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传统民居生态建筑经验及其模式语言

2021-04-03张凯

建筑与装饰 2021年16期
关键词:干栏四合院民居

张凯

青岛腾远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山东 青岛 266001

引言

纵观我国传统民居建筑发展历史,可充分感知到传统民居建筑所具有的生态性、人文性、地域性、创造性。明确传统民居建筑始终坚持天人合一观念、中庸适度观念、师法自然观念等理念,主动维持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关系。因此,汲取生态建筑经验,通过继承与创新方式,将传统民居建筑经验及其模式语言渗透到现代建筑中,可有效解决现代建筑被动适应地域气候环境,高度依赖能源资源的不足,满足建筑舒适设计需求的同时,促进建筑可持续创新发展。

1 对传统民居生态建筑经验的基本认知

要想有效提取并利用传统民居生态建筑经验,需要对其范畴具有正确、清晰认知。有研究立足环境设计,将生态建筑定义为用最少的资源、最低的环境损害建造出居住环境适应性最高的建筑[1]。因此,关于传统居民生态建筑经验,主要体现在地质水文环境的适应、地域气候特征的适应、建筑材料的环境性能以及居所环境的人文性能等方面。例如,高纬度严寒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形态普遍具有立面平整、内向封闭等特征,能够产生遮阳、保温、抗寒、避风等功能,适应该地区气候特征,提高居住舒适度;低温度湿热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形态普遍具有屋面倾斜、底部架空等特征,能够产生排水、隔湿、防潮、散热、通风等功能。

2 不同模式传统民居的生态建筑经验及模式语言解读

受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多因素影响,我国形成了多种民居建筑模式,如合院模式、窑居模式、高台模式、邛笼模式、厅井模式、干栏模式等。本次则以北方合院模式与南方干栏模式为例,就传统民居生态建筑经验及模式语言进行了归结。

2.1 合院模式传统民居

合院式建筑历史悠久,在房屋建筑史上占据重要地位。陕西岐山凤雏村遗址出土的两进院落是当前已知最早的合院建筑模式,始建于西周早期。由影壁、大门、前堂、穿廊、庑房、后室等结构构成,在空间分布上存在一定规范性[2]。随着合院式建筑的不断发展,合院式建筑结合区域气候特征、区域地形地质特征等演化出多种适应性格局,如北京四合院、山西四合院、青海四合院等。从合院式建筑地理分布来看,多集中在北部平原地区。从空间分布来看,呈纵向矩形,住宅中房屋与房屋之间相互分离,东西侧厢房通过连廊连接,形成了较为广阔的居住生活空间。从房屋结构设计来看,立面多平整,屋顶以单坡式屋顶、平面式屋顶、硬山式屋顶为主,围护厚重敦实,房屋框架稳固。

以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北京四合院为例,在地理与气候的适应性上,从空间形态、建筑材料、建筑技艺等方面具有了一定共识。北京四合院众多建筑单体按照一定要求、规则组合构建而成。正房是人活动主要场所,室内空间最大,主要位于宅院中偏北部,讲究坐南朝北、坐东朝西。这样的空间布局能够在夏季减少西晒,迎风纳凉;在冬季延长光照,规避寒风,达到冬暖夏凉效果,提高房屋居住舒适度。与此同时,北京四合院房屋台基高,且正方台基最高,一方面受尊卑等级观念影响,另一方面受日照采光需求影响;北京四合院房屋南窗较宽,进深较窄,利于冬季采光保暖。此外,北京四合院四周封闭性较强,外墙多用砖、石、沙、土等构成,墙体厚重(490mm左右),高度一般在2m左右。一方面能够有效抵御寒风,降低5m/s西北风对宅院内人们日常活动的影响;另一方面,墙体具有较好隔热蓄能功效,降低早晚温度变化对室内温度的影响。此外,火炕、支摘窗、冷布与窗纸、吊顶等设计均可获得较好采暖、保温效果。庭院内绿植、花卉等配置,除满足观景美化需求外,也提高了住宅内空气的舒适度。基于北京四合院生态建筑经验归结,可知合院模式的传统民居生态建筑模式语言主要有:住房坐北朝南;四周围合的内向空间;敦实厚重的围护结构;南大北小的窗洞;夏笼布冬窗纸;高低不一的台基;火炕;吊灯;支摘窗;少水多植物的庭院等。

2.2 干栏模式传统民居

干栏式建筑同样具有悠久历史,我国最早发现的干栏式建筑距今已有7000多年历史。该模式民居建筑主要分布在南方多沼泽、湖泊、河流以及多雨潮湿等地区。随着历史发展,受民族迁移、地域环境、民俗文化等多因素影响,干栏式建筑形成了多种形态,如高敞型、重楼型、半边楼型、船篷型等。

以傣族干栏式建筑为例,选高山阳坡、依山傍水平坦地带建房;房屋结构为木构架支撑体系,三角屋顶或抬梁式屋顶,梁柱连接方式以榫卯连接为主;建筑材料来源于当地资源,如竹子、树木;房屋底层架空,用于防潮、排水、防虫以及饲养家畜等;配有深远屋檐、腰檐,遮阳隔热等同时,储存杂物;墙面外倾,围护轻薄可拆卸,便于室内通风、纳凉。基于傣族干栏式建筑生态建筑经验归结,可知干栏模式的传统民居生态建筑模式语言主要有:高山阳坡选址;密集聚居;底层架空;围护结构轻薄可拆卸;大坡的屋顶;倾斜的墙面;就地取材;多屋檐与腰檐等。

3 结束语

基于生态危机进程的不断推进,可持续发展成为各领域行业追求的主要目标。在建筑领域,发展绿色建筑、生态建筑是实现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传统居民建筑蕴含丰富的生态建筑经验,并以建筑形态具体呈现。因此,有必要对传统居民建筑生态经验及其模式语言进行探究分析,善于将传统经验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运用于实践,构建符合建筑发展需求的宜居环境,让传统居民生态建筑经验得以有效、科学地继承和发展。

猜你喜欢

干栏四合院民居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北京乐成四合院幼儿园
“干栏悟境”:青山游廊建筑及景观设计
论干栏式建筑及其墙体形式★
德昂族传统干栏民居研究
四合院下的宝藏
论毛南族干栏民居建筑形态及其生态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