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艾滋病预防和控制措施分析
2021-04-04李东英霍锡元丁树刚刘冬莹
李东英,霍锡元,丁树刚,刘冬莹
潍坊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潍坊 261061
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外来务工人员数量大幅增加,城市流动人口的数量随之上升,逐步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力量。 但是,现阶段对于流动人口的卫生健康管理较为忽视,由于普遍存在缺乏卫生知识理念的问题,导致流动人口感染传染性疾病的概率增高,特别是艾滋病。 艾滋病的传染性极强,且病死率高,对人们健康生活的威胁性较高。同时,就当前的情况来看,虽然已经研制出较好的治疗方法,以此实现对艾滋病患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生命的保证,但是目前尚未研发出有效疫苗和治愈药物,所以必须落实重点防控,避免艾滋病在较大范围内传播。 此时,可以从预防方面入手实现对艾滋病传播的有效控制。 基于上述情况,必须要进一步强化对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防控工作。
1 流动人口与艾滋病防控
1.1 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是中国户籍制度条件下的一个概念,在当前的研究中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明确的定义。 在该研究中,主要将流动人口定义为离开户籍所在地进入其他地区学习、工作、居住的人口,包括寄居人口、暂住人口、旅客登记人口和在途人口,如外来务工人员、外来进入该地学习的学生(如高校学生)、游客等。现阶段,我国的流动人口普遍特点是由经济欠发达地区进入经济发达地区、由农村进入城市、由中西部地区进入东部沿海地区。
1.2 艾滋病及其防控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属于传染病的一种,危害性极强。在个体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其免疫系统受到攻击,抵御疾病的能力逐步丧失,最终导致个体死亡。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3 种: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由于艾滋病感染后症状不明显,导致传播范围广,且在当前并未研制出根治性的药物,所以需要对其实施重点防控。
1.3 流动人口与艾滋病的关联性分析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指出:有无流动本身并不是艾滋病的危险因素,而人口流动或迁移期间所处的环境和可能具备的行为,增加了艾滋病的易感性及与艾滋病有关的危险性[1]。分析我国的流动人口,多数处于性活跃年龄,受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发生婚外性行为、不安全性行为的概率较大,促使艾滋病传播的可能性增大,提升了艾滋病防控工作的难度。
2 流动人口易感染艾滋病的主要原因分析
2.1 易发生高危性行为
流动人口多数处于未婚或是已婚两地分居状态,且更多处于性活跃年龄,受社交圈狭窄、生活单调、长期工作压力大等因素的影响,与商业或临时性伴发生性行为的现象极为常见,使用安全套的概率偏低,导致感染艾滋病的风险大幅上升。
2.2 流动人口中存在一定比例吸毒人员
通过注射器、针头、溶液、药品的污染,以及共用注射器、女性吸毒人员“以卖养吸”等多种途径,促使吸毒人员感染艾滋病的概率增大。
2.3 流动人口中存在从事商业性行为人员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女性在娱乐场所从事商业性行为。通常情况下,这些女性流动人口的文化水平偏低、健康安全意识薄弱,且频繁发生不安全性行为,导致其感染艾滋病的概率明显增高,而由于商业性行为的存在,其也成为传播艾滋病病毒的“源头”,由此导致更多的人群感染艾滋病。
2.4 超生、偷生现象严重
部分文化水平偏低的流动人口存在“重男轻女”思想,出现与国家生育政策相违背行为,如超生、偷生等。为规避国家、地区计生政策,部分流动人口中的孕妇选择非正规医院进行产检或是围产保健, 甚至不进行孕检、产检,从未接受艾滋病毒检测,导致难以及时对孕妇的艾滋病病毒感染情况进行识别[2]。同时,受到经济条件等原因的限制,部分孕妇选择在非正规的诊所分娩或家中分娩,致使错过母婴阻断的最佳时期,导致母婴传播的风险明显增高。
2.5 健康安全意识相对较差
对于文化水平低、经济收入差的部分流动人口来说,其健康意识较为淡薄。因此在就医过程中,往往会选择收费低廉、非正规的小诊所。 而这些小诊所不仅医疗服务质量难以保证,而且卫生情况也并不理想,消毒不彻底等问题极为常见。 在这样的环境下,导致来此就医的流动人口感染艾滋病病毒概率大大增加。
3 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控的优化措施探究
3.1 进一步完善相关防控政策
发展至今,我国在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控方面已取得相当大的成效,但是仍有优化空间。 为推动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控工作的升级,可以充分发挥出法律作用。 在实践中, 应当进一步强化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控的政策,明确相关政府部门在艾滋病防控工作中的责任与义务;规范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控的规则与流程;为艾滋病感染者与患者的合法权益保障提供法律支持。
持续强化艾滋病反歧视工作。相应工作范围涵盖艾滋病感染者的入学歧视、医疗歧视、就业歧视方面。在此过程中,可在相关政府部门的带领下,联合民间组织、青年团体、社会组织、志愿者服务共同展开艾滋病反歧视工作,确保艾滋病感染者,特别是弱势、边缘化的人群得到支持。通过这样的方式,降低艾滋病感染者反社会行为的发生,促使感染者及普通人群正确认识、理解艾滋病,以此达到减少艾滋病恶性传播事件的发生。在推动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控工作人性化的同时,提升工作效率效果,推动整体防控工作的升级。
3.2 切实掌握区域内流动人口情况
流动人口与感染艾滋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因此必须要加大对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控的工作力度。实践中,需要充分了解区域内流动人口的数量、特点、类型等信息,认识到区域内流动人口有关艾滋病和性病流行程度及干预的可能性因素,确定重点干预对象,实施针对性的干预工作,并以此为基础制订切实可行的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控工作方案。 例如,依托对区域内流动人口工作的分析,确定出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岗位、居住区域、工作单位等,并定期在相应区域内实施艾滋病防控宣传教育,提升艾滋病防控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3.3 持续强化宣传教育力度
人口流动是导致艾滋病病毒传播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提高流动人口的防艾意识,遏制艾滋病在流动人口中的传播,疾控部门应联合街道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深入流动人口较多的企业,开展对流动人口健康体检及关于防范艾滋病的宣传活动。在活动现场,以展出展板、现场咨询、发放宣传资料、安全套等形式向人群宣传艾滋病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和“四免一关怀”政策,让广大流动人群充分认识到艾滋病的危害,特别是在发生不安全性行为、吸毒等时,将大大增加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性。
为切实履行艾滋病防护宣传教育职责,有效提高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区域内工会应当定期在辖区所属企业中,特别是生产制造业、建筑施工业、化工生产工厂等存在有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的企业中,组织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 在相应的教育活动中,可以邀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教育专家等展开宣传教育,分别从艾滋病的流行现况、对人体的危害、传播途径、如何预防艾滋病、如何对待艾滋病患者等几个方面,在企业中宣讲相关知识,促使人群对艾滋病知识更加全面地了解,在自身行为中自觉预防艾滋病。 结合避孕药具的现场免费发放、免费为员工开展乙肝、梅毒、艾滋病毒检测等,强化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防控意识,促进流动人口健康素养和防范水平的提升。
3.4 重点针对高校学生落实艾滋病防控
需要注意是,高校学生也是区域内较为主要的流动人口,因此也要重点针对高校学生展开艾滋病防控教育。在2019 年,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中国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治组刘中夫主任回答记者关于青年学生艾滋病防控问题时表示,15~24岁之间的青年学生近年每年报告发现病例一般在3 000例上下。 同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0 部门联合制定了《遏制艾滋病传播实施方案(2019—2022 年)》,其中指出,当前我国的艾滋病感染情况已然发生了巨大变化,青年群体中的艾滋病感染情况并不乐观[3]。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家卫健委提出,在“十四五”期间,将重点从扩大检测治疗、学生防艾教育等6 个方面推进,将病情持续控制在低流行水平。
实践中,除持续强化高校学生、青年人群的性教育以及艾滋病防控教育之外,还可以引进HIV 匿名检测机进驻高校。 高校学生不需要进入医院或是检测点,在不提供个人信息情况下,进行艾滋病检测,既保证高校学生个人隐私,又实现对艾滋病的及时发现与识别,同时也能提高高校学生的艾滋病筛查,推动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控工作的升级。
3.5 引入对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PLWHA)的综合管理
针对流动人口中的PLWHA,应当落实综合管理及干预,避免艾滋病进一步扩散的同时,为PLWHA 提供更多的支持与援助。 实践中,需要重点展开的工作内容如下所示。
①心理干预。艾滋病感染者与患者普遍面对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可能是刚刚确诊,心中充满恐惧;可能是开始服药治疗,被药物作用产生的不适所困扰;可能是服药很久,却发现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产生耐药。 若不及时进行心理干预,不仅不利于其本身的发展,也极容易导致其产生反社会行为,阻碍艾滋病防控工作的展开。因此,要及时对PLWHA 展开心理干预,帮助其重拾生活的希望[4]。实践中,可以联合疾控部门、社区医疗卫生、区红十字会共同举行对PLWHA 心理支持及心理干预活动,向PLWHA 详细讲解该如何正确认识艾滋病、如何告知病情并保护性伴侣、如何克服心理危机、如何更好地回归社会,介绍抗病毒治疗的注意事项、CD4+与病毒载量检测意义等知识。
②医学观察及治疗指导。 切实参考PLWHA 的健康情况、CD4+检测情况,对其提供HAART 治疗指导,定期检测CD4+和病毒载量;引导其性伴侣、配偶进行检测;根据其现实需求,提供抗病毒治疗点、美沙酮门诊、结核病防治机构、母婴阻断机构、规范化性病门诊的地址以及联系方式。
③关怀救助。 依照国家以及区域中有关于PLWHA的关怀救助政策,为经济贫困的PLWHA 提供免费抗病毒药物,或是适当对其机会性感染诊疗费用进行减免。另外,在必要情况下,可以为经济困难的艾滋病感染者与患者及其家庭提供适当的生活救助。
④家庭护理宣传教育。 强化PLWHA 使用安全套展开正确性行为的意识;控制血液的污染,家里的牙刷、指甲刀、剃须刀等容易刮破皮肤或者是黏膜的器具物品要分开存放,一旦出现创口必须立即实施妥善包扎处理,避免血液(包括经血)对其他物品造成污染等。
3.6 增强对病毒流动性的管控
对艾滋病病毒的流动展开有效管控是提升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控工作效率效果的重要手段。 实践中,需要重点完成的工作任务包括:增强对区域内血站的管控,严密监测采血过程,严格把控献血人员的个人信息,避免携带病毒的血液进入血库,也防止献血人员在实际的献血过程中感染艾滋病;加大对正确使用安全套进行性行为的宣教力度,特别是要在同性恋人群中展开安全性行为普及教育,预防艾滋病病毒随着性行为实现传播;加大对区域内毒品流动的管控力度,尽可能消除艾滋病传播的主要渠道等。
依托规则完善区域艾滋病防控制度,强化对病毒流动的有效管控。例如,在流动人口中存在从事商业性行为工作的人员,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源头。 基于这样的情况,公安机关在查处涉嫌卖淫嫖娼、聚众淫乱、吸毒贩毒等活动场所时,必须时可通知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对被查处人员进行艾滋病检测。同时,重点在城乡接合部、城中村等防控薄弱地区和易感染艾滋病病毒危险行为人群中,及时查处故意传播性病、艾滋病的违法犯罪案件,以此达到更好的艾滋病防控效果。
3.7 落实信息化的管控及宣教方式
现阶段,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应用于各个领域。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技术支持下,能够实时获取个体的位置信息或是其他信息,从而精准识别出艾滋病防治重点人群与对象,并利用互联网实现艾滋病防控信息的及时推送。 依托信息技术搭建数据库平台,动态监控以及辅助管理完成流动人口艾滋病检测信息的实时性记录,提升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控的精准程度。
充分发挥出现代媒体与新媒体转变为艾滋病防控宣教的“主力军”,依托报纸、广播、微信公众号、电视台、微博、网站、新闻客户端等媒体平台展开艾滋病及其防控信息的推送,加大艾滋病防控公益宣传的力度,促使更多的流动人口认识、了解艾滋病,自觉加入到艾滋病防控工作中,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推动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控工作的升级[6]。
3.8 针对流动人口高危性行为实施干预
流动人口的高危性行为是导致艾滋病传播的重要原因,为达到强化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控效率效果的目标,必须要针对流动人口的高危性行为实施干预。
①组建干预组织。 开展流动人口预防艾滋病、性病预防干预工作,需要各部门协作,加强现有公安、劳动、计划生育、卫生、工商、城建、教育和宣传的流动人口管理体系及工会、妇联、产业协会、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等群团组织的作用。 卫健部门应制定具体卫生实施方案,指导开展流动人口艾滋病预防健康教育。
②开展流动宣传活动。在流动人口工作场所附近和人员流动密集场所(如客运车站、劳务市场、商场等),开展免费咨询、进行面对面交流。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播放音像材料、展示宣传展板等形式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
③同伴教育。 一般来说,在外流动人口都有几个同伴、朋友或老乡,比较熟悉,容易交流。 可找到他们的同伴“领袖”,将他们培养为同伴教育者,效果更好,使艾滋病防治知识更加容易普及。
综上所述,艾滋病在流动人口中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强化对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防控工作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通过完善相关防控政策、切实掌握区域内流动人口的规则、持续强化宣传教育力度、重点针对高校学生落实艾滋病防控、引入对PLWHA 的综合管理、增强对病毒流动的管控、落实信息化的管控及宣教方式、针对流动人口高危行为实施干预,有助于提升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控工作的效率效果,推动防艾工作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