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抗病丰产水稻新品种盐糯19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2021-04-04许建权高春燕李进永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3期
关键词:糯稻结实率区域试验

许建权 高春燕 郭 红 李进永 许 晔 李 玲

(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江苏盐城224011)

盐糯19(参试名盐糯13138)系由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用淮9702(淮糯12号)为母本、以运2517为父本杂交,从2006年开始经过连续多年的系统选育,于2013年育成的优质、抗病、丰产早熟的中粳糯稻新品种。2019-2020年参加连云港农科院中熟中粳早熟组联合体区域试验,2019年区试表现出抗稻瘟病,比对照增产显著,2020年破格同步进入生产试验。2020年完成连云港农科院中熟中粳早熟组联合体第二年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现已报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盐糯19经过连续多年稻瘟病自然发病鉴定,在海南、连云港、本研究所及菌种接种均表现出较好的稻瘟病抗性。该糯稻具有一定的感光和感温性,南北区域适应性较强,北至徐州、连云港,南至盐城,盐糯19都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和稻瘟病抗性,为优糯3级品种。

1 选育经过

盐糯19是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6年在盐城选用稻瘟病抗性好、灌浆速度快的淮9702(糯)作母本,与丰产性好的运2517杂交,同年冬季在海南三亚种植F1代,2007年在盐城种植F2,经连续加代系统选育,2013年在鉴定圃编号为“13138”的株系综合表现优良,具有抗病性好、穗型较大、直立、灌浆快而一致、茎秆较粗、抗倒性较强、熟相好、产量高、糯性强等优点。选育经过见附图。

2 特征特性

2.1 主要农艺性状

盐糯19综合性状较优。该品种全生育期144 d,比对照苏秀867略早,属中熟中粳早熟类型。株型集散适中,分蘖力较强,叶色中绿,叶姿较挺,群体整齐度好,茎秆较粗抗倒性好,成穗率高,穗型中等偏大,着粒密度较密,直立穗,灌浆快,穗上下灌浆均匀一致,无二次灌浆现象,后期转色好。2019-2020年江苏省连云港水稻中粳早熟组联合体区域试验平均结果,每亩有效穗22.5万穗,每穗实粒数118.5粒,结实率93.2%,千粒重26.3 g,株高93.5 cm。

2.2 稻米品质

农业农村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检验报告,2019年检测,该品种米质理化指标:出糙率83.7%,精米率74.4%,整精米率71.6%,粒长4.7 mm,长宽比1.7,阴糯米率1%,直链淀粉含量1.3%,胶稠度100 mm,碱消值级6.4级,透明度1级,达到国标3级优质糯稻标准。2020年检测,该品种米质理化指标:出糙率83.8%,整精米率72.9%,粒长4.7 mm,长宽比1.7,阴糯米率0,直链淀粉含量1.6%,胶稠度100 mm,碱消值级6.4级,透明度1级,达到国标3级优质糯稻标准。2年稻米品质分析结果见表1。

附图 盐糯19选育经过

表1 盐糯19稻米品质分析

2.3 产量表现

2019-2020年参加江苏省连云港水稻中粳早熟组联合体区域试验平均结果,2年区试平均产量9 360 kg/hm2,比对照苏秀867增产3.46%,增产显著;2020年生产试验产量为9 796.5 kg/hm2,比对照苏秀867增产5.86%,增产极显著。

盐糯19在本研究所及盐都区龙海村等地进行了几年的示范种植,均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抗病性好、抗倒性强,在本研究所平均产量为10 325 kg/hm2,在龙海村2020年5亩示范种植的产量达到10 519 kg/hm2。

2.4 抗性表现

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所2019年接种鉴定,穗颈瘟损失率3.15%、穗颈瘟综合抗性指数1.75,达到抗稻瘟病1级标准。2020年接种鉴定,穗颈瘟损失率10.05%、穗颈瘟综合抗性指数3.75,达到抗稻瘟病3级标准,白叶枯病抗性5级,抗纹枯病(2020年),条纹叶枯病5级。2年抗病鉴定结果见表2、表3。

2.5 广适性

2020年在本研究所不同时期播种试验,5月17日至6月16日播种,每6 d一期,播5期,抽穗期在8月19~26日之间,均能正常抽穗扬花结实。适宜种植区域为江苏的盐淮地区和淮北地区,盐城、徐州、连云港等区试点都表现出很强的适应性。2020年在本研究所7月21日极限播种试验盆播,在10月1日始穗,结实率78.5%,说明该品种有较强的耐低温特性。在盐城5月15日左右播种,手工栽插,8月19日左右抽穗,国庆节后成熟。盐糯19尤其适合机插秧,5月23日播种,6月22日机插,8月23日抽穗,10月13日左右成熟。

表2 盐糯19稻瘟病的抗性鉴定结果

表3 盐糯19白叶枯病、纹枯病、条纹枯病抗性鉴定结果

3 高产栽培技术

盐糯19在保证适宜穗数基础上,主攻大穗,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发挥穗粒结构协调的增产优势。亩产690 kg的茎蘖基本动态指标:基本苗7万~8万,高峰苗30万;穗粒结构:每亩有效穗21万,每穗总粒数130粒,结实率93%,千粒重27.5 g。

3.1 适时播种,培育壮秧

带蘖壮秧是高产基础,机插秧一般于5月20~25日播种,每亩用种量3.0~3.5 kg,每盘播净种120 g左右。手插移栽田每亩用种量2.0 kg左右。

3.2 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机插秧秧龄控制在20 d左右,一般6月中旬移栽,机栽密度株行距以12 cm×30 cm为宜,每亩大田栽插1.9万穴左右,每亩栽30个秧盘左右;手工栽插株行距13.3 cm×25 cm,每亩大田栽插2万穴,每穴栽插3~4株,每亩基本苗6万~8万。直播田每亩用种量6.5 kg。

3.3 科学肥水管理

全生育期施纯N 20~25 kg/亩、P2O56~7 kg/亩、钾肥15 kg/亩,基蘖肥、穗肥比例为6∶4。肥料运筹采用施足基肥,早施、适量施用分蘖肥,适当偏施促花肥。水浆管理上做到薄水机栽、浅水促分蘖、够苗及时搁田,幼穗分化期切忌晒田过重,晴天中午田埂四周的秧苗不卷叶为宜,否则要及时复水,以免影响大穗的形成,后期干湿交替,强秆壮根,活熟到老,黏性土在收割前10 d左右断水。

4 病虫害防治

播种前用杀螟·乙蒜素200~400倍液或用50%巴单2 000~3 000倍液浸种,在平均气温23~25℃下浸种48 h,防治水稻干尖线虫和恶苗病等种传病虫害。秧田期和大田期注意对灰飞虱、稻蓟马的防治,中后期要综合防治纹枯病、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瘟病等。雨期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避免秧苗受淹,保证秧苗正常生长外,也是控制干尖线虫借水传播的重要方法之一。

猜你喜欢

糯稻结实率区域试验
云南省稻品种审定标准(2022年修订)*
辐照育种杂交水稻Ⅱ优838的耐热性鉴定
鹰嘴豆新品种区域适应性试验评价
不同栽培措施对两种枣结实的影响
黎平香禾糯稻丰收
七个水稻粳型不育系的柱头活力
水稻杂糯间种高产栽培技术
2008年襄樊市中稻品种区域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