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气衍生品在我国的可行性研究

2021-04-02杨宇

中国经贸导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可行性分析

摘  要: 天气衍生品的产生为企业等主体提供了转移天气风险的新途径,使企业能够提前锁定风险,制定投资策略。文通过对天气衍生品市场发展进程的回顾,从政策法规、技术条件、行业需求三个方面分析天气衍生品在我国发展的可行性,并提出加快天气指数的编制、完善做市商制度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我国天气衍生品市场健康迅速发展。

关键词  天气衍生品  转移风险  可行性分析

天气风险是指由于天气变化如降雨、降雪、高温等给企业等经济体造成产品价格和财务业绩的不确定性。据美国商务部估计,受到天气变化直接影响的行业产值占美国经济总体产值的三分之一。2015年,约有125万亿美元的欧洲经济和7000亿美元的日本经济面临天气风险。据有关部门统计,自2007年起,我国每年暴露在天气风险中的产业总值大约占GDP的45%。受天气变化的影响,各类经济主体日益重视对于天气风险的防范和管理,天气类衍生品应运而生。天气衍生品作为应对天气风险的新型工具,将传统金融衍生品的功能从对冲一般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等扩展到了规避天气风险,为受天气变化影响较大的行业和企业提供了对冲天气风险的新渠道。

一、天气衍生品市场的发展进程

(一)天气衍生品的概念

天气衍生品是指为了对冲天气事件造成的交易量风险(天气风险),而开发出来的以温度、降雨等天气指标作为基础标的的期权、期货等衍生品。天气风险主要被认为是数量而非价格风险。市场上用来对冲价格风险的衍生品在对冲数量风险时具有局限性,因此天气衍生品为对冲价格风险的金融工具提供了重要的补充。基础指数通常构成传统衍生品合约的基础,一般意义上的金融衍生品是基于证券、利率或货币等真实标的物的金融衍生工具。相比于传统衍生品,天气衍生品不具有真实的可用于交易的标的物,合约中的标的指数定义的是对天气状况的衡量。目前温度衍生品的交易量占多数。

(二)天气衍生品的发展进程

19世纪末,随着美国能源和电力行业监管的松绑,天气衍生品在美国应运而生,它是为规避天气变化对农户等主体造成的损失而开发的一种金融产品。全球企业面临着越来越不确定的全球气候条件。除了能源和电力行业,农业、保险、旅游和零售行业也受到天气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天气衍生品使那些受到意外天气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的企业能够管理这种风险,正如传统市场参与者利用证券、货币等金融衍生品来对冲风险敞口。

1999年,天气衍生品首次在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进行场内交易。20世纪初期,通过店头经纪人进行场外交易的方式也逐渐在其他国家发展起来。截至2002年,欧洲市场共有969份天气衍生品合约,名义价值为721亿美元。在亚洲市场有价值139亿美元的562份天气衍生品合同。基于温度的天气衍生品交易是最普遍的。1997年至2001年,与气温有关的合同占所有天气合同的98%以上,与降雨有关的合同占09%,与降雪有关的合同占05%,与风有关的合同占02%。

除了一些电子天气交易市场例如洲际交易所和瑞士再保险之外,CME和伦敦国际金融期货和期权交易所(LIFFE)也开始提供标准化天气合同交易。CME为全美及一些欧洲城市选定的气候相关风险较大的人口中心和能源中心提供基于HDDs和CDDs指数的衍生品合约。LIFFE交易的天气期货合约是根据欧洲一些城市的日平均气温及月指数和冬季指数进行结算的。

近年来,除能源和电力行业涉足天气衍生品业务外,其他行业和部门也加入了这一业务,天气衍生品越来越受欢迎。这些行业包括农业、旅游、保险和再保险公司、经纪人以及零售行业。

(三)天气衍生品的种类及作用

现有的天气衍生品大多数是私下协商的场外合约,包括基于不同天气指数的期权、期货和互换等。目前,CME根据全球46个不同城市的日平均气温指数提供天气衍生品期货合约和期权。

天气变化会对很多行业如农业、医疗、零售等行业产生巨大的影响。如在冬天气温升高或者在夏天气温下降,就会对电力公司造成损失;但天气过冷或者过热又会对消费者产生影响,导致取暖或制冷支出增加。暴雨、洪涝等突发天气灾害会导致农业收入锐减。天气衍生品的出现使这些对天气变化敏感的企业提前锁定经营风险,进行套期保值,避免产生较大的损失。

以互换为例,在突发天气如霜冻条件下,农作物受天气影响产量下降,那么保险公司的赔付额将会增加;不同的是,较低的温度会使住户的取暖需求增加,因此电力等其他能源性公司的经营业绩就会上升。在温度较高时,情况正好完全相反。在这种情况下,保险公司和电力公司可以签订互换协议,约定和农作物生长相关的特定温度水平指数。当实际温度低于协议约定水平时,获利的一方可以将收益让渡给遭受损失的一方。通过利益互换,农业保险公司和电力公司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够得到比互换前更大的利益或者遭受比互换前更少的损失。

二、我国天气衍生品发展意义及可行性分析

(一)我国天气衍生品发展的意义

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具有多种气候类型,天气复杂多变。受地理位置和气候类型的影响,温度和降水等气象因素在不同时间和地区波动较大。不同行业由于共同的套期保值需求,通过天气衍生品市场可以有机结合起来,互相转移和规避风险,促进整个市场的快速健康发展。以农业为例,农作物的产量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生长季节天气、土壤条件、肥料、种子品种、灌溉等。气候条件中的降水和温度变化,是导致每年产量差异的主要原因。而且由于全球气候变化,气温和降水的波动在过去十年中有所增加。气候风险最明显的影响或许是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但其相关性并不局限于作物产量。牲畜养殖场的业绩、加工商的营业额、化学品和化肥的使用以及对许多粮食产品的需求也取决于天气变化。农业是我国的第一大产業,利用天气衍生品,农业部门可以进行套期保值管理天气风险,避免蒙受较大的损失。

据有关环保部门统计,我国每年因天气变化造成的经济损失约2000亿元。不仅是农业,电力、医疗等影响全民生产生活的行业也不同程度受到天气风险的影响。因此,我国适当地推行天气衍生品具有必要性。

(二)我国天气衍生品发展可行性分析

过去,生产商应对恶劣天气风险的办法是购买保险,另一个解决方案是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天气衍生品,这是一类允许进行天气相关风险交易的金融工具。天气衍生品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市场交易中已经逐渐成熟,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多元化发展,天气类衍生品逐渐走进各类经济主体的视野。我国的衍生品市场起步较晚,国家政策法规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合理的市场定价规则、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等深刻影响着衍生品市场的发展。

1国家政策法规的建立健全是我国天气衍生品市场发展的有力保障。目前我国期货市场已经形成了以“一个条例、四个管理办法”为基础的法律体系,其有利于促进期货市场的发展和完善,为天气类衍生品提供成长沃土。企业主体认识到,天气衍生品的上市可以使它们的业务不再受天气的掣肘。对天气风险的认识和管理正在从能源部门扩展到电力和天然气事业。目前天气风险管理产品的大部分需求仍然来自能源部门,但是其他行业,如农业、保险、旅游和零售等行业,已经开始关注此类产品。能源交易公司、保险公司等都较好地开展了天气衍生品的交易和发起活动。

2天气衍生品定价的合理性与天气状况的历史数据及预测精度密切相关。目前我国在全国300多个城市设立了气象监测站,时刻最大范围地记录着各地的天气变化数据,包括温度、湿度、降雨、降雪等信息,为我国天气类衍生品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详实的数据库。此外,不完全市场定价模型的发展克服了传统定价方法关于完全市场假设的缺陷,使天气衍生品的定价更加合理和稳定。

3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业大国。我国的农业、医疗业、零售业等各类对气象变化较为敏感的社会经济行业对于规避和对冲天气风险有很大的需求空间。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在我国频发,对于几乎每年都发生的旱涝等极端气候状况,还未有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此我国国内市场对天气衍生品有巨大的需求空间。

天气衍生品有很大的潜力成为一个新的资产类别,投资者可以用来投资组合以期分散风险。近年来,经济制度的建立健全、衍生品市场的逐步发展完善、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各行业巨大的需求空间,都为我国天气衍生品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因此在我国推出适应不同行业需求的天气衍生品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三、对我国天气衍生品市场发展的几点建议

截至目前,国外大多数天气类衍生品交易都发生在能源和农业部门。尽管天气风险市场发展近期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在未来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我国衍生品市场相较于国外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国内市场对冲天气风险的需求,既是我国天气衍生品市场发展的机遇,也是挑战。面对机遇和挑战,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进行监测点的网络化布局,加快我国各个地区城市天气指数的编制。天气指数是天气衍生品交易的基础,目前只有大连商品交易所推出了包括北京在内的6个城市的温度指数。天气指数编制的合理性依赖于大量的历史真实数据,因此要求监测数据最大限度地反映当地的实际天气情况,实现监测范围最大覆盖和最小重叠。

2完善做市商制度,促进天气衍生品市场参与者积极交易。由于我国天气衍生品市场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容易面临流动性不足的问题。作为单边交易者,做市商可以帮助市场参与者达成交易,增加市场交易量,促进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3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疏通政策传导机制。在天气衍生品市场发展初期,政府的宏观调控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建立健全各项法律法规的同时,也应该利用选择性货币工具等引导资源有效配置到天氣衍生品市场中。促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疏通政策传导机制,使国家的宏观政策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ZK(#]Jewson S Weather derivatives and weather derivative pricing\[J\]Ssrn Electronic Journal,2004

\[2\]Li PPricing weather derivatives with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of the Ornstein-Uhlenbeck process\[J\]Computers  mathematics with applications,2018,75(3):1044-1059

\[3\]Zhou R,Li S H,Pai JHedging crop yield with exchange-traded weather derivatives\[J\]Agricultural Finance Review,2016,76(1):172-186

\[4\]郭劲朝,王哲探析天气风险以及天气衍生品在我国的发展\[J\]时代金融,2011(03)

\[5\]李永,马宇,崔习刚天气衍生品基差风险量化及对冲效果研究\[J\]管理评论,2015,27(10):33-43

\[6\]李智,梁伟略论发展我国天气衍生产品市场\[J\]特区经济,2006(10):353-354

\[7\]钱利明天气衍生品定价及在我国的开发\[D\]杭州:浙江大学,2010

\[8\]王卉彤气候变化挑战下的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新动向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财政研究,2008(06):55-57

\[9\]邢学艳天气风险与天气类衍生品\[J\]经济师,2007(08):55-56]

\[10\][ZK(#]余沪荣,姚从容天气衍生产品及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展望\[J\]生态经济,2005(01):74-76

(杨宇,陕西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可行性分析
种养废弃物预处理技术可行性分析与实践
大学生创业的可行性分析及实践
微信运用高中语文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人行天桥改造可行性分析
医院档案管理规范化可行性分析
数学建模课程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拓展训练融入中学体育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高校电子商务实践教学平台构建研究
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