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农科背景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

2021-04-04严友进戴全厚彭旭东

中国水土保持 2021年7期
关键词:荒漠化基础课水土保持

严友进,戴全厚,2,彭旭东

(1.贵州省森林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贵州大学 林学院/贵州大学 土壤侵蚀与生态修复研究中心,贵州 贵阳 550025;2.山地植物资源保护与种质创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州 贵阳 550025)

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建设美丽中国[1]。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既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应用学科,其任务是解决我国对水土资源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所提出的关键理论与技术问题,肩负着为社会培养水土保持、荒漠化防治、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复合型科技人才的重任[2]。该学科毕业的学生,在水利、林业、农业、环境保护等相关部门,从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相关工作,在改善生态环境的战线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较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决定着其毕业后服务社会的能力和社会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满意度,影响学生的就业率。从学生就业和社会需求而言,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实践教学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将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应用于生产实践。因此,研究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有着重要的现实和战略意义。

2018年5月,教育部提出要全面推行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简称“四新”)建设,开启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新时代。2019年,新农科建设奏响“安吉共识”“北大仓行动”和“北京指南”三部曲,全面推进全国涉农高校开展新农科建设[3-4]。新农科建设中要求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5]。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进一步提高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服务地方生态环境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显得尤为重要[6]。笔者基于新农科建设对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建设的需求,分析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在本科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具体改革措施。

1 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1.1 对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度不够

高校是学生获得专业知识的主要场所,其教学内容、培养体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质量。目前,大多数高校为了追求出科研成果,以提升高校科研实力排行,不断扩招研究生数量。相较于本科生而言,研究生能够帮助高校教师开展科学研究,产出科研成果,提高学校的科研排名。为此,在有限的教学资源下,大多数高校都热衷于将教学重心放在研究生教学上[7]。此外,受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影响,教师和学生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因此,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通常以分数来评判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造成教师多数只重视理论教学,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学生在学习期间忧患意识不足,未能清楚地规划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不能确定毕业后是直接工作还是深造。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但是学生在学习期间很少有机会接触生产实践活动,使得学生在短期内难以认识到实践能力的重要性,也导致学生缺乏提升自身实践能力的主动性。而作为一个评估教学质量的隐性指标,实践能力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均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8]。

1.2 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不够严谨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是一门涉及理、工、农、水、林等专业的交叉性学科。因其专业的特殊性,该专业的学生需掌握生态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监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目前,各高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课程大体上可划分为五大类,除去外语、计算机、政治理论等公共基础课外,该专业的学生还需要学习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根据地方特色开设的专业选修课[9]。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课程种类繁多,但是各个课程间存在紧密联系,专业基础课需要基础课支撑。多元化的课程能够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但是也导致各课程间的交叉融合不够深入,使得学生所能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更为破碎。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是基于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综合应用,只有在掌握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前提下,才能将所学知识整合运用于专业综合实践中。

目前,各高校受教学资源不足或其他因素干扰,多存在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的培养顺序平行或颠倒等问题,也有的是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间隔期过长,这些都导致了学生在后期实践时无法将所学的知识综合应用,也就削弱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如,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中的排水沟设计涉及的知识包含了气象学、水力学、工程制图、水土保持原理等课程的内容,这些课程又需要线性代数、工程力学、物理学等基础课的支撑。部分高校在大一时就完成了基础课程(线性代数、物理、气象学等)的学习,但是到了大三或者大四时才开设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等课程,导致学生在后期进行相关课程的学习时已经忘记了前面所学的基础内容,无法很好地开展综合实践。

1.3 实践教学内容陈旧,与地方和行业实际需求脱节

随着社会的发展,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不局限于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还有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修复、“天地一体化”水土保持监管等工作[10]。而高校的教师多以教学和科研为主,很少从事生产实践工作,因而教师制定的教学内容往往跟不上社会生产实践的需求。目前,大多数高校与企业的联系不紧密,开设的综合实践课程内容设置与安排也过于老旧,大多只开设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课程,对于市场需求的水土保持规划、水土流失监测、土地管理和林业调查等工作涉及较少。此外,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要求学生掌握更复杂的计算机技术,这些计算机技术不仅仅是简单的利用文档办公,而是将所需的专业知识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满足生产需求。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最常用到的软件包含GIS和CAD,尽管在培养方案的课程中已包含了这两门课程,但是多以选修课形式提供给学生,且相应的课程均以基础的教学为主,未能结合专业需求提供专业的教学方案[11]。课程教学内容的缺乏与实践教学的不足,导致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仍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学习才能上手,从而削弱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1.4 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不高

实践教学是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教学模式影响着教学效率和效果。目前,教学模式单一已成为制约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受应试教育影响,大多数的实践课程教学往往采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过程枯燥乏味,并且难以与实践相联系,导致学生对实践课程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不足。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都需要实践操作方能巩固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然而,多数的实践课程仍以教师讲述为主,辅以些许实践。同时,受教学设备不足、课程课时调整等影响,学生对专业实践的参与度不高。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课程的内容包含了水土流失监测、水土保持措施设计、工程制图、工程概(估)算等[12],教师在安排该课程的实习时,常用的方法是在理论课程结束后,由几个学生组成一组分工合作完成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任务,当作课程的学习任务。尽管这种实践方法教师省心、学生省力,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帮助学生快速认识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过程,但是学生在课堂中分工学到的知识是破碎化的,无法在工作中独立完成完整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其他课程的实习也存在类似情况。

1.5 校外实习形式多于实践

校外实习是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很多高校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都安排有校外实习,但是大多流于形式。目前,多数的校外实习以观摩为主,学生基本不参与动手实践,学生动手能力没得到训练。学校在设置实践课程时考虑更多的是“教学与科研”,至于学生进入社会后怎样快速适应地方产业发展考虑得相对较少。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课程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必修课程,可帮助学生将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中,但是大多数高校认为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等工作的技术含量低,学生进入单位后在前辈的带领下很快就能上手,把本该由学校教授的专业技能交给社会来培养,导致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都不愿意招收应届毕业生。此外,也有些学校会安排学生进入企业开展毕业实习,帮助学生尽快接触和认识今后工作的内容,但是由于学校对该环节考核不严格,学生自己也不重视,导致该培养环节大多是随便找个公司盖个实习证明章就交差了事,无法达到提升学生动手能力的目的。

2 实践能力培养教学改革建议

根据当前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笔者提出如下改革建议。

2.1 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适应社会实际需要

强化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是提高教学转化、服务地方生产和新农科建设的重要需求。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应加强教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意识,树立应用型与科研型并驱发展的人才教育理论与培养目标,重视提高学生开展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水土保持规划、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监测、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林业调查、土地管理等实践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协调理论与实践的平衡,除了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还要加强多种专业综合课程的实践教学,如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水土保持监测、水土保持效益评价等。与此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提升专业实践能力的使命感,引导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

2.2 丰富教学模式,优化培养体系

新形势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要结合时代的发展加以改变。教师要学会采用“翻转课堂”结合“互联网+”的模式,推进互动式教学和教学信息化,提高教学质量。在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借助网络资源丰富教学模式,破除传统“填鸭式”灌输教学,将枯燥的理论课程与实践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应借助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强化师生互动,提升教学的效果[2]。教师结合理论传授与教学实践提出若干问题,安排学生在课后收集资料,并在课堂上通过学生与教师、学生间的研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学校在培养计划的制定上,应结合学校特色和地域特色,优化实践教学的培养体系,注重培养体系中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间的交叉与衔接,特别是合理规划同一知识体系内各课程间综合实践的安排,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2.3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以竞赛带动学习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于帮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职业技能需求。高校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特别是实践课程要做到与时俱进。近年来,社会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因此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相关从业者需掌握匹配时代要求的专业技能。为了弥补传统水土保持监管工作的短板,水利部于2008年提出了强化水土保持信息化发展,通过“天地一体化”监管技术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工作[13]。尽管该要求已提出多年了,但是众多高校仍未将该部分内容纳入教学内容中,使得学生毕业后也不知如何开展相应的工作。课堂教学内容影响着学生所掌握的大部分知识,这就要求任课教师要及时了解行业动态,调整教学内容,紧跟生产实践,让学生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此外,将“以赛促学”模式引入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专业技能竞赛,通过比赛的形式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各高校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可以结合地域环境特色,开展具有地方特色和需求的水土保持措施设计大赛,既帮助学生巩固专业知识的应用,也能很好地将专业技能应用于实践中。

2.4 拓展校企协同模式,锻炼专业实践技能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要求高校人才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目前,各高校的教师长期以来主要从事教学与科研任务,很少有参与生产实践的经验。此外,教师除完成教学任务外还要开展科学研究,很难分出多余的时间去了解最新的生产实践需求。但是,从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而言,学习生产实践需求的专业技能是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校企合作模式可弥补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短板,为人才培养提供实时的实践信息和动手操作平台。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需要,邀请经验丰富的企业管理者、技术人员,通过授课、座谈会等形式,向学生传授水土保持措施设计技术要点、法律法规、水土保持措施概算等。此外,也可以安排学生进入企业,参与一线工作,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3 结 论

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本科生作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主力军,在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由于长期受“重理论,轻实践”现象的影响,各高校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有所不足。今后高校在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中需要提高重视度、丰富教学模式、优化培养体系、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增加“以赛促学”和“校企协同”等教学模式,并结合生产实践和地方行业发展的需求,着力提升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生的实践能力,为地方生态环境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荒漠化基础课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水土保持
荒漠化地区复合生态系统管理——以阿拉善盟荒漠化治理为例
防治土地荒漠化 推动绿色发展——写在第二十五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我国召开第25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纪念大会
水土保持
关于音乐基础课教学与学习中的几个问题
我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连续10年实现“双缩减”
道德叙事在“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