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肠道间质瘤的外科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

2021-04-02王干一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核分裂伊马替尼胃肠道

王干一

高唐县人民医院,山东 252800

胃肠道间质瘤最早于1983 年被提出,属于常见的胃肠道间叶组织肿瘤[1]。据世界卫生组织不完全数据显示,该疾病在胃肠道肿瘤中的发病率约为2.2%,其恶性变率较高,高达2.1%,因此给予正确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是延长患者生命的重要环节[2]。胃肠道间质瘤的发病范围较广,食管至肛门段的消化道及胃肠道外的其他部位均有可能发生,以胃为主要部位,占比达50%~60%[3]。胃肠道间质瘤的治疗方式以放化疗及外科手术为主,但是该疾病对传统放化疗的耐受性较高,同时基于微创技术的发展,外科治疗的优先性逐渐上升[4]。外科治疗的术式较多,各有长处。为了更好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本文旨在探讨外科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具体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50 例 2013 年 2 月至 2015 年 2 月本院收治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入选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选患者的男31 例,女19 例,年龄(55.39±5.31)岁(43~76 岁);病程(11.49±3.28)月(8~17 月);肿瘤直径(6.39±1.27)cm(3.17~9.53 cm);发病部位:胃底 20 例,胃体 18 例,胃窦 12 例;主要症状:腹胀13例、呕血8例、便血7例、腹痛12例、反酸2例、无特殊症状8例。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患者术后经病理学诊断确诊为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均行外科治疗且随访资料完整;患者本人及家属均知情。排除标准:合并远期转移;合并其他恶性肿瘤;合并精神障碍或者重要器官质变性疾病。

1.2 方法 术前对患者进行病理学、胃镜及CT 等检查,通过影像学资料观察患者实际病灶部位、大小、周围组织及血液流变学等资料。医生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后制定外科治疗方案并实施,包括腹腔镜近端或者远端切除术、腹腔镜胃楔形切除术等。术后将切除瘤体进行冰冻切片后再行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获取患者肿瘤直径、危险分级及核分裂数等资料。

1.3 随访方法 对患者进行1~60 个月的随访,前期3 个月进行1 次的门诊随访,门诊前采用电话或者短信等方式通知患者进行复查;2年后随访周期为6个月1次,通过短信或者社交软件等方式了解患者生存近况。记录资料包括患者基本资料、影像资料、外科术式、病理及免疫学检测情况、1~5年生存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运用SPSS22.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表示,采用χ2检验。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分析中,采用logistic 回归进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手术方式及术后1、3、5年生存率 50例患者行外科治疗,具体包括:内镜黏膜下剥离术18%(9/50)、腹腔镜近端切除术28%(14/50)、腹腔镜远端切除术30%(15/50)、胃楔形切除术16%(8/50)、全胃切除术8%(4/50)。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为96%(48/50)、术后3年生存率为86%(43/50)、术后5年生存率为78%(39/50)。

2.2 病理结果分析 影像学资料显示患者肿瘤直径3.17~9.53 cm,肿瘤危险分级高占22%(11/50)、分级中占24%(12/50)、分级低占54%(27/50);根据免疫学检查结果术后接受伊马替尼治疗的有48%(24/50)。

2.3 单因素分析 根据术后5年内患者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结果显示患者年龄、病灶部位、肿瘤直径、肿瘤分期、核分裂数、术后是否进行伊马替尼治疗是影响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外科治疗预后的因素,具体见表1。

表1 单因素分析结果

2.4 多因素分析 将患者年龄、病灶部位、肿瘤直径、肿瘤分期、核分裂数、术后是否进行伊马替尼治疗代入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核分裂数、肿瘤分期、术后伊马替尼治疗为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年龄因素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可排除,具体见表2。

表2 多因素结果分析

3 讨 论

胃肠道间质瘤的主要发病人群为老年人,其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以腹痛、腹泻、便血等常见症状为主,因此早期难以被诊出[5]。目前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治疗方案以外科手术切除为最佳,术后需根据患者病理学结果给予TKI 类药物治疗。随着内镜及腹腔镜等微创技术的日益成熟,外科治疗的优点逐渐扩大为创伤性小、安全性高、手术操作便捷、经济压力小等。同时腹腔镜手术的可用范围也逐渐扩大,但是部分患者行外科治疗后疗效不理想,其预后影响因素较多[6]。

本文结果显示患者1年、3年、5年的术后生存率分别为96%、86%、78%,结合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本文结果显示影响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外科治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肿瘤直径、核分裂数、肿瘤分期及术后接受伊马替尼治疗。分析原因为:(1)患者年龄高于70 岁预后较差,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免疫系统逐渐下降,肿瘤对身体其他器官造成影响较大,治疗后愈合能力较差从而影响预后。(2)有学者认为外科手术治疗直径>5 cm 的效果较差,直径过大其潜在的转移可能性较大,切除瘤体只能控制病情发展,对于已经扩散的无法治愈,患者体内仍有相关肿瘤细胞存在[7]。同时直径较大的肿瘤难以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其安全性还有验证。(3)肿瘤核分裂数越高患者体内癌细胞的增殖活性越高,癌细胞在患者体内的繁殖能力越强,对预后有负面影响[8]。(4)肿瘤分期越高,患者体内肿瘤细胞活性越强,已存癌细胞数量也较高从而影响预后[9]。(5)患者术后根据其疾病分期决定是否给予伊马替尼等药物治疗,一般需要后续相关药物治疗的多为分期中高级患者[10],患者自身身体机能较差,体内肿瘤细胞较为活跃,接受药物治疗后也会有一定不良反应,从而影响预后[11]。

外科治疗虽是目前胃肠道间质瘤的最佳治疗方案,结合上述分析,开展治疗前,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如包括肿瘤部位、大小及分级等,为其选择最为合适的术式。手术时应遵循完整切除的原则,必须确保切口边缘组织细胞为阴性[12]。

综上所述,外科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疗效较好,对患者病情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但是患者肿瘤直径、核分裂数、肿瘤分期及术后伊马替尼治疗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具体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实现提高患者预后的目的。

猜你喜欢

核分裂伊马替尼胃肠道
体外仿生胃肠道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左卵巢核分裂象活跃的富细胞性纤维瘤1例
51例子宫平滑肌肿瘤病理诊断标准的探讨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发生伊马替尼耐药病例1例并文献复习
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连花清瘟胶囊致胃肠道不良反应1例
病理性核分裂像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意义
FDA批准扩大伊马替尼在罕见胃肠癌患者中的应用
老年患者胃肠道间质瘤预后因素分析