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语文课堂,践行学科德育

2021-04-02李胜男

中小学班主任 2021年6期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爱国初中语文

李胜男

[摘要] 立足语文课堂,引导学生树立国家意识、增进爱国情感,是进一步加强“五育并举”的时代要求。初中语文学科德育研究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找准切入点,挖掘德育价值;立足课堂,有效实现学科育人;触发反思点,内化德育情感。以统编教材九年级《陈涉世家》为例,对语文学科德育案例进行解析。

[关键词] 初中语文;核心价值观;爱国;学科德育

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语文课堂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并提出语文课程致力于“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本文以《陈涉世家》教学为例,对初中语文学科德育进行探究,积极引导学生树立以“爱国”为核心的道德标准,坚定学生的爱国追求。

一、案例凸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读

《陈涉世家》这一案例凸显了“爱国”的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分为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这“24字表述”既是时代的选择,也是中国的历史使命。而在个人层面的价值观上,提出的第一个词就是爱国。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践行“24字表述”要以个人层面的爱国为核心。因此,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提出的培养目标。

语文教师应依托语文教材,立足语文课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五育并举、融合育人”的实践研究,引导学生树立国家意识,增进爱国情感。《陈涉世家》是统编教材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文言文。作品叙述了距今两千二百多年前的农民起义,展现了陈胜、吴广发动的农民起义的经过和起义军初期迅猛发展的形势,表现了九百戍卒不愿忍受秦王朝暴政统治而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作为《史记》中的名篇,该课文有很多德育素材:起义的历史背景、主人公的成长环境、起义口号的历史意义等。初中是对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观与理想教育的关键阶段,如果能够充分挖掘课文的德育因素,再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结合语文学科的美育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带领学生仔细品读,探求文中的德育价值,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特别是爱国情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二、教学活动设计

(一)立足教材,科学制定德育目标

1.找准切入点,挖掘德育价值。以起义背景切入,探究起义的原因。引导学生认识到当前国家富强和民主的可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抓住着力点,深化德育意义。以起义口号为着力点,感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等起义口号中蕴含的对自由和平等的追求,引导学生明确当前自由的可贵和平等的意义,从而激发爱国情怀。

3.触发反思点,内化德育情感。引导学生关注陈胜幼时虽心怀梦想,却无法读书,只能做佃农的困境。学生自然感悟到敬业乐学的重要意义,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

(二)立足课堂,有效实现学科育人

活动1:通过导学单找准切入点,挖掘德育价值

教师课前布置导学任务,下发导学单,要求小组合作完成。课上,小组代表做“微型观点报告”。

师:请3个小组的代表上台做简短的“微型观点报告”,其余小组派代表把觀点写在黑板上。

生:我们组认为起义的原因是“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秦末法律严苛,陈胜、吴广所在的队伍错过了时间,必死无疑,不如拼一下。

师:为自己赢得一线生机。

生:我们组认为起义的原因是文中的“天下苦秦久矣”。根据资料,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苛捐杂税和徭役都很繁重,百姓深陷苦难之中,无法温饱,没有自由。

生:我们对前一组观点进行补充,秦末“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很多农民没有土地。

师:非常好,有理有据,找到了起义的历史根源。那么课文中还有体现这一点的句子吗?

生:课文最后一段三老、豪杰们说“伐无道,诛暴秦”。

师:封建统治残忍无道,百姓命如草芥,不起义就没有出路了。

生:我们组认为是陈胜、吴广个人性格造成的,特别是陈胜,从小就拥有雄心壮志。比如,课文中开头陈胜所说的“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生:陈胜还很机智,他故意诱导将尉处罚他,激起众人愤怒。

师:如果从智慧和梦想角度分析,古往今来的能人志士,都是以起义实现梦想吗?

生:不是,古人大多是通过科举,当官治国。现在是读书长本领,找适合自己的工作。

生:但是,有治世之能臣,也有乱世之奸雄啊!

生:那是乱世,所以不得不起义。

师:说得好。我们关注“乱世”一词。和平年代,国富民强,在座的同学都意气风发,心怀梦想。而在“乱世”,活下去都是奢望,何谈鸿鹄之志?(播放电影《荆轲刺秦王》片段,让学生体会“官逼民反”)

[设计意图]导学单引领,以起义背景为切入点,挖掘教材的德育价值,让课堂更加高效。导学单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观点表达。微型观点汇报,产生头脑风暴。思辨性的讨论,提升了思维品质。此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珍惜幸福生活,感受民主和自由的含义,激发爱国热情。

活动2:通过语言品悟,抓住着力点,深化德育意义

教师通过比较“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和“伐无道,诛暴秦”两句口号,引导学生思维走向深入。

师:课文第三段,写起义进展迅速,有两句起义口号,一句是陈胜提出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句是众人提出的“伐无道,诛暴秦”,有人说前一句显得直白粗鲁,后一句话更显气势,同学们怎么看?

(学生朗读或默读,同桌间交流3分钟)

生:我觉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更适合作为起义口号,表现坚定的抗争信念。

师:“坚定”从哪里体现?

生:“宁”是“难道”的意思,反问语气,更显坚定和果决。

生:我认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简洁、有鼓动性。

师:鼓动性在哪里?

生:这句话的意思是“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起义要号召广大百姓,话越直白越好,老百姓听得懂。“诛暴秦,伐无道”有点文绉绉的。

师:是不是听得懂,就一定具有号召力?

生:不是,还要表达出人们的心声。这句话是百姓被压迫到极点后爆发出的对平等的追求。

师:“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在当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喊出了大家心中的真实愿望,追求人的自由和平等,值得肯定。现在我们生活在幸福的时代,“人间遍种自由花”,同学们坐在课堂里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就是平等的具体体现。

[设计意图]抓住着力点,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品悟起义口号,深化德育意义。通过反复朗读口号,品析关键词含义,体味坚定的抗争精神,引导学生明确自由的可贵和平等的意义,体会当代中国人的幸福,从而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活动3:通过情境朗读,触发反思点,内化德育情感

这篇课文较长,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片段,然后进行角色扮演,并辅以简单的动作。具体地说,有三个情境可作选择:少有大志、共谋大计、号令徒属。学生朗读表演后,请其他同学评价。

(1)情境朗读,回顾精彩

生(陈胜):苟富贵,无相忘。(叹气)

生(佣者):(笑)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生(陈胜):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叹息)

(2)朗读评价

生:“苟富贵,无相忘”,体现了陈胜渴望改变受奴役的地位,可以读得更坚定些。

生:“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读出了陈胜的自信。

师:大家注意到表演中陈胜第一次叹气吗?小演员把第一次叹气放在“苟富贵,无相忘”之后,妥当吗?

生:陈胜第一次叹气应该在“苟富贵,无相忘”之前,因为他是为自己被奴役的命运叹气。

生:而且是长叹,“怅恨久之”。

师:陈胜为什么如此痛苦,其他佣者不是很开心吗?都在“笑”。

生:其他佣者不是开心,而是觉得陈胜的“富贵”梦想是可笑的,不可能实现。

师:要实现“富贵”就那么可笑吗?

生:因为陈胜年轻时,秦王朝统治残暴,底层百姓没有机会成功。

师:文中的底层百姓如陈胜,在这次起义前一直在做什么?

生: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生:发闾左適戍渔阳。

师:一个拥有志向的年轻人,却不得不被雇佣耕地,被征召去戍守城池。在这样的社会里,他的“富贵”梦想和“鸿鹄之志”无怪乎让人觉得可笑了。如果现在你和同桌说“苟富贵,无相忘”,他会笑你吗?

生:我们现在不用说,大家生活得都很好。

生:不会,他会感动,这体现了深厚友谊。

师:两位同学都说得很有道理。我们的美好生活,让大家拥有“鸿鹄之志”,可以安心在教室读书。而读书不再只为了富贵,更多的是为了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现在,和好友互道一句“苟富贵,无相忘”,是“海内存知己”的相互珍重。

[设计意图]情境朗读,巧设反思点,内化德育情感。朗读,化无声的文字为有聲的语言,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创设朗读情境,组织学生扮演角色,可以更好地达到情感的交融和思想的共鸣。在朗读评价时,把握教育契机,让学生对比反思,感受生活的幸福,爱国之情也就油然而生。

三、德育策略评析

1.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德育氛围

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德育理念,教育过程要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语文学科渗透德育更要注重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处处关注学生的生命体验。在《陈涉世家》的教学中,教师组织撰写微型观点报告以提高学生思辨力,开展朗读表演带动学生情感体验的真实性,引导小组合作探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取丰富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活动,营造民主和谐的德育氛围,寓教于乐,实现智育和德育的双赢。

2.深入研读教材,挖掘德育因素

“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初中教材选取的文言文文质兼美,蕴含古人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是进行德育的优质载体。语文教师要善于从文言文中深挖德育素材,立足语文教学,积极渗透德育。本课例基于核心价值观,深入研究课文,整理课内外材料,挖掘《陈涉世家》所蕴含的多处德育因素——历史背景、人物形象、人物口号、人物成长环境等,并将德育素材与语文学习活动适度结合,潜移默化地实现学科育人。

3.创设教学情境,加强德育效果

合适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搭起德育与语文审美的桥梁。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模式,教师逐句翻译,学生死记硬背注释和翻译。这样枯燥乏味的教学方法,让语文课的味道全无,更不要谈德育了。在《陈涉世家》教学中,教师一方面注重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还语文课以文学味,另一方面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如“活动3”中的情境朗读表演,带动学生体验陈胜的内心,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启迪学生思想,进一步升华德育情感。

4.把握渗透时机,内化道德情感

“美丽只能在形象中看到。”语文学科的德育渗透要在对文本的阅读、鉴赏和体验中落实,避免刻意安排、空洞说教,要相机而成,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在“活动3”中,教师引领学生品读文章开头陈胜和同乡的对话,巧设问题,触发反思点,让学生认识到陈胜有“鸿鹄之志”却不得不为填饱肚子去“佣耕”,而同样拥有美好梦想的自己,可以在明亮的教室里安心学习。学生自然认识到个人梦想的实现,要依托社会稳定、国家强大。如此一来,学生内心的爱国情感自然升华,会走出课文,走到生活中,感悟敬业乐学的重要意义,进而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

猜你喜欢

核心价值观爱国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爱国学·晒佳作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爱国学·晒佳作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国产喜剧电影的核心价值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