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设计的思考
2021-04-03胡晓迪
胡晓迪
长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吉林 长春 130033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也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人口的增长加之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水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而且,在城市中,不同的用水功能对于水质的要求也不断提升[1]。因此,为了满足人们的用水需求,保障人们的用水安全,市政道路的给排水工程在设计的时候就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对于可能涉及到的各个方面加强考虑,从而使得市政道路的给排水设计工程发挥出自身的作用。
1 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设计概述
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整个城市的供水管网规模十分庞大且结构十分复杂,由很多个基础设施和相关环节组成,而在这其中,如果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资源和能源的浪费,甚至会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2]。因此,在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对于整个管网进行规划设计的阶段,就需要结合整体的实际情况,对于规划设计进行优化和完善,从而提升整体工程的经济效益,使得给排水工程发挥应有的成效,促进市政道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在进行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的过程中,在设计的初期阶段,就需要对基础资料进行相应的收集,这些资料需要完整覆盖,并且足够细致,这样才能使得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顺利有序的进行,为市政道路的坚固稳定性提供有力的支持。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主要涉及到的资料有:地下管线目前的情况相关资料、用水量目前的需求及后续的变化情况、目前的施工技术以及现有的施工材料等[3]。
2 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设计的重要性
在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的设计过程中,管道的设置是最为基础的工作,但是也同样是设计工作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对于市政道路的给排水管道设计的过程中,相关的设计工作人员需要从长远的角度考虑,从而保证在管道施工后,能够满足后续城市发展的需求,因此,在管道的设置过程中,需要与城市道路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保证给排水管道设置的合理性。并在这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水压的影响,并且需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以及精确的数据,从而保证管道设置的合理性。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也需要先确认设计图纸的内容是否符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依据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从而有效减少管道成本的浪费情况,降低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的总体成本,从而保证供水的安全性以及排水的有效性[4]。此外,对于给排水工程设计来说,也会影响到市政道路的稳定性。对于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进行合理的设计,能够保障人们的日常出行,并且完善给排水系统,不管是对于人们的用水安全还是日常生活污水的排放都有重要的意义,并且可以有效提升分流管控的能力。从而有效避免给排水工程设计不合理导致的积水过多,影响到人们的正常出行,并且对于城市的发展也有着进一步的促进作用[5]。
3 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设计的优化策略
3.1 市政道路给水工程设计优化分析
第一,给水管网的布置形式选择。针对于市政道路的建设来说,给水管网的布置形式很多,而在实际建设市政道路的过程中,给水管网的形式则是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选择,包括给水区域、规模、性质等,一般来说,对于城镇的供水采用混合管网给水,而对于一些规模比较大的区域以及一些大型的园区往往会采用环状管网给水,一些规模比较小的区域或者小型的工业厂区,则是会采用树状管网给水[6]。而实际上来说,在城市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先是建设树状管网,树状管网会渐渐连接成为环状管网,之后根据实际建设的需要,树状管网还会向周边延伸,形成混合管网给水的形式。
第二,给水管网优化设计[7]。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对于给水管网进行设计时,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给水高速传输的管道设置。一般来说,高速运输的管道会连接到供水干管,且不会连接城市配水管,这样能避免受到水流方向的限制,并且在给水高速传输的过程中,能够调节城市给水的水压和实际的水量,使得两者达到均衡状况,不仅如此,给水高速传输时,还能避免因为城市规模的扩大给原本供水区域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促使城市中的给水管网设置更为科学合理。输水水管的设置需要与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相适应,并且贴合实际的自然地势,尽可能采用重力流输水,输水管线的设置尽可能与净水厂的出水方向以及高速运输管道的水流方向一致。对于一些交通比较密集且道路相对比较宽的区域,则是需要考虑建设配水复线管道,从而满足城市化建设的给水需求[8]。
第三,供水管线的高程及管线间距控制。在对于管网平面设置进行合理安排时,还需要合理控制管线的高程,并且结合现实情况做好管线综合分析。针对市政工程的管线埋设深度来说,大致上是相同的,但是如果供水管线埋设的过深,管理难度就会随之提升,导致后期的检修工作受到一定阻碍。如果供水管线埋设过于浅,管线在应用的过程中,就要承担道路上的荷载,会对于管道的质量和使用寿命产生负面的影响,威胁到管线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在对于供水管道进行设计时,也需要对于周边其他工程管线的地理信息有全面的把握,并且遵循相应的标准和规范避开这些管线,并做好管线的间距控制工作,对于会产生一定程度影响,但是无法保持间距的路段,则需要结合现实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从而保证管线的稳定运行。
3.2 市政道路排水工程设计优化分析
第一,道路路基的排水设计。在市政道路建设中,进行道路路基排水工程设计中,需要结合建设区域的实际情况,针对一些地下水位相对比较高的地区,需要特别注意避免地下水影响到道路的路基质量,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排水设计工作,在道路使用的过程中,路基会长期处在地下水的浸泡当中,会对路基的质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针对此情况,需要建设相关的交泵站,并建设排水设施,从而降低地下的水位,保障路基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此外,在市政道路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针对一些含水量比较大的路基,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之后再进行路基的设计工作。
第二,市政道路绿化带排水设计。在进行市政道路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对于道路绿化带的排水设计重视起来。在市政道路的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绿化带,绿化带不仅能够美化城市环境,同时,也能给路上的行人带来视觉上的享受。但是由于绿化带本身有一定的留水功能,因此比起路面更容易积水。尽管绿化带中的积水会有一些流到路面上,但是也还会有一些积水渗透到路基,长此以往也会影响到路基的质量。对于绿化带的排水设计主要采用的就是传统的方式,将绿化带两边以及底部用混凝土封闭住,并在中间设置渗水沟和集水井,或者使用碎石盲沟设计方案。
第三,市政道路排水出口设计。进行道路排水出口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水体和地形的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手段设计排水出口。一般情况下,市政道路的排水口和水体的距离比较远、河流的水位改变比较大,而排水口工程的成本比较高的情况下,不要设置太多的出水口,而且要集中布置排水口。而针对一些地质结构相对比较简单、距离水体比较近、排水口工程的成本相对低廉的位置,则是需要多设置一些排水口,且排水口需要分散布置。
第四,行车道排水设计。市政道路在排水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主要采用两种形式,单坡排水和双坡排水。通过进行行车道的排水设计,能够提升路面排水系统的完整性,同时,也能够降低排水工程整体的难度。此外,双坡排水的方式主要是在行车道比较宽的情况下使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道路的两侧设置雨水口,雨水口可以收集地面的积水,减少积水对于道路产生的影响。因此,在行车道中进行排水工程的设计是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和相关数据,确保排水工程的设计方案科学合理,有效避免路面出现积水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和质量,同时,也能提升行车道的排水效果。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想要使得市政道路的给排水工程设计发挥真正的实效,就需要充分结合实际情况,并结合不同环节和不同方面的影响因素加以考虑,将给排水设计中的问题与能够采用的措施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且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也需要充分保证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从而保障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系统的完整性,保证给排水系统的稳定运行。不仅如此,提升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设计的质量,还能够有效缓解城市道路积水导致对道路结构的破坏,在保证市政道路整体质量的情况下,也能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便利,并进一步促进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