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帝内经》医德文化的阐释及时代价值

2021-04-03国峰宝马其南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治病救人医术黄帝内经

国峰宝,马其南

(辽宁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847,228964420@qq.com)

《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典籍,与《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难经》并称为中国传统医学的四大经典,相比于其他三本医学经典,《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的医学典籍中最早成书的医学巨著,它是春秋至战国医学理论和经验的概括总结,更涵盖了秦汉以前的天文历法、生物地理、阴阳五行等内容形成了独特的中医学理论体系。《黄帝内经》中关于医术的论述不仅是中国医学发展的理论渊源,其中所阐明的医德更是历代医者所遵循的从医指南。

1 《黄帝内经》中医德文化的阐释

1.1 以救人为主旨的生命至重观

《黄帝内经·素问》中的“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和《黄帝内经·灵枢》中的“且夫人者,天地之镇也,其不可不参乎”[1],都说明天地万物,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由此可见,中医立足于天地形成了对人的整体认识,明确了人在自然界中的重要地位。这一论述充分阐明中国古代从医者将患者置于至高位置,尽力保全患者生命所体现出的生命至重思想,这不仅为古代医家面对生命、治病救人提供了基本遵循,也标志着中医生命至重医德思想的产生。医学是研究生命的科学,生命是从医者尤其是中医医学活动的直接对象,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从医者在治病救人时一定要加强对生命的珍重意识,以保全人的生命为先。

生命是“形”“神”的统一体,形为神之舍,神为形之主,神是生命最关键的因素。《黄帝内经·灵枢》中写道“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1]。这句话是说:用针之法,必须以维持人的生命为根本。针刺之法本为救人,以身体为表现、以精神为根本的自然生命是一切物质前提,医者在从事医学活动时面对的不只是产生疾病的身体,更是人的生命,因此,生命必须为从医者率先考虑的因素。以生命为重的思想不仅可以引发从医者对生命的敬畏,从而在行医过程中警示医者严格自律,而且也为医者行医提出了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黄帝内经》作为中国传统医德的奠基之作,其中蕴含的以救人为主旨的生命至重观,一直被医家所推崇。虽然医德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发展,但是《黄帝内经》中以救人为主旨的生命至重思想却贯穿整个医德发展始终,为后世医家提供了指导。

1.2 以医术为基础的治病救人观

《黄帝内经·灵枢》中写道的“故用针者,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也”[1]。即治病的人如果不知道每年的运气变化和盛衰所引起疾病的虚实,就不能称之为医者。医生要继承古人的医学成就,并在具体的医疗实践中加以检验,仔细观察疾病的无穷变化,才能真正掌握精湛的医术,当之无愧称之为医者。《黄帝内经·素问》中写道:“故诊之或视息视意,故不失条理,道甚明察,故能长久”[1]。即技术高明的医生诊病之时,或视其呼吸,或看其神情,都能不失于条理,保持诊病时不出差错,这是符合治病救人的医道的。元代医学大家朱震亨认为“医乃吾儒格物致知一事”[2]。由此可见,医术乃从医者治病之本,更是从医者的救人之技。因此,精湛的医术不仅是从医者的立身之本,也是从医者得以践行医德的基础。

《黄帝内经·灵枢》中的“救而不胜,反受其殃”“不亟正治,粗乃败之”以及“上工平气,中工乱脉,下工绝气危生”[1]都表明由于患者疾病产生的原因与众不同,病情千变万化,医术精湛的医生能根据患者脉搏气息的变化,从气色、脉象、形态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诊查,确定患者的病因病机,在疾病的初期进行治疗,并随着病情的变化不断调节以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使患者免于疾病折磨得以恢复健康,从而真正地以精湛的医术救死扶伤。

中国传统医德讲究医乃仁术,其中的“术”指的就是医术,医德离不开医术,医术是医德的载体,医德是医术的指导,不仅要看到中国古代医学大家医德高尚为后世称道,更要看到支撑起他们医德的精湛医术。医术为弘扬医德之基,医德为精进医术之帅。德中有术,术中有德,二者密不可分。

1.3 以患者为中心的因人而治观

《黄帝内经·灵枢》中 “必先别其三形,而后调之,治无失常经”[1]和“必先明知二十五人,则血气之所在,左右上下,刺约毕也”[1]都表明医生对于各种不同类型的患者不能一概而论,不分症型对所有患者通用同一种方法,而要针对患者的具体类型采取有针对性地进行施治。《黄帝内经·素问》中写道:“气有高下,病有远近,证有中外,治有轻重”[1]。即邪气有重有轻,病有急性病和慢性病,症状表现也有在里在外的区别,医者必须谨慎观察患者的病情,以患者为中心,根据每一位患者病症的轻重缓急进行精心调治,不能不顾患者病情一以盖之。要从病情的表现出发结合患者的自身特点,以药力能够治疗患者为第一准则。

《黄帝内经·素问》中:“诊必上下,度民君卿”和《黄帝内经·灵枢》中:“膏梁菽藿之味,何可同也?刺布衣者,深以留之,刺大人者,微以徐之,此皆因气慓悍滑利也”[1]都表明医生诊病时一定要清楚患者的具体身份。从医者必须以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参考,综合所有因素进行辨证论治,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治法。虽然由于平民百姓和三公九卿脉象的不同而导致治法选择的不同,但是医生对待两者的态度应一视同仁。

中国传统医德始终秉持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以人为本思想,但与之不同的是中国传统医德所讲的以人为本思想更侧重于对患者生命个体的尊重。传统医德一方面在医术上要求从医者在诊疗过程中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从每一位患者实际情况出发,对于不同体质类型、不同生活习惯的患者选择不一样的治疗方法;另一方面在态度上要求医生能够与患者共情,学会换位思考,异地而观,对待所有患者都应该坚持一视同仁,以礼待之。

1.4 以自然为遵循的养生延年观

中医是古人从自然界中、从日常生活中、从与疾病的抗争中所得出的生存经验总结,因此中医的发展不仅要遵循自然,而且要效法自然。《黄帝内经·素问》中写道:“上古之人,其知道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1]。即上古时代懂得养生之道的人,能够遵循天地阴阳自然变化之理而加以适应、调和养生的方法,从而使身体和精神都很好,活到天赋的自然年龄,超过百岁才离开人世。中医研究天、地、人的关系,认为天人相应,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天地相参,自然界的一切变化都会引起人的变化,古人遵循自然而加以调和以养生的方法,不仅可以祛病,而且可以延年益寿。因而医者在治病救人的同时,传授世人养生之道以减少疾病的发生,促进世人健康长寿。

《黄帝内经》认为人和万物都存在于天地之间, 人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与自然界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无论是《黄帝内经·素问》中的“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1]还是《黄帝内经·灵枢》中写道的“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1]都是中医通过对古代圣人和智者的生活习惯加以观察总结,得出祛病延年的养生观,人们需要顺从四时节令变化,控制喜怒哀乐,四时不正的邪气难以侵袭,身体没有大病,从而能够获致长寿而不易衰老。从医者将其记载并发扬,传授世人养生之法,从而实现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效果。这不仅是中医岐黄之术的灵活应用,更体现了中医医者对于世人的仁爱之心。

《黄帝内经》不仅讲述了百病之理,更诠释了健康养生之道,同西医的“治已病”相比,中医医者更主张“治未病”,他们希望能够运用以自然为遵循的养生观取代药石,真正地实现以养生方法促进世人强身健体、延年益寿。《黄帝内经》以自然为遵循的健体养生观,不仅能够祛病延年,而且体现着古代医者珍视生命、爱人爱己的医德观和运用养生预防疾病,促进世人健康。

1.5 以无私为导向的传承济世观

《黄帝内经·灵枢》中的“生神之理,可着于竹帛,不可传于子孙”[1]说明从医者不仅要接受和掌握医学道理,还要把这些医学道理传承下去,对理解掌握的医学理论,不应据为私有而只传给自己的子孙,而应该明确记录于竹帛、玉石之上,珍藏于灵台兰室,传于后世,从而真正地实现济世救人。《黄帝内经·素问》中的“传之后世,以血为盟。敬之者昌,慢之者亡。无道行私,必得天殃”[1]表明善于诊脉的名医可以将医术加以归纳整理,熟记于心并传于后世,切不可徇私私藏,以保证医术发扬光大,这才是真正的珍视这门学问。为防止医术为人所私有,限制医术的传承和传播,所制定的医术传承极为严谨,防止医者存有私心而藏私导致医术传承的中断。

《黄帝内经·灵枢》中的“余愿闻而藏之,则而行之,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无病,上下和亲,德泽下流,子孙无忧,传于后世,无有终时”[1]。即医者把先师的心得记录下来,并以此为行为准则,治疗民众的疾病,使百姓不为疾病所困,上下亲善,造福后人。《黄帝内经》中以无私为导向的医术传承不仅是为了治病救人,更是以医术作为实现济世理想的途径。

中国传统医者具有一种超脱于其他职业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正如孙思邈所说的“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医者不可恃己之长,专心经略财物,但做救苦之心”[3]。由此可见,传统医德不仅要求医者治病救人,更要求医者存有济世之心。中医之术能够传承千年而不断,中医之德能够历经千年而不衰的关键在于中医以无私为导向的传承济世观。

2 传承《黄帝内经》医德文化的时代价值

中国传统医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的开山之作,其中所蕴含的关于传统医德的内容不仅是中国古代医者上千年行医的准则,而且其中的医德文化对于新时代坚定医者担当,弘扬大医精诚精神、改善医患关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促进医学发展,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也具有重要的价值。

2.1 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举国参与的战疫中,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用自己的行动守护患者生命,用自己的生命践行医学誓言,他们用精湛的医术救死扶伤,以高尚的医德践行使命。《黄帝内经》中的“以救人为主旨的人命至重观,以医术为基础的治病救人观,以患者为核心的因人而治观,以无私为基因的传承济世观”这些医德文化在这些医护人员身上熠熠生辉,不仅坚定了他们的医者担当,更有利于弘扬大医精诚精神。他们是《黄帝内经》中医德文化的传承者,更是新时代医德文化的楷模。他们身上医德的光辉,不仅值得所有医学生学习,更让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为之动容。他们是“最美逆行者”,也是中国传统医德的践行者,他们挺起了时代的脊梁,更应该成为每一位医学生的榜样。

2.2 有利于坚定医者担当,凝聚抗疫力量

在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背景下,要改善医患之间的紧张关系,医生必须要践行中国传统医德的异地而观,推己及人,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思考,尽最大可能去理解和满足患者的合理需要。在救助时尽量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精神和经济条件,让患者参与诊治过程,在尊重患者意愿的基础上真正地选择最适合患者的诊疗方法。虽然由于患者的情况不同,所选择的诊疗方法可能不同,但是医生对于所有患者都应该一视同仁。医生作为医患关系中的重要主体,在医患交往中处于主体地位,倘若医生都能以身作则在日常工作中自觉遵循医德,做到以患者为中心,以救人为己任,尊重患者,一视同仁,谨遵医者道德,以仁爱之心去关爱患者,促进医患关系向好发展。

人命至重是《黄帝内经》的一个重要内核,也是《黄帝内经》医德文化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只有医生珍视生命,敬重生命,才能不负医者使命,不负患者的性命相托。医生在治病过程中要清楚患者的实际情况,长存恻隐之心,同情患者,体恤患者,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这不仅是对每一位从医者的职业要求,更是改善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通过运用《黄帝内经》中的医德文化加强对医生专业学习过程中的医德教育,不仅有利于医生树立生命至上的价值观,加强行医过程中的人文关怀,从而更好地治病救人,更有利于推动良好的医患关系发展,进一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2.3 有利于促进医学发展,提高全民族健康水平

全国医学教育工作会议把医学人才质量的内涵概括为“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丰富的人文素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较强的创新精神”[4]。对于合格的从医者,不仅需要有精湛的医术,更应该有高尚的医德,并且将医德放在首位。在传统医德中,医术是医德的载体,医德是医术的指导,二者缺一不可。通过对《黄帝内经》的医学知识的学习有利于更多医务人员吸收先贤的智慧,不断钻研医学知识,提高医学技术,精益求精,从而以精湛的医术治病救人,促进医学发展。通过对《黄帝内经》的学习,促进医生传承和发扬遵循自然的养生观,不仅能够加强医务人员医德修养、提高医德境界,而且有利于推动医学科学发展,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3 小结

“健康中国”战略秉承健康优先理念, 将健康优先的理念贯穿到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全过程, 形成正确的健康伦理理论认知, 为高尚医德的形成奠定理论支撑[5]。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指出“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6]《黄帝内经》中的医德文化不仅是治病救人,更是将治病与民生联系起来。民生之事莫大于生死,医生以医术作为实现济世理想的途径,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献身医疗事业和保障全民族生命健康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推动“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猜你喜欢

治病救人医术黄帝内经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Screening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lood stasis constitu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有魔法的手
Network Biological Modeling:A Novel Approach to Interpre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of Exterior-Interio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ung and Large Intestine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the Meridian System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内在逻辑与创新发展
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审查调查全过程
浅谈基层中医服务工作的开展
中国古老的神奇医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