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疾控部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实践策略探究

2021-04-04张艳宋代琴朱海宁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26期
关键词:疾控中心储备演练

张艳,宋代琴,朱海宁

淄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淄博 255026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突然发生,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食物中毒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1]。公共卫生事件具备突发性、广泛性、多样性特点,会增加应急管理工作难大。“非典”以后,我国开始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注重加强基层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同时制定综合应急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 但是,既往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的问题较多,比如预案体系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完善、行动主体单一等。 由于各行政部门相互独立,导致缺乏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2]。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及时完善卫生应急管理制度, 加强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已经成为各级疾控部门的重要工作,并且成为检验工作成效的一种体现。 对于疾控中心来说,公共卫生事件未发生前,就要做好各项应急准备。 明确突发公共卫生职责,积极应对应急任务,建设一套完整的应急体制,同时制订标准的应急预案与方案,提升应急队伍的素质的能力,高效完成疾病预防控制任务。

1 疾控中心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状

1.1 物资储备匮乏

当前,疾控中心面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保障经费并未纳入到财政预算经费体系中,政府部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金投入低。多数基层疾控中心应急储备库中,个人防护设备、消毒灭杀药品、现场采样设备、后期保障支持不足,传统疾病控制应急物资储备率低于50%[3]。

1.2 应急检测能力弱

由于受到财政资金短缺影响,多数基层疾控中心的实验室硬件设备、检验项目还与应急检测的要求差距较大。 当病原微生物、有毒有害物质较多时,注重致病因研究,这会影响病原微生物、有毒有害物质的应急检测能力。

1.3 应急能力亟需提升

虽然基层疾控中心定期组织人员,参与应急演练与培训工作,但是分析发展现状可知,演练内容局限性大,培训次数少,应急演练多针对个别多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演练内容和形势的多样性还存在欠缺。

1.4 信息网络平台滞后

为了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效率,应当建立和完善信息管理平台,落实信息整合机制。然而,大部分疾控中心并未制订设备管理计划[4],实行常规管理工作时,不注重建设公共卫生信息管理网络建设。此外,疾控部门、行政部门交流沟通不畅,会导致公共卫生报备与预警不及时,无法实时共享信息资源。 基层疾控中心管理人员不能直接决策指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和处置,导致整体工作可能会出现滞后性。

2 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策略

2.1 应急准备工作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前,各级疾控部门必须明确自身职责,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优化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完善应急物资储备机制,建立专业的应急处置队伍,强化培训和实战演练,以此提高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能力。

(1)建立组织机构,制定应急预案:为了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效果,需要强化思想准备,做好人员组织、物资设备储备,制定应急预案、应急处置流程。 当发生突发中毒、重大传染病事件、重大伤害事故时,能及时开展处置工作,减少各方面损失。

(2)建设应急队伍: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而言,应急队伍的能力和素质对应急处置的影响非常大,属于卫生应急工作的关键。应急队伍可以反映出疾控部门的技术能力、建设水平、决策层次、人才储备情况[5]。疾控中心应当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优化应急管理和处置流程。 ①建立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和总体协调。②建立应急处置小分队,明确各小分队的职责和任务,并落实各项政策措施。 ③应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车辆管理和调度[6]。 组织技术人员参与培训与演练, 着重加强疾控部门的预防控制能力、社会综合服务能力、应急处置能力[7-8]。④定期开展技术练兵、业务培训活动,联合防病形势与专业实际,组织技术人员参与模拟演练工作,定期开展公共卫生事件演练、防控理论培训[9]。 选派应急队伍骨干,参与上级应急教育与培训工作;组织应急人员参与进修活动。 邀请专家讲解突发性事件处置技能,定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讨论突发事件典型案例。 通过不断地培训与演练,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为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积累经验。

(3)完善应急队伍保障机制:应急队员需积极承担起辖区突发事件处置职责,在现场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需配置足够数量的应急装备、防护用品和设备,这就需要各级政府和行政部门提供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针对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由各级政府和行政部门给予表彰,以提升应急队伍工作积极性[10]。

(4)提升应急队伍装备水平:政府部门将卫生应急队伍装备、工作经费纳入到财政预算中,应急小分队遵循装备目录要求,储备足够数量的应急装备,以满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需要,时刻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准备。

(5)完善应急物资储备机制:建立应急物资储存库,优化完善应急物资采购和储备机制,对疫苗、检验试剂、耗材、消毒防护用品等特殊物资,分类建立应急物资管理与使用制度,以及时高效的应对公共卫生事件。

2.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

①优化报告流程。各级疾控部门要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完善24 h 应急值班值守工作。 除了突发网按照报告流程报告的突发事件以外,当出现电话接报时,值班人员需详细记录事件名称、类型、性质与可能的扩散范围[11]。 应急值班人员能尽快并熟练的按照报告流程做好事件的层层上报。

②赶赴现场,开展现场处置。 各处置小分队完成迅速集合,包括流调人员、消毒人员、检验人员等,并清点现场防护用品、采样耗材、消毒物品等的数量,按照风险评估的事件严重程度和扩散范围[12],在处置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由各小分队快速赶赴现场配合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卫生学调查,现场样品的采集和快速检测,通过现场资料的收集,初步预判事件发生的本质和发展趋势,为现场科学处置和研判研究提供现场依据。

③及时做好现场信息的反馈和汇报。及时向处置领导小组或上级报告现场工作情况,如涉及到事件发展变化、事件诊断、处置进程、控制措施等。

④现场调查结束后,及时梳理该起突发事件的发生经过与处置情况,分析影响因素,撰写调查报告[13],提出科学的防范措施和改进建议。并及时组织专业人员对现场处置情况进行经验总结和案例分析,以更好地积累处置经验。

3 A 地区疾控部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实践

A 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于“非典”时期,尽管对应急体系进行了更新和完善,但是应急处置能力较弱,尤其表现在人才队伍、财政经费与物资保障、培训演练、实验室检测能力等方面。为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深入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可行性操控措施,为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提供参考依据,现针对A 地区疾控部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进行实践探索。

3.1 完善公共卫生监测体系,加强应急预测预警能力

完善网络直报系统,扩展监测种类: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系统,该系统并非独立系统,而是应用现有大数据资源,联合其他信息监测系统,完善各层级纵向信息网络,对疾病报告进行全方位监测。 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做好大数据分析,其中涉及到地理信息系统、医院电子病例系统等,基于数据整合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预警系统收集和整理大数据,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诊断、预警和评估,以降低事件的影响和危害。

3.2 加强应急资源与知识储备

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必须能快速完成应急物资的调配,以保障充足的物资供应,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效率。 同时,部分基层疾控中心尚未建立完备的应急物资储备调配信息系统,可能会导致资源短缺或浪费。尤其是当出现较大规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可能会出现应急物资调用不够及时的情况。 为避免出现上述问题,应当采取措施:①争取政府财政支持,将疾控部门的应急物资储备物资作为政府经常性支出项目,保证物资储备经费充足。 ②建立和完善应急物资储备信息系统,通过现代化、信息化的管理手段,优化和完善应急物资保障机制。 按照不同情况,建立应急调配系统[5]。 通过供应商存储资源,实现储备配置,不仅可以调配仓库物资,还可以降低运营物资成本。同时,优化资源配置与分布,处理好应急资源分布问题,主要表现在应急资源选址与配置方面,确保应急资源地址选择合理性,且选址分布资源最优[6]。 针对资源调度问题,则为应急管理工作任务,优化资源分布,确保资源及时供给。

注重应急管理,重视应急人力资源的作用。 优化设计培训与演练活动,注重人力资源队伍建设,总结工作经验与教训,明确分工细则。 注重专业知识开发能力建设,提升管理者素质,做好全方位教育与培训。强化管理者法治观念,加强法治能力,制定决策时,应当参考法律条款[7]。 注重加强领导力,衡量危机处理目标,制订最佳行动方案。 同时,提升决策水平,实现操作性、实现度特点。注重建立人力资源储备机制,优化知识结构,开展针对性教育与培训工作。 按照A 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问题,做好需求调查。注重提升救治人员医疗技术、决策人员组织协调能力,监督人员实操能力,采用在线培训、集中培训方式,定期举行应急技能比赛,以此加强应急人员的综合能力。

3.3 建立信息流转渠道,加强应急信息化水平

在应急管理中,需要合理应用大数据资源,融合数据思维与技术。 大数据思维是通过整合大量的数据信息,以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统计学处理方法挖掘隐藏的数据信息。政府部门信息共享存在障碍时,利用大数据技术实行应急管理,同时建立大数据平台管理系统。 A 地区实行扁平化体制、信息共享机制,在非常态情况下需检验成效。 使用大数据技术来完善决策方案,落实应急管理工作,展示出大数据技术监测预警能力,发布预警通告,制订处置方案。

4 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当处置不合理时,会引发严重后果和不良影响,所以从社会层面要提高对各级疾控部门的应急管理工作的关注度。从疾控部门的现状分析而知,其应急监测能力不足还有待提高、物资储备机制尚不够健全、应急处置能力相对较为薄弱。为了提升疾控部门应急管理能力,应当时刻牢记“平战结合”,做好常态化应急准备工作。 在该文研究中,重点讨论疾控部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 并且以A地区实践管理为案例,介绍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措施和方法,希望可以提高疾控部门应急管理工作质量。

猜你喜欢

疾控中心储备演练
首次演练
疾控中心采血人群的心理反应与护理干预
释放钾肥储备正当时
疾控中心理化检验人员职业危害分析及防护
完善疾控中心人事档案管理的有效策略研究
国家储备林:为未来储备绿色宝藏
统计知识综合演练B卷
在疾控中心微生物检测中应用微滤膜分离技术的效果分析
外汇储备去哪儿了
未雨绸缪演练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