实际平均亩产鲜薯2845 kg,每亩实现产值5690元,每亩实现纯收入3356元,效益十分可观。

滴灌覆膜出苗前起垄种植模式典型:林西县新林镇百承家庭农场种植马铃薯2700亩,播前深翻土壤25 cm,采用大垄单行插花种植,大垄行距90 cm,亩保苗4040株,实现平均亩产鲜薯3450 kg,每亩实现产值3864元,每亩实现纯收入1230元。

大垄高台无膜滴灌种植模式典型:克什克腾旗种植大户何龙山500亩马铃薯种植田实现亩产商品马铃薯3670 kg,实现每亩增加收益1185元。2000亩辐射带动田实现平均亩产商品马铃薯3250 kg,每亩实现产值3896元、每亩实现纯收益1446元,较对照田每亩增加收益670余元。

马铃薯种薯繁育高产高效栽培典型:克什克腾旗禾升蔬菜杂粮种植合作社500亩核心示范园区亩产优质种薯3100 kg,较同等条件非项目区生产商品马铃薯每亩增产1330 kg,每亩增加产值3295元。辐射带动2000亩绿色高产高效示范片平均亩产优质种薯2610 kg,每亩实现产值6786元,扣除每亩投入成本4000元,每亩收益达到2786元;同等条件非项目区地块平均亩产商品马铃薯1772 kg,按市场价每1.0元/kg计算,扣除成本每亩实现收益772元,由此每亩增加收益2014元。

3 绿色增产增效模式集成情况

3.1 筛选适销对路的优良品种

引导农民特别是新型经营主体逐步增加荷兰15、冀张薯8号等品种种植面积,逐步减少克新一等市场滞销品种种植面积,在滴灌种植、微喷种植、冷棚种植条件下重点开展了优良品种鉴选工作,示范展示了夏波蒂、大西洋、早大白、克新19、克新18、克新13、克新3、2191、云薯501、云薯301、紫云英等品种。

3.2 适宜种植密度对比试验

采用无膜滴灌、覆膜起垄种植模式,确定适宜种植密度为每亩理论保苗4000株,以每亩理论保苗3500株商品薯比例最大,当每亩理论保苗增加至4500株,无论是鲜薯产量还是商品薯比率都会出现明显降低。今年马铃薯收购定价对于薯块大小的要求出现了变化,以林西县为例:马铃薯收购价格是以150 g为界,定价标准较往年增加50 g,标准以上每公斤定价基本在1.2元上下,标准以下每公斤定价为0.4~0.5元,由此种植马铃薯需要在确定的合理的密度上加以转变思想。

3.3 不同颜色地膜对比试验

在山旱地种植马铃薯采用地膜覆盖技术,比较了黑色地膜、白色地膜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发现黑色地膜除了能减少田间杂草发生外,还能促进马铃薯提早出苗2~4 d,马铃薯产量虽无明显差异,但是能够提早上市5 d以上,对于增加马铃薯种植收益有一定影响。

3.4 不同覆膜方式对比试验

马铃薯大垄高台单垄覆膜种植,行距90 cm,株距20 cm,每亩使用农膜3.8 kg,每亩使用种薯136 kg,每亩理论保苗3517株,实现亩产鲜薯3216 kg;在同等条件下马铃薯大垄双行半高台覆膜种植,大垄行距90 cm,小垄行距40 cm,株距25 cm,每亩使用农膜3.6 kg,每亩使用种薯168 kg,每亩理论保苗3892株,实现亩产鲜薯3428 kg。马铃薯大垄双行半高台覆膜种植产量虽然要略高于大垄高台单垄覆膜种植,但是也存在着农机在田间作业不方便的问题,同时由于起垄高度不够,容易产生由于田间排水不畅而引发病害加重发生趋势。

3.5 不同浇灌方式对比试验

试验品种费乌瑞特膜下滴灌种植产量最高亩产鲜薯2794 kg;膜下滴灌结合中耕揭膜与无膜滴灌种植产量相当,亩产鲜薯在2700 kg上下;微喷灌溉产量最低亩产鲜薯2558 kg。覆膜滴灌对于马铃薯产量有重要影响,微喷灌溉马铃薯产量较低,原因是马铃薯封垄后所喷水滴不便于渗入土壤,土壤墒情差不利于马铃薯产量提高。

3.6 肥料高效管理对比试验

以克新一为试验品种,按照每亩施用肥料55~60 kg的标准,与结合播种一次性施入全部肥料相比,按照播种时施入2/3肥料、在马铃薯封垄与开花两次结合中耕施入另1/3肥料有3%~4%的增产幅度,每亩增产鲜薯70~110 kg,试验表明:同等肥料采取种肥加追肥施肥方式有利于提高马铃薯产量,可采取液体追施方式实现追肥,既能提高马铃薯产量又能降低劳动力成本。

3.7 设施冷棚马铃薯栽培示范

去年完成马铃薯设施栽培种植100亩,示范区亩产鲜薯3031 kg,较对照亩增产1105 kg,增产率57.4%。设施马铃薯上市时间比露地栽培早1个月,按每公斤2元计算,亩产值6062元,扣除冷棚投资、无滴膜和各种生产成本3500元,亩纯收益2562元。马铃薯收获后复种白菜实现亩产7500 kg,亩产值3000元,亩纯收入2500元,两季纯收入达5062元,经济效益明显,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4 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脱毒优质种薯比率有待继续提高

目前马铃薯种植户已经使用脱毒优质种薯对于提升马铃薯产量、增加马铃薯种植效益的重要意义,全市每年对脱毒优质种薯的需求量逐年增加。目前全市已有近5万亩脱毒优质种薯繁育基地,可供近100万亩商品马铃薯种植使用,但是所生产的脱毒优质种薯主要在河北省围场县等地贮存或已经售往外地,大量种薯还需从外地购进,长途运输损耗大,造成种薯价格每公斤要高出0.4~0.6元。对于种植散户就要退而求其次,使用较低等级的种薯,市场不规范也容易增加病害发生危险。

4.2 农民社会化组织程度发展不均衡

近几年外出务工的农民出现“回流”现象增多,土地流传成本增加,目前每亩土地已经普遍上涨至每年500元以上。土地分散经营形不成规模种植优势,不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不利于应用绿色增产增效技术,大型现代农业机械推广难度大,是制约马铃薯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点。目前农业生产者主要是中老年人,他们接受新知识、新技术能力较差,大部分还是按照传统种植方式进行生产,田间管理粗放、病虫防治不及时,限制着马铃薯单位产量和种植收益的提升,马铃薯种植效益还不够显著。新型经营主体种植马铃薯化肥农药用量过高,不利于产业可持续发展。

4.3 马铃薯收获环节需引起高度重视

目前全市马铃薯贮窖建设相对滞后,所产马铃薯90%是在短期内集中涌入市场,由于没有缓冲时间所以往往是随行就市销售,为了避免出现滞销现象甚至是“含泪忍痛”销售,由于种植收益得不到兑现因而容易打击农民种植马铃薯的积极性。全市缺乏大型马铃薯加工企业,马铃薯加工以小型企业加工淀粉、粉条为主,同质化现象严重,克什克腾旗是赤峰市主要马铃薯产区,其小型企业总体加工能力在500吨左右,起不到产业带动及调节市场的作用,其桥梁和纽带作用不够明显,抵御市场的风险能力较差。

5 发展建议

加大对马铃薯生产的扶持力度,尤其是针对专业种植合作社、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辐射带动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和推广,从加工企业引进、仓储设施建设和交易市场、信息网络、经济人队伍培育等方面继续做出努力,为赤峰马铃薯产业发展起推动作用。

以农业绿色发展为基本理念[4],大力宣传和推广免耕、轮作、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措施,减少化肥和农药施用量,打造绿色、标准化生产的品牌园区,引领、带动全市马铃薯生产健康、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鲜薯亩产种薯
不简单!一口普通的淡水虾塘,他们竟能做到亩产2000多斤,获利3万多/亩
马铃薯种薯退化的原因及预防
山西夏粮喜获丰收 亩产首次突破300公斤
“巫溪洋芋”鲜薯质量控制技术现状及对策探讨
鲜薯储藏技术
冬小麦“亩产状元”诞生啦
冬小麦“亩产状元“诞生啦
马铃薯种薯贮藏性能和贮藏技术分析
贵州:马铃薯大省地位突显
脱毒马铃薯微型种薯繁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