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医院感染质量指标评价体系对医院感染的作用研究
2021-04-04吴达改
吴达改
龙口市第二人民医院,龙口市卫生健康综合服务中心,山东龙口 265701
当前医院内进行创伤性诊疗技术操作以及介入性治疗技术操作的频次有所增加。各类免疫抑制剂以及抗菌药物的运用也趋于广泛,导致多重耐药菌应用占比不断增加,加上血源性传染病以及各类新、旧传染病不断暴发,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当前研究证实:每年在全世界范围内有多达数亿人次的患者属于医源性感染。由此不难看出,做好医院感染预防以及控制管理工作显得特别重要。医院感染指标测定是开展医院感染预防及控制的重要手段与基本组成部分,也是确保医疗品质得到保障以及提升患者治疗安全性的重要途径。构建一个行之有效的医院感染治疗指标体系,能够在第一时间准确地体现出一所医院感染预防以及控制管理风险真实状况,其主要由所纳入的监测目标体系数据元素和指标结果用于描述有关内容[1]。随着中国医院感染信息化建设的全面推广,在医院感染监测也取得了诸多数据。当前,我国已然进入大数据新时代,使用何种有效方式统筹这些海量数据,同时创建一套客观性强、科学规范且符合医院真实情况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特别重要,对于提升一所医院感染监控治疗来讲意义重大。结合实际情况,该文全面探讨构建医院感染指导指标评价体系对于医院感染作用研究情况,现综述如下。
1 当前中国医疗质量管理现状
相较于欧美发达国家而言,中国的医疗质量管理起步比较晚。最早始于20世纪50年代左右。彼时,中国相关部门参照前苏联制定出了系列性指标,将其用于疾病治疗效果评估以及医疗工作效率等分析之中。随着我国医改政策不断推广,在2005年正式颁布了《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关于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的通知》和《医疗质量管理与改善医院服务质量目标》等条目,就此令医疗质量管理成为了人们关注的话题。近几年由我国所出台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医院必须为患者方提供质量优秀、价格低廉且安全有效的治疗服务。其也为评价一所医院治疗情况的重要性参照标准。
从中国医疗质量管理主线分析来看,其可以被分成医疗质量控制、卫生监督以及医院评审几类。具体工作主要由我国的卫生行政部门主导,目标医院则为开展医院评审的主体对象。其也为医疗质量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10年前,国家卫生主管部门颁布了《医院评审暂行办法》,指出:所谓医院评审主要指的是一所医院依照医疗行业基础性标准以及医院评审标准开展自我评价,用于提升该院医疗质量的重要手段。医院需要接受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评价,同时确定医院等级。而卫生监督主要指的是国家相关部门结合当前医疗规定,针对于院内医疗质量开展监督管理工作。当发现不合格之处后,要马上责令其整改。而医疗质量控制则为经由我国卫生部门所制定的法律条规,对一所医院医疗质量开展控制以及管理的过程。该项工作同时经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落实与督导。
2 现阶段中国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良问题
迄今为止,国内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尚未完善,存在问题诸多,详细如下。
2.1 医疗质量评价指标未能得到及时更新
当前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未能做到及时更新,以2013年出版的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所展示的数据为例:在我国民众疾病谱内晚期癌症、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呼吸系统疾病位在前列,其中尤其以食道癌、胃癌、肝癌、肺癌死亡率居高不下。死亡谱以及疾病谱的改变应当全面伴随针对于重点疾病关注的改变,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中国当前医疗质量指标体系发布时间比较久,在此其中有部分指标没有做到与时俱进,且也有很多指标已然不适用于当前阶段医疗水平。
2.2 相关工作人员医疗质量管理意识薄弱、少部分措施未能落实到位
在某些医院中并未专门设立负责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人员,或者即便有专职管理人员,但其并未经过培训,其对于医疗指导管理知识了解非常少,还有一些医务工作者针对于当前医疗质量措施未能加以重视,无法实现积极对待医疗质量管理。
2.3 当前阶段医疗质量评价体系指标不甚合理
依照当前国际现行的医疗质量指标设计原则来看,具体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做到以患者为中心,在此同时也要继续强调医疗服务结果。但从现在的情况而言,中国常用的医疗质量指标体系并未符合这项基本原则。在现行的指标过程中,通常忽略了负性指标、单纯应用正向指标。过分重视终末期指标、未能重视技术质量以及环节质量指标。在此情况下,极易引发民众单纯关注医疗服务结果,而未能重视医疗服务过程中存在的缺陷[2]。
2.4 绝大部分地区尚缺少外部评价机构
从现阶段而言,中国所进行的医疗质量评价工作一般由政府主导的医院完成评审。但不能忽视的是,医疗服务行业有着非常强的专业性,政府监管部门通常很难取得与医院相同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之下,第三方评价机构的建成通常可以在极大程度上规避此类不足。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中国尚未完善第三方评价系统。针对于各个医院内部和医院之间独立评价对比,因而没有办法全面促进医院自身改进[3]。
3 医院感染质量指标评价体系的相关构建方法
3.1 全面创建相关指标体系
工作人员在创建医院感染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工作中,应当全面参照原国家卫生计生委最新出版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医院感染监测基本数据集和质量控制指标集实施指南 (2016版》《三级综合医院医疗机构评审实施细则(2011版)》中的有关内容创作出符合自身医院条件的指标体系。在此其中包含结果指标共计6个、过程指标共计15个[11-12]。发病率监测方式依照最新出版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医院感染监测基本数据集和质量控制指标集实施指南(2016版》的有关内容完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率计算方式则依照最新出版的《三级综合医院医疗机构评审实施细则》完成评定。
3.2 设定目标值以及预警值
3.3 体系评价以及分析
每个月定期统计整个院内相关科室医院感染结果指标以及过程指标。全面比较已经设定的目标值以及预警值。有效分析院内各个科室指标变化详情,用以科学评价院感染管理质量。在此同时也要提出当前相关科室所存在的问题与整改方向。医院内的各个科室依照医院管理办公室评价具体情况,开展针对性整改工作。针对于超过预警值的科室要发出预警信息,同时也要警醒并强化各类感染控制举措落实情况、积极追踪感染发生详情。针对于超过质控值的科室实施干预工作,而对于超过预警值幅度在前10位的科室应当重点列出相关科室医院感染发生概率和速干手消毒剂消耗量具体情况,有效分析院内医生以及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与医院感染之间的相关度。关于质量指标达标详情工作人员,每个季度都要以上传简讯的方式发布于院内OA系统之中。将该项信息提供给所有医务人员查看,另外也要将资料上报给主管院长审阅。
3.4 相关绩效考评方法
3.4.1 奖励机制 具体的奖励机制可以包含3个奖项,主要为优秀监控护士/医生、手卫生管理优秀奖以及感染监控管理优秀奖。而针对于未能超出预警值或者有下降趋势者,应当给予一定奖励[6]。
3.4.2 科室的绩效考评方法 医院方面应将感染控制指标全面纳入到医疗质量管理指标体系之中,把相关指标体系内的结果纳进院内医疗治疗管理指标体系。各个季度对于指标结果超过质量控制值的科室,则要扣除科室负责人的绩效奖金。
3.4.3 开展科室绩效考评工作 积极设定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量表,其中值得说明的是:质量指标评价必须达到总分值的50%以上。对于总排名在后10名的科室要扣除绩效奖金。
4 全面构建医院指导感染指标评价体系控制医院感染的相关作用
医院感染监测管理体系取得的信息以及数据有着单体性、独立性的特点。所构建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实现整合单独指标体系,令诸多结果指标和过程指标间构建多维度以及多层次的指标关系网,用以实现对于科室进行综合监测全面评价。相关研究结果指出:在落实指标评价体系干预工作之后,医院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预防率、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导管应用率、抗菌药物应用率、治疗性抗菌药物应用前微生物送检率、多重耐药菌(Multi-drug Resistent Organisms,MDRO)的检出率以及MDRO的感染防控举措执行率等指标与以往相比均有改善(P<0.05)[7]。而经过对结果指标评价,能够全面提升院内医护人员在进行干预过程中的依从性,有效加深了医务工作人员针对于各项预防控制举措的制度,可令所监测的数据发挥出支持以及决策的作用。通过监测指标月报表反馈和感染监控部门针对于感染监控指标多层次分析、深度解析,可帮助医院感染管控小组更为客观以及直观地了解该科室医院感染情况。可在短时间内寻找出问题所在,就此更为明确地制定出改进目标,有效提升相关科室医院感染管理水准[4]。
另有文献表明[8],在开展此项评价体系之后,院内呼吸机应用率以及中心静脉导管应用率表现出了上升的势态。之所以出现这种结果,很可能和开展三级转诊制度之后在医院手术的危重症患者数量增加存在相关性。在该实验中,与构建质量指标评价体系之前相比而言,构建指标体系之后的呼吸机和导尿管平均应用时间、中心静脉导管应用时间明显缩短。这也代表了相关工作人员有效落实了留置导管必要性每日评估制度、积极规避非必要性导管留置。当前诸多文献指出[9]:通过有效办法提高院内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为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的最有效、最直接举措。但不容忽视的是,因为院内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直接观察有着霍桑效应,在此情况下很难获取到院内工作人员真实的手卫生依从情况。基于此,可以把手卫生依从率纳入到过程指标范围之中,仅仅用于设定目标值,实现引导。有文献表明[10]:手卫生产品消耗水平和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之间存在极大关联性,其能够被用于间接性评估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情况。
另有文献表明:把医院感染管理纳入到医疗质量管理范畴之中,结合相关部门所颁布的管理考核指标,可在真正意义上把管理工作落在实处。在开展实际工作中,可以把医疗质量管理视为平台,应用绩效考核的手段以及奖惩的激励机制,把指标评价工作落在实处。有效的指标评价方法能够提高医务人员针对于医院感染控制认知度,而不是局限在消毒、隔离、手卫生情况、医疗废物管理等现场评价之中。通过这种办法能够让相关医务人员正确了解到医院感染的质量管理工作可经过质量控制指标实现[12-13]。客观反应和医疗质量指标相同,医院感染质量指标为一类质量指标的重要成员之一。而医院感染质量则为医疗指导的最终体现形式。将医院感染预防以及控制相关举措纳入到医院日常诊疗活动之中,能积极落实相关工作,有效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另外其对于确保患者就诊安全,也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5 关于继续控制医院感染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改进院内医疗质量的制度建议
5.1 全面强化临床工作人员对于医疗质量的责任意识
院内的医生以及护理人员长期奋斗在临床一线,这些人员的工作质量直接关乎整个医院的医疗质量水平。但不能忽视的是,现如今仍有很多医务人员未能重视医疗质量提升的重要性。在开展有关管理工作中,医院应当对全体医务工作人员开展医疗质量培训,并把绩效考核和医疗质量管理目标相互挂钩。通过这种办法有效提升院内医生以及护理人员对于医疗质量管理的意识[13-14]。在开展临床工作中,管理者有必要大力督导院内医生以及护理人员落实核心制度,具体必须做到核心制度明确,有效会诊、交接班等内容记录明确,病历第一时间完整归档等。在开展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必须做到明确自身责任,同时制定出与之相关的统筹协调机制。在真正意义上做到以患者为核心,为患方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5.2 全面强化院内管理人员医疗质量管理教育力度
基于现如今诸多医院管理者缺少对于医疗质量管理了解之现状,医院方面有必要采用多种方式强化院内管理人员医疗质量管理教育力度。这些方法主要包含开展医疗治疗知识测试、实施医疗治疗专题培训等[15]。通过以上办法全面提升医院管理工作人员医疗质量管理能力水平,全面强化这些人员医疗质量监督管理意识。
5.3 国家相关部门有必要定期对医院医疗质量指标加以修订
医院内所制定的医疗指导指标必须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全面重视基础质量指标以及环节质量指标,积极完善医疗质量评价具体过程[6]。同时也要增加和重点疾病种类相关的指标内容。其能够直接体现出一所医院医疗质量现状的指标,减少非必要性间接指标,全面完善当前现有指标定义以及统计学方法。
5.4 积极促进院内医疗质量信息化管理
现如今随着我国医学技术的不断进展,信息技术于中国医疗领域中已被广泛应用[16]。通过有效方式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有助于提升医疗质量数据的真实性,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水准。比如积极推进关于病案首页规范化书写方法,科学应用国际疾病分类编码等[8]。在此同时也可以应用信息技术用于提高医疗服务水准,进而为患方提供更为便捷的临床服务。
5.5 国家方面应当创建医疗质量评价数据库
相关文献表明,德国为首个创建医院医疗治疗数据库的发达国家[17]。积极完善医疗质量数据库能够更好地实现医院管理,在此同时也可以针对于各个医院开展多维度全方位对比,就此提升在医疗质量监督以及管理能力水平[19]。对此,中国有必要参照国际行业标准进而建立规范以及科学化的数据库,就此对医院管理情况加以评价。
5.6 全面实现针对于公立医院宏观调控政策
针对于地区内的公立医院管理,政府方面有必要采用宏观调控政策。把具体的调控重点放在制定医疗质量有关的法规政策以及院内医疗质量监管方面。同时经过制定相关标准、法律条目以及医疗质量评价等诸多方法,以间接性的方式实现对医院监督与管理。全面激励医院主动提高自身医疗品质[19-20]。
5.7 积极成立独立于医院的医疗质量评价体系
积极体现并发挥医院外部监督机制十分必要。通过外部机构针对于院内医疗质量监督评价的同时,及时向医院反馈督导医院内不过关的指标整改非常必要。在此同时也可以定期向外界公布每所医院的医院质量排名。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引导地区医院之间进行良性竞争。这里所指的外部机构既可以为独立的第三方机构,也可以为当地卫生行政部门,亦或者是依托于医疗部门而形成的质量控制中心、保险部门、医疗协会等[21]。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给予外部评价机构一定监督权,在根本上实现监管充分化以及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