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建设的内涵与面临的挑战
2021-04-02吴丽娟
吴丽娟
[摘 要] 新文科建设的提出给文科改革提供了一个战略性契机,这不仅是文科发展突破内在瓶颈的需要,也是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的呼唤。新文科建设以旧文科为发展根基,立足于中国实践,以学科协同为主要方式,以促进文科的有机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培养新时代具有普遍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的人,具有创新精神的传统文化研究人才,具有全球视野的跨文化研究人才以及具有双向思维的实践者。但新文科建设面临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博弈,师资力量不足、评價体系尚不明确以及统筹管理能力欠缺的巨大挑战。
[关键词] 新文科;人文社会科学;内涵;挑战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1) 03-0004-04
2018年10月,教育部决定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至此,新文科的概念第一次在国家政策层面被提出来。“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实施以来,新文科建设却还停留在各抒己见阶段,因此对新文科建设进行系统性的认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新文科建设提出的推动力
(一)文科发展的内在瓶颈
1.依赖西方学术语境
1978年以来,得益于对外开放政策,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实现了“从孤立于世界学术大家庭之外到全面融入世界学术主潮”[1]的重大转变。我国以短暂的几十年完成了西方几百年的现代化进程,建立起当下庞大且相对完备的人文社会科学体系,不仅基础学科丰富,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也在不断涌现,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学术发展。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应该看到巨大的成就背后所依托的是西方学术研究的话语语境,学科体系的建设以及学科管理、学科评价也多是以西方作为实践的蓝本。尽管这让我们用更多元的眼光看待中国问题,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指导意义,但是以基于西方传统文化的学术体系来指导和评价中国的实践,其间必然存在冲突之处。而我国文科发展要想彰显自身的价值,打破对西方学术语境的依赖,不仅需要学术界的努力,更需要国家层面提供契机为文科深化改革树立风向标。
2.专业之间存在壁垒
明确的学科建设目标、清晰的专业划分是学术体系发展的必然规划,能够帮助各学科各专业用自身独特的视角深刻地认识问题、剖析问题,但解决问题从来都不是某一学科某一专业可以完成的。目前我国已形成的学术管理格局,灵活性有所欠缺,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文科专业内部的自我突破。此外,文科不像自然科学必须依赖于实验室之类的实体空间作为相对固定的研究场所,这就在客观上阻断了学者们沟通交流的机会。空间总是容易被人们忽略,但是实体空间对于研究者来说不仅仅意味着一个工作的地方,而是一个独特的场域,一个学科融合的场域。可见,在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文科各专业之间存在一定壁垒,而要想实现文科的可持续发展,必然需要一场文科改革。
3.教育资源不均衡
自然科学迅速地整合了改革开放浪潮所带来的各种资源,并创造出巨大的成就回馈了社会,而这必然带来大学教育资源对自然科学的倾斜,文科相应地开始缺少资源的支撑。这不仅限制了文科的自身发展,也无法保障文科人才培养达到预期目标,而这又增加了社会大众对文科培养人才能力的质疑,文科招生萎缩。而不断变化的职业需求也让就业市场对文科不太友好,巨大的就业压力让学生在高中时就做好了更有就业“前途”的职业规划。文科学习者基数的降低,直接地影响了从事文科研究和教育的学者教师数量;文科发展过程中资源的削减又难以保障教师和学生的权益,文科发展逐渐陷入尴尬的境地。因此,文科亟须一个契机实现与技术的有机结合,为自己创造资源,形成良性发展循环。
(二)文科发展的外在呼唤
1.世界学科协同趋势
“学科是现代性的产物,是知识分化的结果。学科的形成既与知识的分类密切相关,也与知识生产的高度专业化密切相关。”[2]最初所有的知识都是糅杂在一起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逐渐精细化,人们需要更具体更贴近生活环境的知识,于是知识开始从一元状态走向多元状态。在通讯还不发达的年代里,知识以均匀的加速度继续分化,且开始呈现专业化的趋势,甚至还出现知识垄断现象,而与之必然相随的便是学科的不断分化。学科分化提高了人们对世界更精细更深刻的认识,也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互联网应运而生,它把知识带入指数型增长的新时代,打破了知识的边界,知识在互联网的推动下,不再是特定群体的专属,而以更公开更透明的方式展现在大众面前。但知识爆炸也带来巨大的挑战:如何获取有效知识、如何整合知识、如何运用知识成为学科建设的重要课题。与此同时,互联网不仅带来更多的交流与合作,也带来文化冲突,带来更为复杂的社会伦理、道德问题等,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更深层次的人与社会发展的问题。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显然不能依靠单一的学科,它不仅需要文科内部的协同也需要文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协同,而这种学科协同趋势呼唤着我国文科做出积极的反应。
2.国内高等教育改革趋势
2015年11月国务院颁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站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整体视角上,打破以往固态的大学分布格局,调动大学的积极性,为大学重新审视自身发展提供了时代性的契机,吹响了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走向高等教育强国的号角。2017年1月《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确定了“双一流”建设的遴选标准等具体问题,以五年作为一个考核周期,给大学自我革新树立了新的标准与要求。至此,“双一流”建设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进入21世纪以来最为重要的引领性工程。在《办法》中,“‘双一流建设遴选标准明确提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合作交流的二级指标,如‘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形成大学精神和文化等,而要有效达成这些目标,不仅要依靠理工科,更离不开文科的有力支撑。只有激发所有学科的发展动能,发挥好各类学科的独特优势,才能建立真正的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3]可见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文科改革已整装待发。随后2018年9月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不仅开启了高等教育全面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航程,也决定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新文科建设顺势而生。
二、新文科建设的内涵
(一)新文科建设以旧文科为发展根基
所谓“推陈出新”,新文科的提出,总是让人想到旧文科,而旧文科在新文科面前似乎是陈旧的、被替代的一面。但是所谓“旧”也只不过是新文科提出之前文科发展的代名词,“新”与“旧”仅是相反的词语而不代表对立的含义。新文科的提出是旧文科发展至今所必然出现的问题和时代呼唤文科改革的必然要求综合作用的结果。旧文科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毋庸置疑地会推动新文科的产生,但它不一定必然导致新文科的出现,二者不存在因果关系。既然旧文科出现的问题不是新文科产生的原因,新文科建设也不是旧文科危机的处理结果,那就意味着新文科并不是旧文科的替代性发展方案。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待新旧文科之间的关系。新文科一定是建立在旧文科的基础之上发展的。没有旧文科夯实的土壤,新文科也无施展之地。尽管旧文科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种种问题,但这也是任何事物发展所必经的阶段。新文科的提出是文科发展漫漫长路中的一个新的节点,这个节点的产生离不开旧文科存在的困境的推动,但节点的发展更离不开旧文科已经创造的价值。因此新文科建设不是标新立异更不是另辟蹊径,它深深地扎根于旧文科发展的成果之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承与创新,更像是新旧文科之间应有的关系。
(二)新文科建设立足于中国实践
人文社会科学一方面采用与自然科学相通的一些根本性的研究方法、论证思维,让它具有普世的价值,但另一方面人文社会科学深深地扎根于地域文化,是无法做到符号化、规模化的。以往我们缺少高等教育的发展经验,因此在制度、管理、研究范式等方面都以西方为主,尽管这让我国高等教育在短时间内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但是随着社会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如今即将进入普及化阶段,这意味着以精英教育为主的西方教育理念已无法满足我国高等教育现阶段的需求。尤其对于文科教育而言,它本身就包含着不同的文化价值,与其挣扎于本土化的问题,不如挖掘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以及近现代的教育实践。而且我国当下国力强盛,外有坚固的城墙,内有深厚的底蕴,没有理由不树立起文化的自信、学术的自信。因此,对于新文科建设而言,“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操太圣表示,目前新文科的定位是如何让文科在研究中国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理论,在国際学术界发声,形成中国学派。”[4]这不仅能够帮助文科走出对西方学术语境的依赖,还能够通过精炼中国经验而形成中国学派,树立中国学术自信,增强我国在学术界的话语权。
(三)新文科建设以学科协同为主要方式
在关于新文科建设的相关讨论中,几乎无一例外地提到了运用跨学科协同的方式作为本次文科改革的重要突破点。首先,学科协同意味着各学科依然保持自身的独立发展态势,但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各学科专业打破彼此之间的壁垒,本着平等合作的态度以问题为导向进行交流沟通,通过整合各学科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其次,学科协同的过程势必需要融合新技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推动了新文科的产生,给文科改革提供了以往难以实践的平台;还发挥着联结各学科优势以更有效地促进学科建设和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作用。此外,在技术作为催化剂的学科协同过程中,随着思想的碰撞,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学科协同并不局限于各学科之间的合作,它还会通过更深度地交叉与融合产生新的知识体系甚至创造更多兼备研究价值和实践导向的新兴专业。因此,学科协同不仅具有合作性,还具有包容性、融合性的特征。最后,新文科建设中的学科协同不仅是文科与自然科学的协同,更是文科内部的协同。“在武汉大学文学院副院长于亭看来,社会科学的学生要有很好的人文教育,人文科学的学生也要有很强的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和观念认识。”[5]在此基础上,文科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才能更好地与其他学科协同合作,以实现文科良好地发展态势。
(四)新文科建设不忘文科之本
在北京语言大学韩经太教授看来,当前人们对新文科的理解,大都从跨学科的角度出发,强调其“融通性”,但是,在文理融通的过程中,不能遮蔽“文”的本质;文理交汇后,须更加重视和凸显“文”的特质。[6]新文科建设固然是一场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科协同为主要形式的文科变革,是展现新时代文科面貌的契机,各界都蠢蠢欲动,但是新文科建设不管以怎样的形式开展,本质仍然是关于文科的改革。这意味着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能是也必须是文科自身。技术能够为文科带来新的研究范式、新的教学方法甚至新的管理与评价方式等等,但是技术本身也具有极大地诱惑力,很容易把人们导向文科的技术化或技术化的文科。然而文科蕴含地是人们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对人与人之间关系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思考,这些思考有着时间积淀出的知识、有着前人实践出的价值,它终究是以人为本的。如今文科面临的是前所未有且发展迅速的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技术挑战:它挑战着文科的自信,是否能够在技术渗透于各个角落的时代中,坚持以技术为改革的手段而不是被技术化;坚持以呈现人的价值为根本而不是被技术牵着走。新文科要实现的是“全社会都掌握科技,全科技都彰显人文”[7]。
三、新文科建设的培养目标
(一)具有普遍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的人
通识教育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相关实践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通识课程种类多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也极大地拓展了他们的视野,让学生体验到大学更开放包容的课程体系。但是“深受专业化思维的影响,在人们的观念中,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常被割裂开来,二者的关系要么是毫不相干,要么是专业至上甚至是截然对立。”[8]理念上的不确定性直接导致通识教育所设课程目标不明确、教学安排不合理等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通识教育的培养效果远低于其教育资源的投入。人文社会科学作为通识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发挥着涵养人性、引导学生理性认识自我以及认识世界的重要作用。但是在通识课程中,尤其对于理工科的学生而言,文科的教学往往脱离他们所学专业甚至脱离他们的日常生活。教学效果甚微,还容易给学生留下夸夸其谈的消极印象。对于大学来说,通识教育不是兴趣班,而应是带着教育目的的、有规划性的教育体系,文科在其间发挥的是提高学生普遍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的作用。为了能够实现这样的教育目的,它需要文科内部的有效融合,更需要文科与其他学科的有机协同,而这是新文科建设不可逃避的责任也是必须重视的目标。
(二)具有创新精神的传统文化研究人才
近年来文创产品的火爆,不仅以现代化的方式向社会输出我国传统文化价值也极大地调动了广大青年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这种现象传递出两个信号:有相当一部分人在致力于通过文化与技术创新性的结合,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承文化印迹;与此同时,市场的积极回应也代表了人们对于传统文化深厚的喜爱之情以及对这种新方式的认可。但是,文创产品的成功还只停留在小波小浪阶段,并没有形成系统化的、成规模性的相关文化产业,其产品对文化的诠释力度不足且创新能力还无法满足大众需求。究其症结仍然是人才缺乏的根本问题。现行的文科教育大多还是以思辨研究为上、以继承传统为主,在发扬与创新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文科研究只是守在自我探索、自我欣赏的围城中,又何谈自我革新、自我发展。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色,文科所承载的是我国五千年来的人文风情与社会变迁,其深厚的内涵不是印刻在历史中的,而是在与每个时代的结合中愈发芬芳的。因此,对于新文科建设来说,既要坚守以往文科对基础知识学理性和研究性要求的教育原则,也要注重培养文科人才的创新精神,让他们足够的底蕴和热忱拥抱自己的时代。
(三)具有全球视野的跨文化研究人才
当今世界已然成了一个地球村,在这样一个开放、多元的时代大环境中,难免存在思想碰撞带来的斗争。以往我们的学术研究更倾向于通过分析社会中的细微之事以更精准地解决现实问题。这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但是微观研究越是深入,越是需要人们站在更宏观的角度看待事物之间存在的必然矛盾以及融合的可能性。因为一个问题的产生与解决往往不局限于这个问题本身,其背后暗含着更深刻的社会历史变迁以及世界发展趋势等因素。而对于新文科建设来说,这就意味着它所面临的不仅是我国文科自身发展的问题,而是面向世界的关于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在智能时代如何自居的新问题。正如“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邵培仁教授所指出,这种新文科应该既不是西方的,也不是东方的,而是世界的。因为中国一直主张世界多极化、文化多样化、人类命运一体化和全球整体化。”[9]尽管新文科建设立足于中国实践,但它所解决的不仅是中国问题,而是创造中国经验,给世界文科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路。这就要求新文科所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全球视野,能够以自信且包容的心态通过跨文化研究来传播中国智慧,促进多元文化交流。
(四)具有双向思维的实践者
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尽管研究领域不尽相同,但它们都初始于人类对自身以及对所处环境的探索。这意味着文科与自然科学是相辅相成地在共同推进人类文明的进步,但这二者对彼此的偏见即使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问题。不少实践者更加注重效益而缺乏人文情怀;具有丰富人文情怀的人又极易陷入形而上以至于实践力有所不足。对于我国来说,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已经告诉我们,事物需要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这不仅需要过硬的技术还需要具有相当的人文情怀。任何社会生产活动的确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撑,但任何实践又都以人的需求为始点和终点,那些看似无法直接产生效益的知识反而才能成为可持续發展的力量之泉。正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杨灿明所指出,“人类的创新活动其实主要是依赖三种知识:默性知识、交叉知识和实践知识。其中默性知识可能是更重要的,它特别强调悟性和领悟力,在一定程度上似乎更加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教育与修炼”[10]。但我们也要避免在目的合理性上过度地论证文科研究的意义,要时刻保持文科精神与实践的有机融合。因此对于新文科建设而言,需要培养既具有实践创新能力又具有人文情怀的双向思维实践者,以满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求。
四、新文科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博弈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操太圣认为,新文科要真正取得突破,还需要很好地平衡其工具性与价值性。”[11]随着社会对不同人才需求的增加,大学走出了中世纪式的象牙塔,开始了世俗化进程。这个过程中有如德国的大学保留了传统的思辨精神,也有如美国的新式大学以公司的模式取得卓越成绩,这其间关于大学教育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问题至今仍然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博弈,它并不是我国高等教育独有的问题也不是我国文科发展独有的挑战。但是随着互联网在我国这样人口大国的广泛应用,新型职业的更迭速度却比世界上任何国家来的要快。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也随着社会职业需求而进行不断调整,文科一些专业在一轮轮的变化中常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可这不意味着文科被忽视,相反,在这样一个职业类型越来越多、生活越来越丰富的社会环境中,人们更强烈地需要理性的指引,而新文科的提出正是文科在这样的背景下自我革新的历史性契机。如何既能够满足时代发展需求又促进人的理性发展,是新文科建设不得不面对的巨大挑战。
(二)新文科建设师资力量不足
新文科建设理念在众多学者的讨论之中已初有轮廓,但就如何实施的问题还处于众说纷纭阶段。即使有了完整的顶层设计,一旦实施首要面对的问题就是缺少可以直接投入新文科实践的教师。虽然教师们在各自研究领域内都是楚楚,但大部分教师受自身教育经历和现实因素等影响,对于新文科所提倡的学科协同、技术融合等很难在行动上达到预期目标。一方面,年轻教师虽然具有活跃的知识创新能力,但面临着生活压力、评职称压力等这些现实问题,重新整合知识体系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巨大挑战;而对于年老教师来说他们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深厚的科研底蕴,但面对新事物的交叉融合也难免力不从心。另一方面,新文科建设以问题为导向具有极大的包容性,这意味着教师队伍不局限于大学在编教师,编外的社会各行各业杰出人才也可以成为推动新文科建设的新生力量。但他们带来更贴近社会生活思考的同时也缺乏提炼文科知识体系的能力,如果教学变成了一场场讲座而无法形成系统化的教学模式,那么教育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正如“于亭院长所认为,教师队伍的能力提升、知识提升、观念提升和态度提升,才是最迫切的。”[12]
(三)新文科评价体系尚不明确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张翔表示,既然高校人才的培养机制要随着新时代的变化而调整,那么评价体系当然也需要改革。”[13]这其中不仅包含着学生评价体系还包含着教师评价体。对于文科专业的学生来说,大多高校都以毕业论文和就业率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指标,更关注知识技术层面的考核与评价,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期间思想品德素养、创新能力、价值观等层面的变化则较少地纳入评价体系。对于文科教师来说,以科研为主要指标的评价方式不仅让他们在教学上可投入的精力有限,而且受文科研究范式影响,文科专业的科研周期普遍较长,但却面临与自然学科同等的竞争压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文科教师在整个评价体系中处于弱势地位。而新文科建设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意味着相应地评价体系不仅要解决已然存在的这些问题,还要面临更多由学科协同所带来的新的评价问题。此外,新文科建设的本质是文科改革,这代表学科协同的最终目的是激发文科发展活力以及培养文科人才。那么在协同过程中,如何评价不同类型教师的工作质量、如何平衡文科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之间的投入,又该建立何种指标来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等等,这些问题都是摆在新文科建设面前的巨大挑战。
(四)统筹管理能力欠缺
“新文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涉及协调各类利益主体的机制体制创新问题。”[14]这就对政府管理以及学校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文科建设作为四新之一,在其他学科建设逐渐步入正轨之时,还处于缺少具体政策指导的阶段。一方面,文科难以通过类似实验基地这样的场所快速聚集不同类型的人才;另一方面文科所面临的课题往往具有依赖地域特色、周期性长等特点,这首先就给政策的制定提出了挑战。而在政策无法给出明确地指导时,政府以及学校的管理也难以做出突破。此外,新文科建设不仅是文科内部的改革,更是文科有机地协调自身与社会以及与其他学科关系的契机,这意味着不管是学校内部对文科的统筹管理还是政府对各大高校文科的统筹管理都要站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角度去调动以及平衡各种资源。但是如今大学自身定位还存在诸多问题;而地方政府在统筹各大高校资源以及处理高等教育与其他领域之间的关系时,管理能力参差不齐,难以为新文科的整体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可见,現有的统筹管理能力还不足以为新文科建设保驾护航,而这也是建设中需要不断克服的困难。
尽管新文科建设面临诸多挑战,但这些挑战也正是文科改革必然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我国文科迈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所必然经历的磨炼。尽管路漫漫,但新文科建设已打响了发令枪,在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在坚守文科发展的内在逻辑前提下,充分调动现代化手段和资源,以继承与创新、开放与包容的态度面对过去与未来、国内与世界,培养新时代我国文科建设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王学典.学术上的巨大转型:人文社会科学40年回顾[N].中华读书报,2019-01-02(005).
[2]张江.用科学精神引领新文科建设[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1):7-10.
[3]周海涛,闫丽雯.“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文科建设的意蕴、困境与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18(10):43-47.
[4][5][11][12]王之康.新文科:一场学科融合的盛宴[N].中国科学报,2019-05-08(001).
[6]陈鹏.“新文科”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N].光明日报,2019-05-20(008).
[7]徐新建.数智革命中的文科“死”与“生”[J].探索与争鸣,2020(1):23-25.
[8]周谷平,张丽.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回顾与展望[J].教育研究,2019(3):107-116.
[9][13]张盖伦.新文科来了这是场跨界融合的探索[N].科技日报,2019-06-13(008).
[10]樊丽明,杨灿明,马骁,等.新文科建设的内涵与发展路径(笔谈)[J].中国高教研究,2019(10):10-13.
[14]杜宝贵,张桓浩.新文科建设中应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J].中国冶金教育,2019(6):121-124.
(责任编辑:张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