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验在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种类与分布情况评估中的作用
2021-04-04
下呼吸道感染是临床呼吸科较为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主要包括肺炎、支气管扩张、急慢性支气管炎等,儿童因为肺部器官发育不成熟,再加上机体免疫机制不完善,易受疾病侵袭,故该疾病好发于儿童群体,若不能快速进行有效治疗,会对患儿其他重要脏器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对患儿生命安全构成的威胁较大[1-2]。药物治疗始终是该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但由于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种类繁多,且我国目前抗生素滥用情况较为严重,故而易出现抗生素耐药情况,不利患儿疾病治疗和预后康复[3-4]。因此对下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微生物检验,能够明确其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和耐药情况,便于制定科学、有效的用药方案。本次研究就微生物检验在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种类与分布情况评估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和探讨,详细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收集痰标本培养1577 例,选取时间段为2018 年1 月-2020 年1 月;所有患儿均确诊为下呼吸道感染;均有不同程度的咽痛、咳嗽、发热等临床表现;患者家属对研究知情,愿意进行研究;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本研究;排除有免疫系统疾病的患儿;排除有合并全身感染性疾病的患儿。患儿男女分配占比为67.66%(1070/1577)和32.15%(507/1577),患儿年龄最大值不超过10 岁,最小不小于1 岁,平均年龄为(4.19±0.22)岁;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炎及其他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别有449 例、464 例、379 例、285 例。
1.2 方法
收集1577 例痰标本进行微生物检验,主要内容包括:1.标本采集:采集前,与患儿家属沟通,获得患儿家属同意,并积极配合痰标本采集工作,指导患儿漱口,将口中残留物清除干净后,使用一次性吸痰管将患者咽部深处的痰液吸出,置于消毒器皿中;2.在规定时间内送至检验科微生物室进行培养18~24 小时,检出病原菌使用梅里埃公司的ATB 半自动微生物鉴定和药敏分析仪进行鉴定及药敏。
1.3 观察指标
注意观察痰标本阳性检出情况以及病原菌种类分布情况和要病原菌耐药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数据采用SPSS23.0 展开整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表示为(%),检验结果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下呼吸道病原菌种类分布(n=112)
2 结果
2.1 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种类分布
1577 例痰标本中,阳性有112 例,检出率为7.1%,患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种类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细胞菌、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前三位发病率较高,分别为40.18%、22.32%和18.75%,详见表1。
2.2 主要病原菌耐药情况
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四环素、复方新诺明耐药率高,对氧氟沙星、利福平耐药率低;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耐药率高,对氧氟沙星、利福平耐药率低;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替卡西林耐药率高,对氧氟沙星、亚胺培南、哌拉西林耐药率低,详见表2[5]。
表2 主要病原菌耐药情况[n(%)]
3 讨论
下呼吸道感染是继心脑血管疾病、痢疾之后成为第三位临床致死疾病,引发该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病原菌,与近年来空气质量差有着密切联系,疾病发病率和致死率较高,再加上我国目前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现象较为常见,导致患者疾病治疗难度大[6]。
痰培养是临床常用的微生物检验方法,其通过采集痰标本,进行病菌培养,该检测方法对实验室要求不高,操作方法简单,另外标本采集不需要穿刺采集血液,对于患儿家属来说便于接受[7]。另外林兵[8]等人的研究报告指出,微生物快速培养不受免疫系统的影响,而血清学检测方法对年龄较小的群体产生假阴性的几率较大,故微生物快速培养对年龄小的患者诊断准确率较高。本次研究主要探讨微生物检验在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种类与分布情况评估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示,1577 例痰标本中,阳性有112 例,检出率为7.1%,患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种类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细胞菌、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前三位发病率较高,分别为40.18%、22.32%和18.75%。提示引发下呼吸道感染的最主要病原菌是革兰氏阴性菌,与患儿病情加重、糖皮质激素用药以及接受各种侵入性诊疗操作有关[9]。在耐药情况上,发现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四环素、复方新诺明耐药率高;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耐药率高;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替卡西林耐药率高。可见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对常用抗生素药物产生了较高的耐药性,在临床用药上要根据临床微生物病原菌检测结果来进行针对性给药,确保患儿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减轻临床症状,促进康复[10-11]。在今后工作中,对所使用的抗生素药物要积极进行病原菌检测和耐药性检测,将检出的耐药菌株进行详细的记录,采取相关的措施,保证医院内部的抗生素等药物的科学使用,减少耐药性的进一步扩展,安排专人管理,待观察患儿病情好转后,要立即停药,降低抗生素的用量,减少耐药事件发生,利于疾病的早期康复。
综上所述,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等是引起患儿系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菌,临床用药需要根据病原菌的分布以及耐药性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的病原菌采用不同的抗生素药物。医生在进行用药的时候要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