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荣格人格理论加强小学生人格教育
2021-04-02孙鹏飞
孙鹏飞
[摘 要] 小学阶段是学生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需要集学校、家庭之合力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可以采取借助校园文化营造氛围,开设班本课程完善人格教育体系;定期制作成长档案,引导学生反思自身的不足;利用期待效应的激励作用,让学生在目标的引领下不断成长;组织各种校园艺术活动,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完善人格等措施。
[关键词] 人格理论;班本课程;成长档案;期待效应;艺术活动
荣格人格理论从人格的结构组成和内部联系入手探究人格的架构,分析人格发展的动力。荣格认为,人格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心理系统,包括意识、个人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在童年阶段,人们没有形成自我认同感,其精神世界受到了本能的支配,进入了小学之后,人格得到了快速发展,所以在这个阶段开展人格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人格发展,认识到家庭、学校、社会对人格的作用,促使小学生全面提升人格。
一、开设班本课程,形成体系
由于学校是物质、精神和制度相互融合而形成的文化共同体,所以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对于学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开展人格教育的时候要利用学校的文化氛围,设计各种班本课程,形成完整的教学系统,这样才能促使学生进入到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提升自己的人格。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良好的环境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要积极开设系列校本课程,帮助学生系统地提升人格。
教师结合小学生的特点设定和人格教育有关的班本课程,从道德素质、审美素质、生活素质等多方面入手,引导学生提升人格。以道德素质为例,教师引导学生逐步建立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选择学生日常生活中容易碰到的问题,引导他们进行分辨。教师组织学生展开角色扮演,思考如果遇到了比自己弱小的人,要如何表示对其的关爱;在遇到了不公平的事情之后,要如何用正确的方法寻求公平;在待人接物的时候如何让他人感受到可信赖;作为一个公民,要如何增强自己的责任意识等。学生在具体案例的引导下进入特定情境中,其认识会越来越深刻。又如在审美素养方面,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真善美,如有条件可组织他们参观博物馆、美术馆,参加展览会等活动,全身心地投入到美的情境中,并给学生搭建平台,引导他们自主表达对美的认识。在生活素养方面,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家校结合的活动,思考一下是否能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他们认识到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父母。这样就很好地构筑了班本课程,有助于系统化地展开学生人格教育。
荣格人格理论认为,学校教育活动能很好地刺激学生人格的发展,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求知欲,让他们留下珍贵的记忆。所以,教师在塑造学生人格的时候要利用好校园这个基地,积极开展各种活动,重视学生的人格教育,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
二、建立成长档案,自我审视
荣格人格理论认为,教师要发展学生的健全人格,就要重视孩子的不足之处,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进行有效引导。此时教师可以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及时记录下学生成长发展中出现的变化,反馈出他们的人格变化,然后定期引导学生进行审视和反思,促使他们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同时,教师还要积极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对其进行激励评价,结合成长档案反思自己的行为。
教师尝试建立成长档案,在档案中记录下学生和其家庭的基本情况,并详细记录每一个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的优点和缺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促使他们逐步认识到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如有的学生存在爱慕虚荣的问题,常常向父母要钱购买一些昂贵的物品,并在同学面前炫耀。针对此问题,教师和该学生进行谈心,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引导其思考该如何改正。该学生首先认识到:“父母工作十分辛苦,赚钱很不容易,不应该为了个人的享乐而随意花父母的钱。”此外,教师还给学生展示了班级中的优秀学生,让他意識到一个人在班级中得到同学的喜爱,和他的财富无关,而和其个人魅力有关,学习成绩、待人接物等方面都影响个人魅力。在学生认识到问题后,教师引导其定期记录下自己的成长变化,将其纳入成长档案中。在一段时间后该学生就能看到自己的变化,并能分辨美丑善恶,他在待人接物的时候也表现出更为质朴的一面,得到了同学的认可。
教师要更好地建立成长档案,不能仅仅依靠校园中对学生的观察,还要引导学生家长也参与其中,在家庭生活中监督孩子的行为,帮助孩子建立成长档案。同时,教师在指导学生围绕成长档案进行反思的时候,也要注意自己的态度,少一点说教,做到平等地沟通,这样能更好地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促使学生在反思中不断取得进步。
三、发挥期待效应,给予目标
根据皮格马利翁效应原理,教师良好的期望会促使学生不断进步,教师在设置成长档案的基础上要注意这一点,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期待,促使他们获得自信进而得到提高。教师可以给学生设定一定的奋斗目标,然后引导他们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此目标,并鼓励学生制定计划书并按时完成计划,日积月累下不断取得进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在靠近最近发展区的范围内不断挑战自我,逐步迈向成功的彼岸。
有的学生学习态度较差,缺乏刻苦学习和奋斗精神。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先了解这些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分析他们对学习缺乏兴趣的原因是什么,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用鼓励的方式促使他们树立目标。如有的学生性格比较内向,不愿意和他人交流,总是缺乏自信,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塑造积极向上的人格,教师对其表示了期待,提出他有一定写作能力,但是由于生活面过于狭窄,所以缺乏写作素材。教师建议其多和同学进行交流,这样能更好地搜集写作素材,有助于提升写作能力。该同学在得到了教师的鼓励后,激发了学习兴趣,此时教师又引导其思考如何设定学习目标,该同学从每周参加班级阅读交流会开始,尝试和同学沟通,和同学一起分析如何在阅读中总结写作方法,然后将其运用到创作中。在一段时间后,教师又引导学生反思这段时间的活动情况,是否做到了计划中的安排,是否完成了学习目标。由于有了奋斗目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升,学习态度有所改善。
教师在发挥期待效应的时候,可以将学科教学和育人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教师在传递期待值的时候不仅要关注学生是否提高了学习成绩,还要将正确的价值观等融入其中,可以适当地运用学生模仿、树立典型形象的方法,促使学生向同伴学习,进而更好地找到自己努力的目标。
四、开展艺术活动,潜移默化
荣格人格理论认为,人格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力比多”,这是一种普遍的生命力,包括生长和其他活动的生命力量,是心理能量的流动、转移和转化。教师要积极唤醒学生的生命力量,构筑学生完善的人格。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到各种艺术活动中,促使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生命力量。
部分学生因为学习成绩不够理想,性格也变得内向,缺乏自信心,不敢和他人交流。但是他们有自己的优点,教师组织学生参与到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中,鼓励他们展现出各自的才能。学生在自我展示的过程中自信心也随之增强。在此基础上,教师尝试将传统文化的内容融入学生的艺术活动中,如组织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参与到京剧、昆曲、民族歌舞表演等活动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好。此外教师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书法、国画、古诗词创作等活动中,这样学生能近距离接触传统文化,并体会到隐藏在传统文化中的爱国等思想情感,能在潜移默化中触动学生的思想情感。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学生的人格得到了提高。
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到各种校园艺术活动中,在愉悦的情感中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净化心灵,促进其人格的发展。
人的发展应该是趋于人格完整健全的人,荣格的人格理论指引了人格教育的道路。教师在开展小学人格教育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多个不同的维度,认识到意识和行为的统一,认识到因材施教的重要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对小学生进行健全人格的教育,关注他们的生活状态,为他们的未来人格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孔德美.培养学生责任感,促进健全人格发展[J].江西教育,2020(3).
[2]单国文.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运用人格教育的探索[J].天津教育,2019(6).
(责任编辑:姜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