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视域下的国学教育与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
2021-04-02余莉
余莉
[摘 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以及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当代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出现困境,主要表现在对民族文化审美缺乏自信,对民族价值观念否定与背离。以国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和而不同”,其文化观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在处理文化冲突和文化认同方面已有两千多年的先进经验。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加强国学课程教育的开发与运用,开展课程思政设计,加强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现代性转换,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民族情怀和国家意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当代大学生建立正确科学的民族文化认同观,维护国家安全。
[关键词] 国家安全;国学教育;民族文化认同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1) 03-0013-03
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以及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深化,当代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主要表现在对民族文化审美缺乏自信,背离甚至否定民族文化价值观念。这不仅是大学教育要注意的问题,更是一个国家安全问题。早在2014年,习近平主席在主持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就强调指出,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其中提到了传统安全观中并不受重视的文化安全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又进一步指出文化安全在总体国家安全观中的作用。大学生是中国今后知识阶层的代表,他们的文化取向影响到今后整个国家的文化认同与社会的价值取向。所以,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的研究不仅是文化立场和态度的思考,更具有国家安全方面的重大战略意义。以国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和而不同”,其文化观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在处理文化冲突和文化认同方面已有两千多年的先进经验。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加强国学课程教育的开发与运用,开展课程思政设计,加强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现代性转换,以此培养当代学生的民族情怀和国家意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当代大学生走出民族文化认同困境,并进一步引导当代大学生建立正确科学的民族文化认同观,维护国家安全。
一、国家安全视域下的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的困境
在国家安全体系中,与大学生关系最为紧密的是国家文化安全。国家文化安全是指一国的文化生存系统运行和持续发展状态及文化利益处于不受威胁的状态。[1]它包括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在客观状态上国家文化的生存与发展不受威胁的状态,二是在主观心理感受上,主体对这种状态的价值判断。在国家安全视域下,当代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首先是对民族文化审美缺乏自信。近些年来,随着对传统文化的逐渐重视,民族文化又开始崭露头角,甚至汉服也不时出现在大学校园,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但整体而言当代大学生对民族文化审美仍然缺乏自信,他们不仅不能正确理解民族文化、欣赏民族文化,甚至出现厌倦、嘲弄情绪。这种现象,在传统文化类或古典文学类的课程教学中并不少见,是民族文化认同困境的最突出表象。一部分学生深受社会进化学说的影响,对民族传统文化用简单粗暴的进化论去否定,认为过去必定不如现在,所以传统文化都是封建糟粕,并不适应了今天的时代,现在还去学传统文化,是愚蠢的表现,故而对民族文化持厌弃态度。在教学过程中,稍微有点难度的古典文化课程上座率就会比较低,即使到了教室,认真听课的也是少数,偶尔也会有学生带着猎奇的心态听听古代的故事。这当然有一部分原因在学生的古典文学功底较差,其学识不足以听懂课程,但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心态上的不以为意。
其次是在价值观念上背离传统价值取向。在当代大学生身上,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品德、人文关怀正在出现严重的断层,他们的思想观念逐渐向西方社会的价值取向靠拢。关于这一点,在正进入大学的新生代零零后身上特别严重,这种现象让一些多年来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老师深感头痛。他们发现,过去的那些工作方法在这一代孩子身上突然都不管用了,同学之间出现小矛盾时拒绝老师的调解,而是直接给对方发律师函。这些小事件中都隐含着民族文化认同的巨大危机,这意味着中国两千多年来的传统美德和价值取向正在遭遇颠覆性挑战,新生代的价值观念正在向西方文化靠拢。过去学界对国家文化安全的关注点往往在大的意识形态层面上,现在很多学者开始关注影响国家文化安全的内生性因素,比如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在当代大学生身上,这种倾向更值得关注。
当代大学生之所以出现民族文化认同困境与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密不可分,当代大学生出生在文化多元的时代,文化土壤中的民族文化元素严重缺失,这给异域文化留下了进驻的空间。通过对大学生微信朋友圈的调查发现,他们对民族文化的关注度特别低,家国情怀也很淡薄,对国家重大事件的关注非常少。此外,大学教育的思政性疏忽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大学教育普遍缺乏对民族文化认同感的重视和有意培养,不仅课程设置上对传统文化比较疏离,而且在教学实践中也缺乏有意识的情怀引导,甚至在学术自由观念的支配下,一些教师还鼓励学生质疑民族文化情怀的科学性,这也在客观上造成了民族文化情怀的淡薄。而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又受到学术水平的局限,对中国古代经典作品存在不同程度的阅读障碍,故而积极性不高,甚至反感、厌弃。
二、国学教育提升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的理论探讨
所谓国学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它是在近代西学东渐文化冲击背景下,作为与“西学”相对的概念被提出来的,指中国原有的思想文化与学术体系。[2]早在1925年清华国学院成立时,吴宓曾在《清华开办研究院之旨趣和经过》中提出:“兹所谓国学,乃指中国学术文化之全体而言,而研究之道,尤注重正确精密之方法。”[3]吴宓的定义以学术形态的文化为主,不包括民俗文化等非学术内容。还有一种比较宽泛的用法,即以国学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简称,其概念外延比吴宓的“中国传统学术”要广一些。对于大学的课程设置而言,在概念的使用上,采取比較宽泛的国学概念更适合操作一些。所以,本文所指的国学教育,是以中国学术文化为主,兼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其他部分。
以国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在民族文化认同方面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经验,对维护国家安全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于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学界的诸多关注。早在近代中西文化激烈冲突的过程中,以章太炎、梁启超等为代表的一批学贯中西的学者,都在文章或论著中倡导过这一理念,甚至胡适这样西化程度较高的新派学者,也曾盛赞清儒治学方法,倡导“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4],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与意义。近年以来,随着国学热的兴起,对传统文化研究的更加深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性及其在文化冲突与融合层面的巨大潜力已然成为学术界的共识。正如葛志毅在其《谭史斋论稿六编》中说:“由于自孔子儒家起,中国文化就树立起明确的民族性特征与主体自觉意识,几千年来借以成功地应对每一次的文化冲突与融合,其中包括外来文化的入侵冲击,并能始终不失本民族文化的主体自觉地位。在全球化浪潮日益高涨的今日,这仍是中国将成功应对各种文化冲击与融合的文化精神根据,也是中国仍将自立于多变的现代世界文化格局之中的历史信念根据。”[5]
具体而言,国学教育在提升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维护国家安全的理论价值可以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国学教育有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诗经》《周易》《论语》《孟子》《庄子》等经典作品,都是讲述人生的道理和规范。大学生在诵读这些经典时,能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其中包含的美德,培养起良好的人文素养和人生修养。其次,国学教育有益于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和道德信念的培育。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庭的溺爱助长了他们的依赖性,缺乏独立的人格精神。国学经典著作中有许多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探讨,如《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孟子》中的“吾善养吾浩然之气”等,通过对这些观念的认同和践行,可以从深层上升华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自己的人格力量。再次,国学教育有益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和担当精神。如《大学》中提出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以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社会责任理念,胸怀宽广、格局雄大,有益于培育当代大学生的家国情怀。
事实证明,以国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学术文化,已经日益被学术界所看重,甚至一些西方学者如李约瑟、汤因比、亨廷顿等人,都深感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倡导向中国学习,以中国学术文化来补救西方文化的漏洞与弊端。在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遭遇困境的时刻,以国学教育来提升他们的民族情怀和文化认同感,维护国家安全,在理论上是完全可行的。
三、国学教育提升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的教学实践中的可行性策略
以国学教育提升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具体落实在教学实践上却并不容易。毕竟,新生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非常强烈,要改变他们已有的认知,靠简单的知识灌输是难有成效的,必须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首先,增加以国学为基础的传统文化类课程的设置数量。民族文化认同最好的渠道是各级学校教育,大学教育作为教育的高级层面,是培养民族文化认同感最关键的一个时段。然而,我国目前的大学教育还没有完全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加上受制于就业市场的行情指挥,故而在课程设置上普遍存在轻文科、重理科的现象,尤其对不能快速产生经济效益的传统文化类课程不够重视,很多大学甚至大学语文课都没有。所以,增加以国学教育为基础的传统文化类课程,开设中国经典作品的选修课等,能从课程设置上有效加强当代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促进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形成。
其次,开展课程思政设计,将学生民族文化情感的培育列入教学目标。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课程思政不能是简单的灌输,也不是非此即彼式的选择,而是要让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逐步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精华,由了解到认可。笔者在课堂调查中发现,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淡薄的主要原因在于不了解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大多来自非专业传播途径,而不是典籍的阅读与研究。换句话说,他们对以国学为基础的传统文化精华有很多的误解,且这些误解大多来自人云亦云式的讹传。所以,课程思政设计的第一步是拨乱反正,肃清过往那些不负责任的言论对大学生的影响。这种肃清最好以典籍阅读为基础,用史料说话,让学术研究取代讹传营销,才有助于学生真正了解传统文化,改变他们过去错误的习惯性认知。
再次,加强以国学为基础的中国学术文化的现代性转换。所有的教育,一旦具备了现实层面的意义就会变得特别有说服力。以儒家为基础的中国学术文化是一种母性文化,从历史发展的经验来看,这种文化从不封闭排外,也从不惧怕挑战与冲击,在魏晋南北朝、在唐宋这样文化碰撞比较激烈的时代,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学术文化在外来学术文化的强势攻击下,并没有被打败,反而勇敢面对,沉着应战,将各种学术文化熔炉再造,造出了一个更强大更完美的自己。甚至可以这样说,我们中国学术文化正是在中外文化的碰撞冲击中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据《穆天子传》的记载,中西文化交流,大概从商周时代已经开始了。而作为中国学术文化的主流形态的儒家思想,“如果追溯孔子文化思想的由来,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乃是夏商西周以来对外来文化侵袭渗透所做出的文化应对结果。”所以,这样的一支文化形态绝对不惧怕多元文化的冲击,也完全有在社会实践中再生的能力。他只是需要我们的教师有比较成熟渊博的专业知识,以及比较高的社会现实关注度,把传统学术文化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将之熔炼成一个个典型教学案例。在熔炼案例的过程中,要尽量根据学生情况去选择具有实践价值的案例,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注意案例的正能量程度以及审美价值问题,如此才有可能提升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和认同感。
最后,还可以利用地域文化和文学传统,开展实地文化考察或当地文献研读活动。或者开展节日文学教育,让学生在传统节日实践活动中获得民族文化的审美体验,进而产生民族文化认同感。甚至还可以有意识地组织校园文化活动,传承民族文化精神,培育大学生的民族文化审美自信与认同感。
四、结语
总之,当今所谓的多元文化或者全球化是西方文化强势倾轧下的文化扩张,从历史的经验来看,我们不能不警惕玛雅文明类的文化悲剧,对时下媒体舆论所建构的全球化话语,保持国家安全层面的警醒与慎重。正如葛志毅在《中国文化的民族性特征与主体性意识》一文中呼吁的那样:“在全球化时代一定不要忘记民族性问题,因为它是民族文化生死存亡攸关的大问题,不容轻视。在这方面,历史上的中国文化曾以儒家为主导,表现其突出的民族性特征,成功地应对每一次外来文化的冲击与挑战,可为今日借鉴”[5]。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我们绝不能忽视和搁置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困境现象,应积极地吸纳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成功经验,从理论上正视它,在教育实践中化解它,通过对传统学术文化的理论祛魅和现代阐释,完成传统学术文化的现代转型与重新认同,培养中国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胡惠林.国家文化安全研究导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45.
[2]陈来.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国学流变与传统价值观[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131.
[3]孙敦恒.清华国学研究院史话[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5.
[4]姜义华,章青.胡适学术文集哲学与文化[M].北京:中華书局,2001:125.
[5]葛志毅.谭史斋论稿六编[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6:192,198.
(责任编辑:张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