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城市医联体医疗质量管理现状和对策分析
2021-04-04张杰张桐菲付晓琳
张杰,张桐菲,付晓琳
1.吉林大学口腔医院医务部,吉林长春 130021;2.吉林大学口腔医院院长办公室,吉林长春 130021
在“互联网+”得到极大的发展,加之在我国各个医疗机构中得到普遍应用后,让人们的就医发生了许多改变。而其中,“互联网+”、城市医联体间彼此融合,让城市医疗类资源得到了更多的流动,减短了患者就医所需的时间,提升了诊疗质量与效果,获得了人们所给予的认可、肯定。对于医疗质量、效率而言,其在各个医疗机构中是十分关键的主题,在“互联网+”、城市医联体间彼此融合这一新兴的模式出现后,患者能够在医联体中进行就医,而怎样保障这类医疗机构在对待一位患者期间医疗质量、效率不会发生变化,并得到极大的增强,同时,怎样保障区域医联体总体的功能最为理想、工作质量与效率最高、获得的收益最大,这些均是急需进行处理的问题。
1 “互联网+”下城市医联体管理医疗质量与效果的各项原则
1.1 把安全、科学、高效当作目标
把安全、科学、高效当作目标,是医疗质量与效率管理最为核心的目的,也是对患者给予更多的尊重。医疗质量与效率管理是对各个医务人员给患者给予各项服务所进行的监管,共包括了各个环节、各个操作等[1]。所以,医疗质量与效率管理是各个医务部门中十分关键的职责,所有医务人员需要对其给予更多的关注,构建服务、责任等方面的观念与意识,把医疗质量与效率有关的标准渗入至各项诊疗中。而各个医院需要给予患者更为安全的氛围,让所有职工把患者的安全性当作最终的目标,并提升其给患者服务这一理念,增多医护、医患间的交流、沟通。
1.2 更为重视持续性改良、优化
对医疗质量、效率管理进行持续性改良、优化也就是持续性进行创新。各项医疗技术随时都在得到发展,有关的服务标准、流程也在持续性改变,医疗质量与效率管理有关的方式、标准也需要随时进行调节,保障不会出现医疗类事故。国家对医疗质量与效率管理给予了许多关注,这也是对各个医疗机构所给予的激励、敦促,让其能够随时改良、优化各类管理方式,增强自己的服务质量、水平。
1.3 各类信息能够被共享、开放
互联网具有相应的开放性。在对医疗质量、效率进行管理期间,各个医院能够更具选择性地在医联体中公布出医疗类数据[2]。人们可以在家中登上医联体信息系统,查找医疗类信息、档案等,医务人员也可以随时找出患者在就诊方面的数据,并把各类疑难疾病公布至线上,给患者给予更为良好的诊疗。借助医疗信息共享提升服务、管理方面的质量、效率,减少医疗总成本,这些均是互联网所给予的贡献。
1.4 全过程监管
互联网具有实时性、互动性,把其应用到医疗质量与效率管理中,可以给予医疗类数据实时传送、评估等方面的功能,提升监管总体的时效性,转变以往所应用的事后评估。把诊疗有关的环节信息借助系统加以整合,共包括了医疗类信息审核、病案监管、重点患者监管等许多医疗质量、效率管理方面的内容,进行网络化监管、实时监管;医务人员、医管人员间彼此互动,在线对病情、各项质控指标进行分析、研究,这些均是提升诊疗质量、效率十分关键的方式[3]。全过程监管能够马上发现医疗方面的差错,并立即对其进行纠正,以立即给予各项应对对策,减少各类医疗事故发生的概率,增强医疗效率、质量。
2 “互联网+”下城市医联体管理医疗质量、效率方面的问题
2.1 内部融合具有较高的困难度
因为各个医院之间具有不尽相同的信息化质量与水平、监管系统等,所以,在医联体内部较难得到融合,也无法避免地会引发医疗类资源浪费、患者不够满意等。在我国,部分医联体处于患者双向转诊方面具有相应的成效,但是,也只限于此,部分三级公立医院对各个基层医院所具有的诊疗水平与能力、重点学科构建等较难进行带动,加之各项责任、利益具有分化,双方较难更为长久地进行合作[4]。对于医疗保险支付制度而言,其并未得到标准,相同疾病处于各个医院中具有不尽相同的报销比例,使得各个医院均在寻求最高的收益,较难对各类资源进行整合。部分基本药物制度对于各个三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相应的药品覆盖具有十分明确的规定,使得患者从上级转到基层无法获得所需的药品[5]。此外,互联网并未全方位地被应用到各个医院中,其信息平台依旧处在研发阶段中,各个接口也不够统一,使得医疗质量与效率管理无法符合相应的标准,且患者有关的信息较难被传送,不但增加了患者的就诊总时间,也耗费了更多的医疗类资源。
2.2 分级诊疗并未全方位地得到开展
在医联体中,双向转诊有关的渠道、利益共享机制不具有硬性的制度制约,也不具有相应的标准,更没有借助互联网进行健全、完善,使得很多医院中的医师会把患者留在本院中,上级医院不朝下级医院进行转诊,感冒或是慢性类疾病所需进行的输液也会留在本院,而下级医院进行转诊也较少[6]。所以,在我国,医联体依旧仅体现在表面,分级诊疗没有得到开展,各个医院间并未协同给予患者各项服务。
2.3 医疗质量与效率监管较难得到实现
处于“互联网+”下,线下就诊方面的医疗质量与效率管理无法适用于线上。现阶段,在我国,许多医院都是把基础、终末方面的质量与效率监管当作核心,环节质量与效率有关的监管较少,院级质量与效率监管大多都是应用不定时检测、电子病历在线检测等。这类方法不具有相应的时效性,缺乏医疗类行为实时监管、医疗类数据实时获得等方面的动态化检测、教育、指导。因为在医联体中,各个医疗机构中的线上信息平台间彼此独立,使得患者在医联体中较难得到更为合理且科学的分配,也较难随时获得患者有关的信息[7]。还较易让患者的隐私出现泄露、丢失医疗类数据,具有医疗安全方面的问题。尤其是互联网医疗还缺少十分明确的法规、规定等,在线上所出现的医疗类问题较难得到卫生部门的监管。
2.4 信息化构建不够健全、完善
各个医院信息系统(HIS)彼此间没有兼容,也没有连通,且在部分基层医院中,其信息化构建更为滞后,很多业务还需要应用纸质化,若需要与上级间彼此对接,是十分浩大的工程,需要构建更为统一的数据储存标准、数据元等。这类医院中的HIS把医疗类数据逐步切割为散在性、孤立性的数据,对患者各类信息间彼此互通、彼此共享较难得到实现的[8]。信息系统出现孤立,极有可能使得医师由于复杂的搜索流程,忽视了十分关键的信息,甚至是没有掌握到之前的各项诊疗信息。在医联体中进行转诊,用药方面的信息也是十分关键的,若各个医院无法查到患者用药信息,会引发盲目用药,特别是对于各类抗生素。部分已经构建了信息化的医联体,尽管能够进行远程诊疗、绿色通道等有关的对接,但只可以满足于医联体中部分高危患者所具有的双向转诊方面的需要[9]。除医联体中的各类信息间不够融合以外,各个医院也并未借助互联网把信息化逐步延伸到患者的家庭中。怎样让患者能够在自己的家庭中查找到诊疗、用药方面的信息,且能够询问医师、获得医师所开具出来的各类药品,这些均是急需进行处理的问题。
3 增强“互联网+”城市医联体管理医疗质量与效率的各项对策
3.1 构建医联体信息平台,构建内部融合机制
在城市医联体中构建一体化信息平台,与系统中的各个医院间彼此对接,对医联体中信息、服务等方面的资源进行共享,能够随时查找数据[10]。患者在线上进行就诊,医师可以借用移动类设备在线进行诊治,随时掌握患者的各项信息,参照其病情给其开具出电子类处方,或是告诉患者至医院中进行就诊;患者借助线上预约至线下进行就诊,信息系统自主对患者进行分配,并对其开展智能化导诊,让患者能够依序就诊,医师于线上对患者进行评估,告诉其所需注重的事项,降低患者等待所需的时间;在患者住院时,医师、护理人员对治疗有关的操作、检测最终的结果、病情方面的研究与分析等均会借助医院信息平台传到医疗质量与效率监管部门[11]。质控人员可以随时获得各类数据,并查找电子类病历,自主构成医院在月度/年度等方面的可量化医疗质量与效率数据,并对以往同一时间段中的各类数据加以比较,获得最终的结果,比如,住院死亡、患者安全性、医院运转与监管等方面的数据,共包括了电子类病历、医嘱等是否能够符合病历书写、监管有关的规定;患者从上级被转到基层后,上级依旧能够借助医院信息平台对其进行在线教育与指导,保障患者的安全性。除对患者进行诊治以外,各个医院间还可以借助信息平台进行行政监管、教育与指导、疾病防控等,增强医联体中人员间的彼此互动、氛围。
3.2 参照互联网特性,研发医疗质量与效率监管功能
参照互联网、云计算有关的特点,借助信息共享,对区域中患者在就诊方面的信息进行整合,归总其总体的发病趋势,预先加以干预,更具计划性地对人员进行分流,增多医务人员在岗总数、开拓绿色通道,减少患者就医所需时间;借助在线监管,全方位掌握医师所出现的不规范,并告诉其立即进行改正;借助信息系统,对某一时间段中各个患者的总体满意率、投诉等进行采集,归总患者对环境、医疗所具有的提议、意见,加之各项治疗、护理需要进行改良与优化的部分[12]。各个医务人员可以借助网络平台提升自己的学习技能、水平;通过许可的患者可以在电脑或是手机上查看自己的档案、诊疗记录,并与医务人员进行交流、沟通;各个地方级医疗行政机构也可以登入医联体信息系统,处于自己的权限总范围中,对各类资源进行审查、监管等。
3.3 引用物联网,提升服务质量与效率
物联网可以减少各类中间环节,减短医疗总时间,保障医疗类信息能够立即被采集。医联体参照患者所具有的各项需求,研发出住院患者电子标志牌,包括诊疗信息、各项护理与治疗对策等[13]。在患者进入至科室后,就与其医护终端类设备间彼此相连,医务人员随时戴好便携类设备,对患者的身份进行核实,并对其以往的病历、诊疗等进行查找,获得患者在住院时各项检测、治疗等方面的情况,并录好相对应的治疗、服药方案;护理人员可以对患者进行远程监管、疾病监管、紧急预警等,并随时更新、升级有关的信息。在住院患者于医联体中发生流动时,可以随时戴好电子标志牌,各个医院均可以进行无缝对接,马上给患者给予各项服务[14]。在医联体中,各个病房、手术室都配置了网络视频系统,能够随时进行远程会诊、可视化手术,同时,也能够对个医务人员进行监管[15]。研发出鉴于物联网的药品耗材全过程可视化管理类设备,借助便携类终端、条形码进行扫描,管理人员可以对各类资产进行监管、对现场进行核查,比如耗材应用、医疗类设施消毒、设备养护时间与其是否出现过期等[16]。
3.4 渗入信息化要素,创建现代化医疗服务
处于医联体中,各个医疗机构在构建文化氛围期间,需要全方位地发挥出互联网、信息化所具有的各项优势,把“患者至上”当作核心,由物质直至精神、由表面直至思想观念及意识,构建“爱民”“惠民”前提下的医疗服务文化,创建更为良好的医疗环境,使得患者能够体会到“互联网+”所给予的各项实惠,提升患者对医院所具有的归属感、认同感,让医联体能够深入至人心[17]。例如可以构建智慧型医院,给患者给予分时间段预约治疗、候诊提醒等有关的线上服务,还可以进行移动护理、家庭检测等,让各项就医服务能够更为省心;给予更多的在线支付方法,进行“一站式”结算,让结算、支付能够更为方便;构建智慧型药房,对于各类线上处方而言,委托至第三方机构进行配送,给予中药代煎等,让用药能够更为安心;把公众卫生信息系统、居民电子档案间彼此融合,对居民在线就健康进行评估,并对其进行跟踪、回访等,让各项公众卫生服务更为精细;构建网络科普渠道,给予健康指导与教育、健康咨询,构建更为健康且良好的生活习惯与方式;构建家庭医生与签约居民服务互动渠道,给予在线健康监管、慢性类疾病回访等有关的服务,增加医患间互动,让家庭医生服务能够更为贴心[18]。
4 结语
综上所述,各个医院需要处于患者的角度下,获得其有关的意见、提议,并借用互联网持续性地健全、完善各项医疗服务,让行政管理得到一体化,医疗质量与效率得到同质化,且在医联体中患者能够在线上、线下进行就医。同时,患者在进行就医期间,不但需要更为正确地行使自己的医疗权,同时,也需要理解各个医院、医务人员处于医改大背景下为了提升城市医联体医疗质量与效率而给予的努力。最终,在医院、社会、患者的努力下,城市医联体医疗质量与效率必定会得到极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