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盘孔数对早熟菜薹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2021-04-04徐立功谭金霞孙继峰孙莎莎杨晓东韩太利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3期
关键词:菜薹穴盘叶面积

徐立功 谭金霞 孙继峰 孙莎莎 杨晓东 韩太利

(山东省潍坊市农业科学院 潍坊261071)

菜薹又称菜心,营养丰富,味道独特,可满足人们对十字花科类叶菜类型多样化的需求。早熟菜薹生长发育快,一般30~45 d即可采收产品器官,极适于密植。利用保护地穴盘生产早熟菜薹,可不受气候条件影响一年四季接茬生产。基质和穴盘灭菌后重复使用能大大降低成本,环境可控、产品幼嫩整齐、商品率高、效益好,育苗工厂空闲期生产可增加收入。该生产模式不仅为蔬菜种植业结构调整做出贡献,还为将来蔬菜完全工厂化、无人化生产提供新思路[1-3]。

1 试验材料

3个早熟菜薹品种:揭阳市农研种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揭美牌尖叶45天甜菜心、兴宁市庆丰盈科种子有限公司生产的日农牌31天油青甜菜心、广州长合种子有限公司生产的长合牌油青40天甜菜心。

3种型号的穴盘:32孔穴盘,口径6 cm,穴深5 cm,株距6 cm;50孔穴盘,口径4.5 cm,穴深4.5 cm,株距5 cm;72孔穴盘,口径4 cm,穴深4 cm,株距4 cm。穴盘均为黑色PVC材料塑成,长×宽为54 cm×28.5 cm,同等质量,价格平均0.8元/个。

基质为山东寿光盛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成品育苗基质,pH为5.5~6.5,有机质含量≥45%,50L装10元/袋,每袋平均装盘32孔8.6盘、50孔10.9盘、72孔10.8盘。

肥料为山东诺瑞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NPK(20∶20∶20)+TE型大量元素水溶肥,5 kg装60元/袋。

2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20年9~10月进行。油绿31天、油绿40天菜心和尖叶45天菜心均在9月10日播种,3种型号的穴盘每品种播3盘,每穴1~2粒种子。出苗后子叶平展时一次性移苗、间苗,保证每穴1棵健壮幼苗。每日喷水1~2次,保证基质湿润。2片真叶展开后结合喷水,2~3 d喷施一次NPK(20∶20∶20)大量元素水溶肥1 000倍液。10月14日齐口花时一次性收获测产。株高、开展度、最大叶面积利用卷尺测量,茎粗利用游标卡尺测量,试验数据利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7进行相关性分析,利用DPS数据处理系统v15.10进行方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利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7中的correl函数分别对单盘产量和株高、茎粗、开展度、最大叶面积、穴盘孔数、品种生长期进行相关性分析,得correl相关系数分别为-0.268 0、-0.618 5、-0.306 3、-0.397 0、0.736 5、0.425 3。由此可看出,株高与单盘产量基本不相关,茎粗与单盘产量呈中度负相关,开展度和最大叶面积与单盘产量呈低度负相关,而穴盘孔数与单盘产量呈中度正相关,品种与单盘产量呈低度相关。

3.1 穴盘孔数对不同早熟菜薹品种株高的影响

由表1可看出,在p=0.05和p=0.01显著水平上,菜薹品种、穴盘孔数及品种与孔数组合对菜薹株高均有显著影响。在p=0.01水平上,32孔和50孔穴盘菜薹株高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72孔。对不同菜薹品种来说,在p=0.05和p=0.01两个水平上,油青31天菜薹,32孔和50孔的株高显著高于72孔;尖叶45天菜薹,平均株高由高到低依次为50孔、32孔、72孔,且差异显著;油青40天菜薹,3种孔数穴盘株高差异不显著。品种与孔数组合中,以尖叶45天菜薹50孔株高最大,达24.3 cm,以油青31天菜薹72孔株高最小,仅20.5 cm。所以,在不考虑单盘产量的情况下,若要生产薹长的商品,宜选用32孔、50孔等穴数较少的穴盘。

3.2 穴盘孔数对不同早熟菜薹品种茎粗的影响

由表1可看出,在p=0.05和p=0.01显著水平上,菜薹品种、穴盘孔数及品种与孔数组合对菜薹茎粗均有显著影响。品种间油青31天、尖叶45天、油青40天的薹粗依次降低,穴数间32孔、50孔、72孔的薹粗依次降低,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32孔平均薹粗11.5 mm,比72孔高出28.9%。随着穴盘孔数的增加,各品种的薹粗均呈显著降低趋势。品种与孔数组合中,油青31天32孔茎粗最大,达11.9 mm。所以,在不考虑单盘产量的情况下,若要生产薹粗的商品,宜选用生产期短的品种和孔数少的穴盘。

3.3 穴盘孔数对不同早熟菜薹品种开展度的影响

由表1可看出,在p=0.05和p=0.01显著水平上,菜薹品种、穴盘孔数及品种与孔数组合对菜薹开展度均有显著影响。品种间尖叶45天、油青40天、油青31天的开展度依次降低,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尖叶45天平均开展度为17.8 cm,比油青31天大21.9%。穴数间32孔、50孔、72孔的开展度依次显著降低,其中32孔平均开展度为18.2 cm,比72孔大31.9%。对于油青31天和油青40天菜薹,开展度随孔数增加逐渐减小;而尖叶45天菜薹,3种孔数穴盘开展度差异不显著。品种与孔数组合中,油青40天32孔的开展度最大达18.9 cm,油青31天72孔开展度最小仅11.2 cm,相差68.8%。

3.4 穴盘孔数对不同早熟菜薹品种最大叶面积的影响

由表1可看出,在p=0.05和p=0.01显著水平上,菜薹品种、穴盘孔数及品种与孔数组合对菜薹最大叶面积均有显著影响。品种间,油青31天的最大叶面积显著高于油青40天和尖叶45天;穴盘孔数间,32孔最大叶面积显著高于50孔和72孔。各个品种均表现出32孔最大叶面积显著大于50孔和72孔。品种与孔数组合中,油青31天32孔的最大叶面积达99.0 c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高出尖叶45天50孔的63.9%。

表1 穴盘孔数对不同早熟菜薹生长发育的影响

3.5 穴盘孔数对不同早熟菜薹品种单盘产量的影响

A代表菜薹品种,A1代表油青31天菜心,A2代表尖叶45天菜心,A3代表油青40天菜心;B代表穴盘孔数,B1代表32孔穴盘,B2代表50孔穴盘,B3代表72孔穴盘。

由表2可看出,在p=0.05和p=0.01的显著水平上,各个处理的重复间差异不显著,处理间差异显著;菜薹品种对单盘产量的影响不显著,穴盘孔数对菜薹单盘产量的影响显著,菜薹品种和穴盘孔数交互作用对菜薹单盘产量的影响显著。

3.5.1 穴盘孔数对菜薹单盘产量的影响 由表3可看出,在p=0.05和p=0.01的显著水平上,穴盘孔数对早熟菜薹单盘产量的影响显著,产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72孔、50孔、32孔。其中,72孔穴盘的穴间距为4 cm,菜薹平均单盘产量为0.553 kg,比32孔提高了21.5%。所以,利用穴盘生产早熟菜薹,在不考虑商品性状的前提下,一定范围内穴盘孔数越多,种植密度越大,产量越高。

表2 穴盘孔数对不同早熟菜薹单盘产量影响的方差分析

表3 穴盘孔数对菜薹产量影响的方差分析

3.5.2 品种和孔数组合对菜薹单盘产量的影响 由5个,分别为A2×B3、A1×B3、A2×B2、A3×B3和A3×B1。其中A2×B3(尖叶45天×72孔穴盘)和A1×B3(油青31天×72孔穴盘)的产量最高,达0.573 kg/盘和0.561 kg/盘,分别比最低组合A2×B1高出44.3%和41.3%。

3.5.3 同一菜薹品种穴盘孔数对单盘产量的影响由表5、表6和表7可看出,在p=0.05和p=0.01的水平上,穴盘孔数对A1(油青31天)和A2(尖叶45天)产量的影响显著,对A3(油青40天)产量的影响不显著。利用A1品种生产菜薹时,A1×B3的产量显著高于A1×B2和A1×B1两组合,分别高出22.0%和23.6%。利用A2品种生产时,产量随穴盘孔数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最高组合A2×B3比最低组合A2×B1产量增加44.3%。利用A3品种生产时,3种型号穴盘产量差异不显著,最高组合A3×B3比最低组合A3×B2仅高出6.3%。所以,生产尖叶45天菜薹时,宜选用72孔或50孔穴盘;生产早熟的油青31天菜薹时,应选用72孔穴盘;生产油青40天菜薹时,可根据生产成本、市场需求等实际情况选用72孔、32孔和50孔3种类型穴盘。

表4 品种和孔数组合对菜薹产量影响的方差分析

表5 穴盘孔数对油青31天菜薹产量影响的方差分析

表6 穴盘孔数对尖叶45天菜薹产量影响的方差分析

表7 穴盘孔数对油青40天菜薹产量影响的方差分析

4 成本分析

由于不同品种对穴盘产量的影响不显著(表2),主要分析穴盘孔数对纯收入的影响。

穴盘生产早熟菜薹的成本主要由人工成本、穴盘成本、基质成本、种子成本、肥水物料投入、其他设施设备折旧及能源成本等构成[4]。其中,人工成本按人均工资120元/日、半机械化播种及收获200盘/d,日常水肥管理合0.8元/盘计,共2.0元/盘;穴盘成本按批发价0.8元/个,重复使用3次计,即0.27元/盘;3种穴盘所装基质成本略有不同,32孔、50孔、72孔穴盘按每袋分别可装8.6盘、10.9盘、10.8盘(每袋基质体积/每穴体积/每盘穴数),基质消毒后重复使用3次计,成本分别为0.39元/盘、0.31元/盘、0.31元/盘;种子按5 000粒5元计,32孔、50孔、72孔穴盘的种子 成本分别为0.03元/盘、0.05元/盘、0.07元/盘;肥水成本,1 kg NPK(20∶20∶20)大量元素水溶肥12元,每盘基质浇透大约需1000倍液的水溶肥1.5L,整个生长期按喷肥15次计,肥水成本平均为0.27元/盘;其他成本(设施设备折旧、能源等)约为1.0元/盘。合计,32孔穴盘的生产成本为2.0+0.27+0.39+0.03+0.27+1.0=3.96元/盘,50孔穴盘的生产成本为2.0+0.27+0.31+0.05+0.27+1.0=3.90元/盘,72孔穴盘的生产成本为2.0+0.27+0.31+0.07+0.27+1.0=3.92元/盘。

穴盘菜薹的价格按12元/kg计,则32孔穴盘平均纯收入为12×0.455-3.96=1.50元/盘,亩纯收入6 498.0元;50孔穴盘平均纯收入为12×0.497-3.90=2.06元/盘,亩纯收入8 923.9元;72孔穴盘平均纯收入为12×0.553-3.92=2.72元/盘,亩纯收入11 783.0元。

5 结论

穴盘生产早熟菜薹,菜薹品种、穴盘孔数及品种与孔数组合对菜薹株高、茎粗、开展度和最大叶面积均有显著影响。32孔和50孔的株高显著高于72孔,9个品种与孔数组合中,以尖叶45天50孔株高最大。如不考虑单盘产量,宜选用32孔、50孔等孔数少的穴盘生产株高长的商品。薹粗随着穴盘孔数的增加显著降低,组合中油青31天32孔茎粗最大。如不考虑单盘产量,宜选用生产期短的品种和孔数少的穴盘生产薹粗商品。菜薹开展度随穴盘孔数的增加显著降低,尖叶45天、油青40天、油青31天的开展度存在显著差异,组合中以油青40天32孔的开展度最大。3品种中以油青31天最大叶面积最大,32孔最大叶面积显著高于50孔和72孔,品种与孔数组合中油青31天32孔的最大叶面积显著高于其他组合。

通过correl相关分析,菜薹株高、茎粗、开展度、最大叶面积与单盘产量均呈负相关,其中茎粗相关系数的绝对值最大;品种和穴盘孔数与单盘产量呈正相关,穴盘孔数的相关系数最大。

穴盘孔数及品种与孔数组合对菜薹单盘产量的影响显著。利用穴盘生产早熟菜薹,在不考虑薹长、薹粗等商品性状的前提下,一定范围内穴盘孔数越多,种植密度越大,产量越高,尖叶45天72孔亩产量达2 394 kg。本研究表明,生产尖叶45天菜薹,宜选用72孔或50孔穴盘;生产早熟的油青31天菜薹,宜选用72孔穴盘;生产油青40天菜薹,可根据生产成本、市场需求等实际情况选用72孔、32孔和50孔3种类型穴盘。

通过成本分析,利用32孔、50孔、72孔穴盘生产早熟菜薹,单盘生产成本接近。随着孔数增加,单盘产量增加,亩纯收入相应增加,72孔穴盘平均亩纯收入达11 783.0元。

猜你喜欢

菜薹穴盘叶面积
长宽法测定地黄叶面积的校正系数研究
脱水油菜薹加工技术简介
作物叶面积测量的研究进展
桑树穴盘育苗组合配套技术要点
假如你没有吃过菜薹
假如你没有吃过菜薹
马奶子葡萄叶面积评估模型的建立
春来菜薹鲜
秋延辣椒穴盘基质育苗关键技术
蔬菜穴盘工厂化育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