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几种不同类型助剂对玉米田除草剂的减量增效作用及安全性研究

2021-04-04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3期
关键词:助剂药害悬浮剂

赵 猛

(滕州市植保植检站 山东滕州277599)

杂草是影响玉米产量以及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1-3]。随产业化发展,化学除草技术已经成为玉米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2011年全国玉米生产中使用除草剂20多种,总量约3.969万t[4]。目前每年仍使用大量的化学药剂进行除草,随着杂草对除草剂抗性的增加,除草剂品种越来越多,使用剂量也越用越大。化学除草剂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一些好处,但在玉米生产中也出现了部分的药害、杂草产生抗性和农药残留等问题,对玉米生产和农业生态环境已构成严重威胁[5]。为了减少因除草剂在粮食中的残留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以及对土壤和水源造成的污染,通过增加使用助剂减少除草剂的使用量,来提高除草效果成为必要。助剂的应用可以降低单位面积除草剂使用剂量,提高除草剂对杂草的控制效果,增加除草剂对人类、食品、环境和其他非靶标生物的安全性,有效降低环境和生态风险[6]。喷雾助剂(spary adjuvant)能够改善药剂表面张力和接触面,促进药液展布性和持效性,达到降低除草剂用量、减少残留的目的,已成为除草剂减量增效的首选。

2020年在滕州市玉米田开展噻隆·异恶酮悬浮剂防治杂草试验,分别在药剂中添加不同喷雾助剂激健、迈丝和有机硅。同时调整药剂用量,设置减量15%、30%、45% 3个药剂处理,比较添加助剂后减量用药处理与不加助剂的常规用量处理的防效和对作物的安全性,以期为玉米田除草剂的减量使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试验在滕州市西岗镇温堂村夏玉米田进行,前茬为春马铃薯。试验田土壤类型为沙姜黑土,肥力中等,有机质含量为1.2%,pH为6.5,土壤相对湿度71%。试验地为平原,地势平坦,面积2 420 m2,2020年6月10日播种,玉米品种为郑单958,亩播种量2 kg,株距25 cm,行距60 cm,亩施复合肥50 kg,种肥同播。试验区内栽培管理条件完全均匀一致,并和当地农业栽培措施相一致。田间杂草主要有狗尾草、马唐、马齿苋、铁苋菜、田旋花等。

1.2 试验药剂

供试玉米田除草剂为26.7%噻隆·异恶酮悬浮剂(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供试喷雾助剂为激健(四川蜀峰作物科学有限公司)、迈丝(北京广源益农化学有限责任公司)、有机硅(河北石家庄正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11个处理(表1),常规施药处理1个:26.7%噻隆·异恶酮悬浮剂25 g/亩,不添加助剂;添加助剂激健的处理3个:激健用量均为15 g/亩,除草剂用量较常规施药处理分别减少15%、30%、45%;添加助剂迈丝的处理3个:迈丝用量均为60 g/亩,除草剂用量较常规施药处理分别减少15%、30%、45%;添加助剂有机硅的处理3个:有机硅用量均为20 g/亩,除草剂用量较常规施药处理分别减少15%、30%、45%。另设只喷施清水的对照处理1个,不施用任何除草剂。每个处理重复3次,处理小区面积均为73.3 m2。小区间完全随机排列。2020年7月3日,玉米苗后3~4叶期、杂草1~3叶期,进行茎叶均匀喷雾,共施药1次。施药器械为WS-16D型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卫士牌),采用扇形喷头。药剂采用二次稀释法配制,用水量30 L/亩。施药当天晴天、微风。

表1 供试药剂试验设计

1.4 调查内容

1.4.1 安全性 于施药后15 d、30 d调查各处理区对玉米的安全性。主要观察玉米植株是否出现药害症状。

观察作物叶片、叶色等,确定试验药剂对玉米有无药害,按照药害分级的方法,给每个小区药害定级打分。

1级:玉米生长正常,无任何受害症状;

2级:玉米轻微药害,药害低于10%;

3级:玉米中等药害,以后能恢复,不影响产量;

4级:玉米药害较重,难以恢复,造成减产;

5级:玉米药害严重,不能恢复,造成明显减产或绝产。

1.4.2 防效 分别于施药后15 d、30 d调查各处理对杂草的株防效,于施药后30 d调查对杂草的鲜重防效。调查时每小区对角线随机取5点,每点调查0.25 m2,分别记录杂草株数(杂草未分种类),末次调查同时进行鲜重调查。试验结果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进行方差分析。

株防治效果(%)=[(CK-PT)/CK]×100

鲜重防治效果(%)=[(清水对照区杂草鲜重-处理区杂草鲜重)/清水对照区杂草鲜重]×100

式中,CK——清水对照区杂草数量;PT——处理区杂草数量。

1.4.3 产量 玉米收获前进行实收测产,每个处理区对角线随机取5点,每点实收10 m2,计算亩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玉米苗期的安全性

调查表明,施药后15 d,26.7%噻隆·异恶酮悬浮剂21.25 g/亩+迈丝60 g/亩和26.7%噻酮·异恶酮悬浮17.50 g/亩+迈丝60 g/亩两个处理区个别植株出现药害现象,表现为心叶发黄。根据药害分级方法定为2级,属于轻微药害,药害少于10%。施药后30 d,发生药害的2个处理区药害症状消失,玉米长势正常(表1)。

2.2 对玉米田杂草的防效

施药后15 d,26.7%噻隆·异恶酮悬浮剂13.75 g/亩+迈丝60 g/亩处理防效最高,为89.06%;26.7%噻隆·异恶酮悬浮剂21.25 g/亩+有机硅20 g/亩处理防效为89.04%,排第二;防效第三的是26.7%噻隆·异恶酮悬浮剂13.75 g/亩+激健15 g/亩处理,防效为87.70%。3个处理间防效相当,差异不显著。3种助剂配合除草剂使用对夏玉米田均有一定的防效,各处理防效均高于单纯使用除草剂26.7%噻隆·异恶酮悬浮剂25 g/亩处理,处理间差异显著。其中迈丝和激健2种助剂与除草剂26.7%噻隆·异恶酮悬浮剂低浓度13.75 g/亩配合效果优于除草剂高、中两个浓度。有机硅则是与除草剂高浓度21.25 g/亩组合处理表现最佳,其次为低浓度13.75 g/亩组合,防效为81.99%,两者间差异不显著。施药后15 d整体表现为3种助剂与除草剂26.7%噻隆·异恶酮悬浮剂低浓度13.75 g/亩组合效果好于其他处理。

施药后30 d,26.7%噻隆·异恶酮悬浮剂+迈丝组合3个处理防效均有所增加,其中26.7%噻隆·异恶酮悬浮剂13.75 g/亩+迈丝60 g/亩处理防效仍然最高,为90.22%,鲜重防效97.93%;26.7%噻隆·异恶酮悬浮剂21.25 g/亩+迈丝60 g/亩处理和26.7%噻隆·异恶酮悬浮剂17.50 g/亩+迈丝60 g/亩处理防效表现较好,鲜重防效分别为90.50%和94.12%。整个试验期间26.7%噻隆·异恶酮悬浮剂+迈丝组合对杂草的防效稳定,适宜使用。26.7%噻隆·异恶酮悬浮剂+有机硅组合,株防效均出现了下降,表现性状不佳。26.7%噻隆·异恶酮悬浮剂13.75 g/亩+激健15 g/亩处理株防效相较药后15 d下降明显,26.7%噻隆·异恶酮悬浮剂17.5 g/亩+激健15 g/亩处理株防效略有上升,鲜重防效91.03%,该组合处理表现不佳(表2)。

2.3 作物产量

产量结果表明,清水对照区产量最低,为456.69 kg/亩,与其他处理间差异极显著。26.7%噻隆·异恶酮悬浮剂配合3种不同助剂处理区产量相当,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表3)。

3 小结与讨论

根据试验期间的数据调查及观察结果表明,除26.7%噻隆·异恶酮悬浮剂21.25 g/亩+迈丝60 g/亩和26.7%噻酮·异恶酮悬浮17.50 g/亩+迈丝60 g/亩两个处理药后15 d个别植株出现轻微药害现象,其他不同助剂添加后对玉米苗期生长无不良影响。该结果与前人研究一致,激健、迈丝以及有机硅助剂在玉米田及其他作物田间应用均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无明显药害现象[7-10]。

3种不同助剂与除草剂26.7%噻隆·异恶酮悬浮剂配合使用,均能不同程度的提高除草剂效果,具有一定减量增效效果。整个试验期间26.7%噻隆·异恶酮悬浮剂+迈丝不同组合对杂草的防效均较为稳定,可以在田间推广使用,其中26.7%噻隆·异恶酮悬浮剂13.75 g/亩+迈丝60 g/亩处理防效最高。助剂迈丝60 g/亩配合除草剂低浓度使用既能保证防效,又能起到农药减量效果,推荐在夏玉米田间防除杂草中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助剂药害悬浮剂
《纺织染整助剂产品中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的测定》等2项纺织染整助剂行业标准发布
含壳聚糖氨基酸肥料与悬浮剂混合使用下悬浮率的研究
0.5%藜芦碱可溶液剂与20%乙螨唑悬浮剂配合应用 防治柑橘红蜘蛛药效试验
不同烧结助剂对YAG多孔陶瓷性能影响研究
钾助剂对Co(311)面上碳吸附影响的理论研究
农药减量增效助剂应用技术
玉米除草剂药害的症状识别及防治方法
作物药害如何急救
40%氰氟虫腙·甲氧虫酰肼悬浮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田问药效试验
果树药害补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