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思想在当代医学教育中的价值及运用
2021-04-04赵菊平戴军杜宇童
赵菊平,戴军,杜宇童
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泌尿外科,上海 200025;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消化外科研究所,上海 200025
医学人文是医学和人文学的交叉学科,是一个探讨医学源流、医学价值、医学规范以及与医学有关的社会文化现象的学科群。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的医学人文教育已经走过了三十多个年头,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依然存在着不少突出的问题,如人文教育目标模糊,人文课程缺乏规划等[1],从而妨碍了医学生们形成正确、积极的职业价值观。医学生是我们医疗事业的后备军,而今也是焦虑群体的重点人群[2],故而以"学生为中心"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3],应在着眼于培训专业技能的同时,不忘注重"正能量"的人文教育,增强职业操守。王阳明心学是我们先哲的智慧结晶,阳明先生所提倡的“致良知”、“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等思想,在当代医学教育中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现探讨如下。
1 王阳明心学思想的理念及内涵
1.1 阳明心学的核心是心即理
心即理是阳明心学的核心,知行合一与致良知均是在此基础上展开[4]。所谓心即理,便是指本心、心无外物、心体至善。王阳明认为万事万物都可以在心中找到运行的规律,倘若失去了本心,社会秩序乃至一切天理都会不复存在。这并非古板的唯心主义,而是强调了意识在人感受世界、改变世界的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世间万物只有进入到可以触碰的范围,才能被意识感知,也只有被意识感知之后,理(良知)才能与情感、意识相结合,并进而影响和指导人的行为。“此心在物则为理”“此心在物”是“理”存在的先决条件,“理”也只有当存在于此心与客观世界的联系中才有意义。
1.2 知行合一是阳明心学的具体运用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5]。王阳明认为知行本是一体,知道的理一定要存在于人与客观世界的联系中才有意义,而建立起这个联系的过程便是“行”。南宋理学大家朱熹曾说过“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阳明心学则否认了知行二者有先后之分;相反地,知与行既没有先后之分,也没有轻重之分,二者自始至终皆为一体,不能偏废。单纯的知不是知,而是空想;单纯的行不是行,而是妄为。更进一步地,知识的根本价值在于改造事物而并不是认识事物[6]。想要做到知行合一,要求人在立志高远的同时,全身心投入到有意义的事情中,执着于将想法变为实际,这时的“知”才是真的“知道了”。不仅如此,这个“知”不仅仅指知识,也包括了良知。“如恶恶臭,如好好色”,在行动时听从内心最纯粹的声音,一旦起意则可以迅速践行自己的想法。因此,知行合一也成为了致良知的唯一途径。
1.3 致良知是阳明心学的最终目的
良知作为人心的本体,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7]。在日常生活中,良知源源不断地提供给人来自内心的道德感和判断力。当然,良知本身不具备任何现实性,它就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圣人与匹夫同样具有良知,但能否“致”良知才是二者差异的根本所在。未能致良知的人,其良知对个体本身,对社会发展都失去了现实意义。因此,致良知也是阳明心学自建立之后不断追求的目标,王阳明认为只有通过具体实践才可以赋予先天自在的良知以自为形态,将本然良知转化为明觉良知[8]。在这基础上,才有可能让内心中的良知成为鼓励自己不断前行的推进剂,追寻人生的意义。
自阳明心学建立以来,其便迅速成为了众多青年文人一生的信条,而它最独特的一点就在于改变了以程朱理学为代表的传统道德观的模式,达成了实践与信念的统一。数百年来的各位先贤们始终将道德和良知作为身外之物,作为事实上存在的客观规律,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才可以提升个人道德水平。而王阳明却开创性地认为这两者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天性,所谓天理自始至终便藏在人的心中,将道德内化为本然之物。然而,由于个人私欲、现实因素的遮蔽,人们往往未能在客观活动中将“本为”变成“自为”。
归根到底,阳明心学的核心内容就是呼吁人们向内自察本然良知,向外通过客观实践让本然良知具象化成明觉良知,使人的行为可以自发得到约束,从而找回原本朴素纯真的道德观念。
2 我国当代医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改革课程设计对人文教育的忽视
目前,国内医学院校采用5年制本科模式,结合5+2或5+3的本硕或本硕博培养模式,其中大部分仍采用“填鸭式”的专业理论灌输方式。近年来,教学改革蓬勃开展,为了使学生能够在临床实践活动中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完成对理论知识的内化,提高学生的医学实践技能,众多高校尝试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即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模式[9]。PBL教学模式在各大医学高校的应用过程中,确实具有诸多优势:探究性、开放性、团队性、独立性等。但深入探究,PBL教学课程的设计,还是围绕疾病本身的发病原理来探讨诊治思路,缺少人文方面的教育。任何课程的整体设计中,都需要将人文概念贯穿始终,才能“树德立人”。
古希腊的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说过“医生有三件法宝,第一是语言,第二是药物,第三是手术刀。”无独有偶,美国特鲁多医生的墓碑上面写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我国的现代外科奠基人裘法祖教授也说“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由此可见,不论古今中外,医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精神都是衡量医者水平高低的重要参考[10]。医术精湛固然重要,但在诊疗过程中一些宽慰的言语、友善的交流、平等的对话也对缓解患者的痛苦、提高其幸福感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让患者感受到关怀与信任之后,患者也会更好地配合医疗工作的开展,提升医从性。可以肯定的是,一位不懂得如何与患者进行有效交流的医生,自然难以发挥诊疗方案的最佳疗效。
2.2 医学生在临床见习实习过程中缺少人文教育的实践
医学生进入临床见习实习阶段,接触患者的机会越来越多,目前这一阶段的医学教育所关注的重点仍局限于疾病本身。在询问病史、体格检查的过程中,对患者人文方面的关怀远远不够,有时甚至因为开展教学活动而侵占了病情较重的患者的休息时间。同时由于临床工作的繁忙,带教老师也易于忽视人文关怀方面的指导。将精力集中于对检验指标和症状体征的解读上,使见习实习缺少了“温度”。落实人文教育实践的不足,最终导致了实际临床工作中,复杂病情沟通能力的欠缺。
根据一项调查显示,在被调查者中,有17.2%的医学生在实习中经历过医患关系紧张的情况,而有48.4%的医学生将医患关系紧张归因于医患双方的沟通不当[11]。足见这一情况的普遍性与改进的必要性。如果医学生在接触医学的初期没有培养好人文情怀,形成终身学习人文精神的理念,往后想要提升人文素质便会愈发困难。
2.3 医学生在现阶段更容易被各种物质利益诱惑
医学生步入临床工作阶段(规培阶段),除了医学专业挑战外,还会直面各种压力和物质利益的诱惑。物质的诱惑会对专业选择、职业规划等方面产生巨大影响,往往会蒙蔽内心真实的“善”,最终歪曲了医学专业服务的正确理念。医学最大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研究服务的对象是具有生命的人。职业特点要求医务工作者能够终身学习,并为治愈疾病、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不断研究新的诊疗方法。现实生活中,医护人员的待遇不佳、工作压力大等问题确实客观存在,许多医学生在物质利益的诱惑下选择“跳槽”转行,不再践行医学誓言。这不但造成了国家医学教育资源的浪费,而且导致了医疗人才梯队的断层,不利于整个国家医学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何在受了数年的医学教育之后仍然毅然决然地选择“跳槽”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金钱至上的理念深入人心。在医学生考研考博时,所谓“油水多”“奖金高”的科室往往最受学生追捧,录取分数也逐年走高。师兄师姐们代代相传的“个人经验”、老师前辈们的“惨痛教训”都影响着学生们职业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完善。以追求金钱为目的选择深造的学生,是否可以做到终身学习?是否可以在工作中为病患制定出最佳的诊疗方案?是否可以在人文关怀、言语安慰等无法用奖金体现其价值的环节上做到最好?这些都要打上大大的问号。
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医学生相较于普通人群具有更高的疾病暴露风险,学习工作环境也更容易受到影响,在这种特殊的社会背景下,医学生群体更容易出现心理压力,抑郁、焦虑水平也随之升高[12]。如何从思想上给予医学生足够的支持与帮助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3 如何运用阳明心学解决医学教育中实际存在的问题
3.1 阳明心学指导医学课程思政改革
早在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就指出,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是一个根本问题[13]。医学课程思政概念认为:在医学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中,融入思政理念、历史文化、医学人文、职业/科学素养、健康中国、时代精神等元素,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致力于服务健康中国的医学家和科学家[13]。健康中国已成为当今医学教育之大思政,目标是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阳明心学提倡的“知行合一”与“致良知”,在本质上是树立正确的内心判断标准,并以此践行善行,让医护人员的“善”落实到每一个患者身上。在医学课程思政改革中,首先可以将阳明心学整合到具体医学课程中,建立人文医学课程[14]。其次需要整合教育过程,即将人文医学教育与入学阶段、课程实践阶段、医学实践阶段整合起来,以形成全过程育人合力[15]。全面布局,统一规划,培养出好善去恶、具备高度社会责任感与人文精神的医学生。当然,建设一支合格的教师梯队是进行教学改革的前提和保障,临床医生和高校教师们首先应以身作则,高标准、多角度地要求自己,推动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16]。
3.2 临床实践中重视“知与行的统一”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本为一体,不论少了哪一环节,两者都会失去本身的意义。“知”既代表知识,也代表良知,“知”需要每个人不断学习,不断体悟来自各种渠道的信息。求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填鸭式”的教育则很容易出现后劲不足的情况,更重要的是把它作为一个主动、持续性的行为。对于医学而言更是如此,医学发展是人类不断向未知发起挑战的过程,切不能因为一时的成绩优秀就停止接触最新的医学理念,也只有不断摄取新鲜的养分才可以为前来就诊的患者提供最先进、最科学的医疗服务。在校的医学生可以主动进行医学实践,一方面令书本上的知识具备现实意义,加深理解的同时增加了学习的立体感;一方面也便于接触到最前沿的临床理念,了解专科发展趋势,丰满自己的知识架构。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并让真理指导实践,最终成长为具备可持续发展潜能的优秀医学人才[17]。为实现这些目标,学生、教育部门、医疗部门等多方面应共同努力,优化课程课时设置,在临床实践中落实知行合一。
3.3 把“事上练”当成自我提升的最好途径
阳明心学认为只有去“事上练”,才能“立得住”。医疗过程中充满着未知性和不确定性,时常会遇到困难需要克服。此时在事上练的心学思想指导下,能更好地调整心态、迎接挑战。事上练,首先练的是工作能力,想要在自己的领域有所成就,势必要经过漫长的锤炼,在应对困难复杂的实际问题同时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患者的病情千变万化,在危急的情况下又需要医生迅速地做出应对,而丰富的经验和过硬的专业素养则缺一不可。只有在事上一次次地磨炼自己,才能做出最佳的决策。
其次,事上练练的更是内心,是人面临具体事件时的心态。在面对挑战时坚定初心、让“致良知”成为自己的本能,不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不忘最初的信念,获得内心的富足。在面对诱惑和曲折时能够充满力量地走下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因此,医学生不应畏惧形形色色的挑战,而应把它们当作一个个机遇,在实践中磨炼自己的本领,磨炼自己的内心,让掌握的知识落在实处,用实际经验为今后可能遇到的困难保驾护航。
3.4 医学生应该将“致良知”作为终身的追求
最初走上医学道路的时候,医学生们无不秉承着拯救生命、治愈疾病、为他人带去希望与健康的赤诚之心。只可惜很多人慢慢地偏离了自己的初心,行医生涯变成了每天机械性的劳动与不尽的怨言。心就好比一面镜子,最初可以透过崭新的镜子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本心,明确自己前进的方向。但如果不时常擦拭它,对着镜子反省审视自己的话,再昂贵的镜子也会在不经意之间沾上灰尘。立心固然重要,更重要、更难得的是时时刻刻去反省审视自己的行为,是否偏离了最初定下的路线,是否因为种种原因向客观妥协。不论怎样,本然良知永远静静地躺在我们的心中,几十年如一日的审察克己,才是镜子历久弥新的关键,使人们依然可以清楚地看到熠熠生辉的良知[18]。让拥有良知的心,成为评价客观事物的最后依据,也让自己的人生不留遗憾。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的转型期,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青少年们传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也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深深地影响了医学生择业的价值取向[19]。医学教育者应该结合这个契机,发扬阳明心学的正能量,吸引更多的有志青年投身医学,使部分医学生的内心摆脱浮躁,塑造人生的新气象,并努力使“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心学理念贯彻于医学生涯,真正实现医学工作者的人生价值,践行医学誓言。达到“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崇高境界[21]。
综上所述,“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心学于己就是心存良知,追寻自己内心的信念以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心中有目标,永远追求自己的梦想,平衡好精神世界与物质需求的关系,这样的人生才能彰显出内心的自我,这样的医学学习与实践才是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